-
题名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基本特点
- 1
-
-
作者
陆剑杰
-
机构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
出处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12,共5页
-
文摘
“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特殊形态,也是这一辩证法思想的崭新阶段。它的总体规定性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辩证法,它的核心和落脚点在建设上。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辩证法是建设的辩证法,一切围绕着建设,一切落实到建设。这一总体规定性展开为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三个基本特点。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
部分质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介性
指导规律
动机与效果
革命战争时期
总体规定性
主要矛盾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创新
- 2
-
-
作者
孔庆榕
-
机构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
-
出处
《现代哲学》
1997年第4期10-11,共2页
-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
邓小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体制改革
发展生产力
政治体制改革
坚持党的领导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形成——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 3
-
-
作者
贾秀士
-
机构
榆林地委党校
-
出处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4期1-6,共6页
-
文摘
我国社会主义辩证法经历了曲折的形式和发展过程。建国初期 ,毛泽东领导我们党运用发扬辩证法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理论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彻底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成功地实现了由“革命辩证法”向建设辩证法的转变 ,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论科学 。
-
关键词
实事求是
革命辩证法、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
-
分类号
B024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现代哲学》杂志1996年总目录
- 4
-
-
-
出处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46-150,共5页
-
-
关键词
现代哲学
邓小平
1996年
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哲学
社会现代化
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
反腐保廉
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
分类号
Z88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