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1
作者 田兵兵 辜德宏 卿凯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探索政社互动的新型举国体制,打造竞技体育多元协同治理体系;联动政社多元主体,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青训体系;强化科技助力,提升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统筹赛事安排,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强化思想引领,促进竞技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竞技体育 实践路径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逻辑
2
作者 孙成武 盛莉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价值功能分别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是两种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具有高度的历史和现实的内在统一性。在生成逻辑上,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在价值逻辑上,二者都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发展逻辑上,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引领和推动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 被引量:5
3
作者 孙成武 吴玥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着眼于中国文化建设具体实际,适应文化发展新要求,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阐述,提出和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着眼于中国文化建设具体实际,适应文化发展新要求,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阐述,提出和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基本方针和战略举措等,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了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3-37,共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在文化领域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这是基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面临历史性变革作出的科学研判和整体谋划,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在文化领域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这是基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面临历史性变革作出的科学研判和整体谋划,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战略意蕴。全会从四个方面展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部署,既有前期改革举措的延续和深化,也有创新举措的设计和安排。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加强系统整体设计,以思想价值引领凝聚改革共识,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强化技术赋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奠基性贡献
5
作者 金德楠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毛泽东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伟大奠基者,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面对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解体与近现代各类道德哲学的传播,毛泽东自觉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与近现代中国的道德问题相结合,并在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 毛泽东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伟大奠基者,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面对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解体与近现代各类道德哲学的传播,毛泽东自觉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与近现代中国的道德问题相结合,并在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形成了完整的道德思想体系,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作出了奠基性贡献。这种贡献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率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分析中国革命中的道德议题;二是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国家和社会的道德建设的价值主题;三是科学阐释了一系列指导党、国家和社会道德建设的理论范式。这三个方面不但呈现出毛泽东道德思想的总体框架,而且标志着毛泽东实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奠基,从根本上促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为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既承继中华优秀道德文明又吸收西方道德价值精粹的主动性道德建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马克思主义 为人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弘扬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和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共2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于2024年8月22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于2024年8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联合举办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3日下午举行了开幕式。现将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刊登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央党校 政治工作部 中央党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学习弘扬 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7
作者 颜吾佴 马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0-23,28,共5页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毛泽东立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坐标,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科学战略安排,明确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方法,确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一等的业务和中心环节,为社会主义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毛泽东立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坐标,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科学战略安排,明确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方法,确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一等的业务和中心环节,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从“四个自信”“明体达用”“首要政治任务”三个主要方面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毛泽东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8
《福建林业》 2024年第3期1-1,共1页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自然生态系统 民生改善 生态移民 原真性 生命共同体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有序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9
《福建林业》 2024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健全深化山海协作机制,加强山海统筹、强化功能互补。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加强重点领域、重点流域、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扩大生态环境容量。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快城乡融... 健全深化山海协作机制,加强山海统筹、强化功能互补。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加强重点领域、重点流域、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扩大生态环境容量。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生态环境容量 全面振兴 保护治理 功能互补 山海协作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叶海波 赵轶龙 鲍明晓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28,共12页
体育如何通过自身发展与带动发展,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新时代中国体育学理论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建构中国特色体育学术体系的重要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体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的价值地位和... 体育如何通过自身发展与带动发展,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新时代中国体育学理论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建构中国特色体育学术体系的重要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体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的价值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认为:体育在政治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竞技强国建设,增强国家自信和凝聚力;传承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凝聚强国复兴精神力量;助力统战工作,巩固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建构中国特色体育话语体系,积极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出体育助力政治建设的着力点为:加强党建引领,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发挥价值导向,构建中华体育精神引领的中国特色体育价值体系;增强法治支撑,完善保障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权利的法治体系;推进体育组织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体育治理体系;强化为民导向,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体育强国体系;建构中国特色体育话语体系,积极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体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中国特色体育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探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时印 欧百钢 +1 位作者 李阿利 贺建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21,共5页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在总结我国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推广硕士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乡土文化开发——以湖南浏阳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西林 张清 +1 位作者 黄娜 曹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4987-4988,共2页
通过对湖南省浏阳农村的实地考察,就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问题对农民群体进行社会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农村传统乡土文化的生存现状。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数据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乡土文化作开发平台,大力改造乡土文... 通过对湖南省浏阳农村的实地考察,就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问题对农民群体进行社会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农村传统乡土文化的生存现状。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数据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乡土文化作开发平台,大力改造乡土文化中的结构和内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将先进文化和乡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田野调查 传统乡土文化 湖南浏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民生”问题——兼论改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五有”新目标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大松 孟颖颖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63,共6页
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百姓的基本生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百姓的基本生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改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五有"新目标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美好愿景,我们要以"五有"新目标为要求,加快推进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民生 “五有”目标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被引量:4
14
作者 岳彬 廉武辉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这包括: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反差问题,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的反差问题,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反差问题;要大力创新文化...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这包括: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反差问题,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的反差问题,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反差问题;要大力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这包括:强化党和政府发展文化的职责,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对外来文化要有包容的胸怀,要重视对新农村文化和社区文化的发展,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实现制度创新,这包括:创新文化行业准入制度,创新国家文化宏观管理和监管制度,创新支持文化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制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核心价值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期刊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辉玲 黄丽芸 +1 位作者 崔建勋 苏柱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205-207,215,共4页
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及农民的文化水平现状和农业期刊在农村及农民中所处位置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农业期刊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具体措施包括:传达党的支农惠农政策,用新的视点宣传"三农;"面向社会需求,积... 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及农民的文化水平现状和农业期刊在农村及农民中所处位置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农业期刊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具体措施包括:传达党的支农惠农政策,用新的视点宣传"三农;"面向社会需求,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及时准确地传播各种信息,为农民致富保驾护航;倾听农民心声,切合农村实际;关心农业生产热点难点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人物及成功经验,协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探索多种办刊方式,满足农民的多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期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4
16
作者 覃辉银 符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9,159,共6页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在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中,实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多方面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历史与现实的一脉相承,是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是中...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在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中,实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多方面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历史与现实的一脉相承,是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是中国政治民主的独特形式,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和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必然性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 被引量:4
17
作者 阎树群 薛金慧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54,共5页
社会主义建设,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来看,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促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合生产力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不... 社会主义建设,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来看,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促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合生产力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不断认识自身规律、在探索中前进的过程。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毛泽东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邓小平理论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建设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桂花 张建光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6,129,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依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其中,经济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政治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点,文化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聚焦点,社会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因此,为实现美丽中国永续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基本内涵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规划方式——以珠海南屏镇北山村为例 被引量:17
19
作者 龚蔚霞 周剑云 《规划师》 2007年第4期55-59,共5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其强调的是城市和乡村的整体利益。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珠海南屏镇北山村的新农村建设应采用“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规划方法,通过建立农村与城市之间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其强调的是城市和乡村的整体利益。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珠海南屏镇北山村的新农村建设应采用“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规划方法,通过建立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规划协调平台等措施,实现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型规划方式 珠海南屏镇北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平衡:陈云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根本点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武安 陈永刚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5,共5页
在综合平衡中发展既是陈云经济思想的根本点,也是陈云全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根本点。深刻领会陈云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这一重要成果,对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陈云 综合平衡 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