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对“第二次结合”的思考
1
作者 熊启珍 王业高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16,共4页
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围绕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第二次结合"这一任务,重点思考了如何实现"第二次结合"这个问题,提出了系列思想或观点,如研究本国的特点,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面对国家现实、面对群众需... 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围绕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第二次结合"这一任务,重点思考了如何实现"第二次结合"这个问题,提出了系列思想或观点,如研究本国的特点,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面对国家现实、面对群众需要,保证党的正确领导,避免犯大的错误或少犯错误等。这些为后来邓小平成功主导并初步实现"第二次结合"作了最初的思想理论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邓小平的思考 “第二次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发展制度思想研究
2
作者 胡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6-20,共5页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发展制度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广泛参与型的文化发展主体制度、一导多元型的文化思想发展制度、市场倾向型的文化产品生产制度、公益导向型的文化事业发展制度与...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发展制度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广泛参与型的文化发展主体制度、一导多元型的文化思想发展制度、市场倾向型的文化产品生产制度、公益导向型的文化事业发展制度与自立主导型的文化发展开放制度。其文化发展制度思想呈现出突出的人民性、丰富的辩证性、有限的市场化、持续的普惠性和鲜明的中国化。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制度思想对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文化发展制度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三化”偏离的原因
3
作者 刘华清 《湖湘论坛》 2012年第5期37-42,共6页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曾发生严重偏离。造成偏离的原因在于:对国情把握不准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偏离;对世情把握不准导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偏离;对民情把握不准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偏离;对马克思主...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曾发生严重偏离。造成偏离的原因在于:对国情把握不准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偏离;对世情把握不准导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偏离;对民情把握不准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偏离;对马克思主义把握不准,导致"三化"失去前提和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偏离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恩来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原植 《东南学术》 CSSCI 1994年第4期44-47,56,共5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问题 周恩来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知识分子思想 阶级属性 社会主义时期 科学技术现代化 思想改造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农民问题理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锋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1-26,共6页
毛泽东一生都极为重视农民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如此,社会主义时期亦然.与民主革命时期正确解决农民问题取得了辉煌成功不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在农民问题上既有理论贡献,又有严重失误.但不论贡献还是失误,都是一笔不可轻视的思... 毛泽东一生都极为重视农民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如此,社会主义时期亦然.与民主革命时期正确解决农民问题取得了辉煌成功不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在农民问题上既有理论贡献,又有严重失误.但不论贡献还是失误,都是一笔不可轻视的思想遗产.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农民问题理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农民问题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农村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化运动 物质利益 民主权利 包产到户 阶级斗争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要矛盾的客观性——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腾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5期1-8,共8页
(一)党的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回顾了我党六十年来的战斗历程,着重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基本经验,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一系列大是大非的问题,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指明了前... (一)党的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回顾了我党六十年来的战斗历程,着重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基本经验,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一系列大是大非的问题,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党,在肯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决议》 历史问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列宁 客观性 马克思 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工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地位和作用(摘要)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振山 《社会主义研究》 1982年第5期21-27,共7页
工会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工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在工会理论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从理论上弄楚清这个问题,对于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会组织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工人阶级 无产阶级专政 工会理论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职工群众 保护作用 重要地位 国家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理论演进的历史逻辑
8
作者 曹胜亮 沈虹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3-36,共4页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七十余年里,改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在历史上有着完整连续的逻辑理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有着强烈的改革探索精神。面对复杂困难的历史形势,党创造和发展了改革开放理论,不断解决社...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七十余年里,改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在历史上有着完整连续的逻辑理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有着强烈的改革探索精神。面对复杂困难的历史形势,党创造和发展了改革开放理论,不断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带来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总结历史经验,探索新的改革理论,既延续了改革开放理论中需要巩固和发扬的内容,又着力解决和应对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从走自己的路到全面深化改革,显示了党在改革理论上的逻辑一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改革 历史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动态度的多层次性
9
作者 高文阁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34-36,共3页
用什么样的劳动态度来要求全社会的劳动者,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劳动态度,简言之就是劳动者对劳动的认识和以此为指导所采取的行动,劳动态度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首要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讲劳动态度显然是不行... 用什么样的劳动态度来要求全社会的劳动者,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劳动态度,简言之就是劳动者对劳动的认识和以此为指导所采取的行动,劳动态度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首要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讲劳动态度显然是不行的。那么应该提倡什么样的劳动态度呢?我认为,由于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生产关系的多层次性,经济成份的多样性和劳动者思想觉悟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态度 多层次性 全体劳动者 共产主义劳动 生产关系 劳动者积极性 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斯大林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货币流通中的矛盾和解决的策略
10
作者 林继肯 《财经问题研究》 1986年第4期8-13,19,共7页
人们都盼望币值稳定,物价稳定,党和国家一直采取稳定货币的方针。但是,建国以来却出现了几次货币发行过多的情况,于是人们不禁要思索:原因究竟产生在哪里?过去说是由于缺乏经验,要“交学费”。那么,为什么要反复地“交学费”呢?再看国外... 人们都盼望币值稳定,物价稳定,党和国家一直采取稳定货币的方针。但是,建国以来却出现了几次货币发行过多的情况,于是人们不禁要思索:原因究竟产生在哪里?过去说是由于缺乏经验,要“交学费”。那么,为什么要反复地“交学费”呢?再看国外,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这说明货币发行过多这个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显然,货币发行过多不单纯在于经验,而在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客观存在的矛盾不认识,或者不完全认识。货币流通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研究货币流通的根本方法,是要从国民经济社会的全局来研究和分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主义建设时期存在着两个矛盾、两种可能、两种实践、两种理论、两种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流通量 货币发行 投资规模 货币贬值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 稳定货币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洛伐克简史(六) 七、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斯洛伐克(1945-1988)
11
作者 万世荣 《国际论坛》 1996年第2期31-34,共4页
【正】1945年5月,苏联军队在斯洛伐克和捷克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配合下,从德国侵略者占领下解放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捷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期。在以捷共为主的联合政府领导下,开展民族民主革命。
关键词 斯洛伐克人 捷克斯洛伐克 人民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 政府领导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共产党 民族权利 民主党 民族阵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应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12
作者 孙希圣 《理论学刊》 1987年第5期31-33,共3页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各族人民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它所以能获得各族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并领导人民取得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中培养和发扬了一整套优良作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各族人民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它所以能获得各族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并领导人民取得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中培养和发扬了一整套优良作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995页)实践证明,这三大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克敌制胜和纠正党内形形色色机会主义倾向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关系到党的存亡的大问题。为了祖国繁荣昌盛和建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都要求党在新时期进一步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相结合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人民群众 时期 实践证明 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选集 思想武器 革命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左倾错误的表现浅析
13
作者 王玉卿 《理论学刊》 1988年第6期73-74,68,共3页
“左”倾错误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本文试就对“左”倾错误的表现作一些剖析,以求教于同行和读者。首先看在政治方面,错误地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错误地估计和处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产生了扩大化。... “左”倾错误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本文试就对“左”倾错误的表现作一些剖析,以求教于同行和读者。首先看在政治方面,错误地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错误地估计和处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产生了扩大化。具体表现是:1、错误地判断了我国的主要矛盾。党和毛泽东同志在“八大”一次会议上对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的分析和判断是正确的。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之后,又改变了“八大”的正确判断,重新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作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并使之不断扩大和升级,不断理论化、系统化,最后发展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根源和思想认识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阶级斗争 资产阶级 左倾错误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具体表现 资本主义 认识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阶级斗争
14
作者 于文霞 苏振华 赵邨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0年第1期34-44,共11页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革命斗争最根本的思想武器人类社会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是阶级产生、发展、更替和灭亡的历史过程;科学地阐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是无产阶级的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革命斗争最根本的思想武器人类社会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是阶级产生、发展、更替和灭亡的历史过程;科学地阐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是无产阶级的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论证了阶级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阐明了无产阶级在为完成自己历史使命过程中所必须采取的斗争形式和方法,以及革命理论、革命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革命 毛主席 抗美援朝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反右派 阶级斗争理论 过渡时期 领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阶级斗争
15
作者 龚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60年第1期16-20,共5页
从许多情况来看,我们有些同志对这次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是感到出乎意料的.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还没有牢固地树立起来阶级斗争的观点,和对我国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规律也还认识不足.因此,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斗争的基本理论和毛泽东... 从许多情况来看,我们有些同志对这次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是感到出乎意料的.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还没有牢固地树立起来阶级斗争的观点,和对我国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规律也还认识不足.因此,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斗争的基本理论和毛泽东同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阶级斗争规律的学说,就不能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基本理论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历史中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早在马克思以前,某些资产阶级学者即已开始注意到阶级斗争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右倾机会主 阶级斗争规律 过渡时期 马克思列宁主义 人类历史 政治思想 所有制 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邓小平道德学说研究
16
作者 章海山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1-56,共6页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邓小平道德学说研究章海山(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道德建设是马...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邓小平道德学说研究章海山(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道德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邓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共产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道德学说 建设理论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发展生产力 物质利益 有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17
作者 马中柱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6,共6页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作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也发生了严重的失误。他在探索中的成功和失误,为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打下了基础。研究毛泽东探索社会主...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作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也发生了严重的失误。他在探索中的成功和失误,为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打下了基础。研究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掌握和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路线和政策是有重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经验教训 论十大关系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晓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9,共6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以及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从实际出发制定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和制度,探索确立了体现民主集中制精神的统一高效、分部分级的干部管...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以及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从实际出发制定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和制度,探索确立了体现民主集中制精神的统一高效、分部分级的干部管理体制机制,不拘一格地选拔任用干部,多渠道和多形式地培养训练干部,使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以及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干部工作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卿誉 刘树宏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3-37,共5页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通过对国内形势和任务的研判,开展了整风运动、调查研究、发扬民主、学习理论著作等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些活动起到了巩固国家政权、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发挥榜样引领、彰显形势研判等积...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通过对国内形势和任务的研判,开展了整风运动、调查研究、发扬民主、学习理论著作等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些活动起到了巩固国家政权、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发挥榜样引领、彰显形势研判等积极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探索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具有较为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 “双百”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妇女广泛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7-52,共6页
该文认为1957年~1966年是新疆妇女广泛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也是新疆妇女运动曲折发展的历史时期。
关键词 新疆妇女 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