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建成与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
1
作者 巩重起 《人文杂志》 1959年第4期7-12,共6页
在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問題的討論中,有两种相反的意見:一种认为社会主义建成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开始,另一种认为建成社会主义是这种过渡的終結。两方面都力圖用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不断革命論和革命發展阶段論的原理說明... 在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問題的討論中,有两种相反的意見:一种认为社会主义建成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开始,另一种认为建成社会主义是这种过渡的終結。两方面都力圖用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不断革命論和革命發展阶段論的原理說明自己的观点,但具体論据各不相同,认識不得統一。第一种意見的主要論据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不同質的两个阶段,标准不同,任务不同。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成社会主义并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条件。就象民主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作准备一样,“准备过渡”和“开始过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因素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建成 社会主义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 历史任务 建成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过渡 历史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本准则: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底线要求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小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将是人类文化发展史的重大变革。确保文化强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坚持处在关键和核心位置的根本准则。从涵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基础、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国际地位和基本规律的五个维度,超越一... 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将是人类文化发展史的重大变革。确保文化强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坚持处在关键和核心位置的根本准则。从涵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基础、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国际地位和基本规律的五个维度,超越一般性准则,凝练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准则。五条根本准则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障,也是贯穿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始终的强制性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 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根本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建成社会主义”的主要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单孝虹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0-90,共11页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回应“第二次结合”的理论探索任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后“什么叫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对“建...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回应“第二次结合”的理论探索任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后“什么叫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对“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内涵和路径进行了主要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前期探索和理论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第二次结合 建成社会主义 理论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评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放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3期32-38,共7页
列宁在1915-1916年确实否定了以往关于社会主义将在欧洲国家几乎同时胜利、建立欧洲社会主义联邦的传统观点,主张社会主义将在欧洲某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当时主张一国胜利是暗指俄国,到1917年才明指俄国。列宁当时主张的一国胜利主要... 列宁在1915-1916年确实否定了以往关于社会主义将在欧洲国家几乎同时胜利、建立欧洲社会主义联邦的传统观点,主张社会主义将在欧洲某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当时主张一国胜利是暗指俄国,到1917年才明指俄国。列宁当时主张的一国胜利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同时开始实现社会制度变革的“社会革命”,但是并非指一国可以完成整个社会形态的变革,即并非指一国能够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苏共历史上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争论,实质是斯大林为了巩固个人在党中央的权力地位而发动的一场披着理论争论外衣的权力斗争,用以彻底击败托洛茨基反对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共产党 列宁 斯大林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圣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阐述了毛泽东的建成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指出了他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有正确和比较正确的内容,也存在严重的认识缺陷。
关键词 毛泽东 建成社会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列宁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及其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立旭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8-81,共4页
列宁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并在实践中证明了它的正确性,而且对社会主义可不可以在一国建成的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提出了富有远见的思想。但对这一思想却一直存在争论,争论中主要有三种观点:①一国先... 列宁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并在实践中证明了它的正确性,而且对社会主义可不可以在一国建成的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提出了富有远见的思想。但对这一思想却一直存在争论,争论中主要有三种观点:①一国先胜论已经包含了一国建成论;②列宁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列宁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 无产阶级专政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改造 建设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 首先胜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建成社会主义思想述论
7
作者 李合敏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5-13,共9页
通过过渡时期建成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与毛泽东的重要思想。毛泽东在努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开创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对建成社会主义问题特别是其标准和时限都提出了一些正... 通过过渡时期建成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与毛泽东的重要思想。毛泽东在努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开创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对建成社会主义问题特别是其标准和时限都提出了一些正确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不仅在当时指导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且至今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由于时代、实践和认识的局限,特别是苏联模式和"左"的影响,毛泽东关于建成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又不都是成功的。他在建成社会主义标准上的更加注重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在建成社会主义时间上的急于求成、超越阶段,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并成为今天的鉴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建成社会主义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列宁关于比较落后的国家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8
作者 汪庆文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11,共7页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和人民,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经过6年的实践,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是能够建成的。这是列宁在逝世前集中全部精力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和人民,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经过6年的实践,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是能够建成的。这是列宁在逝世前集中全部精力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这一理论,主要反映在他逝世前几年的一些著作中,如《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等。本文就这一理论是怎样产生的、其内容是什么,学习它会给我们提供些什么有益的启示,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建成社会主义 文化比较 十月革命 《论我国革命》 布尔什维克党 苏联 合作社 资本主义 日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斯大林“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探讨
9
作者 俞良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24-30,共7页
本文提出,1924年底—1926年底,斯大林形成和提出了完整的“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论.这一理论的内容包括一国建成的标准、一国建成的基本问题、一国建成与免除外国武装干涉的关系等重要观点.它的历史作用是:鼓舞了人民争取社会主义胜... 本文提出,1924年底—1926年底,斯大林形成和提出了完整的“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论.这一理论的内容包括一国建成的标准、一国建成的基本问题、一国建成与免除外国武装干涉的关系等重要观点.它的历史作用是:鼓舞了人民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信心,统一了党内的思想等等.它的理论缺陷是:认为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地方”可以首先胜利,缺乏科学性;同时降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准,带来了许多的历史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斯大林 苏联 一国社会主义 武装干涉 无产阶级 列宁主义 消灭阶级 外国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列宁创立说再探
10
作者 张敬禄 《齐鲁学刊》 1986年第2期43-47,共5页
以往人们公认,列宁创立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他在1915年提出的“一国胜利”学说,就包含了这个思想。近年来不少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列宁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形成于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笔者认为,这种出新之说,仍值得研讨。
关键词 列宁 资本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 世界革命 苏维埃政权 无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 建成社会主义 斯大林 俄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演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良勤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共6页
192 3年初 ,列宁宣布“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一改变不是从理论而是从实践那一端开始的。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失败的教训之后 ,列宁产生了“两次过渡”的构想 ,即经济落后的俄国应从战时共产主义→农民占人口多数所造成... 192 3年初 ,列宁宣布“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一改变不是从理论而是从实践那一端开始的。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失败的教训之后 ,列宁产生了“两次过渡”的构想 ,即经济落后的俄国应从战时共产主义→农民占人口多数所造成的种种特点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粮食税是实现第一次过渡的形式。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根本改变正是从建设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向建设“农民占人口多数所造成的种种特点的社会主义”转变的。与此同时 ,列宁也从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转而肯定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 ,即建成农民占人口多数的那种社会主义。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演变是与时俱进的一个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社会主义 农民占人口多数的社会主义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温列宁关于在经济落后国家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
12
作者 赵文博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4-14,共1页
今年一月二十一日是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列宁逝世六十周年。我们以《继承和发展列宁主义》为题,组织了这次笔谈,以诗纪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列宁主义 建成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性质 思想理论 经济落后国家 社会主义革命 斯大林 反对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13
作者 范玉传 《理论月刊》 1986年第2期16-19,共4页
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对列宁是否具有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一再提出异议。有人认为列宁在世的时候,根本没有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相反,“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论点是列宁的一贯思想。”有的论者还认为,在联共(布)中央的历次... 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对列宁是否具有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一再提出异议。有人认为列宁在世的时候,根本没有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相反,“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论点是列宁的一贯思想。”有的论者还认为,在联共(布)中央的历次论争中,列宁和托洛茨基完全一致,而斯大林的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观点,是对列宁主义的修正。本文试就这一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社会主义 列宁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过渡 无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 托洛茨基 苏维埃俄国 建设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目标模式与社会形态研究
14
作者 段渝 谭晓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2-38,共7页
科学社会主义以《共产党宣言》为标志诞生已140周年了。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已在世界上取得重大胜利。但是,由于马克思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尚未受到实践检验,加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主要来源于英国的空想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以《共产党宣言》为标志诞生已140周年了。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已在世界上取得重大胜利。但是,由于马克思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尚未受到实践检验,加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主要来源于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所以马克思理论中的个别论断就难免带有空想因素。而科学社会主义在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的具体实践进程中,由于受到教条主义和各种错误观点特别是“左”倾错误的影响,使得各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建成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目标模式 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理论 所有制结构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战略目标和发展阶段的构想
15
作者 陈立旭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0-13,31,共5页
毛泽东在50年代对于中国独特社会主义道路断了艰辛探索,在探索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战略目标和发展阶段的构想.而这一构想是建立在他对于社会主义“建立”与“建成”概念的区分之上的.
关键词 建成社会主义 毛泽东 战略目标 发展阶段 不发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工业化 社会主义国家 五十年 共产主义 发展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教材讨论中提出的疑难问题
16
《社会主义研究》 1980年第3期49-51,共3页
北京师范大学等九所高等院校,在编写《科学社会主义》教材的过程中提出了若干疑难问题,现发表在本刊上,供內部研究参考。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成 无产阶级专政 教材 社会主义国家 生产资料所有制 疑难问题 社会主义改造 阶级斗争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主义阵营到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兼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意义
17
作者 王成学 《理论探讨》 1986年第1期7-12,18,共7页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段时间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经历了从战争夺取政权到和平建设、从少数国家的无产阶级专政到若干个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制度,从一个统一的阵营到各自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独立探索和实践...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段时间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经历了从战争夺取政权到和平建设、从少数国家的无产阶级专政到若干个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制度,从一个统一的阵营到各自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独立探索和实践的曲折过程。在它前进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阵营 无产阶级专政 曲折过程 中国特色 国际意义 建成社会主义 独立探索 战争 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大林的一国社会主义对共产国际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坚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62-68,共7页
斯大林的“一国社会主义”,从狭义上说,是指斯大林关于首先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从广义上说,包括这一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本文试图从广义的角度探讨斯大林一国社会主义对共产国际的影响,揭示共产国际中后期所犯错误的一个... 斯大林的“一国社会主义”,从狭义上说,是指斯大林关于首先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从广义上说,包括这一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本文试图从广义的角度探讨斯大林一国社会主义对共产国际的影响,揭示共产国际中后期所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社会主义 斯大林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 战略思想 保卫苏联 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国际 资产阶级 实践活动 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渊源
19
作者 王景春 《社会主义研究》 1987年第5期34-36,共3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发展阶段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也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完成的伟大理论建树即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理论的直接发展。把无产阶级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发展阶段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也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完成的伟大理论建树即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理论的直接发展。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发展,清晰地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即过渡时期);第二个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后来我们称之为的社会主义社会);第三个阶段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这是《哥达纲领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时期 理论渊源 社会主义社会 列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断革命论 共产主义社会 建成社会主义 革命发展阶段论 两个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
20
作者 徐一鸣 马积华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1期76-83,共8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以后,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被剥削人民,就在这种科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已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变成现实。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现实同马恩关...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以后,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被剥削人民,就在这种科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已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变成现实。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现实同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原来设想有着某些差别,这就引起了一些议论和非难。因此,学习和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马列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及其演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建成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按劳分配 无产阶级专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