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主义平等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158,共8页
自有阶级以来,人类就从未停止过对平等问题的追问与追寻,平等是最不知足的价值诉求。肇始于15世纪末、发展于18世纪而完善于当今世界的现代化运动,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平等的沉思;转型中国使得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摆脱了贫穷,却也导致了严... 自有阶级以来,人类就从未停止过对平等问题的追问与追寻,平等是最不知足的价值诉求。肇始于15世纪末、发展于18世纪而完善于当今世界的现代化运动,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平等的沉思;转型中国使得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摆脱了贫穷,却也导致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于是平等问题便成为了转型中国最为突出的公共性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平等问题的研究可谓如火如荼,有经济学的、社会学的、伦理学的、政治学的,等等。而细心研读这些论著,似有深入讨论之必要,依旧有若干前提性问题未能进入人们的视野,如若不能优先解决这些基础性问题,会使这种研究浅尝辄止、流于形式。这些问题包括五对关系:在学术与问题之间、在认知与判断之间、在场域与习性之间、在言说与行动之间、在世界语境与中国问题之间。这五对关系构成了社会主义平等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 社会主义平等 转型中国 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来社会主义平等观之变及其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秦慧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4,共9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平等观念大体经历了三个特征鲜明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平等的创立与探索(1949—197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的确立与进展(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平等观念大体经历了三个特征鲜明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平等的创立与探索(1949—197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的确立与进展(1978—2012年)、平等张力的呈现与新时代平等图景的生成(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是启程与探索并行、进展与反思并立、张力与图景共推的渐深发展进路。新时代,依据全体人民美好生活和美好世界的新平等需求,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指导下,审思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的持续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项重大的实践议题,还关涉中国价值和中国话语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平等 平等的张力 平等话语 平等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平等与平均主义
3
作者 徐耀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00-103,共4页
平均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大敌。自从十月革命胜利后,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体制管理中都犯过平均主义的错误,“大锅饭”、“铁饭碗”一度成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同义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 平均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大敌。自从十月革命胜利后,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体制管理中都犯过平均主义的错误,“大锅饭”、“铁饭碗”一度成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同义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革除平均主义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真正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平等观念 相适应 按劳分配原则 价值规律 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平等原则 恩格斯 上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机会平等、权利平等 被引量:1
4
作者 俞德鹏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机会平等、权利平等俞德鹏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是一条无须证明的公理。然而,平等一词有两个在一定程度上互为矛盾的基本含义。一个含义是指每个人拥有的社会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机会平等、权利平等俞德鹏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是一条无须证明的公理。然而,平等一词有两个在一定程度上互为矛盾的基本含义。一个含义是指每个人拥有的社会财富以及其他利益大体一致,即财富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平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权利平等 社会主义平等原则 资本主义 自由和平等 资产阶级法权 生产要素 经济关系 平等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等、效率与社会主义
5
作者 许青 张华龙 《浙江学刊》 1987年第6期23-28,3,共7页
平等和效益,作为人与人和人与物关系的体观,两者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由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所决定,平等原则与效率原则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舍弃平等,固然不可能是社会主义,但如果片面奉行平等至上原则,... 平等和效益,作为人与人和人与物关系的体观,两者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由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所决定,平等原则与效率原则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舍弃平等,固然不可能是社会主义,但如果片面奉行平等至上原则,甚至不惜牺牲效率以换取平等,也决不能建立起真正的社会主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是为了建立起一种社会主义平等和效率得以相互促进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平等原则 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效率 平均主义 人与人 原始社会 劳动者 按劳分配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广东经济发展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价值观的关系
6
作者 黄春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36-44,共9页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价值观的进步,但也有消极作用(可能诱发拜金主义)。不过,只要做好工作,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因而,二者的关系不是“二律背反”。广东改革的情况说明,人们价值观的深刻变化不能概括为相对主义取代绝...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价值观的进步,但也有消极作用(可能诱发拜金主义)。不过,只要做好工作,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因而,二者的关系不是“二律背反”。广东改革的情况说明,人们价值观的深刻变化不能概括为相对主义取代绝对主义、多元化取代一元化,而是开拓创新、求实、义利统一、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相结合和社会主义民主与平等等思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价值观 开拓创新 求实 义利统一 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相结合 社会主义民主与平等的观念 商品经济的消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设定及模式选择 被引量:3
7
作者 许艳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3,共5页
"现代化富强+社会主义平等"是毛泽东设定的中国社会发展目标。人民公社承载着毛泽东现代化富强和社会主义平等的双重目标,是现代化富强和社会主义平等的结合点。由于对社会主义平等目标带有明显的倾向性,毛泽东没有解决生产... "现代化富强+社会主义平等"是毛泽东设定的中国社会发展目标。人民公社承载着毛泽东现代化富强和社会主义平等的双重目标,是现代化富强和社会主义平等的结合点。由于对社会主义平等目标带有明显的倾向性,毛泽东没有解决生产力发展问题,没能实现他的社会发展目标。新中国六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必须发展生产力,同时又不能遗忘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如何实现现代化富强和社会主义平等两个目标的协同发展和良性循环,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发展的目标设定 现代化富强 社会主义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等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及实现途径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海燕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120-121,共2页
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包括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社会平等。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价值诉求,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需要不断强化民主法... 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包括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社会平等。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价值诉求,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需要不断强化民主法治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社会保障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 政治平等 经济平等 社会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等和效率的兼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战略选择
9
作者 曾昭宁 《人文杂志》 1986年第6期79-84,共6页
一、严峻的挑战 在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中,已开始出现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的现象:一方面城乡有的个体户收入过高,另方面农村目前还有几千万人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在城市,有些行业、单位之间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要提高效率... 一、严峻的挑战 在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中,已开始出现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的现象:一方面城乡有的个体户收入过高,另方面农村目前还有几千万人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在城市,有些行业、单位之间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要提高效率就要让一部分人民先富起来,而收入差距过大又和共同富裕的目标相抵触,当前我国正处在这一矛盾的选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目标 非按劳分配 消费基金 战略选择 社会主义平等原则 体制改革 平均主义 平等目标 我国经济 分配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道平等:柯亨的正义
10
作者 贾可卿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在关于“什么的平等”的论争中,柯亨提出了“通道平等”的思想。在人们追求一切美好事物的通道起点,他主张世界资源共有,并用以限制自我所有权及以之为基础建立的私有财产权;在通道过程中,他主张消除一切运气的影响,限制因非自愿选择造... 在关于“什么的平等”的论争中,柯亨提出了“通道平等”的思想。在人们追求一切美好事物的通道起点,他主张世界资源共有,并用以限制自我所有权及以之为基础建立的私有财产权;在通道过程中,他主张消除一切运气的影响,限制因非自愿选择造成的在资源、能力、福利等方面的不平等;在通道的终点,他主张弘扬共同体的互惠共享风尚,进一步削减因个人自愿选择因素造成的不平等。“通道平等”追求在各个环节实现尽可能平等的分配方式,是一种社会主义机会平等。当然,柯亨的理论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资源共有与自我所有的矛盾、非自愿选择与责任的矛盾、生产效率与共享风尚的矛盾等。但作为一个不断追求更多平等的践行者,柯亨以其研究为平等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亨 通道平等 正义 社会主义机会平等 自我所有权 非自由选择 自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休福利保险社会化刍议
11
作者 冬眠 晓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7年第2期78-79,共2页
长期以来,我国的退休福利下放在企业,由企业负责筹划、实施。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这种体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需解决。首先,由于我国人口政策前后的强烈反差,形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正、倒金字塔相接的鲜明特征,在两塔衔接处产生一个... 长期以来,我国的退休福利下放在企业,由企业负责筹划、实施。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这种体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需解决。首先,由于我国人口政策前后的强烈反差,形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正、倒金字塔相接的鲜明特征,在两塔衔接处产生一个巨大的人口高峰。这个人口高峰对我国劳动保险及社会福利影响极大。在高峰接近六十岁之前,我国退休人员与从业人员之比处于超低位。2015年前后,开始转入高位,很快进入超高位状态。有关研究显示,2025~203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休福利 从业人员 社会 退休人员 退休基金 支付金额 社会主义实践 年龄结构 劳动保险 社会主义平等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义原则与共同体原则兼容吗——兼及科恩与罗尔斯正义论的差异 被引量:1
12
作者 勾瑞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6-41,共6页
社会主义机会平等原则是科恩视野下的分配正义原则,按其行动产生重大事实上的不平等时,应以共同体原则作为补充,但二者不能兼容。尽管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从未提及共同体原则,但其(特别是差别原则)与共同体价值兼容——差别原则可被看作是... 社会主义机会平等原则是科恩视野下的分配正义原则,按其行动产生重大事实上的不平等时,应以共同体原则作为补充,但二者不能兼容。尽管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从未提及共同体原则,但其(特别是差别原则)与共同体价值兼容——差别原则可被看作是博爱价值在制度层面的表达;应将差别原则与自由原则以及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看成一个整体,按差别原则行事不会出现持续的重大不平等。罗尔斯关于“链式联系”的相关表述可为其观点提供某种辩护。科恩和罗尔斯对差别原则的理解存在不同:对罗尔斯来讲,正义是一种尊重契约论传统的制度正义,而科恩的正义理论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恩 罗尔斯 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 正义原则 共同体原则 差别原则 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