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钟朋荣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4-17,共4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本文试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谈几点看法。 1 市场经济,简要说来,就是由市场价格调节的经济。与高度集中...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本文试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谈几点看法。 1 市场经济,简要说来,就是由市场价格调节的经济。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从经济决策的主体看,市场经济是群众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决策的主体不是少数计划官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整理信息 发展市场经济 市场机制 生产力标准 市场调节 收入差距 生产关系标准 微观经济活动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公安工作的思考
2
作者 陈瑞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6-19,共4页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我国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新飞跃。这一根本性的变革,必然会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我国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新飞跃。这一根本性的变革,必然会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引起人们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的一系列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公安机关,同样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需要,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公安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公安工作 公安机关 思想观念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 课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治安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3
作者 王海燕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32,共4页
经过十多年经济改革探索,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已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回顾我国经济改革的历程,农村一直居领先地位。在当前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由于农村没有城市那样僵化的企业旧机制和沉重的福利负担,因... 经过十多年经济改革探索,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已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回顾我国经济改革的历程,农村一直居领先地位。在当前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由于农村没有城市那样僵化的企业旧机制和沉重的福利负担,因而必定继续走在前头。可以说,尽早建立起农村市场经济新体制,对于当代中国所进行的伟大改革事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市场经济 农村市场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生产要素市场 计划经济 战略意义 农村经济 农产品市场 我国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4
作者 傅锡寿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6期1-6,共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这一点在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里讲的最清楚。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理论,在讲到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时,他说:“在一个集体的、以...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这一点在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里讲的最清楚。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理论,在讲到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时,他说:“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马克思主义经典 《哥达纲领批判》 商品生产 占有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社会 构成部分 总劳动 产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5
《经济前沿》 2001年第3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转变政府职能 产权制度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政府职能转变 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制度 企业产权制度 顺德市 改革开放以来 行政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几个战略抉择
6
作者 韩旭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12,共4页
'十四大'明确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在坚冰已经打破、航向已经指明的前提下,改革面临的任务就是在过去市场取向改革已取得的成果和积累的经验基础上,最大限度缩短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探索期... '十四大'明确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在坚冰已经打破、航向已经指明的前提下,改革面临的任务就是在过去市场取向改革已取得的成果和积累的经验基础上,最大限度缩短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探索期,加速体制转换.因此需要抓住有利时机,解决好我们面临着的一系列战略抉择.1.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倒底需不需要一个合适的经济高速增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7
作者 王桂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2-8,共7页
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若干问题的探讨王桂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发展实践的要求,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 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若干问题的探讨王桂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发展实践的要求,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又指出:“经过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 若干问题 体制 社会保障制度 国有经济 劳动力市场 宏观调控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计委工作职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
8
作者 康章奎 史计锁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3年第5期13-17,共5页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计委作为政府主要的综合部门,计划工作作为旧体制的集中体现,使得计委职能的转变既是建立新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整个体制的转换超着制约或促进作用。如何在...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计委作为政府主要的综合部门,计划工作作为旧体制的集中体现,使得计委职能的转变既是建立新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整个体制的转换超着制约或促进作用。如何在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自觉转变职能,以自身职能的转变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计委职能 工作职能 市场关系 转变职能 十四大 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9
作者 王云志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2期8-12,共5页
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认识深化的结果长期以来,我们错误地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从而使社会主义经济始终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困扰中碰撞。这种认识上的误区,首先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 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认识深化的结果长期以来,我们错误地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从而使社会主义经济始终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困扰中碰撞。这种认识上的误区,首先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上有片面性。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预测未来社会将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阶级消灭,国家自行消亡,取消商品货币的社会。他们从而提出,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威海市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意见
10
作者 陈克 《山东经济》 1993年第6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 威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成机理与重要着力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时家贤 孙涛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共12页
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其构建逻辑要求充分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现实中,全面建成... 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其构建逻辑要求充分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现实中,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面临着障碍与挑战,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完善有效的市场机制,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健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配套体系;提升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加快建成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式现代化 政府与市场 数字经济 统一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要义及推进路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忆天 朱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302,共11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研判国内外经济发展现实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其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肯定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研判国内外经济发展现实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其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肯定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作用,为深化认识和把握其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提供了崭新坐标。从核心要义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彰显了其独特价值优势、目标优势和调控优势。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落脚点在资本增殖不同,人民立场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价值之“高”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目标之“高”的核心内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手段之“高”的基础内容。从价值意蕴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举措。激活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生动力,是以增强内功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策略,是以塑造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环境的重要思路。从推进路径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顶层制度设计和基层实践,有效兼顾新生产力和旧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协同融合落实法治思维和德治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逻辑 被引量:1
13
作者 姬超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0,160,共1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前的改革相比,当前阶段的改革更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改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发生了变化。不能将全面深化改革理解为仅仅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前的改革相比,当前阶段的改革更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改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发生了变化。不能将全面深化改革理解为仅仅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是西方市场经济的渐进实现版本。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重在克服增量改革的局限性和过度市场化的风险,通过优化存量带动增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原则上,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政府与市场力量的相互增强;在改革面向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为全球市场竞争、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健康有序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在改革的具体着力点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要重点着眼于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协同联动机制和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理探析
14
作者 徐国民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放在了全面深化改革“七个聚焦”之首位,充分彰显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优势与重要地位。从...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放在了全面深化改革“七个聚焦”之首位,充分彰显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优势与重要地位。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又体现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所有制关系的调整、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其核心问题是构建一套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将社会主义的价值主张融入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进一步完善健全市场监督管理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历史考察 学理基础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的源流考释与话语创新
15
作者 胡荣涛 彭一鸣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6,共8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体制”相关构想,萌发于中国共产党早期“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及“社会主义是要富的”的经济体制构想,是在制度反思、理论创新和话语演进中生成的以基本经...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体制”相关构想,萌发于中国共产党早期“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及“社会主义是要富的”的经济体制构想,是在制度反思、理论创新和话语演进中生成的以基本经济制度成熟定型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的标识性概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澄明对待中西经济制度的正确观点,坚定社会主义制度方向;新中国成立后,以“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计划经济”等话语锚定了自身经济体制追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渐进调整为话语主线,指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与方向;新时代,习近平坚持守正创新,基于“两个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活力的历史性肯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系定位、“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高质量发展”语义结合中形塑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原创性概念。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系统完整地建构了中国式经济发展模式的话语体系,既在理论上实现了对经济发展模式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创新性表述,又在实践中建构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质量发展 政府与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语境、内涵特征与实践方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衍峰 涂良川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0,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中央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要战略规划,旨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运行机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求、国内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中央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要战略规划,旨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运行机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求、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全球化竞争加剧的时空方位。其高水平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统一的发展理念、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深度治理、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开放理念、建设现代化流通体系的宏观布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共同富裕实现;推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激活资源高效流动;科学优化政府职能,提升经济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机制,确保经济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共同富裕:理论澄清与建构路径
17
作者 唐教成 周文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关于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传统争议与实践发展的问题讨论,是深化研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命题。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有机结合的可能性在于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能激发经济主体的创富活力以及极大地解放和发展... 关于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传统争议与实践发展的问题讨论,是深化研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命题。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有机结合的可能性在于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能激发经济主体的创富活力以及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结合的必然性在于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促进共同富裕应坚持生产与分配、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先富与后富相统一等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系统性层面出发,通过构筑“党—政府—市场”三维谱系,建设高水平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市场主体创富活力,推动构建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共同富裕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府与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被动调整”到“主动求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与调适
18
作者 张少峰 陈诗一 方凌影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5,共8页
从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破旧立新主动求变谋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初启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从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破旧立新主动求变谋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初启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演变揭示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建构过程与调适逻辑,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啃下难啃的硬骨头”,从问题产生后不得不解决到希望能够做得更好,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从“危机驱动型被动调整”向“战略导向型主动求变”的范式转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志着党和国家不断增强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守正创新中把握历史主动,实现了建构与调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被动调整”与“主动求变”的系统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 建构 调适 历史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演进、理论逻辑和现实进路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夏恒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300,共14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论断。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历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又...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论断。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历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又分为建设阶段与完善阶段。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经历了经济管理体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化历程,最终形成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基本经济制度、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作为理论支撑。为更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从政府效能、市场主体与生产要素层面理清工作重点与实施举措,进而释放出政府治理效能、市场主体活力及要素乘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中全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基本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共同富裕——逻辑基础、现实瓶颈和推进路径
20
作者 冯靖哲 亓光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54,共16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始终贯穿于党的百年征程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洞察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与战略目标,围绕社会...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始终贯穿于党的百年征程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洞察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与战略目标,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和前瞻性的重要部署。这不仅为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指明了现实路径,而且厘清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逻辑脉络。然而,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推动共同富裕仍存在产权制度建设的规范性亟待提升、要素分配机制的公平性有待提升、政府与市场协同治理的适配性尚需优化等现实瓶颈。因此,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创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治理新格局;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方位释放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大活力,为迈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进程构筑坚实有力的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共同富裕 全国统一大市场 “两个毫不动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