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重大实践和理论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卓元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3,29,共4页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既是对1978年之后1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党和理论界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深化的结果。由于改革目标明确,新体制基本框架设计合理,我国在1992年以后改革全面大步展开,已...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既是对1978年之后1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党和理论界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深化的结果。由于改革目标明确,新体制基本框架设计合理,我国在1992年以后改革全面大步展开,已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不是简单的外部结合,而是要互相渗透的内在结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二十年国有经济角色定位衍变的历程、原因及影响——写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二十周年之际 被引量:2
2
作者 廖桂容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2,共4页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至今已有20年,国有经济角色定位历经了1993-2002年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内涵的国有经济角色定位和2003年至今以"成立国资委"为契机的国有经济角...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至今已有20年,国有经济角色定位历经了1993-2002年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内涵的国有经济角色定位和2003年至今以"成立国资委"为契机的国有经济角色定位两个历史阶段,这一衍变缘于资源调配手段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国有企业自身改革的深入与发展、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等方面。这一过程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 被引量:1
3
作者 何伟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0,共4页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确立了中国的市场经济,脱去了过去强加在市场经济上意识形态的外衣,恢复了市场经济客观性的本来面目;确定了中国的改革目标,即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突破了斯大林所设置的社会主义体制,改变了其公有制、计...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确立了中国的市场经济,脱去了过去强加在市场经济上意识形态的外衣,恢复了市场经济客观性的本来面目;确定了中国的改革目标,即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突破了斯大林所设置的社会主义体制,改变了其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大经济特征;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否搞市场经济近百年的争论画上了句号。可以说,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南巡讲话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斯大林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系列研讨会之二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余甫功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现代产权制度 国有企业 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 公司治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与启示——基于对社会主义经济核算论战的思考
5
作者 张艳萍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经历了明显转变,这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思想的不断解放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使人们重新认识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经历了明显转变,这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思想的不断解放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使人们重新认识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的社会主义经济核算论战启示我们市场本身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可以被塑造,市场经济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理性的选择。这对于深入认识政府与市场的本质并重新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改革历程与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论战 市场 计划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典范
6
作者 邵立民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26,共3页
今天,当我们回顾改革33周年的艰苦而伟大的历程,深刻认识到,家庭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范例,它开创了构建崭新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先河。本文回顾了家庭承包责任... 今天,当我们回顾改革33周年的艰苦而伟大的历程,深刻认识到,家庭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范例,它开创了构建崭新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先河。本文回顾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开创和发展,并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承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 典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与思考
7
作者 肖安民 夏祖新 邹向胜 《理论月刊》 2005年第1期10-16,共7页
湖北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分析湖... 湖北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总结湖北在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经验成果,探讨湖北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和问题,最后提出深化湖北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 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困境及解决途径探讨
8
作者 李静娟 贾淑品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106-108,共3页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的动力源自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活力源自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前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攻坚阶段,运行过程中存在五大问题:政府行政体系标准化建设、人口资源环境三要素改革、收入分配关系调整...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的动力源自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活力源自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前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攻坚阶段,运行过程中存在五大问题:政府行政体系标准化建设、人口资源环境三要素改革、收入分配关系调整、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就业与改善民生保障。本文指出,只有不断深化推进相关重点领域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领我国社会加速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困境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逻辑 被引量:1
9
作者 姬超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0,160,共1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前的改革相比,当前阶段的改革更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改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发生了变化。不能将全面深化改革理解为仅仅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前的改革相比,当前阶段的改革更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改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发生了变化。不能将全面深化改革理解为仅仅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是西方市场经济的渐进实现版本。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重在克服增量改革的局限性和过度市场化的风险,通过优化存量带动增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原则上,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政府与市场力量的相互增强;在改革面向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为全球市场竞争、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健康有序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在改革的具体着力点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要重点着眼于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协同联动机制和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成机理与重要着力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时家贤 孙涛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共12页
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其构建逻辑要求充分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现实中,全面建成... 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其构建逻辑要求充分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现实中,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面临着障碍与挑战,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完善有效的市场机制,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健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配套体系;提升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加快建成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式现代化 政府与市场 数字经济 统一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要义及推进路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忆天 朱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302,共11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研判国内外经济发展现实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其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肯定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研判国内外经济发展现实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其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肯定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作用,为深化认识和把握其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提供了崭新坐标。从核心要义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彰显了其独特价值优势、目标优势和调控优势。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落脚点在资本增殖不同,人民立场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价值之“高”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目标之“高”的核心内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手段之“高”的基础内容。从价值意蕴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举措。激活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生动力,是以增强内功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策略,是以塑造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环境的重要思路。从推进路径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顶层制度设计和基层实践,有效兼顾新生产力和旧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协同融合落实法治思维和德治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理探析
12
作者 徐国民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放在了全面深化改革“七个聚焦”之首位,充分彰显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优势与重要地位。从...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放在了全面深化改革“七个聚焦”之首位,充分彰显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优势与重要地位。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又体现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所有制关系的调整、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其核心问题是构建一套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将社会主义的价值主张融入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进一步完善健全市场监督管理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历史考察 学理基础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被动调整”到“主动求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与调适
13
作者 张少峰 陈诗一 方凌影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5,共8页
从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破旧立新主动求变谋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初启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从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破旧立新主动求变谋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初启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演变揭示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建构过程与调适逻辑,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啃下难啃的硬骨头”,从问题产生后不得不解决到希望能够做得更好,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从“危机驱动型被动调整”向“战略导向型主动求变”的范式转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志着党和国家不断增强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守正创新中把握历史主动,实现了建构与调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被动调整”与“主动求变”的系统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 建构 调适 历史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语境、内涵特征与实践方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衍峰 涂良川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0,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中央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要战略规划,旨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运行机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求、国内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中央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要战略规划,旨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运行机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求、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全球化竞争加剧的时空方位。其高水平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统一的发展理念、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深度治理、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开放理念、建设现代化流通体系的宏观布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共同富裕实现;推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激活资源高效流动;科学优化政府职能,提升经济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机制,确保经济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共同富裕:理论澄清与建构路径
15
作者 唐教成 周文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关于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传统争议与实践发展的问题讨论,是深化研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命题。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有机结合的可能性在于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能激发经济主体的创富活力以及极大地解放和发展... 关于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传统争议与实践发展的问题讨论,是深化研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命题。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有机结合的可能性在于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能激发经济主体的创富活力以及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结合的必然性在于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促进共同富裕应坚持生产与分配、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先富与后富相统一等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系统性层面出发,通过构筑“党—政府—市场”三维谱系,建设高水平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市场主体创富活力,推动构建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共同富裕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府与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演进、理论逻辑和现实进路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夏恒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300,共14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论断。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历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又...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论断。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历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又分为建设阶段与完善阶段。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经历了经济管理体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化历程,最终形成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基本经济制度、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作为理论支撑。为更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从政府效能、市场主体与生产要素层面理清工作重点与实施举措,进而释放出政府治理效能、市场主体活力及要素乘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中全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基本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的源流考释与话语创新
17
作者 胡荣涛 彭一鸣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6,共8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体制”相关构想,萌发于中国共产党早期“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及“社会主义是要富的”的经济体制构想,是在制度反思、理论创新和话语演进中生成的以基本经...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体制”相关构想,萌发于中国共产党早期“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及“社会主义是要富的”的经济体制构想,是在制度反思、理论创新和话语演进中生成的以基本经济制度成熟定型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的标识性概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澄明对待中西经济制度的正确观点,坚定社会主义制度方向;新中国成立后,以“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计划经济”等话语锚定了自身经济体制追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渐进调整为话语主线,指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与方向;新时代,习近平坚持守正创新,基于“两个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活力的历史性肯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系定位、“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高质量发展”语义结合中形塑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原创性概念。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系统完整地建构了中国式经济发展模式的话语体系,既在理论上实现了对经济发展模式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创新性表述,又在实践中建构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质量发展 政府与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共同富裕——逻辑基础、现实瓶颈和推进路径
18
作者 冯靖哲 亓光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54,共16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始终贯穿于党的百年征程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洞察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与战略目标,围绕社会...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始终贯穿于党的百年征程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洞察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与战略目标,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和前瞻性的重要部署。这不仅为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指明了现实路径,而且厘清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逻辑脉络。然而,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推动共同富裕仍存在产权制度建设的规范性亟待提升、要素分配机制的公平性有待提升、政府与市场协同治理的适配性尚需优化等现实瓶颈。因此,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创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治理新格局;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方位释放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大活力,为迈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进程构筑坚实有力的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共同富裕 全国统一大市场 “两个毫不动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和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绍东 刘阳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69,共1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建立起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中,作为“制度一般”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建立起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中,作为“制度一般”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运行基石,作为“制度特殊”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根本保障,作为“制度个别”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效发展的关键支撑。研究认为,必须不断健全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着力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持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制度体系 基础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雅妮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0,共8页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重点。立足中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伟业复兴的关键时期”这...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重点。立足中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伟业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一历史方位,分析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鲜明时代特征及丰富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探讨国有企业在新发展阶段的定位及功能,据此提出要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二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三是深化分类改革,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创新;四是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高水平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资本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