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5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会主义工资的若干理论认识问题
1
作者
施本植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89年第3期46-49,共4页
工资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非常敏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几十年来,关于社会主义工资问题的争论,其焦点都集中在社会主义工资的质的规定性及其职能这一要害问题上。本文拟就此谈点粗浅认识。一、社会主义工资的质的规定性实践证明,马恩...
工资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非常敏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几十年来,关于社会主义工资问题的争论,其焦点都集中在社会主义工资的质的规定性及其职能这一要害问题上。本文拟就此谈点粗浅认识。一、社会主义工资的质的规定性实践证明,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具体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工资
劳动者
劳动力价值
社会主义
生产资料公有制
工资
问题
工资
分配
社会主义
条件下
劳动力个人所有
按劳分配
实践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社会主义工资理论研究的评估和展望
2
作者
解书森
陈冰
《财经问题研究》
1987年第9期13-19,共7页
一、对工资理论研究的评估建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社会主义工资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产生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成果,受到了社会广泛重...
一、对工资理论研究的评估建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社会主义工资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产生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成果,受到了社会广泛重视。与此同时,在工资理论研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以致对实践难以产生有力效应。现择其大端,略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工资
按劳分配规律
理论研究
工资
职能
工资
分配
社会主义
制度
劳动力价格
个人消费品分配
工资
制度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社会主义工资管理的两大对象
3
作者
刘昌黎
《财经问题研究》
1985年第4期64-68,共5页
社会主义工资管理包括工资水平和工资制度两大对象,对其正确认识将有助于我国工资管理体制的改革。本义拟对此做如下探讨: 一、社会主义工资管理的两大对象社会主义工资管理的对象是由社会主义工资的作用所决定的。由于工资属于分配的范...
社会主义工资管理包括工资水平和工资制度两大对象,对其正确认识将有助于我国工资管理体制的改革。本义拟对此做如下探讨: 一、社会主义工资管理的两大对象社会主义工资管理的对象是由社会主义工资的作用所决定的。由于工资属于分配的范畴,因此,我们必须从分配的共性与社会主义分配的特殊性出发,来探讨社会主义工资的作用及其管理的对象。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又在一定的意义上决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生产
工资
水平
社会主义工资
劳动者
正确认识
社会主义
分配
马克思
主义
生产决定
基本原理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工资的实质
4
作者
史贵章
刘英
《经济问题》
1985年第8期64-64,共1页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时期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了社会生产基金,后备基金和满足同共需要的社会消费基金等以后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时期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了社会生产基金,后备基金和满足同共需要的社会消费基金等以后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它是社会主义分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内容就是要求劳动者尽其所能地从事社会劳动,社会按照各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实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
制度
个人消费品
社会主义工资
劳动者
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
社会主义
分配
社会主义
时期
社会
总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工资本质新探
5
作者
刘文烈
《齐鲁学刊》
1987年第4期124-126,共3页
关于社会主义工资的本质,现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工具书,说法不尽一致,但对社会主义工资的本质所作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都以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不是商品为前提,肯定社会主义工资本质上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者为自己劳动...
关于社会主义工资的本质,现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工具书,说法不尽一致,但对社会主义工资的本质所作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都以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不是商品为前提,肯定社会主义工资本质上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者为自己劳动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工资
劳动者
社会主义
分配
劳动力商品
工资
本质
劳动力价值
社会主义
条件下
社会主义
经济
社会主义
公有制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社会主义工资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问心
黄世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4-11,共8页
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岁月里,有关社会主义劳动工资的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被搞得一片混乱。近年来,这个禁区虽巳冲破,开始拔乱反正,但余毒仍有待于清除。而且这个问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生活的改善密切相关,当然...
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岁月里,有关社会主义劳动工资的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被搞得一片混乱。近年来,这个禁区虽巳冲破,开始拔乱反正,但余毒仍有待于清除。而且这个问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生活的改善密切相关,当然也就关系到四个现代化的成败,所以很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一、社会主义劳动工资的实质早在一九五八年,社会主义工资就遭到张春桥之流的攻击,文化大革命期间又被围剿,“四人帮”及其御用经济学者,除了恶毒地咒骂以外,还从理论上进行讨伐,加以否定。他们采用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拙劣手法,抓住一些表面现象而无视或抹煞事物的本质,把社会主义工资说成是资本主义旧范畴。另外,也曾有人否认工资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的客观必然性,把它和马克思说的劳动“证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工资
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
劳动者
理论问题
资产阶级法权
按劳分配原则
资本
主义
劳动报酬
马克思
社会主义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
7
作者
赵金飞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14-16,共3页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借助于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形式可以多样,关键在于“劳”的正确计量。过去我国是按照马克思原先设想的产品经济建立了“计量型”按劳分配模式。然而如今,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借助于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形式可以多样,关键在于“劳”的正确计量。过去我国是按照马克思原先设想的产品经济建立了“计量型”按劳分配模式。然而如今,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建立按劳分配新模式。 一、按劳分配的“劳”的存在形态及相应的分配形式。 现实生活中,“劳”是有不同形态的,因此具体分配式也有不同。主要有如下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劳动者
市场型
社会
必要劳动量
潜在形态
流动形态的劳动
行分配
社会主义工资
劳动力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运动规律辨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黄文义
胡乐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6-104,191,共10页
马克思依据他所处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工资的本质及其运动表现形式。同时,在工资理论中,马克思也实质性发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运动的一般规律,即劳动力价值规律。劳动力价值规律...
马克思依据他所处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工资的本质及其运动表现形式。同时,在工资理论中,马克思也实质性发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运动的一般规律,即劳动力价值规律。劳动力价值规律的理论内涵是: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同时受到劳动力供求关系以及劳资竞争情境的影响围绕劳动力价值上下波动。以此为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可以归纳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运动规律。不同于劳动力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运动规律的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民的“生活需要”决定了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二是劳动力供求所形成的产业后备军不会成为压低工资的绝对杠杆;三是我国基本社会制度保证了劳资正和关系在我国是可以实现的。在这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工资会呈现出围绕劳动力价值波动的基本趋势。在新时代面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大背景下,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运动规律对找到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的正确理路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工资
理论
劳动力价值规律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工资
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社会主义劳动力生产费用
被引量:
1
9
作者
廖廷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67-72,共6页
由于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工资已经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劳动报酬形式,因此,人们对社会主义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费用(以下简称社会主义劳动力生产费用)便不那么注意了。甚至还认为,劳动力生产费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个...
由于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工资已经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劳动报酬形式,因此,人们对社会主义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费用(以下简称社会主义劳动力生产费用)便不那么注意了。甚至还认为,劳动力生产费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个特殊的经济范畴。似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根本不存在,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劳动力生产费用这一经济范畴,在任何社会里都是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罢了。对这一经济范畴的正确认识,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的关键。本文对此发表一点肤浅看法,并求教于同志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劳动力
生产费用
社会主义工资
按劳分配
经济范畴
社会主义
制度
工资
制度
个人消费品
资本
主义
制度
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本论》第一卷与社会主义经济
10
作者
洪远朋
《企业经济》
1983年第4期3-7,共5页
今年是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马克思的主要著作,就是《资本论》。学习《资本论》,研究《资本论》,宣传《资本论》,把它用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是我们继承马克思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和研究《资本论》联系社会主义经济的方面很多...
今年是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马克思的主要著作,就是《资本论》。学习《资本论》,研究《资本论》,宣传《资本论》,把它用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是我们继承马克思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和研究《资本论》联系社会主义经济的方面很多,内容很丰富。下面仅就《资本论》第一卷与社会主义经济有关的十个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马克恩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分析商品拜物教时,曾经设想了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社会
劳动
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
资本论
社会主义工资
马克思
生产过程
资本
主义
生产
生产资料公有制
劳动力
形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工资制度
11
作者
赵履宽
陆国泰
《经济科学》
1986年第1期8-15,共8页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按劳分配是决定社会主义工资的基本规律。那么,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以及符合中国情况的工资制度都具有哪些特点呢?这就是本文力图回答的中心问题。(一)
关键词
按劳分配原则
工资
制度
货币
工资
经济条件
劳动者
商品经济
全民所有制
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工资
劳动报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浮动工资的几个问题
12
作者
李文斌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7,共7页
社会主义工资是实现按劳分配的一种劳动报酬形式。工资形式只有很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工资的经济杠杆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工资同企业的经营好坏相脱节,同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贡献没能密切结合,结果形成了干多干...
社会主义工资是实现按劳分配的一种劳动报酬形式。工资形式只有很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工资的经济杠杆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工资同企业的经营好坏相脱节,同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贡献没能密切结合,结果形成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手捧铁饭碗,同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弊病。为了克服这种弊病,随着扩大企业自主权,以税代利,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等经营管理方式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
工资
制
按劳分配原则
企业经济效益
工资
总额
企业经营
劳动者
平均
主义
社会主义工资
劳动报酬
基本
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极限工资指数化:对物价补偿的一种选择
13
作者
陈冰
林木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7年第5期1-5,19,共6页
在双重模式转换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物价与工资的关系,进行能为不同利益主体所接受的物价补偿,已经成为突出的经济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去解决。 一、对我国近8年物价与工资变动趋势的大致描述 我国从1979年开始进...
在双重模式转换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物价与工资的关系,进行能为不同利益主体所接受的物价补偿,已经成为突出的经济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去解决。 一、对我国近8年物价与工资变动趋势的大致描述 我国从1979年开始进行价格改革。价格改革以1984年为界,可以大致划分为有计划地调整价格和放开价格为主的两个阶段。其目的都在于改革不合理的价格结构,恢复价格的反映价值及供求要求的功能。按照一些同志的预期,对不合理的价格进行结构性调整,有升有降,不会引起价格总水平,特别是消费品价格的急度上涨,但事实却超出了这种预料。这在消费品价格变动中得到了直接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
指数化
物价上涨
城市居民
物价总水平
极限
温和的通货膨胀
生活水平下降
基尼系数
社会主义工资
价格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作为统计概念的工资、工资总额和奖金的一个政治经济学分析
14
作者
于光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1年第1期2-7,共6页
我主张在经济学的概念中分出直接表示经济生活中的现实的概念作为一类,并称之为统计概念以区别于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对于这些统计概念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现在我以工资、奖金和工资总额为例来说明我认为应该怎样来分析我...
我主张在经济学的概念中分出直接表示经济生活中的现实的概念作为一类,并称之为统计概念以区别于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对于这些统计概念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现在我以工资、奖金和工资总额为例来说明我认为应该怎样来分析我称之为统计概念的东西。社会主义的工资作为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指的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包括社会主义国有制经济组织或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按照预先规定好的计时或计件的标准,分配给在自己经济组织中从事劳动的劳动者的一定数量的货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分析
社会主义
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工资
按劳分配
经济组织
劳动者
个人消费品
劳动报酬
经济管理
国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本工资指数化不失为良策
15
作者
陈远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8年第4期54-57,共4页
社会主义工资,是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的要求分配给职工个人消费品的货币表现形式,职工领取工资后将通过市场购买所需的消费品和消费性服务,一定量的货币工资能换取的消费品和消费性服务数量的多少,势必受消费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评价判断...
社会主义工资,是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的要求分配给职工个人消费品的货币表现形式,职工领取工资后将通过市场购买所需的消费品和消费性服务,一定量的货币工资能换取的消费品和消费性服务数量的多少,势必受消费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评价判断职工工资状况和生活状况时,不能单看货币工资的高低和增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
指数化
货币
工资
个人消费品
社会主义工资
实际
工资
按劳分配原则
生活状况
货币表现
职工
工资
增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资和经济效益挂钩是工资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16
作者
王云志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5年第4期80-84,共5页
社会主义工资,是劳动者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取得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也是国家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杠杆。充分发挥工资的经济杠杆作用,对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工资的经济杠杆作用?在分...
社会主义工资,是劳动者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取得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也是国家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杠杆。充分发挥工资的经济杠杆作用,对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工资的经济杠杆作用?在分配实践中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把职工工资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这是工资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本文仅就工资和经济效益联系的理论和具体挂钩的指标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益
工资
制度
杠杆作用
劳动者
社会主义工资
按劳分配原则
基本形式
劳动报酬
国民经济
职工
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理顺工资关系
17
作者
杨时旺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6年第4期13-17,共5页
社会主义工资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它调节着多方面的关系,这一杠杆运用得如何对社会主义生产和生活关系极大。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理顺经济关系是实现改革任务的重要环节,而理顺工资关系则是理顺经...
社会主义工资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它调节着多方面的关系,这一杠杆运用得如何对社会主义生产和生活关系极大。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理顺经济关系是实现改革任务的重要环节,而理顺工资关系则是理顺经济关系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
关系
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工资
经济体制改革
有计划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
生产
经济杠杆
生活关系
正在进行
工资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工资,多就业”方针质疑
18
作者
王健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6年第2期28-30,共3页
社会主义工资的实质,是国家和集体根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有计划地分配给职工个人生活消费品的货币表现,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既然如此,劳动者所得报酬的多少,亦即工资水平的高低,...
社会主义工资的实质,是国家和集体根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有计划地分配给职工个人生活消费品的货币表现,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既然如此,劳动者所得报酬的多少,亦即工资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的多少以及劳动质量的好坏。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资水平是应该逐步提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
工资
社会主义
全民所有制
工资
水平
社会主义工资
集体所有制经济
劳动生产率
劳动者
社会主义
生产
按劳分配
基本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浮动工资制的理论探讨
19
作者
胡同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53-56,共4页
依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将要全面展开。其中,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工资是实现按劳分配规律要求的具体形式。按劳分配规律要求在社会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
依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将要全面展开。其中,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工资是实现按劳分配规律要求的具体形式。按劳分配规律要求在社会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劳动者“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规律
理论探讨
经济体制改革
劳动者
社会主义工资
实现程度
劳动量
劳动报酬
劳动成果
具体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资制度改革浅谈
20
作者
石润生
《经济问题》
1980年第10期52-54,共3页
实现四化是一场广泛深刻的变革,工资制度的改革无疑是这场变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工资制度的改革问题作一些尝试性探讨。一社会主义阶段,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工资...
实现四化是一场广泛深刻的变革,工资制度的改革无疑是这场变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工资制度的改革问题作一些尝试性探讨。一社会主义阶段,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工资就是在国家职工中实行这一分配原则的具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工资
个人消费品分配
劳动量
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
阶段
具体形式
工资
等级制
工资
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工资的若干理论认识问题
1
作者
施本植
机构
云南大学经济系
出处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89年第3期46-49,共4页
文摘
工资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非常敏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几十年来,关于社会主义工资问题的争论,其焦点都集中在社会主义工资的质的规定性及其职能这一要害问题上。本文拟就此谈点粗浅认识。一、社会主义工资的质的规定性实践证明,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具体模式。
关键词
社会主义工资
劳动者
劳动力价值
社会主义
生产资料公有制
工资
问题
工资
分配
社会主义
条件下
劳动力个人所有
按劳分配
实践证明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社会主义工资理论研究的评估和展望
2
作者
解书森
陈冰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1987年第9期13-19,共7页
文摘
一、对工资理论研究的评估建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社会主义工资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产生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成果,受到了社会广泛重视。与此同时,在工资理论研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以致对实践难以产生有力效应。现择其大端,略作评估。
关键词
社会主义工资
按劳分配规律
理论研究
工资
职能
工资
分配
社会主义
制度
劳动力价格
个人消费品分配
工资
制度
劳动者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社会主义工资管理的两大对象
3
作者
刘昌黎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1985年第4期64-68,共5页
文摘
社会主义工资管理包括工资水平和工资制度两大对象,对其正确认识将有助于我国工资管理体制的改革。本义拟对此做如下探讨: 一、社会主义工资管理的两大对象社会主义工资管理的对象是由社会主义工资的作用所决定的。由于工资属于分配的范畴,因此,我们必须从分配的共性与社会主义分配的特殊性出发,来探讨社会主义工资的作用及其管理的对象。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又在一定的意义上决定生产。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生产
工资
水平
社会主义工资
劳动者
正确认识
社会主义
分配
马克思
主义
生产决定
基本原理
按劳分配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工资的实质
4
作者
史贵章
刘英
出处
《经济问题》
1985年第8期64-64,共1页
文摘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时期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了社会生产基金,后备基金和满足同共需要的社会消费基金等以后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它是社会主义分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内容就是要求劳动者尽其所能地从事社会劳动,社会按照各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实现了“
关键词
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
制度
个人消费品
社会主义工资
劳动者
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
社会主义
分配
社会主义
时期
社会
总产品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工资本质新探
5
作者
刘文烈
出处
《齐鲁学刊》
1987年第4期124-126,共3页
文摘
关于社会主义工资的本质,现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工具书,说法不尽一致,但对社会主义工资的本质所作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都以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不是商品为前提,肯定社会主义工资本质上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者为自己劳动的部分。
关键词
社会主义工资
劳动者
社会主义
分配
劳动力商品
工资
本质
劳动力价值
社会主义
条件下
社会主义
经济
社会主义
公有制
商品经济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社会主义工资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问心
黄世雄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4-11,共8页
文摘
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岁月里,有关社会主义劳动工资的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被搞得一片混乱。近年来,这个禁区虽巳冲破,开始拔乱反正,但余毒仍有待于清除。而且这个问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生活的改善密切相关,当然也就关系到四个现代化的成败,所以很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一、社会主义劳动工资的实质早在一九五八年,社会主义工资就遭到张春桥之流的攻击,文化大革命期间又被围剿,“四人帮”及其御用经济学者,除了恶毒地咒骂以外,还从理论上进行讨伐,加以否定。他们采用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拙劣手法,抓住一些表面现象而无视或抹煞事物的本质,把社会主义工资说成是资本主义旧范畴。另外,也曾有人否认工资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的客观必然性,把它和马克思说的劳动“证书”
关键词
社会主义工资
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
劳动者
理论问题
资产阶级法权
按劳分配原则
资本
主义
劳动报酬
马克思
社会主义
制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
7
作者
赵金飞
机构
嘉兴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14-16,共3页
文摘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借助于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形式可以多样,关键在于“劳”的正确计量。过去我国是按照马克思原先设想的产品经济建立了“计量型”按劳分配模式。然而如今,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建立按劳分配新模式。 一、按劳分配的“劳”的存在形态及相应的分配形式。 现实生活中,“劳”是有不同形态的,因此具体分配式也有不同。主要有如下几种:
关键词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劳动者
市场型
社会
必要劳动量
潜在形态
流动形态的劳动
行分配
社会主义工资
劳动力价值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运动规律辨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黄文义
胡乐明
机构
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6-104,19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劳动力价值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运动研究”(17XJL001)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
三明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闽科教[2018]47号)
文摘
马克思依据他所处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工资的本质及其运动表现形式。同时,在工资理论中,马克思也实质性发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运动的一般规律,即劳动力价值规律。劳动力价值规律的理论内涵是: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同时受到劳动力供求关系以及劳资竞争情境的影响围绕劳动力价值上下波动。以此为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可以归纳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运动规律。不同于劳动力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运动规律的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民的“生活需要”决定了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二是劳动力供求所形成的产业后备军不会成为压低工资的绝对杠杆;三是我国基本社会制度保证了劳资正和关系在我国是可以实现的。在这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工资会呈现出围绕劳动力价值波动的基本趋势。在新时代面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大背景下,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运动规律对找到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的正确理路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工资
理论
劳动力价值规律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工资
运动规律
Keywords
Marx’s Wage Theory
the Law of Labor-force Value
the Law of Wage Movement i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F091.9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社会主义劳动力生产费用
被引量:
1
9
作者
廖廷柏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67-72,共6页
文摘
由于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工资已经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劳动报酬形式,因此,人们对社会主义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费用(以下简称社会主义劳动力生产费用)便不那么注意了。甚至还认为,劳动力生产费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个特殊的经济范畴。似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根本不存在,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劳动力生产费用这一经济范畴,在任何社会里都是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罢了。对这一经济范畴的正确认识,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的关键。本文对此发表一点肤浅看法,并求教于同志们。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劳动力
生产费用
社会主义工资
按劳分配
经济范畴
社会主义
制度
工资
制度
个人消费品
资本
主义
制度
再生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本论》第一卷与社会主义经济
10
作者
洪远朋
出处
《企业经济》
1983年第4期3-7,共5页
文摘
今年是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马克思的主要著作,就是《资本论》。学习《资本论》,研究《资本论》,宣传《资本论》,把它用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是我们继承马克思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和研究《资本论》联系社会主义经济的方面很多,内容很丰富。下面仅就《资本论》第一卷与社会主义经济有关的十个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马克恩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分析商品拜物教时,曾经设想了一个“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社会
劳动
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
资本论
社会主义工资
马克思
生产过程
资本
主义
生产
生产资料公有制
劳动力
形成过程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工资制度
11
作者
赵履宽
陆国泰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出处
《经济科学》
1986年第1期8-15,共8页
文摘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按劳分配是决定社会主义工资的基本规律。那么,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以及符合中国情况的工资制度都具有哪些特点呢?这就是本文力图回答的中心问题。(一)
关键词
按劳分配原则
工资
制度
货币
工资
经济条件
劳动者
商品经济
全民所有制
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工资
劳动报酬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浮动工资的几个问题
12
作者
李文斌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7,共7页
文摘
社会主义工资是实现按劳分配的一种劳动报酬形式。工资形式只有很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工资的经济杠杆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工资同企业的经营好坏相脱节,同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贡献没能密切结合,结果形成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手捧铁饭碗,同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弊病。为了克服这种弊病,随着扩大企业自主权,以税代利,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等经营管理方式的改革,“
关键词
浮动
工资
制
按劳分配原则
企业经济效益
工资
总额
企业经营
劳动者
平均
主义
社会主义工资
劳动报酬
基本
工资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限工资指数化:对物价补偿的一种选择
13
作者
陈冰
林木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7年第5期1-5,19,共6页
文摘
在双重模式转换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物价与工资的关系,进行能为不同利益主体所接受的物价补偿,已经成为突出的经济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去解决。 一、对我国近8年物价与工资变动趋势的大致描述 我国从1979年开始进行价格改革。价格改革以1984年为界,可以大致划分为有计划地调整价格和放开价格为主的两个阶段。其目的都在于改革不合理的价格结构,恢复价格的反映价值及供求要求的功能。按照一些同志的预期,对不合理的价格进行结构性调整,有升有降,不会引起价格总水平,特别是消费品价格的急度上涨,但事实却超出了这种预料。这在消费品价格变动中得到了直接反映。
关键词
工资
指数化
物价上涨
城市居民
物价总水平
极限
温和的通货膨胀
生活水平下降
基尼系数
社会主义工资
价格改革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作为统计概念的工资、工资总额和奖金的一个政治经济学分析
14
作者
于光远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1年第1期2-7,共6页
文摘
我主张在经济学的概念中分出直接表示经济生活中的现实的概念作为一类,并称之为统计概念以区别于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对于这些统计概念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现在我以工资、奖金和工资总额为例来说明我认为应该怎样来分析我称之为统计概念的东西。社会主义的工资作为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指的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包括社会主义国有制经济组织或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按照预先规定好的计时或计件的标准,分配给在自己经济组织中从事劳动的劳动者的一定数量的货币。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分析
社会主义
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工资
按劳分配
经济组织
劳动者
个人消费品
劳动报酬
经济管理
国有制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本工资指数化不失为良策
15
作者
陈远敦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8年第4期54-57,共4页
文摘
社会主义工资,是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的要求分配给职工个人消费品的货币表现形式,职工领取工资后将通过市场购买所需的消费品和消费性服务,一定量的货币工资能换取的消费品和消费性服务数量的多少,势必受消费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评价判断职工工资状况和生活状况时,不能单看货币工资的高低和增长速度。
关键词
工资
指数化
货币
工资
个人消费品
社会主义工资
实际
工资
按劳分配原则
生活状况
货币表现
职工
工资
增长速度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资和经济效益挂钩是工资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16
作者
王云志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5年第4期80-84,共5页
文摘
社会主义工资,是劳动者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取得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也是国家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杠杆。充分发挥工资的经济杠杆作用,对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工资的经济杠杆作用?在分配实践中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把职工工资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这是工资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本文仅就工资和经济效益联系的理论和具体挂钩的指标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经济效益
工资
制度
杠杆作用
劳动者
社会主义工资
按劳分配原则
基本形式
劳动报酬
国民经济
职工
工资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理顺工资关系
17
作者
杨时旺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6年第4期13-17,共5页
文摘
社会主义工资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它调节着多方面的关系,这一杠杆运用得如何对社会主义生产和生活关系极大。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理顺经济关系是实现改革任务的重要环节,而理顺工资关系则是理顺经济关系的核心。
关键词
工资
关系
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工资
经济体制改革
有计划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
生产
经济杠杆
生活关系
正在进行
工资
改革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工资,多就业”方针质疑
18
作者
王健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6年第2期28-30,共3页
文摘
社会主义工资的实质,是国家和集体根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有计划地分配给职工个人生活消费品的货币表现,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既然如此,劳动者所得报酬的多少,亦即工资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的多少以及劳动质量的好坏。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资水平是应该逐步提高的。
关键词
低
工资
社会主义
全民所有制
工资
水平
社会主义工资
集体所有制经济
劳动生产率
劳动者
社会主义
生产
按劳分配
基本形式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浮动工资制的理论探讨
19
作者
胡同恭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53-56,共4页
文摘
依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将要全面展开。其中,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工资是实现按劳分配规律要求的具体形式。按劳分配规律要求在社会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劳动者“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关键词
按劳分配规律
理论探讨
经济体制改革
劳动者
社会主义工资
实现程度
劳动量
劳动报酬
劳动成果
具体形式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资制度改革浅谈
20
作者
石润生
出处
《经济问题》
1980年第10期52-54,共3页
文摘
实现四化是一场广泛深刻的变革,工资制度的改革无疑是这场变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工资制度的改革问题作一些尝试性探讨。一社会主义阶段,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工资就是在国家职工中实行这一分配原则的具体形式。
关键词
劳动者
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工资
个人消费品分配
劳动量
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
阶段
具体形式
工资
等级制
工资
制度改革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会主义工资的若干理论认识问题
施本植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社会主义工资理论研究的评估和展望
解书森
陈冰
《财经问题研究》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社会主义工资管理的两大对象
刘昌黎
《财经问题研究》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社会主义工资的实质
史贵章
刘英
《经济问题》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社会主义工资本质新探
刘文烈
《齐鲁学刊》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关于社会主义工资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黄问心
黄世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
赵金飞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运动规律辨析
黄文义
胡乐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试论社会主义劳动力生产费用
廖廷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资本论》第一卷与社会主义经济
洪远朋
《企业经济》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工资制度
赵履宽
陆国泰
《经济科学》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关于浮动工资的几个问题
李文斌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极限工资指数化:对物价补偿的一种选择
陈冰
林木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对作为统计概念的工资、工资总额和奖金的一个政治经济学分析
于光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本工资指数化不失为良策
陈远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工资和经济效益挂钩是工资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王云志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略论理顺工资关系
杨时旺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低工资,多就业”方针质疑
王健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关于浮动工资制的理论探讨
胡同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工资制度改革浅谈
石润生
《经济问题》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