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龙 滕宏庆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4-69,共6页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宪五十周年。纵观五十年来的修宪历程,宪法中指导思想、非公有制经济、私有财产权和社会保障制度四个方面的时代变迁,充分展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特征。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宪法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论纲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叶中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100,共1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处于重要地位,甚至体现着中国宪法学研究的政治方向和学术高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的关键在于凸显中国宪法学的中国特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处于重要地位,甚至体现着中国宪法学研究的政治方向和学术高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的关键在于凸显中国宪法学的中国特质,将中国宪法学有别于西方宪法学之处以科学方式予以表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应遵循特定路径,包括围绕党的领导阐明中国宪法问题的特殊性,坚持“两个结合”,坚持问题导向,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主要由核心话语、基本话语和具体话语构成,在构建话语体系时,应根据话语本身在宪法学研究中的地位安排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 话语体系 党的领导 核心话语 基本话语 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体系建设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2
3
作者 莫纪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在全面和系统地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一文中所蕴涵的重要宪法精神基础上,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文章中突出强调的“加强中国宪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 本文在全面和系统地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一文中所蕴涵的重要宪法精神基础上,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文章中突出强调的“加强中国宪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主张,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重维度”出发,对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如何提升中国宪法学在国际宪法学学术舞台上的话语权进行了细致而周密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是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宪法学的学术理念有机结合的具有创新性质的学术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 理论体系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宪法价值的位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继超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9-131,共3页
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宪法价值的位序:是指按宪法价值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所排定的先后次序。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我们认为当下我国宪法价值按位序主要包括:秩序与稳定;公平与效率;自由与人权。社会主义宪法价值的位... 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宪法价值的位序:是指按宪法价值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所排定的先后次序。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我们认为当下我国宪法价值按位序主要包括:秩序与稳定;公平与效率;自由与人权。社会主义宪法价值的位序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它能够指导我国在宪政实践中,根据我国宪法价值重要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价值 社会主义宪法价值 位序 宪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家麟 《宁夏社会科学》 1983年第1期6-13,共8页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合乎国情,顺乎民意,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部宪法的通过和实施,对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各族人民的安居乐业,对于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合乎国情,顺乎民意,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部宪法的通过和实施,对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各族人民的安居乐业,对于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证。因此,新宪法的诞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建国以来,我们先后制定过四部宪法,新宪法是其中最好的一部。在前三部宪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宪法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治国安邦 各民族 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论社会主义宪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心宇 《政治与法律》 1983年第1期107-109,共3页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制定社会主义的宪法,从法律上肯定无产阶级的胜利成果,反映新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规定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组织原则,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实现制定社会主义宪法...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制定社会主义的宪法,从法律上肯定无产阶级的胜利成果,反映新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规定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组织原则,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实现制定社会主义宪法的任务。这一任务是由列宁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宪法 列宁 无产阶级专政 组织原则 对比关系 苏维埃 阶级斗争 任务 阶级力量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宪法应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7
作者 廖宗骐 王昆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55-57,共3页
根据“三个代表”的思想 ,社会主义宪法应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的宪法发展说明 ,什么时候代表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宪法 先进生产力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刍议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和海 《政法论丛》 2005年第2期34-37,共4页
一般意义上的宪政,应是以宪法存在(即立宪)为前提,以宪法的不断完善(即修宪)和宪法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真正实现(即行宪)为基本标志和基本内容的政治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政,是伴随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开始的,至今走... 一般意义上的宪政,应是以宪法存在(即立宪)为前提,以宪法的不断完善(即修宪)和宪法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真正实现(即行宪)为基本标志和基本内容的政治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政,是伴随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开始的,至今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宪政之路。1982年宪法颁布和实施至今,是我国宪政建设的最好时期。今后我们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宪政 1982年宪法 社会主义宪法 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 基本标志 社会生活 宪政建设 第一部 立宪 国家 修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填补空白的法学新著——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
9
作者 本浩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2期155-155,共1页
最近,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黄稻同志主编、辽宁省司法厅刘海亮同志为副主编、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友渔为顾问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理论著作,填补了法学... 最近,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黄稻同志主编、辽宁省司法厅刘海亮同志为副主编、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友渔为顾问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理论著作,填补了法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全书四十万字,分四编三十章。该书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勇于开拓。在我国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尽管一九五四年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就确立了公民的法律地位,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没有完全得到应有的保障,“公民”一词在人们心目中还缺少应有的地位,自然更谈不上倡导和研究公民意识了。一九八二年彭真同志在关于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意识 社会主义宪法 历史原因 法学 研究领域 法制委员会 法律地位 宪法修改 辽宁省 全国人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纪年问题
10
作者 曹广录 《社会主义研究》 1985年第4期33-35,共3页
社会主义社会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对于这个问题,在目前多种版本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中大致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有六十八岁(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始);一种意见认为有五十一岁(从1934年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 社会主义社会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对于这个问题,在目前多种版本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中大致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有六十八岁(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始);一种意见认为有五十一岁(从1934年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始);第三种意见认为有四十九岁(从1936年11月苏联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研究所编写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一书中,竟同时使用了两种说法。如:在该书第87页、第103页中说;“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而且变成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同已经有三、四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的历史从十月革命算起只有六十多年。”而在第98页又说:“在苏联,一九三六年已经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苏联宪法 社会主义宪法 过渡时期 十月革命 无产阶级专政 新经济政策 列宁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的纪年问题探讨
11
作者 曹广录 《社会科学研究》 1985年第4期97-98,共2页
社会主义社会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在目前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中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有六十八年(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始);二是认为有五十一年(从1934年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始);三是认为有四十九年(从1936年11月苏... 社会主义社会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在目前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中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有六十八年(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始);二是认为有五十一年(从1934年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始);三是认为有四十九年(从1936年11月苏联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编写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一书中,竟同时使用了两种说法:在该书第87页中说“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而且变成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而在第98页又说“在苏联,一九三六年已经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纪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从1936年11月开始纪年比较准确,理由如下: 一、过渡时期不是一个单独的社会形态人类社会是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宪法 科学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改造 无产阶级专政 苏联 俄国十月革命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新发展
12
作者 李海波 《河北学刊》 1982年第3期13-18,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下简称《修改草案》)的公布并交付全国人民讨论,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修改草案》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总结了我国长期的历史经验,记载了社会主义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下简称《修改草案》)的公布并交付全国人民讨论,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修改草案》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总结了我国长期的历史经验,记载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和国家生活民主化,以及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等重大进展,反映了全国人民继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毛泽东同志说“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九六三页)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否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宪法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人民民主专政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新发展 全国人大 人大常委会 信仰宗教 国体 民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有财产权与宪法的演进
13
作者 何真 唐清利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31,共8页
私有财产权推动着宪法的形成并经历了近代市民宪法、现代市民宪法和苏联型社会主义宪法三种模式的转换与发展。由此,私有财产权与宪政实践同构了一条规律:私有财产权宪法思想直接决定着宪法的演进,宪法的演进必须保护私有财产权。
关键词 私有财产权 社会主义宪法 三种模式 宪法思想 宪政 市民 苏联 演进 发展 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人权的宪法保障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德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06-110,共5页
论我国人权的宪法保障王德志一、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权,起初是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特权而提出的一个口号,它在历史上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在革命中成为政治宣言的重要内容。例如,北美《独立宣言》写道:“人... 论我国人权的宪法保障王德志一、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权,起初是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特权而提出的一个口号,它在历史上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在革命中成为政治宣言的重要内容。例如,北美《独立宣言》写道:“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从自己的造物主那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的基本权利 基本人权 我国宪法 保障人权 社会主义宪法 基本原则 人权保障 宪法保障 宪法诉讼制度 资产阶级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颇富创见的宪法学著作——评何华辉著《比较宪法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叶中 《理论月刊》 CSSCI 1991年第4期46-48,共3页
读罢何华辉教授的新著《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笔者总的感受是一个字:新。这不仅仅是因为迄今为止国内宪法学界有关比较宪法的著作凤毛麟角,因而一枝红杏破土给人以新奇,而且主要是因为该书从形式到内容,都贯穿着创新... 读罢何华辉教授的新著《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笔者总的感受是一个字:新。这不仅仅是因为迄今为止国内宪法学界有关比较宪法的著作凤毛麟角,因而一枝红杏破土给人以新奇,而且主要是因为该书从形式到内容,都贯穿着创新的精神。这可以从两大方面得到论证。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宪法 公民基本权利 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制度 宪法规范 比较方法 国家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宪法的最高权威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育玮 《求是学刊》 1983年第1期52-57,108,共7页
关键词 维护宪法权威 最高权威 宪法 宪法监督 社会主义宪法 普通法律 宪法和法律 人民意志 党的领导 法律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宪法地位
17
作者 李强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共4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宪法序言,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宪法修正案的理论基础,其理论精髓已贯穿于现行宪法,它继承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宪法原则;因此,把它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宪法序言,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宪法修正案的理论基础,其理论精髓已贯穿于现行宪法,它继承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宪法原则;因此,把它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的准确定位。我们应真正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宪法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宪法原则 宪法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宪法的演变趋向
18
作者 李永清 《政法论丛》 2002年第2期24-28,共5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宪法 民族独立 二战以后 民族主义 国家 殖民统治 苏联 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公民的宪法权利实践
19
作者 廖克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9-50,共2页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公民宪法权利的实践是实施宪法、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方面,既关系公民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关键词 宪法权利 权利意识 公民 社会主义宪法 自由权利 实践 民主与法制 法律意识 阶级性 切身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宪法实施的全方位保障
20
作者 孙育玮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8-43,共6页
关键词 宪法监督 宪法实施保障 我国宪法 全方位 社会主义宪法 宪法保障 宪法意识 宪政观念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宪法和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