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到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关于毛泽东新中国国营经济性质思想演变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占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3-61,共9页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只是掌握了中国革命的部分领导权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提出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掌握了中国革命的全部领导权。由此,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也就转变成为初级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这一理...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只是掌握了中国革命的部分领导权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提出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掌握了中国革命的全部领导权。由此,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也就转变成为初级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这一理论转型的中心环节之一,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理论,这时也转变为西柏坡时期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理论。按照毛泽东的真实想法,我国建国初期将实行的,实际上并不是延安时期所设想的以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为主导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而是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初级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但毛泽东出于策略上的考虑,还是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经济”。这就是近半个世纪来人们普遍地误认为这种经济制度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理论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2
《编辑之友》 1982年第1期14-29,共16页
在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的过程中,对于如何看待我国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问题,在理论界和经济战线的一部分同志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认识。对此,《红旗》杂志社《内部文稿》一九八一年第九期刊登了周叔莲、吴敬... 在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的过程中,对于如何看待我国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问题,在理论界和经济战线的一部分同志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认识。对此,《红旗》杂志社《内部文稿》一九八一年第九期刊登了周叔莲、吴敬琏、汪海波同志的一篇文章,题为《把整顿和巩固国营经济放到重要地位上来——对当前所有制问题的一些看法》,澄清了某些糊涂认识。现摘要转载于此,供同志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 国有经济 经济管理体制 国民经济 个体经济 国家所有制 社会所有制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南斯拉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结合方式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光辉 朱邦宁 《社会科学研究》 1983年第3期10-14,共5页
一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的,他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 一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的,他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资本论》第2卷,第44页)这个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也是适用的。因此,要弄清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必须研究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方式 生产资料 全体劳动者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劳动力 经济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研究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熊懿求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6-21,共6页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调整和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和结构。这一改革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是前进还是倒退?至今看法不一,有的同志甚至把当前经济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归咎于改革。为了肃清长期存在的“左”的错...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调整和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和结构。这一改革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是前进还是倒退?至今看法不一,有的同志甚至把当前经济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归咎于改革。为了肃清长期存在的“左”的错误及其影响,搞好改革工作,有必要结合我国实际,重新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的思想,从理论上明确和解决这样几个问题:(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力 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生产资料公有制 长期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对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特点的探讨
5
作者 贺弘毅 《社会科学研究》 1983年第2期23-30,共8页
伟大的马克思逝世已经一百周年了,而马克思的思想却永放光芒。今天,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斗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把我国社会主义... 伟大的马克思逝世已经一百周年了,而马克思的思想却永放光芒。今天,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斗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搞上去,这就是对革命导师一种最好的纪念。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着重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特点,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公有制理论 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公有制 劳动者 我国现阶段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6
作者 韩玉芳 《党校教学》 1990年第4期15-19,共5页
在新中国诞生以后,中国社会没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而及时地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这是由一系列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国家政权,这是根本的条件;此外还有经济的社会的等条件。本... 在新中国诞生以后,中国社会没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而及时地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这是由一系列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国家政权,这是根本的条件;此外还有经济的社会的等条件。本文想着重从后一方面谈些看法。一、官僚资本转为国营经济为社会主义奠定了初步的经济基础解放前夕,由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所把持的官僚资本约占全国工业资本的2/3左右,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 新民主主义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官僚资本 新中国 资本主义经济 国民经济 建国初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讲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
7
作者 董瑞华 《企业经济》 1984年第9期53-54,57,共3页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这一讲里,我们要回答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有什么特点,以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会不会产生资本主义等问题。通过回答这些问...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这一讲里,我们要回答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有什么特点,以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会不会产生资本主义等问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使我们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商品生产者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生产资料 商品交换 全民所有制经济 商品关系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特点及其意义
8
作者 陈祥元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6-11,共6页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一九二一年七月成立中国共产党至今已六十年了。在这六十年中,党领导中国人民同国内外敌人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着又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结束...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一九二一年七月成立中国共产党至今已六十年了。在这六十年中,党领导中国人民同国内外敌人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着又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结束了几千年少数剥削者统治人民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转变 中国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人民 资产阶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行政策和共产主义思想
9
作者 吴元樑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10,共10页
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实行了一系列搞活经济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二大在总结近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这些方针政策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党的十二大还要求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 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实行了一系列搞活经济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二大在总结近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这些方针政策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党的十二大还要求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于是,社会主义现行政策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关系就成为一个既是实践上的又是理论上的问题,正确地阐明和处理两者的关系,既涉及到社会主义现阶段政策的实施,又涉及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一社会主义现行政策和共产主义思想并不是对立的,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上在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同时,在体制和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这就是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在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实行经营管理上的责任制,在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利用价值规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解放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价值规律 资产阶级 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公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营经济的建立及其在建国初期的巨大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涂克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4-48,共5页
国营经济是构成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五种成分之一。其大部分是在革命胜利后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逐步收回的英美垄断资本在中国的企业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还有一部分是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的公营经济转变而来的。国营经济的建立,对... 国营经济是构成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五种成分之一。其大部分是在革命胜利后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逐步收回的英美垄断资本在中国的企业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还有一部分是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的公营经济转变而来的。国营经济的建立,对于彻底改革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以及在我国顺利地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都起过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建国初期 没收官僚资本 新民主主义经济 公营经济 国民经济 国有企业 半殖民地半封建 国民党 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国营经济主导地位 保证多种经济形式健康发展
11
作者 项启源 《江汉论坛》 1982年第12期1-5,共5页
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部署,提出了为保证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必须注意解决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十二大报告在谈到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这一重要原则时指出:“... 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部署,提出了为保证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必须注意解决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十二大报告在谈到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这一重要原则时指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巩固和发展国营经济,是保障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并且保障个体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这一段话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对于摆正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三者之间的位置,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保证多种经济形式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谈几点学习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健康发展 经济形式 个体经济 生产力发展水平 我国现阶段 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民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国营经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它经济形式的作用
12
作者 祝文新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2年第5期11-13,共3页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又是一个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国家,这决定了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全面高涨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其它经济形式的作用。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又是一个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国家,这决定了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全面高涨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其它经济形式的作用。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只有多种经济形式的合理配置和发展,才能繁荣城乡经济,方便人民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的作用 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社会主义服务 集体所有制经济 劳动者个体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农村集体 国民经济 城镇个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状况是经济形式的出发点
13
作者 段若非 《经济问题》 1986年第2期25-30,共6页
社会物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历史运动的最基本的规律,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自觉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 建国以来的实际生活表明。
关键词 生产力状况 经济形式 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 是马克思主义 物质生产力 历史运动 实际生活 社会化生产力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个体经济的历史和现状
14
作者 王太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94-101,共8页
一解放以来,西安市个体经济的发展变化,是和整个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基本上相适应的。三十五年来,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大体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1949年至1952年,由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一解放以来,西安市个体经济的发展变化,是和整个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基本上相适应的。三十五年来,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大体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1949年至1952年,由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领导的五种所有制并存的结构;1953年至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结构;1957年至1978年,基本上趋向单一的公有制结构;1979年以来,逐步建立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结构。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为依据,解放以来的三十五年中,西安市个体经济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个体经济 个体经营者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历史时期 经济发展 手工业 个体劳动者 历史发展阶段 半殖民地半封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当重视研究合作经济
15
作者 杨培伦 《商业研究》 1983年第2期1-2,共2页
党的十二大重新确认了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巩固和发展国营经济,是保障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并且... 党的十二大重新确认了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巩固和发展国营经济,是保障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并且保障个体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的说来还比较低,又很不平衡,在很长时期内需要多种经济形式的同时并存。”这里指的多种经济形式,就包括合作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经济 重视研究 多种经济形式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服务 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方向 主导地位 决定性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五”时期工业化的初创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16
作者 高伯文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12期33-36,21,共5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 “一五”时期 工业化战略 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优先发展重工业 国有企业 内在矛盾 公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国后对资改造之我见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光荣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3-87,共5页
关于建国后对资改造之我见王光荣建国后,我党用七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了对资改造任务。但是人们对此评价不尽一致,有的认为改造搞早了,有的甚至认为根本就不应该对资改造。对这样一个有争议的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办法... 关于建国后对资改造之我见王光荣建国后,我党用七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了对资改造任务。但是人们对此评价不尽一致,有的认为改造搞早了,有的甚至认为根本就不应该对资改造。对这样一个有争议的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把它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资改造 国家资本主义 全行业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改造 私营工商业者 加工订货 毛泽东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民族资产阶级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选功 孙艳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30-34,共5页
近年来,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弄清这一问题,对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深化国情认识,加深对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理论的理解,特别是对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是有积极... 近年来,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弄清这一问题,对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深化国情认识,加深对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理论的理解,特别是对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在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来谈谈一家之言。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说:“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1952年6月,毛泽东在一文件的批语中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矛盾 过渡时期 民族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中国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改造 工人阶级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社会 矛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现阶段劳动力的属性及其流动问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汤志伟 《江淮论坛》 1988年第1期49-54,共6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经济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只要与十年以前的情形作一对比,那么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于商品经济有了个合乎实际的正确认识,这突出地表现在经济理论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经济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只要与十年以前的情形作一对比,那么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于商品经济有了个合乎实际的正确认识,这突出地表现在经济理论上,我们摆脱了斯大林的“商品外壳论”这一教条的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经济改革 生产资料 经济理论 商品经济 根本原因 流动问题 斯大林 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0
作者 王世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8-11,共4页
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的、最基本的动力... 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的、最基本的动力。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问题 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议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集体经济 生产力发展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上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