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到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关于毛泽东新中国国营经济性质思想演变的历史考察 |
王占阳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2
|
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
《编辑之友》
|
1982 |
0 |
|
3
|
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结合方式 |
吴光辉
朱邦宁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3 |
1
|
|
4
|
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几个问题 |
熊懿求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1 |
0 |
|
5
|
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对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特点的探讨 |
贺弘毅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3 |
0 |
|
6
|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
韩玉芳
|
《党校教学》
|
1990 |
0 |
|
7
|
第四讲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 |
董瑞华
|
《企业经济》
|
1984 |
0 |
|
8
|
论我国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特点及其意义 |
陈祥元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9
|
社会主义现行政策和共产主义思想 |
吴元樑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0
|
国营经济的建立及其在建国初期的巨大作用 |
涂克明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11
|
坚持国营经济主导地位 保证多种经济形式健康发展 |
项启源
|
《江汉论坛》
|
1982 |
0 |
|
12
|
坚持国营经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它经济形式的作用 |
祝文新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1982 |
0 |
|
13
|
生产力状况是经济形式的出发点 |
段若非
|
《经济问题》
|
1986 |
0 |
|
14
|
西安市个体经济的历史和现状 |
王太喜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5
|
应当重视研究合作经济 |
杨培伦
|
《商业研究》
|
1983 |
0 |
|
16
|
“一五”时期工业化的初创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
高伯文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99 |
0 |
|
17
|
关于建国后对资改造之我见 |
王光荣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8
|
也论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 |
朱选功
孙艳红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1
|
|
19
|
关于我国现阶段劳动力的属性及其流动问题的几点思考 |
汤志伟
|
《江淮论坛》
|
1988 |
1
|
|
20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王世雄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