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0篇文章
< 1 2 2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1
作者 张思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4-58,共5页
近年来,人们对市场机制及其作用研究的的很多,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局根性分析和估计不足,以致在强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忽视了对其消极作用给予必要的限制,在培育和发展市场... 近年来,人们对市场机制及其作用研究的的很多,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局根性分析和估计不足,以致在强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忽视了对其消极作用给予必要的限制,在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同时,忽视或者弱化了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因此,恰当评价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功能,分析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有助于正确认识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的相互关系,明确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促进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市场机制作用 商品生产者 社会劳动 供求关系 生产部门 价格信号 市场调节 商品经济 直接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治 《经济科学》 1986年第1期27-32,20,共7页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涉及到如何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如何加强宏观经济管理与搞活微观经济的问题。认识上的差别,往往导致具体改革方案、措施的不同。因此,深入讨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国家经济职能 社会主义国家 宏观经济管理 经济活动 全民所有制企业 国民经济发展 生产资料公有制 政府机构 微观经济 政治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问题
3
作者 严洪怡 《江海学刊》 1985年第5期14-17,共4页
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在企业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必须相应改变。过去国家直接经营企业,既抓宏观,又抓微观,实际上两头都抓不住。不仅常由于地方或企业的微观要求而使国家... 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在企业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必须相应改变。过去国家直接经营企业,既抓宏观,又抓微观,实际上两头都抓不住。不仅常由于地方或企业的微观要求而使国家的宏观控制捉襟见肘,而且企业的经营管理又处在远距离控制之下而失去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职能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经营企业 经济体制改革 宏观控制 经济地位 距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经济管理职能
4
作者 陈高林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18,共3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定的目标,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经历了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原型市场经济,以垄断竞争为特征的非均衡市场经济,以及有国家宏观管理的现代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定的目标,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市场经济的发展,它经历了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原型市场经济,以垄断竞争为特征的非均衡市场经济,以及有国家宏观管理的现代市场经济等几个基本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高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即有国家宏观管理的现代市场经济。在这种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机制是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和基础方式,但在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发挥基础作用的同时,国家这只“有形的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机制 经济管理 市场主体 管理职能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国家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 社会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经济职能限度理论演变的阶段划分
5
作者 连云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政府经济职能 社会主义国家 理论演变 社会主义经济 价值规律 经济学家 政府干预 计划体制 计划与市场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调节市场”——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思考
6
作者 李庆华 《经济科学》 1988年第3期19-23,共5页
随着围绕搞活企业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初步发育,传统的宏观直接调控体制逐渐削弱,如何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重新构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宏观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宏、... 随着围绕搞活企业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初步发育,传统的宏观直接调控体制逐渐削弱,如何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重新构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宏观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宏、微观经济间的联系,已成为全部经济改革的核心。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党的十三大将其概括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职能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调节市场 市场机制 全民所有制企业 经济手段 经济发展 有计划商品经济 宏观体制 经济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和改善教育事业的宏观管理与国家教委职能的转变——在机关党委举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系列讲座上的发言
7
作者 蔡克勇 《交通高教研究》 2003年第6期1-7,16,共8页
本文是作者应原国家教委机关党委的要求!于1994年11月29日对机关干部所作的报告 当时国家教委机关党委为机关干部举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系列讲座加强和改善教育事业的宏观管理与国家教委职能的转变 与几年前相比较在加入世贸组织... 本文是作者应原国家教委机关党委的要求!于1994年11月29日对机关干部所作的报告 当时国家教委机关党委为机关干部举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系列讲座加强和改善教育事业的宏观管理与国家教委职能的转变 与几年前相比较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今天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强调要进行机构改革 温家宝就任总理后与记者的见面会回答有关这个问题时曾举起右手说 香港《南华早报》于2003年6月27日发表题为《新领导人推行"新政"的评论》,引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的话说,如同上世纪30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实行的新政那样,中国新领导班子在执政的头100天中也确定了今后若干年中政府职能要发生根本变化的基调 有鉴于此为尊重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事业 宏观管理 国家教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 系列讲座 教育结构 教育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预算约束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转轨——软预算约束理论二十年发展述评 被引量:17
8
作者 许罗丹 梁志成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1-88,共8页
关键词 软预算约束理论 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改革中正确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
9
作者 张源涛 《社会主义研究》 1985年第6期1-6,共6页
如何才能正确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解决“国家机构特别是政府部门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还是一个有待于认真研究和... 如何才能正确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解决“国家机构特别是政府部门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还是一个有待于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职能 经济管理机构 经济杠杆 市埸 社会主义国家 中正 行政手段 管理手段 经济手段 经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野下的政府职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章文光 王力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87,共6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发展,我国政府职能也不断调整变化。要形成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使政府对市场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握政府职能:一要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发展,我国政府职能也不断调整变化。要形成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使政府对市场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握政府职能:一要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角度指导政府职能定位;二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确定政府职能范围;三要从市场化方法的角度提高政府职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府职能 中国 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问题 被引量:20
11
作者 周文 包炜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101,176,共11页
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即政治经济学的国家立场。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属性,国家主体性不可或缺。就其表现而言,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 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即政治经济学的国家立场。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属性,国家主体性不可或缺。就其表现而言,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有两个维度,即在世界主义经济学中寻求张力的国际维度以及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经验提炼的中国维度。基于国家主体性的国家建构既可以从历史维度为良序有效的国家治理奠定秩序基础,又可以从现实维度为保持国家竞争优势提供理论的解释力。国家建构将在突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合理且有效地解释中国奇迹,并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国家主体性 国家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变迁中国家作用的经济学分析──兼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一步发挥国家的积极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新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6期70-75,共6页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由于国家具有强制性、垄断性以及规 模经济的优势,不论是在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上,还是在不同类型的制度变迁以及解决制度变 迁的路径依赖上,国家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中国经济体制的转...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由于国家具有强制性、垄断性以及规 模经济的优势,不论是在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上,还是在不同类型的制度变迁以及解决制度变 迁的路径依赖上,国家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 制度变迁的过程。为了顺利实现和尽早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必须进一步 发挥国家在这一制度变迁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国家职能 经济学分析 经济体制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域中国家治理的逻辑演进 被引量:7
13
作者 欧健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76,共6页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二者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联。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看,市场经济在中国经...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二者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联。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看,市场经济在中国经历了由拒斥到认可,由确立到完善深化的过程,与之相伴随的,我国国家治理模式也经历了一个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全能主义"治理模式到由计划向市场转轨时期的政府、市场和社会相互博弈的转型模式,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深化时期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共治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国家治理在一步步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正处在由转型模式向协同共治模式的转化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治理 现代化 逻辑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启国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0-32,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势在必行。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是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改革不合理的行政审批制度是政府经济职能调整的核心内容 ;合理分权是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政府 经济职能 职能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行政审批制度 合理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职能变化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少坚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4,共4页
通过分析教育、体育的历史渊源及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的职能变化 ,论述学校体育的职能变化。研究认为 :对于赞成或反对学校体育与市场经济接轨的论说 ,都需避免一刀切 ,应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学校体育特点来探索学校体育... 通过分析教育、体育的历史渊源及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的职能变化 ,论述学校体育的职能变化。研究认为 :对于赞成或反对学校体育与市场经济接轨的论说 ,都需避免一刀切 ,应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学校体育特点来探索学校体育职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家计划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先明 袁洪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8-13,共6页
本文认为,作为经济体制的计划经济,已逐步为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但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一定的联系。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计划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相对于传统体制下的计划必然有两个重... 本文认为,作为经济体制的计划经济,已逐步为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但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一定的联系。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计划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相对于传统体制下的计划必然有两个重大的转折:1、计划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体系中不占主导支配地位,而只是政府调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故计划对市场的干预范围将大大缩小,从而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2、计划的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计划既不是整个经济生活的中心,也不是与市场处于并列位置,而是成为与市场机制相关的指导工具,市场机制构成了计划运作的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计划体现的是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体现的是预测性、政策性和导向性。其推行的过程也不再是依赖行政命令而是更多的通过经济手段;其微观基础也不是建立在层层强制服从的过程上,而是通过企业利益激励机制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计划 发展计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指导性计划 市场机制 划手 传统体制 信息分享 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职能界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超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5-68,62,共5页
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下,政府都具有其相应的经济职能,但不同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范围及其实现方式又不尽相同。与传统强调政府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特征是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下,政府都具有其相应的经济职能,但不同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范围及其实现方式又不尽相同。与传统强调政府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特征是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正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市场范围和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经济职能 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微观规制 市场机制 市场失灵 市场非均衡 总供给与总需求 资源配置 实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困惑的破解——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昀献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5-80,共6页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有无历史必然性,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长期存在争议。从历史发展实践来看,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新旧制度的三次交替都不是首先发生在旧制度最发达的国家,而是发生在旧制度相对不太发达...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有无历史必然性,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长期存在争议。从历史发展实践来看,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新旧制度的三次交替都不是首先发生在旧制度最发达的国家,而是发生在旧制度相对不太发达的国家。这说明新制度首先产生在旧制度"薄弱环节"的国家是一个必然规律。因为,旧制度比较成熟的国家,国家政权的力量过于强大,代表新制度的阶级力量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并战胜它,而国家政权力量相对弱的国家,新兴阶级就容易战胜它。同时,旧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统治阶级积累了丰富的统治经验和方法,而且拥有丰富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统治资源,可以维持政权的运转和社会的稳定。由新制度首先产生在旧制度不太发达的国家这一规律所决定,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 实现 社会主义 必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 被引量:32
19
作者 王立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169+158,共11页
在民族国家依然存在的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不可能消失。隐去国家主体性的世界主义经济学,实际上代表着经济强国主张扩大国际分工及强化全球经济控制权的国家主体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必... 在民族国家依然存在的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不可能消失。隐去国家主体性的世界主义经济学,实际上代表着经济强国主张扩大国际分工及强化全球经济控制权的国家主体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必然存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要研究这种竞争与合作关系——国家利益就是这种研究的根本点,国家主体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可或缺的基本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是经济规律一般性与个别性的统一,符合"普遍—特殊—个别"的哲学原理。国家主体性也是自主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落实两者的辩证统一,就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认真学习,坚持理论创新的开放性胸怀;另一方面立足中国国情,站稳中国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国家主体性 自主性 开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学说的创立者
20
作者 王维荣 《社会主义研究》 1986年第3期62-62,共1页
《社会主义研究》85年第5期所载“列宁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学说的创立者”一文断言,“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第五章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史上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学说的最初表述”。本人不敢苟同。现略陈管见,就教于师长学友。 关... 《社会主义研究》85年第5期所载“列宁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学说的创立者”一文断言,“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第五章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史上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学说的最初表述”。本人不敢苟同。现略陈管见,就教于师长学友。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早有论述。 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后,“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参见《马恩选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职能 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 创立者 马恩 选集 国家学说 国家经济职能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是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