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2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国家治理优势 被引量:27
1
作者 齐卫平 柴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8,184,共9页
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成果,在国家治理实践进程中彰显出独特的优势与效能。从普遍意义上讲,政党制度奠定了政党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地位,规范着政党推动国家治理的有效实践。聚焦新型政党制度的具体效能,主要体现四... 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成果,在国家治理实践进程中彰显出独特的优势与效能。从普遍意义上讲,政党制度奠定了政党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地位,规范着政党推动国家治理的有效实践。聚焦新型政党制度的具体效能,主要体现四方面显著优势:坚持党的领导以确保国家治理正确方向的显著优势;坚持多党合作以整合政治资源的显著优势;发展协商民主以保障人民最广泛利益的显著优势;创新民主监督形式以促进执政党廉洁执政的显著优势。新时代的政治实践要求最大限度地把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不断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政党制度 国家治理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之比较
2
作者 高放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8,共4页
政党制度狭义指政党章程中规定或实践中形成的政党内部的机构和职务设置、职权划分和活动准则,广义指国家法律中规定或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与其他政党... 政党制度狭义指政党章程中规定或实践中形成的政党内部的机构和职务设置、职权划分和活动准则,广义指国家法律中规定或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与其他政党的相互关系制度,它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作广义解释。 国家的性质不同,政党制度也有不同的类型,主要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两大基本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 相互关系 基本类型 国家政权 现代国家 社会地位 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造国家权威:后发国家的国家建设与政党制度调整
3
作者 卢正涛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1,共10页
在后发国家,先有政党后有现代国家,政党主导现代国家的建构。国家建设包括建构现代国家体系和塑造国家权威,创立现代国家体系是前提,塑造国家权威是目标,国家权威由政党赋予。政党权威与国家权威的关系是:政党权威是国家权威的基础;国... 在后发国家,先有政党后有现代国家,政党主导现代国家的建构。国家建设包括建构现代国家体系和塑造国家权威,创立现代国家体系是前提,塑造国家权威是目标,国家权威由政党赋予。政党权威与国家权威的关系是:政党权威是国家权威的基础;国家权威是政党权威的目的;政党权威与国家权威相统一。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民族运动、社会改革和现代化等重大事件,形成了塑造国家权威的三种机制,政党通过这些机制赋予国家相应的权威,即以“政治人化”机制塑造立国权威,以“公民化”机制塑造治国权威和以“发展型国家”机制塑造发展权威。塑造立国权威需要多党共同努力,由此催生出竞争性政党制度;树立治国权威与发展权威是围绕担负国家建设使命的执政党进行的,要求变革多党竞争的政党制度,限制或消除政党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权威 后发国家 国家建设 政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制度性国家认同的实现机制 被引量:15
4
作者 欧阳景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48,154,共8页
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础是利益需求的满足。在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除进行国族重构和文化融合之外,还需寻找到一个能超越族群差异的制度认同基础,从制度维度对国族认同与文化认同进行补充,三维立体式地构建中华多元一体... 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础是利益需求的满足。在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除进行国族重构和文化融合之外,还需寻找到一个能超越族群差异的制度认同基础,从制度维度对国族认同与文化认同进行补充,三维立体式地构建中华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大厦。我国建党在先、以党建国、党政同构和党国同构的鲜明特点,决定了实现制度性国家认同必须以执政党认同为基础。在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是以原生性特征为基础还是以执政党及其制度为基础来进行认同,取决于二者谁更能深入持久地积极影响和改变少数族群的生活。在执政党认同、制度认同、国家认同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三者可以相互促进、转化,也可相互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 族群 政党认同 制度认同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的四重来源及其整合——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视角 被引量:11
5
作者 蒋英州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作为一种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基于中国近百年以来的特定国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定现代化目标创造出的重要政治制度。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这一制度的形成与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作为一种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基于中国近百年以来的特定国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定现代化目标创造出的重要政治制度。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这一制度的形成与成熟完善,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彰显的规律性,政党制度结构与功能的科学性,政党制度运行的合理性和政党制度国家治理绩效的有效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的主要来源。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国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背景下,这四重来源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上实现整合,以共同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增强其优越性的解释力与说服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具有说服力和传播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话语体系,从而在学理上阐明它对世界政党制度与政党理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制度优越性 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建党100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的政党关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兼论政党关系和谐是多党合作制度的本质属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燕奇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1,共5页
促进和谐的政党关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的政党关系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两者之间,从根本上分析是... 促进和谐的政党关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的政党关系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两者之间,从根本上分析是完全一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体现的就是一种和谐的政党关系,换言之,在中国,和谐的政党关系是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表现出来的。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要在坚持的前提下,努力完善、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关系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理路论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马丽雅 陈祥勤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1,共10页
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离不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 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完善“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离不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离不开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离不开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后半程的现实所需。完善“中国之制”和推进“中国之治”两者互为因果、密不可分,充分理解和把握两者关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治理体系 “中国之制” “中国之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产阶级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存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4,共5页
中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表现;中产阶级成员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无产阶级的特点,这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形成了重大冲击;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必须通过实现自... 中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表现;中产阶级成员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无产阶级的特点,这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形成了重大冲击;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必须通过实现自身嬗变,把中产阶级成员动员起来,使之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生力量,才能继续保持社会主义运动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 中产阶级 社会主义政党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政府治理现代化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军 《行政管理改革》 2014年第5期64-67,共4页
“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政府治理现代化研讨会”于2014年3月21日在国家行政学院召开,此次会议由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和人民网共同举办,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上海、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 政府治理 现代化 研讨会综述 国家治理 国家行政学院 人民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民主:政党、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10
作者 李年锦 姚华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56,共4页
本文从民主的性质、民主的根本原则以及民主的运行机制三个层面来解读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就是一个实现政党、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过程,以及实现这一良性互动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民主 政党 国家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1
作者 都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7-20,共4页
现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已经取得了共同认识。由党中央提出建议,并经全国人大讨论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 现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已经取得了共同认识。由党中央提出建议,并经全国人大讨论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了十二条主要原则。在第一条原则中,明确提出要不断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不仅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共产党领导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党派成员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制 重要内容 各民主党派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12
作者 赵晓呼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8年第1期53-56,共4页
江泽民在1997年12月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就不可能取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时必须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就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一切爱国的进步的... 江泽民在1997年12月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就不可能取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时必须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就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一切爱国的进步的力量团结和调动起来,去实现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直到现在几十年历史进步的一条基本结论。"这不仅是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肯定,也是对民主党派作用的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主党派 多党合作制度 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 政党 政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有中国特色 国家政权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13
作者 侯远长 郭合龙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7-21,共5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在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这是党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在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这是党中央在党的领导工作实践中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主党派 党的政治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政党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 方针政策 政治原则 共产党的领导 政治方向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阶段与现阶段国家制度初探
14
作者 王庆五 《江汉论坛》 1988年第5期4-8,共5页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阶段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分析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直接关系着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阶段前景的认识,并且对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政治体制改革也起着定向性的作用.因此,重新认...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阶段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分析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直接关系着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阶段前景的认识,并且对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政治体制改革也起着定向性的作用.因此,重新认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阶段的几个基本问题,是十分必要的.第一、无产阶级专政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吗?现在,有些人越来越明显地把无产阶级专政时代包括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在内的观点,强加在革命导师身上.他们淡化《哥达纲领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专政 国家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社会 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阶段 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过渡时期 共产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非正式制度因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
15
作者 黄建军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6-42,共7页
现代国家及其治理体系、治理方式是在确定性的价值体系导向作用下推进,不同价值观作为非正式制度有着不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中国治理能力的特殊优势,也是国家治理最可依靠的力量和资源。我国社... 现代国家及其治理体系、治理方式是在确定性的价值体系导向作用下推进,不同价值观作为非正式制度有着不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中国治理能力的特殊优势,也是国家治理最可依靠的力量和资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展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进程具有强烈的内在关联,两者互相契合、共同发展,学术理论研究中,同样也须积极探索国家治理视域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为建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促进国家治理目标实现奠定思想上的信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非正式制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邵景良 《河南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18-22,共5页
文章认为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文章从与西方多党制对比的角度 ,论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优越性及独特优势 ;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 ,我国经济、阶级结构状况和社会主义现... 文章认为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文章从与西方多党制对比的角度 ,论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优越性及独特优势 ;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 ,我国经济、阶级结构状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性质 ,论述了西方的多党制在中国行不通。文章还分析了新时期多党合作不断取得进展的情况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政党制度 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秉赋:超越制度优势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 被引量:28
17
作者 虞崇胜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70,共15页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和治理变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充分认识我国制度体系的优势和短板,辩证看待我国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切实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秉赋...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和治理变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充分认识我国制度体系的优势和短板,辩证看待我国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切实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秉赋,使我国制度体系始终处于进取和发展的良好状态。所谓制度秉赋,是指制度所持有或内含的优良品质。在某种终极意义上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取向,就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秉赋。这是较之建立新制度更为复杂更具创造性也更长远的制度建设工程,将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因此,需要把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航向,超越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将发扬制度优势和提高治理效能统一到提升制度秉赋上来,在提升制度适应性、包容性、共识性、自主性、进取性、有效性上下功夫,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出中国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秉赋 制度优势 制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共赢:中国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研究综述
18
作者 周胜欣 李德元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0-124,共5页
中国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是理论界新近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其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国政党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发挥独特优势、整合价值功能等三个层面。今后,中国政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中国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是理论界新近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其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国政党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发挥独特优势、整合价值功能等三个层面。今后,中国政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在党际关系、执政党自身建设、参政党自身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层面不断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党制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共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治理能力优势——基于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志强 梁钦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共7页
在国家制度优越性的评价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治理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制度的产出、实施和创新能力;对社会的调适和规范能力;应对外部竞争和挑战的能力。较之于"抗争型制度"产出样式,制度实施效... 在国家制度优越性的评价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治理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制度的产出、实施和创新能力;对社会的调适和规范能力;应对外部竞争和挑战的能力。较之于"抗争型制度"产出样式,制度实施效率低下、脱离人民,长期秉持"制度优越论"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因"顶层设计+实践探索"的制度产出方式、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兼容并蓄、纠错求是的制度品格而具有较强的制度产出、实施和创新能力。较之于国家与社会对立、社会分化严重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以注重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凝聚起的强大社会整合力等优势而具有更强的社会调适和规范能力。较之于西方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依靠政治和社会稳定、统一思想、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等优势而具有更强的应对外部竞争和挑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治理能力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玉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7-48,共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质意义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加强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关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政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质意义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加强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关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政党制度的鲜明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政党制度的价值目标,法治化、制度化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前进方向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完善、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创新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