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9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效率价值观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京跃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32,共6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效率价值观。“效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范畴,劳动效率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效率是马克思主义效率价值观的终极关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科学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效率价值观。“效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范畴,劳动效率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效率是马克思主义效率价值观的终极关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科学的发展观进行效率价值建构和理论预设,促进和提高物合的生态效率、人合的群体效率和己合的自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效率价值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效率 物合效率 人合效率 己合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效率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2
2
作者 汪宗田 王元璋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1,共3页
效率与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块基石,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寻求平衡,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发展。在效率与公平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制度,重塑人们的道德观念来建构社... 效率与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块基石,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寻求平衡,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发展。在效率与公平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制度,重塑人们的道德观念来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辩正关系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收入分配中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包亚钧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4-20,共7页
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作为社会目标,公平与效率之间不存在哪个优先或第一的问题,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此长彼长、此消彼消的正反同向互促和互补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 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作为社会目标,公平与效率之间不存在哪个优先或第一的问题,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此长彼长、此消彼消的正反同向互促和互补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要根本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需要在市场公平基础上,通过利益机制来刺激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效率;在保持效率的基础上体现社会经济的公平原则;坚持劳动者在社会主义中的社会主体和社会财富主体的地位,切实保障劳动者作为主体的各项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公平与效率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平与效率 被引量:4
4
作者 初文杰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公平与效率 社会构建 社会主义 和谐 哥德巴赫猜想 社会科学领域 目标追求 决定性作用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 被引量:9
5
作者 吕世伦 高中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8-97,共10页
和谐社会应当是建立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之上的社会,应当是把“以人为本”作为终极性价值关怀的社会,应当是以民主与法治为制度基石的社会;此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缺一不可。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执政党的政... 和谐社会应当是建立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之上的社会,应当是把“以人为本”作为终极性价值关怀的社会,应当是以民主与法治为制度基石的社会;此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缺一不可。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执政党的政治道德责任,又是一种可欲亦可求的社会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 法治 制度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玉生 郭更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18,共3页
本文以对社会公正基本内涵的简要分析为基础,探讨我国社会公正缺失的主要表现,指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转变政府职能,使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成为政府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
关键词 社会公正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子平 孙毅 《学习论坛》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和紧迫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思想理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应着力落实科学发展观 ,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被引量:6
8
作者 韩震 郑立心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32,50,共3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和谐精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和谐精神的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任务的提出,目的就是为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提供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铸就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和谐社会 思想道德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28
9
作者 陈正良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是一个包含丰富内涵的目标体系。当前,我国社会由于迅速而深刻的变革而导致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日益彰显,需要我们在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加以确立的同时,将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国...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是一个包含丰富内涵的目标体系。当前,我国社会由于迅速而深刻的变革而导致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日益彰显,需要我们在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加以确立的同时,将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国家政策体系中的重点政策,积极寻求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关系协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海兵 马西恒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1-77,共7页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出现了多样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引起了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并带来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巨大变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如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利益格局的平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出现了多样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引起了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并带来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巨大变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如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利益格局的平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本文着重就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以及劳资关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产生矛盾、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指出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关键是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平衡与协调机制,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此,需要不断增强党组织对多元利益关系的整合力,增强政府对多元利益关系协调的执行力,并同时增强社会对多元利益关系发展的承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利益关系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公民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被引量:8
11
作者 钟民援 王冠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70,共4页
公民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成熟而健全的公民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 公民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成熟而健全的公民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价值观冲突的控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荣国 仇小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32,共3页
当前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冲突复杂多样: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对立;社会基础性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矛盾;公平优先价值观与效率优先价值观的博弈;传统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碰撞;真理性价值观与实用性价值观的背离;目的性价... 当前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冲突复杂多样: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对立;社会基础性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矛盾;公平优先价值观与效率优先价值观的博弈;传统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碰撞;真理性价值观与实用性价值观的背离;目的性价值观与工具性价值观的冲突;功利性价值观与非功利性价值观的分野。只有加强对这些社会价值观冲突的认知,才能把价值观冲突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价值观 价值观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秦宣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6-22,共7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为此,必须弄清楚“社会”、“和谐”、“和谐社会”的多层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揭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从而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 社会 和谐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春喜 陈钰芬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34-40,共7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在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作了初步研究,对指标体系的构成内容、指标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力求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在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作了初步研究,对指标体系的构成内容、指标数据获取和处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力求提出与和谐社会目标相衔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进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撑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显良 雷莹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2,共5页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任何和谐社会都具有文化属性,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的精神支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任何和谐社会都具有文化属性,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的精神支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文化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精神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探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邓磊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1,共3页
邓小平没有提出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他的理论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他关于社会主义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和谐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坚持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 邓小平没有提出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他的理论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他关于社会主义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和谐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坚持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解读这些思想对于我国新时期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培训工作创新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建新 杨丽坤 《理论月刊》 2007年第12期173-176,共4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培训工作,要紧密结合农民的培训需求,构建起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规模和要求相适应的,以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以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机构为骨干,以企业和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培训工作,要紧密结合农民的培训需求,构建起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规模和要求相适应的,以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以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机构为骨干,以企业和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以县乡培训基地为基础的,培训方式方法先进、机制灵活高效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农民 培训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被引量:2
18
作者 占绍文 罗峦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6-7,共2页
从阿马蒂亚·森的视角和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完善的市场制度本身就意味着效率与公平的并重,本文分析认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素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结果,二者是相容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同时也是构建和谐... 从阿马蒂亚·森的视角和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完善的市场制度本身就意味着效率与公平的并重,本文分析认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素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结果,二者是相容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 公平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新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倪志安 朱杰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3,共5页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从经济文化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转变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遇到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难题。甚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之前的改革开放实践,尽管取得伟大成...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从经济文化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转变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遇到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难题。甚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之前的改革开放实践,尽管取得伟大成绩,但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把握上,也有不准确和不全面之处。我国社会发展中呈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冲突,与此也有历史联系。由此更明显看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及其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机制研究(上)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世伦 马金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64,共4页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法发挥作用的机制大致有伦理机制、政治机制、天人合一机制和保障自由机制。法通过确保公平、正义、诚实信用来实现和谐;通过保障民主和法治来实现和谐;通过推动人与自然良性互动来实现和谐;通过促进人...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法发挥作用的机制大致有伦理机制、政治机制、天人合一机制和保障自由机制。法通过确保公平、正义、诚实信用来实现和谐;通过保障民主和法治来实现和谐;通过推动人与自然良性互动来实现和谐;通过促进人的极大解放和自由来实现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