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5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砚忠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6-70,共5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认识和理解。因此,从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认识和理解。因此,从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学术理论界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状况和未来展望进行评价,以期能够将此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及建立的基础
2
作者 李艳霞 李响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人民内部矛盾 非对抗性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公平 小康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
3
作者 李砚忠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7,共7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理论界围绕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入手展开了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理论界围绕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入手展开了一系列论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状况和未来展望进行科学评价,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建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
4
作者 刘海藩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4-6,共3页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员领导干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 被引量:9
5
作者 吕世伦 高中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8-97,共10页
和谐社会应当是建立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之上的社会,应当是把“以人为本”作为终极性价值关怀的社会,应当是以民主与法治为制度基石的社会;此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缺一不可。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执政党的政... 和谐社会应当是建立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之上的社会,应当是把“以人为本”作为终极性价值关怀的社会,应当是以民主与法治为制度基石的社会;此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缺一不可。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执政党的政治道德责任,又是一种可欲亦可求的社会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 法治 制度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明凡 宋衍涛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6,共4页
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研究与讨论,提出了各自的精辟见解,本文试图将这一时期的主要成果做一归纳和梳理,以期有助于这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 执政党 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公民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被引量:8
7
作者 钟民援 王冠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70,共4页
公民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成熟而健全的公民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 公民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成熟而健全的公民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价值观冲突的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荣国 仇小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32,共3页
当前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冲突复杂多样: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对立;社会基础性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矛盾;公平优先价值观与效率优先价值观的博弈;传统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碰撞;真理性价值观与实用性价值观的背离;目的性价... 当前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冲突复杂多样: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对立;社会基础性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矛盾;公平优先价值观与效率优先价值观的博弈;传统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碰撞;真理性价值观与实用性价值观的背离;目的性价值观与工具性价值观的冲突;功利性价值观与非功利性价值观的分野。只有加强对这些社会价值观冲突的认知,才能把价值观冲突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价值观 价值观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关系协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7
9
作者 何海兵 马西恒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1-77,共7页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出现了多样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引起了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并带来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巨大变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如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利益格局的平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出现了多样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引起了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并带来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巨大变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如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利益格局的平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本文着重就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以及劳资关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产生矛盾、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指出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关键是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平衡与协调机制,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此,需要不断增强党组织对多元利益关系的整合力,增强政府对多元利益关系协调的执行力,并同时增强社会对多元利益关系发展的承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利益关系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欧阳建国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2,共7页
综合评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系统性、科学性、信息最大性、可比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按照这些原则,可由民主法治、社会公平、友爱诚信、人民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等六大因子来构建和谐社会的综合评价基本指... 综合评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系统性、科学性、信息最大性、可比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按照这些原则,可由民主法治、社会公平、友爱诚信、人民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等六大因子来构建和谐社会的综合评价基本指标体系。基于这些指标体系所构成的非线性与线性混合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能综合评价和准确地监测我国及各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综合评价指标 权数 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惠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共2页
主持人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 主持人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和谐"成了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执政能力 法治社会 社会发展 政治导向 经济发展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 被引量:3
12
作者 白显良 王华敏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103,共5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它以社会主义为前进方向和理想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旗帜,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神纽带,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它以社会主义为前进方向和理想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旗帜,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神纽带,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准则,其根本价值取向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切实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其中根本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 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 被引量:4
13
作者 史艺军 马桂萍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1,共3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内在的、本质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新的时代发展特征和新时期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多个角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内在的、本质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新的时代发展特征和新时期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多个角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秀荣 王丽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81,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和紧迫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有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又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笔者从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决国内诸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和紧迫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有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又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笔者从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决国内诸多矛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四个方面,论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并着重探讨和谐农村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地位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思想理论渊源 历史的必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新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倪志安 朱杰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3,共5页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从经济文化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转变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遇到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难题。甚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之前的改革开放实践,尽管取得伟大成...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从经济文化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转变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遇到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难题。甚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之前的改革开放实践,尽管取得伟大成绩,但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把握上,也有不准确和不全面之处。我国社会发展中呈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冲突,与此也有历史联系。由此更明显看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及其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培训工作创新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建新 杨丽坤 《理论月刊》 2007年第12期173-176,共4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培训工作,要紧密结合农民的培训需求,构建起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规模和要求相适应的,以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以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机构为骨干,以企业和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培训工作,要紧密结合农民的培训需求,构建起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规模和要求相适应的,以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以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机构为骨干,以企业和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以县乡培训基地为基础的,培训方式方法先进、机制灵活高效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农民 培训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职匹配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4
17
作者 雷五明 赵北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19-21,共3页
人职匹配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人职匹配思想不仅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而且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分工导致职业分化,职业分化必然引起从业者的收入与个性差异,而差异正是和谐的逻辑基础。
关键词 人职匹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人力资源 合理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观视域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向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3-88,共6页
价值观冲突是思想文化矛盾的集中表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包含着对当代社会价值观冲突及其影响的正视与认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中含有深刻的价值观意蕴,以及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以民主保... 价值观冲突是思想文化矛盾的集中表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包含着对当代社会价值观冲突及其影响的正视与认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中含有深刻的价值观意蕴,以及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以民主保证自由的实现,以法治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贯穿其中的核心价值原则。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所具有的功能和意义,以及价值观与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使价值观建设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价值观冲突 价值观意蕴 价值观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精神生活建设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翎 江传月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84,共4页
和谐精神生活的建设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意义,不仅表现在精神生活体现着人的独特性,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要求人必须注重精神生活的发展,更表现在精神生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应对国际竞争和人们价值冲突的重要... 和谐精神生活的建设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意义,不仅表现在精神生活体现着人的独特性,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要求人必须注重精神生活的发展,更表现在精神生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应对国际竞争和人们价值冲突的重要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精神生活的建设应当坚持的价值取向是建设丰富的、健康的、积极进步的、主动自觉的、和谐的精神生活。建设和谐精神生活必须完善各种社会制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抓好精神产品的质量;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探索和实践修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建设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铁中 周朗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1-6,共6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本文论述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