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6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我国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的讨论
1
《学术研究》 1959年第3期47-50,共4页
从去年十一月以来,全国各地杂志,分别发表文章讨论我国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也报导了各地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座谈讨论的情况。在讨论中争论的焦点比较集中于我国建成社会圭义后到进入共产主义要不要一个过渡时期?对社会主... 从去年十一月以来,全国各地杂志,分别发表文章讨论我国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也报导了各地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座谈讨论的情况。在讨论中争论的焦点比较集中于我国建成社会圭义后到进入共产主义要不要一个过渡时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联系和区别怎样认识?特别是关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起点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都有分歧。我们把各种不同意见综述如下,供同志们在学习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文件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因素 社会主义 建成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过渡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建成 社会主义社会 发展阶段 全民所有制 六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的讨论
2
作者 林运诗 《江汉论坛》 1959年第3期46-46,共1页
2月18日湖北社联召开了"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的讨论会.会上大家共同的看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在别;但在具体理解上却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 2月18日湖北社联召开了"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的讨论会.会上大家共同的看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在别;但在具体理解上却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共产主义到来之时,不需要再经过一个过渡时期.理由是:1.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阶段本身就是一个过渡时期;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建成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 社会经济形态 社会主义建成 社会主义阶段 发展阶段 意见 社会主义 理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标志
3
作者 梁克 《学术研究》 1959年第3期22-24,共3页
关于我国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曾引起人们热烈的论争,在广州学术界和干部中,争论的焦点,集中于过渡的起点和标志的问题上。问题之所以引起同志们的关怀,不仅是由于它理论上有重大意义,更直接的原因,是由于人民公社化以后,出... 关于我国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曾引起人们热烈的论争,在广州学术界和干部中,争论的焦点,集中于过渡的起点和标志的问题上。问题之所以引起同志们的关怀,不仅是由于它理论上有重大意义,更直接的原因,是由于人民公社化以后,出现了一连串的新鲜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因素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建成 过渡条件 全民所有制 人民公社化 奠定基础 条件成熟 按劳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问题——学习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的笔记
4
作者 刁田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59年第1期8-13,22,共7页
一百多年前,当"共产党宣言"同世的时候,共产主义还是游荡在欧洲的一个怪影,资产阶级常把共产主义加在别人头上,当作一种"罪恶的诅咒".然而,曾儿何时,迄今不过一百多年的时日,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已是将近十亿人口... 一百多年前,当"共产党宣言"同世的时候,共产主义还是游荡在欧洲的一个怪影,资产阶级常把共产主义加在别人头上,当作一种"罪恶的诅咒".然而,曾儿何时,迄今不过一百多年的时日,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已是将近十亿人口的现实生活,而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也已不是可望不可及的遥远将来的事情了.可以设想,不要多久的将来,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人民,就将最终地摆脱物的奴役,成为自然界的真正的和自觉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建成 人民公社 六中全会 全民所有制 按劳分配 建成社会主义 过渡 按需分配 集体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举行讨论会
5
作者 林运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59年第3期46-46,共1页
本月18日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举行了"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的学术讨论会.在大家发言中共同的看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理解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 本月18日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举行了"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的学术讨论会.在大家发言中共同的看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理解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必须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原理出发.具体的不同意见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共产主义到来之时,不需要再超过一个过渡时期.理由是:1、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阶段本身就是一个过渡时期;2、按照不断革命的原理,两个阶段间没有万里长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就有共产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阶段 共产主义因素 哲学社会科学 湖北省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建成 社会经济形态 联合会 不断革命论 建成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举行关于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座谈会
6
《学术研究》 1959年第2期58-58,共1页
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广州哲学学会、广东经济学会最近在广州联合举行了两次关于我国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的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师、理论教育工作者、报刊编辑和广东省人委直属... 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广州哲学学会、广东经济学会最近在广州联合举行了两次关于我国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的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师、理论教育工作者、报刊编辑和广东省人委直属机关干部。座谈会上争论的焦点是关于“过渡”的起点问题,根据座谈会的发言,归纳起来基本上有四种意见:第—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建成后才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意见的主要论点是:(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有质的不同的两个阶段,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应理解为从量变到根本质变,它包括着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等全面的质变。只有在建成社会主义后,当新质占统治的支配的地位时,才发生这种从旧质到新的飞跃,才开始这一“过渡”;(二)向共产主义过渡必须在条件成熟之后才开始。六中全会“决议”所规定的六条(“随着社会产品由于全国工农业日益高涨,……”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建成 过渡 建成社会主义 条件成熟 座谈会 广州 中国科学院 社会科学工作者 六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化”共产主义——冷战结束后欧洲左翼学者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 被引量:1
7
作者 简繁 孙明增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49,共4页
冷战结束后"共产主义"话语迅速失势,面临重大危机。欧洲一些左翼学者则并未气馁,而是选择毅然扛起"共产主义"大旗,捍卫共产主义形象,为复兴共产主义话语而努力,形成了新一波共产主义思潮。为此,他们提出要先对共产... 冷战结束后"共产主义"话语迅速失势,面临重大危机。欧洲一些左翼学者则并未气馁,而是选择毅然扛起"共产主义"大旗,捍卫共产主义形象,为复兴共产主义话语而努力,形成了新一波共产主义思潮。为此,他们提出要先对共产主义概念进行"净化",将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区别开来。本文将对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力图较全面地展现这一时期他们在"净化"共产主义道路上的理论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 冷战结束 欧洲左翼学者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中国共产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关系之研究——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与改组为中心 被引量:7
8
作者 黄金凤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53,共12页
受苏俄和共产国际策略的影响,早期社会主义青年团主要由共产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两支重要力量组成。共产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在建团初期有过密切合作,但随着共产党创立工作的展开,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导致青年团的改组以及共产主... 受苏俄和共产国际策略的影响,早期社会主义青年团主要由共产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两支重要力量组成。共产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在建团初期有过密切合作,但随着共产党创立工作的展开,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导致青年团的改组以及共产主义者对无政府主义的抛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无政府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资本逻辑”:共产主义的历史承诺——兼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5
9
作者 薛俊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18,189,共9页
"资本逻辑"体现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的贬值与物的发展的增值的逻辑悖论。"资本逻辑"是对社会矛盾的真正遮蔽,其逻辑背后折射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个人生存状态的异化和作为个体主体性表征的社会生... "资本逻辑"体现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的贬值与物的发展的增值的逻辑悖论。"资本逻辑"是对社会矛盾的真正遮蔽,其逻辑背后折射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个人生存状态的异化和作为个体主体性表征的社会生产力被少数人所垄断的社会现实。共产主义不是抽象价值理想和历史乌托邦,而是集中体现为对现代社会资本逻辑具有原则高度的批判性超越。让资本回归真正属人世界、探索超越资本逻辑的现实道路、实现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构成共产主义的理论旨趣和历史承诺。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构成言说共产主义当代价值的历史性契机。中国道路的价值意蕴奠基于对共产主义历史承诺的当代阐释和时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共产主义 历史承诺 价值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历史贡献
10
作者 杨二美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是毛泽东思考落后的旧中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出发点,也是中国开启向社会主义过渡进程的基本历史方位。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何要、能不能以及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是理解毛泽东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是毛泽东思考落后的旧中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出发点,也是中国开启向社会主义过渡进程的基本历史方位。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何要、能不能以及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是理解毛泽东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之逻辑体系的基本线索。毛泽东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研究视野,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典范,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后国家 社会主义 过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主义传统理解的失误与社会主义本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贵明 《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0-63,共4页
重新认识共产主义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是重振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以往我们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存在历史的局限性和重大失误,没有把马克思的自由个性学说置于共产主义的核心和基础。“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 重新认识共产主义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是重振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以往我们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存在历史的局限性和重大失误,没有把马克思的自由个性学说置于共产主义的核心和基础。“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上的深化。确认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度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实质,必将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的理论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 自由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主义的根本旨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佑福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46,共9页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未来前景的纲领性描述,是共产主义学说的凝练表达。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总体性的历史理论,其根本的立脚点是作为"人类史前史"终结同时又是&qu...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未来前景的纲领性描述,是共产主义学说的凝练表达。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总体性的历史理论,其根本的立脚点是作为"人类史前史"终结同时又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人类"新开端的无产阶级。共产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感性意识"及其理论表达,一方面是对人类社会"历史之谜"的系统解答,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创造新世界的行动纲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及其晚年关于东方社会和俄国公社前途命运的审慎思考,对我们深入理解当今中国发展道路的基本性质和历史使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站在新时代的历史高度回顾共产主义的根本旨趣和展望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我们可以更加透彻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和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人类解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历史命脉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进当今人类进步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贡献和世界意义,也有着自身发展阶段的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人的自由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剑 张发钦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2期1-2,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党宣言》 广大人民利益 真正的社会主义 当代启示 共产主义 小资产阶级 邓小平理论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科学社会主义更加光明的未来——近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重大问题讨论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金娥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60-69,共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进程。世界社会主义从低潮转变为逐渐上升的发展长周期,而资本主义开始了由盛而衰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进程。世界社会主义从低潮转变为逐渐上升的发展长周期,而资本主义开始了由盛而衰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规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的定位问题,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研究的理论前沿等问题引起了学界的热议。对学者们的观点进行梳理将有助于我们对国际共运学科和世界社会主义前沿问题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把'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设为一个独立学科,符合新时代条件学科体系创新发展要求,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有助于从学术理论上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学科定位 世界社会主义 前沿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当代价值——基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凯旋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1,共3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发展步履维艰,社会主义运动步入低谷,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发展步履维艰,社会主义运动步入低谷,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21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电视讲座 第十九讲 社会主义必然过渡到共产主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江省 《理论学刊》 1985年第8期44-49,共6页
第一节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一、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马克思把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叫作共产主义社会。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 第一节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一、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马克思把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叫作共产主义社会。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并且第一次科学地预见到在共产主义社会将出现程度不同的两个发展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通常,我们称前一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称后一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发展 生产资料公有制 高级阶段 相适应 社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共产主义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民主道路”
17
作者 唐家辉 《社会主义研究》 1982年第4期19-25,共7页
作为一种新的探索,欧洲共产主义关于通过“民主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在国际上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生着日益增大的影响。诚然,这种新的探索是否能最终获得成功,应由欧洲共产主义各党在其自身的实践中加... 作为一种新的探索,欧洲共产主义关于通过“民主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在国际上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生着日益增大的影响。诚然,这种新的探索是否能最终获得成功,应由欧洲共产主义各党在其自身的实践中加以证明,但是,从理论上弄清它所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它的基本内容和性质,对于我们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不能说不是必要的。 (一) 斯大林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变革只能通过暴力革命。他说,“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规律,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是这种革命的先决条件的规律,是全世界帝国主义国家革命运动的必然规律”。“如果以为可以在适合于资产阶级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制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过渡 科学社会主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暴力革命 社会民主党 无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 改良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独特思维方式--基于《共产党宣言》对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清算
18
作者 杨鹏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共11页
《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只有在同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比较中才能领会其实质。反动的社会主义留恋"原始的丰富",将社会理想寄托于先知英雄或者思辨文字,小资产阶级在原有制度框架内进行经济变革,空想... 《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只有在同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比较中才能领会其实质。反动的社会主义留恋"原始的丰富",将社会理想寄托于先知英雄或者思辨文字,小资产阶级在原有制度框架内进行经济变革,空想社会主义者脱离历史条件的激进观点都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具有现实性,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在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其存在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共产主义实践。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奠基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实现了经验实证方法同历史辩证方法的有机统一。同时,只有对历史本身给予本体论定位,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作为理想社会的共产主义才得以真正向未来敞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历史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现行政策和共产主义的统一
19
作者 包心鉴 《社会主义研究》 1983年第4期9-14,共6页
几年来现行政策和共产主义的有机统一,有力地体现了三中全会以后的党中央越来越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宏伟的革命气魄和科学的领导艺术,充分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必将振兴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光辉前景。然而,从现实状况看,现行政策和共产主义的... 几年来现行政策和共产主义的有机统一,有力地体现了三中全会以后的党中央越来越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宏伟的革命气魄和科学的领导艺术,充分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必将振兴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光辉前景。然而,从现实状况看,现行政策和共产主义的统一性问题,仍然是亟需解决的一大普遍性的思想认识问题。有的同志认为现行政策和共产主义二者是无法统一到一块的。实行现在的政策,就不好讲共产主义,“既然是按劳取酬,怎么去大力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既然是鼓励个人发家致富,谁还信奉集体主义精神?既然连雇工剥削的现象都允许合法存在,还谈得上什么向共产主义过渡?”面对在新政策指导下出现的大量的新事物,有些同志不仅没有觉得自己有重新加以考虑的必要,反而不加分析地评头论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政策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社会主义性质 劳动者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按劳分配 资本主义 物质利益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伟大意义
20
作者 齐世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1-6,共6页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苏联、中国都曾把社会主义看作一个短暂的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多次出现.中国共产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关于社...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苏联、中国都曾把社会主义看作一个短暂的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多次出现.中国共产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飞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