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原则与深化国企改革
1
作者 衷尔彬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0-161,共2页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改革观。对立的实质说到底就是在改革中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国有企业是我国的经济主体,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改革使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改革观。对立的实质说到底就是在改革中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国有企业是我国的经济主体,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改革使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而不是要打碎现有的经济体制,重新塑造一个以私有制为特征的国民经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原则 国企改革 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发展商品经济
2
作者 吴梦蛟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5年第3期9-9,共1页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们必须根据这一科学论断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废除了资本主义雇佣的联合劳动,产生了社会主义自主的联合劳动。但是当代的社会主义,这种联合劳动具有...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们必须根据这一科学论断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废除了资本主义雇佣的联合劳动,产生了社会主义自主的联合劳动。但是当代的社会主义,这种联合劳动具有两个层次,从而具有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利益差别。联合劳动的第一层次,全体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不完全的直接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 全体劳动者 利益差别 经济利益 社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力标准与社会主义原则的统一
3
作者 何干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14-18,共5页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为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从根本上保证和加快生产力的...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为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从根本上保证和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然而,近年来有的人却借口坚持“彻底的生产力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生产力论 社会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劳动者 社会属性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工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清社会主义原则、政策和“一切向钱看”的界限
4
作者 吴桂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5期19-23,共5页
我们党和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促进了经济发展,开阔了人们视野,解放了思想,激发了人们不甘落后、改革创新、开拓前进的精神。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也在乘机对我们的一... 我们党和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促进了经济发展,开阔了人们视野,解放了思想,激发了人们不甘落后、改革创新、开拓前进的精神。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也在乘机对我们的一部分同志进行腐蚀侵袭。“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泛滥就是一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错误思想是披着党的富民政策、讲利润、讲实惠等外衣进行活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条件下 社会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企业 对外开放 资本主义 富民政策 改革创新 资产阶级思想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原则与商品经济原则的统一
5
作者 李恒瑞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7-20,42,共5页
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原则与商品经济原则的关系问题。我们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平等。就经济关系上来说。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原则 商品经济原则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社会 正确认识 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恩格斯 等价交换原则 人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总结历史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6
作者 徐建一 《学术论坛》 1981年第4期12-16,共5页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回顾建国以来的历史,以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作指导,实事求是地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是完全必要的。但有的人把我们建国以来的历史看成漆黑一团,因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有的认为我...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回顾建国以来的历史,以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作指导,实事求是地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是完全必要的。但有的人把我们建国以来的历史看成漆黑一团,因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有的认为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建国以后应该发展资本主义;有的否认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认为是搞农业社会主义;有的则认为我国目前还不是社会主义,认为我们所犯“左”倾错误就是社会主义搞早了。这些看法,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了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我们需要对之加以澄清。一是搞农业社会主义还是搞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虽然,在1955年夏季以后改造的步子过急,但整个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原则 农业社会主义 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社会 国家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水平 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点商榷意见——《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一文读后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启荣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4期9-12,共4页
粉碎了“四人帮”之后,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经济学界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今年五月发表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以下简称“原则”),虽不是讨论会直接写出... 粉碎了“四人帮”之后,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经济学界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今年五月发表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以下简称“原则”),虽不是讨论会直接写出的,但可以看作是几次讨论会成果的集中反映,代表了讨论会上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原则 资产阶级权利 社会主义原则 贯彻执行 社会主义社会 商榷意见 马克思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社会主义公有制 无产阶级专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和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
8
作者 邓国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29-36,共8页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四人邦’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衣的反革命阴谋集团.”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按劳分配问题就是被他们严重歪曲和篡改了的重大理...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四人邦’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衣的反革命阴谋集团.”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按劳分配问题就是被他们严重歪曲和篡改了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四人邦”篡改马克思主义的惯用手法,就是偷天换日,鱼目混珠.他们以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指示的“权威解释者”自居,大肆贩卖“张春桥思想”的黑货;他们打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原则 列宁 社会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 加以限制 新资产 反革命 劳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首次系统阐发——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被引量:11
9
作者 蒲国良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5,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借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起草《共产党宣言》之机,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进行了首次系统的正面阐述。《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史进程;(2)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 马克思恩格斯借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起草《共产党宣言》之机,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进行了首次系统的正面阐述。《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史进程;(2)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主体力量;(3)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可靠保证;(4)人民政权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和手段;(5)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经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6)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必须长期坚持和遵循的,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要有发展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者同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开虎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2,共4页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并不是不分层次、形如平面的诸多原则的简单相加,而是由方法论、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制度等原则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层次不一的原则体系。这三个层次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具有不同的刚性与柔性要求。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方法论原则 价值原则 制度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论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武晓超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62,共6页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既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蕴,也具有深刻的理论意蕴,尤其是提出深入研究和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命题。深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形态与时代现实、&qu...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既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蕴,也具有深刻的理论意蕴,尤其是提出深入研究和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命题。深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形态与时代现实、"科学理论、实践发展、制度构建以及文化文明"、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基本原则与理论逻辑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筑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逻辑体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为绝大对数人谋利益的人民原则;在改造旧世界中建设新世界的实践原则;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的历史原则;向人民开放、向实践开放、向历史开放的开放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双重意蕴 四重关系 逻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视野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崇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5,共6页
依法治国与意识形态建设密切关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中的"法"包含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双重意涵。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基于执政党与国家两个层面交融展开。借助推动党建的法治化、保障人民利益的法治化、贯彻... 依法治国与意识形态建设密切关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中的"法"包含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双重意涵。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基于执政党与国家两个层面交融展开。借助推动党建的法治化、保障人民利益的法治化、贯彻平等法治理念、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确保建设渠道法治化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法治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视野下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形式。法治原则视野下,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困境主要有意识形态建设领导责任不明确,意识形态建设中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明显,意识形态与学术存在混淆的倾向,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科学认知与有效保障乏力,以及新时期对媒体、文化事业、有关社会组织的管理不到位。相应地,需要构建意识形态建设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理论基础、道德基础、实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意识形态建设 执政党意识形态 国家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友洛 《学习论坛》 2009年第4期5-8,共4页
理解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论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回答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思想,回顾科学社会主义原则认识的历史,就能对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理解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论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回答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思想,回顾科学社会主义原则认识的历史,就能对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历史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国内学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晓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6-154,共9页
近年来,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国内学界从辨析基本概念、追溯理论渊源、结合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拓展学理性研究五个视角,展开研究并取得丰富成果,为继续深入研究和最终形成共识奠定了重要基础。社会... 近年来,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国内学界从辨析基本概念、追溯理论渊源、结合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拓展学理性研究五个视角,展开研究并取得丰富成果,为继续深入研究和最终形成共识奠定了重要基础。社会主义在不断发展中,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也应坚持"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为创新发展二十一世纪科学社会主义提供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志宏 滕明政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79,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抽象。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要凝聚共识、消除分歧,明确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把社会主义原则和共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抽象。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要凝聚共识、消除分歧,明确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把社会主义原则和共产党执政原则作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根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原则 共产党执政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三层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东斌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2期65-76,共12页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需要和“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最高目标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本特征依照基础、过程、结果三种分析方法,可以分别表述为“公有经济”、“民主经济”、“公正经济”三个层次的新命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 民主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特征 劳动者 劳动力 马克思主义 商品经济 公有经济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与不平等
17
作者 高健生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3期9-14,共6页
关于社会存在的不平等问题,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论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过程中,也把实现社会平等的要求,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目的之一。但这是不是说,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 关于社会存在的不平等问题,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论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过程中,也把实现社会平等的要求,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目的之一。但这是不是说,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就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完全平等?抑或说,社会主义社会将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不平等呢?对这一问题的正确回答,不仅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加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而且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改革的进行,调动人们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原则 社会不平等 完全平等 马克思主义 不平等问题 人与人 社会主义改革 实践意义 社会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邓小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
18
作者 钱明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5-8,共4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生产力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优越性 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强国 中国改革 人民群众 社会主义原则 不公正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19
作者 梅倩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8-19,共2页
略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梅倩对社会主义加深认识,必须把握社会主义具有的本质特征的普遍性和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性这些重要问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同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之一是继承。继承就是要体现... 略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梅倩对社会主义加深认识,必须把握社会主义具有的本质特征的普遍性和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性这些重要问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同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之一是继承。继承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邓小平 共同富裕 资本主义 “四项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原则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质的规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的扩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时鉴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22,共3页
一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原则中,社会主义民主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恩格斯就在他起草的《共产主义原理》中写道,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 一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原则中,社会主义民主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恩格斯就在他起草的《共产主义原理》中写道,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明确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第272页)列宁于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直接宣布:“对我们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协商对话 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 民主制度 政治制度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直接民主 无产阶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