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主的中国话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核心议题评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庆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6-164,117,共10页
跳出民主话语的"西方中心论",中国对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积极探索,不仅有力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而且启迪世界政治文明发展。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探索在研究节点、研究领域、研究视角、研究结构上均... 跳出民主话语的"西方中心论",中国对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积极探索,不仅有力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而且启迪世界政治文明发展。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探索在研究节点、研究领域、研究视角、研究结构上均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和特征。本文从话语理论的角度着重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话语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话语渊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话语价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话语应用等若干核心问题加以归纳与提炼,对于该领域的既有理论整理、未来研究的开展具有参考意义,最终服务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民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命
2
作者 刘蕾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7-90,共4页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传到中国,正值中国民主建设刚刚起步之际,许多学者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联系起来研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命这一命题的提出,其现实意义在于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传到中国,正值中国民主建设刚刚起步之际,许多学者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联系起来研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命这一命题的提出,其现实意义在于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即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和追求目标,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又为人民民主提供了旺盛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 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教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教学研究》成果介绍
3
作者 吴华彪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36-140,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教学研究》按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统编教材常用逻辑结构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教学内容,构建了有效的“132”教学体系和“6S”教学模式,不仅为今后课程教材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教学研究》按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统编教材常用逻辑结构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教学内容,构建了有效的“132”教学体系和“6S”教学模式,不仅为今后课程教材的建设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而且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范式选择、对提升整个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水平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能有力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素养与民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教学研究 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特色”研究——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任宝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44,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协商民主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全面把握,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相比,具有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在内容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两个基本规定性,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协商民主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全面把握,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相比,具有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在内容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两个基本规定性,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障是中国共产党,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在理论预设,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以及其对协商民主的地位与功能、协商民主的制度安排与实现形式、协商民主的实践性等方面的认识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相比也具有鲜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中国特色 党的领导 民主集中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立艳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0-22,共3页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协商...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对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阐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意义,分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的差别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礼银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273-280,共8页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当代西方协商民主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别:二者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不同,植根于大相径庭的思想文化土壤和政治实践基础之中;二者赖以支撑的制度保障不同,中国协商民主得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多党合作的政...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当代西方协商民主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别:二者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不同,植根于大相径庭的思想文化土壤和政治实践基础之中;二者赖以支撑的制度保障不同,中国协商民主得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等多层制度保障,而西方协商民主受资本主义私有制制约,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二者的协商主体不同,中国协商民主具有政党、民族、社会团体、基层组织、公民等多层次主体,而西方协商民主着重强调公民个体的主体地位,缺乏政党之间、社会团体之间的有效协商;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中国协商民主正在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立体协商体系,而西方协商民主则主要表现为个体协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当代西方协商民主 政党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逻辑基础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吴东风 刘乐 毛志敏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2期17-20,共4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共识。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逻辑基础涵盖了传统中国的"协商"理念和实践、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理论和...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共识。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逻辑基础涵盖了传统中国的"协商"理念和实践、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理论和统一战线主张、"三三制"政权和政治协商会议政治制度。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兴起的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也为中国的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起到了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路径中,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包括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大协商等不同层次协商制度。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维度来分析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厚重历史中的存在;第二部分强调协商民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协商民主建设的制度路径;第三部分是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未来发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人民民主 西方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论述研究
8
作者 付成宇 《中国军转民》 2023年第11期18-20,共3页
在我国民主政治理论中,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十分重要。二十大报告强调,当前我国在发展之时,必须坚持协商式民主。此次将研究目光投向协商民主,在研读习近平相关论述后,围绕马克思主义思想,利用各领域比如政治学、社会学等的... 在我国民主政治理论中,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十分重要。二十大报告强调,当前我国在发展之时,必须坚持协商式民主。此次将研究目光投向协商民主,在研读习近平相关论述后,围绕马克思主义思想,利用各领域比如政治学、社会学等的知识,在对其工作条件、发展形势等展开了研究,然后又分析了习近平对这一思想的创新与发展。能够看到,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习近平论述发挥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并为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中国化带来了有益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深入开展社会组织协商
9
作者 张峰 《中国社会组织》 2025年第2期38-39,共2页
社会组织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之一。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协商民主体系,丰富协商方式,健全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制度化平台,加强各种协商... 社会组织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之一。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协商民主体系,丰富协商方式,健全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制度化平台,加强各种协商渠道协同配合”这一重要要求,要进一步深刻认识社会组织协商的地位和作用,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深入推进社会组织协商制度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协商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基层协商 政党协商 深刻认识 政府协商 政协协商 协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协商民主运行机制法治化研究
10
作者 申蔷 《改革与开放》 2015年第18期53-53,55,共2页
中国的政治是民主与法制结合的政治,民主的运行必须置于法制监督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民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我国协商民主运行机制的法治化建设,可以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减少社会矛盾,培养公民的民主... 中国的政治是民主与法制结合的政治,民主的运行必须置于法制监督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民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我国协商民主运行机制的法治化建设,可以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减少社会矛盾,培养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促进社会和谐。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即是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的法治化,可以保障政协依法履行职能,依法规范政治协商制度运作。从而完善权力配置机制,强化民主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政治协商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心聚力商国是 踔厉奋发开新局——2022年全国两会命题视角解读
11
作者 吴庆才 王忠英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22年第5期8-23,共16页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召开。2022年3月4日至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政协委员积极议政建言,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生动践行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充分发挥了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议政建言 政协委员 人民政协 凝心聚力 全国政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优势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两会精神 筑梦伟大征程
12
作者 刘振宇 杜友金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23年第5期16-24,共9页
【热点材料】材料一3月4日至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开幕会和... 【热点材料】材料一3月4日至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开幕会和闭幕会,看望了参加会议的委员,深入界别小组听取意见,与委员共商国是、共谋发展。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机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政协委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共中央总书记 界别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谋发展 两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