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社会主义前途的问题
1
作者 李振城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1期34-37,共4页
社会主义已经创立了自己的辉煌历史。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暂时的严重挫折,并非社会主义的根本失败,也不可能阻断共产主义未来的光明前途。近年来的国际政局变化,已使更多的人们确信这一论断。那种认为资本主义将永存而共产主义即将... 社会主义已经创立了自己的辉煌历史。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暂时的严重挫折,并非社会主义的根本失败,也不可能阻断共产主义未来的光明前途。近年来的国际政局变化,已使更多的人们确信这一论断。那种认为资本主义将永存而共产主义即将衰亡的论调,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了。且看真理究竟在谁手里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1989年出版的《大失败》一书中说,"共产主义将是前工业社会向高度民主的多元化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偶然出现、付出高昂代价的过渡阶段。""到下个世纪,共产主义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①。可仅过四年,当原苏联地区共产党人召开苏共第29次代表大会之后,同一位作者在《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一书中,却又惊呼世界已愈加难以控制,将引起大规模的政治动荡和哲学混乱,担心共产主义卷土重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当代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前途 布热津斯基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国家 失败 东欧剧变 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关于苏联模式和社会主义前途的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佳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2,共4页
十几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实践者对苏东剧变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在苏东剧变中的作用作出了评价,对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途和社会主义的命运进行了判断。尽管他们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作... 十几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实践者对苏东剧变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在苏东剧变中的作用作出了评价,对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途和社会主义的命运进行了判断。尽管他们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作用看法不尽相同,但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则充满一致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马克思主义 苏东剧变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前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模式上的根本转换——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
作者 林宏桥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3-16,30,共5页
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命题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有什么意义,如何正确地进行评价?我认为有两种观点是不可取的:一种观点认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意思,只是提法不同,没有什么新意;另一种观点,为了强调确立... 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命题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有什么意义,如何正确地进行评价?我认为有两种观点是不可取的:一种观点认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意思,只是提法不同,没有什么新意;另一种观点,为了强调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过分贬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法,甚至把它说成是错误的。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我认为,既应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提法的重大意义,又不能简单否定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前途 企业改造 比例关系 市场机制 市场调节 经济发展速度 生产资料市场 供求规律 股份制企业 生产要素的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理论,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4
作者 滕世宗 《学习论坛》 1999年第4期7-9,共3页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明确要求,对县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要把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作为着重解决的问题。这既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根本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明确要求,对县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要把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作为着重解决的问题。这既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根本要求,又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信念是否坚定,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信念 学习理论 《邓小平文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前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永远不能忽视的首要问题——谈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
作者 陈安吉 《人民论坛》 1995年第12期19-22,共4页
本文论述在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要努力把握这个理论科学体系中有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以树立和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这对... 本文论述在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要努力把握这个理论科学体系中有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以树立和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这对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领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世界观 深入学习 价值观 人生观 首要问题 共产党人 社会主义前途 建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庆龄的爱国主义
6
作者 王保清 吴传煌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81-86,共6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进步不止的伟大旗帜。宋庆龄是站在这面旗帜之下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她爱国主义的实践和思想是十分丰富而深刻的。今天,研究和总结她的爱国主义,对于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正确认识我们的国家以及每个...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进步不止的伟大旗帜。宋庆龄是站在这面旗帜之下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她爱国主义的实践和思想是十分丰富而深刻的。今天,研究和总结她的爱国主义,对于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正确认识我们的国家以及每个人对它应尽的责任,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一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保持传统的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 宋庆龄 共产党领导 孙中山 中华民族 马克思主义 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前途 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面向世界
7
作者 李本钧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5,共2页
面向21世纪社会科学改革与创新笔谈(之二·五篇)编者按:本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了一组《社会科学改革与创新笔谈》后,引起学术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并受到有关领导的鼓励和读者的欢迎。在此期间,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广... 面向21世纪社会科学改革与创新笔谈(之二·五篇)编者按:本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了一组《社会科学改革与创新笔谈》后,引起学术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并受到有关领导的鼓励和读者的欢迎。在此期间,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的主题是《迈向21世纪的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 根本性转变 哲学社会科学 改革与创新 两个文明建设 科研队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科研体制 社会主义前途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70年的整体历史特征
8
作者 赵凌云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19,共7页
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回眸中国共产党70年经济工作史,可以发现它呈现的三方面整体历史特征:这是一部探索史,即探寻和摸索中国式的创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的历史;这是一部结合史,即寻求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一般原理同中国经济国情相... 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回眸中国共产党70年经济工作史,可以发现它呈现的三方面整体历史特征:这是一部探索史,即探寻和摸索中国式的创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的历史;这是一部结合史,即寻求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一般原理同中国经济国情相结合的历史;这是一部超越史,即寻求实现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历史性跨越和赶超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经济 整体历史 经济工作 70年 中国社会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中国人民 经济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前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观现状与分析
9
作者 林榕华 《东南学术》 CSSCI 1997年第S1期110-114,共5页
关键词 现状与分析 政治观 大学生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前途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本质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期统一战线的新变化及其历史经验
10
作者 刘雪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13-15,共3页
统一战线是我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榷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期,为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前途,我党在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 统一战线是我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榷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期,为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前途,我党在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各项社会改革和斗争中,都非常注重统一战线工作,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工作 建国初期 历史经验 生产资料私有制 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前途 社会主义改造 新民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两种“补课论”
11
作者 包心鑑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14,5,共5页
近几年来,“补资本主义课”和“补商品经济课”的理论在我国影响甚广,对人们思想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揭示其谬误对于澄清人们的认识,有效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补课论 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过程 社会矛盾 中国革命胜利 政治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前途 人民群众 历史实践 社会发展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疲软”思想根源浅析
12
作者 王尧生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1-82,共2页
有人把目前社会上一定程度存在的拜金主义行为,工作中的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的错误观念和对社会主义前途悲观失望的情绪,称之为“精神疲软”。“精神疲软”有其政治根源、经济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
关键词 社会历史根源 社会主义前途 正确与错误 精神文明建设 波浪式前进 经济活动 前进性 社会精神生活 曲折性 改革开放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三届,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13
作者 李君如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4-34,共1页
老三届,一个说不完的话题■李君如金大陆先生来函,邀我为《世运与命运》作序。我与金大陆先生虽然未曾谋面,却毫不犹豫地回电答应了下来。事后自己也感到奇怪,这大概是“老三届”情结在起作用吧!“老三届”,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老三届,一个说不完的话题■李君如金大陆先生来函,邀我为《世运与命运》作序。我与金大陆先生虽然未曾谋面,却毫不犹豫地回电答应了下来。事后自己也感到奇怪,这大概是“老三届”情结在起作用吧!“老三届”,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这是因为,它同人民共和国的曲折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三届”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哲学社会科学 实证分析 初高中毕业生 社会主义前途 实证调查 中共中央 科研管理工作 思想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关大局 重在治本──试析邓小平反腐败的基本思路
14
作者 柴宇平 《东南学术》 CSSCI 1996年第1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反腐败斗争 腐败现象 社会主义前途 改革开 惩治腐败 思想教育 经济犯罪活动 基本思路 打击经济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理论无用论者谈心
15
作者 张洪修 《求实》 CSSCI 1998年第5期26-27,共2页
与理论无用论者谈心张洪修在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至今有一些同志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对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理论学习新高潮的决定表现冷漠,迟迟不肯行动。是这些同志不愿意遵从中央的统一号令吗?当然不是。主要原因是他... 与理论无用论者谈心张洪修在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至今有一些同志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对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理论学习新高潮的决定表现冷漠,迟迟不肯行动。是这些同志不愿意遵从中央的统一号令吗?当然不是。主要原因是他们思想深处认为学习理论无用。理论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前途 领导干部 主动权 马列主义 认识世界 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青年特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16
作者 吴竹然 《西南金融》 1991年第1期35-36,共2页
青年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今天,如何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此谈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青年特点 社会主义前途 缺点和错误 精神文明建设 共青团组织 青年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 说教式 方针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眼于发展 立足于稳定——学习邓小平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论述
17
作者 周永生 赵达军 《湖湘论坛》 1994年第6期6-8,共3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相当多的篇幅论述改革、发展、稳定及其相互关系问题。这些重要论述,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相当多的篇幅论述改革、发展、稳定及其相互关系问题。这些重要论述,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文选》 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阶段 政治局面 世界形势 经济发展 思想原则 立国之本 投资规模 社会主义前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时机的方法
18
作者 温景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12-13,共2页
抓住和把握时机,是领导决策成功的重要前提。这里所讲的时机,是指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给我们的政治、军事、经济决策提供的良好机遇或机会。我们要抓住和把握它,就应对它的性质、特点做一点分析和研究。第一,时机是由客观形势发展决定的... 抓住和把握时机,是领导决策成功的重要前提。这里所讲的时机,是指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给我们的政治、军事、经济决策提供的良好机遇或机会。我们要抓住和把握它,就应对它的性质、特点做一点分析和研究。第一,时机是由客观形势发展决定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决策 社会主义前途 社会在发展 国际环境 战略形势 主观努力 睦邻友好关系 外交工作 综观全局 后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理论无用论者谈心
19
作者 张洪修 《湖湘论坛》 1998年第5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学习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前途 领导干部 主动权 马列主义 认识世界 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邓小平的改革风险观对待改革中的风险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永超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13-14,共2页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进行改革,其艰巨性、复杂性不难设想,因此,改革中就不可能没有风险,工作中也不可能不出现失误。但是,关键在于...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进行改革,其艰巨性、复杂性不难设想,因此,改革中就不可能没有风险,工作中也不可能不出现失误。但是,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风险,妥善处理失误。邓小平对此作了深刻而又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为我们正确对待改革中的风险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一、邓小平的改革风险观 邓小平的改革风险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改革会有风险。 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办任何一样事情,要有所创新,就必然伴随着风险。改革中的风险,一般是指改革中所碰到的困难、阻力,以及各种不利因素。改革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既没有现成答案,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在运行中必然会遇到旧体制、旧模式、旧观念的影响和“左”的思想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风险观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转变观念 认识风险 社会主义前途 深化改革 分散风险 不利因素 改革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