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8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实现路径——以“制度过程”为分析框架
1
作者 赵凌云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实践中,可以提炼出“制度过程”这一概念和分析框架。制度过程,即制度实践过程,包括制度设计、制度建设、制度运转、制度优势转化、制度评价五个环节组成的完整周期。用这一概念和分析框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实践中,可以提炼出“制度过程”这一概念和分析框架。制度过程,即制度实践过程,包括制度设计、制度建设、制度运转、制度优势转化、制度评价五个环节组成的完整周期。用这一概念和分析框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过程,可以辨识出三个完整的制度过程。三个制度过程接续递进,创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度过程创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完善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过程,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实现路径,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分析的一个“标识性”概念和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过程 制度实践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 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建构的系统性论析
2
作者 吕晓琴 吴学琴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优越性的先进制度,而建构一套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是廓清制度认知误区,提升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话语与制度的良性互动,提高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是消除“他者”制度偏见,增强制度话语权的客观需要。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优越性的先进制度,而建构一套制度优势话语体系是廓清制度认知误区,提升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话语与制度的良性互动,提高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是消除“他者”制度偏见,增强制度话语权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结构阐释性话语呈现制度的层级构成优势;以价值衡量性话语展现制度的评价标准优势;以方向统领性话语突显制度的领导主体优势;以实然描述性话语彰显制度的运行效能优势;以应然规范性话语昭示制度的自我完善优势。进一步建构和完善我国制度优势话语体系,需聚焦体系化建构与学理性阐释,优化话语内容体系;注重标识性概念打造与创新性议题设置,优化话语表达体系;统筹纵向性分析与横向性对比,优化话语叙事体系;彰显民族性特色与世界性意义,优化话语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优势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正确途径》教学问题两则
3
作者 李万荣 《青海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28-29,共2页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正确途径》教学问题两则李万荣一、关于改革的必要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必须讲清楚以下两个问题:首先要讲清楚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关系。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诸如政治...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正确途径》教学问题两则李万荣一、关于改革的必要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必须讲清楚以下两个问题:首先要讲清楚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关系。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诸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它的基本特征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革 自我完善 教学问题 具体制度 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基本制度 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赜
4
作者 聂鋆怡 《成才之路》 2025年第2期29-32,共4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还能促进校园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前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物质文化建设不足、精神文化建设不够、制度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还能促进校园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当前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物质文化建设不足、精神文化建设不够、制度文化建设不强等问题。高校应通过更新现代化教育设施、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建立长效的教育机制等措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深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鸷远 左建辉 李龙海 《保定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0-22,共3页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选举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政治目标。通过与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发现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我国选举制度明显优于西方,但是我国选举制度也存在着许多...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选举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政治目标。通过与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发现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我国选举制度明显优于西方,但是我国选举制度也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选举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监督制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红发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28,共3页
民主监督制度属于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民主监督制度可以确保主权在民,有效防止权力滥用,促进公共权力高效运转。我国现行监督制度体系中还存在着党内监督效果不佳、人大、政协监督功能发挥不够、群众同步监督缺失、法律... 民主监督制度属于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民主监督制度可以确保主权在民,有效防止权力滥用,促进公共权力高效运转。我国现行监督制度体系中还存在着党内监督效果不佳、人大、政协监督功能发挥不够、群众同步监督缺失、法律监督难以独立、舆论监督缺乏相对自主权等问题。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监督制度,必须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确立执政党内部监督的核心地位,强化人大监督的主干作用,确保群众监督的主导地位,实现监督法制化,赋予舆论监督更多自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全 完善 社会主义 监督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简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述
7
作者 文大山 《云梦学刊》 2015年第6期91-94,108,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度建设高度重视,在不同场合作了很多相关论述。这些论述强调了完善制度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应发挥既有优势,提出了完善和发展制度应遵循的原则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度建设高度重视,在不同场合作了很多相关论述。这些论述强调了完善制度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应发挥既有优势,提出了完善和发展制度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为加强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如期实现制度方面的改革目标明确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8
作者 柯阳友 石东坡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9-72,共4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有必要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程度的三条衡量标准,分析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有必要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程度的三条衡量标准,分析和评价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0年的实践。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从以下六个方面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真行使立法权;合理界定和积极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敢于和善于行使监督权;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人大代表应忠实履行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衡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9
作者 张福军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7期49-53,共5页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决定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什么时候很好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稳步前进;什么时候没有很好地坚持基本经济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决定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什么时候很好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稳步前进;什么时候没有很好地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走弯路,社会主义改革就会出现挫折。因此,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安全 执政能力 社会主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
10
作者 阮文杰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4年第2期169-169,共1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下,要使经济生活正常化。就要有一定的经济秩序,市场经挤亦是如此。我国刚刚步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下,要使经济生活正常化。就要有一定的经济秩序,市场经挤亦是如此。我国刚刚步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而能提供正常远行保障的便是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法律制度 马克思主义法学 经济司法 经济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1
作者 张学博 《领导科学论坛》 2019年第22期69-89,共21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会提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贯彻落实这些显著优势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会提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贯彻落实这些显著优势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届四中全会 13个显著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完善
12
作者 王永江 《经济研究参考》 1993年第Z4期773-780,共8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更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能尽快在我...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更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能尽快在我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必要对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及其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完善进行广泛而深入探讨。本文拟就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以及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完善谈点拙见,以求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运行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社会主义制度 经济利益主体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营企业 生产要素 多元化 市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
作者 李鹏 《理论视野》 CSSCI 2024年第8期46-52,共7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启龙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16-118,共3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剂,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我国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已走过十三个春秋,从十三年的实践看,还存在一些缺失与不足,国家颁布的《最低工资规定》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最低工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剂,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我国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已走过十三个春秋,从十三年的实践看,还存在一些缺失与不足,国家颁布的《最低工资规定》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最低工资规定》能够真正得到落实,关键是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能够逐步在整体机制上得到完善。不仅要完善立法,还必须在执法、管理、监督、协调上进一步得到完善。只有这样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最低工资保障 制度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制度安排的思考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光辉 李勇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28,共2页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如何使这一伦理道德观念有效地作用于社会,真正转化为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是整个问题...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如何使这一伦理道德观念有效地作用于社会,真正转化为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是整个问题的核心所在。笔者认为,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各种观念激烈碰撞、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变革或转型时期,相对合理的制度安排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 转型时期 道德引导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被引量:13
16
作者 田海舰 《保定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9-33,共5页
制度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与价值观的形成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而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非... 制度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与价值观的形成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而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始终把制度定型、方针定型、政策定型作为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加以思考和解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拓展了途径。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扩大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和认同,通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发展和完善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努力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建设 制度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与进一步发挥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红 代琼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5,共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断变迁、变化、变革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这一制度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具体体现为这一制度使中国实现了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断变迁、变化、变革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这一制度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具体体现为这一制度使中国实现了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伟大转变,巩固了党长期执政的地位,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新时代必须通过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从而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变迁 自我革命 社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自决、理论自觉、制度自信: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维境界 被引量:8
18
作者 虞崇胜 《理论视野》 CSSCI 2012年第8期5-9,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境界就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三维境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维境界,就是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方面要充分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境界就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三维境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维境界,就是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方面要充分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使之达致很高的境界;另一方面要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提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信心和决心,使之能够在引领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理论 制度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与实现路径——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制度文化逻辑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雪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了深刻的制度文化发展逻辑,即建立在国情实际基础上的价值理想与制度发展的动态平衡逻辑。以这一制度文化逻辑解读"中国梦",就会很清晰地明白,"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是强化社会主义价值牵引,在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了深刻的制度文化发展逻辑,即建立在国情实际基础上的价值理想与制度发展的动态平衡逻辑。以这一制度文化逻辑解读"中国梦",就会很清晰地明白,"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是强化社会主义价值牵引,在新的高度达成理想共识;保证价值理想与制度发展相匹配,是"中国梦"实现的关键。为此,必须在理想与制度的张力中保持合理的平衡:必须坚持用实事求是的阶段性价值目标引领社会发展和制度变革;必须坚持制度成长与理想共识相匹配来消除理想与体制的裂痕;必须立足政治关系和谐基础做好制度顶层设计,搭建理想实现的制度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文化逻辑 中国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工企业制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万禄 赵瑾璐 韩立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12-16,23,共6页
本文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与军工企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借鉴国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验基础上,探讨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工企业制度,以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军工企业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