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学生全面发展标准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多文 申艳婷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4-149,共6页
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的"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学生全面发展标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命题,关涉明确回答"培养什么人"这... 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的"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学生全面发展标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命题,关涉明确回答"培养什么人"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首要问题。但一直以来,学生全面发展标准的有关规定,究竟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同一制度文件内部、同一制度形式之间、不同制度形式之间并不一致,呈现冲突状态,与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不符。因此,必须以中国共产党有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张转化为国家宪法规定为突破口,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有关学生全面发展标准的具体规定,维护学生全面发展标准的制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制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学生全面发展标准 冲突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特征新探 被引量:3
2
作者 阎树群 张帆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4,共12页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梳理概括为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成的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的制度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础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获得的关于...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梳理概括为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成的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的制度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础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获得的关于制度建设的重大成果,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所蕴含的三个层面的制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制度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必然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显著特征。只有从系统和要素、结构和功能、静态和动态的结合中完整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内在联系,才能彰显新时代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从而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实践中全面推进我国制度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逻辑结构 层次性 整体性 协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姜亚平 贾绘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2,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具体运行系统,是制度体系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持续有效地保障和推进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分析和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对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 内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中国七大社会思潮评析——重点阐明创新马克思主义观点 被引量:36
4
作者 程恩富 侯为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0,共6页
社会思潮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当前,我国社会思想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复古主义、折衷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七大社会思潮。这七大思潮均有自己不同的政治立场、思... 社会思潮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当前,我国社会思想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复古主义、折衷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七大社会思潮。这七大思潮均有自己不同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社会主张,相互之间的争论也日趋激烈。创新马克思主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提出了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等思路。创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能否在学界成为主流,将决定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创新马克思主义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制度形态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艳娥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8,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形态是一个多维系统,制度化的成果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度化成果的最新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形态是一个多维系统,制度化的成果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度化成果的最新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遵循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彰显了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化建设需要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系统中考察,辩证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制度建设 制度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制度建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被引量:5
6
作者 贾利军 郝启晨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3-65,共3页
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充分发挥制度的显著优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充分发挥制度的显著优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种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等制度优越性,提升制度系统协同促进共同富裕的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制度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制度自信,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 被引量:1
7
作者 祝彦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1-22,共2页
祝彦:坚定制度自信,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 制度自信的根本前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了推进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进程,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主... 祝彦:坚定制度自信,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 制度自信的根本前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了推进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进程,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自信 中国共产党人 国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之治”是法治的内在逻辑述要 被引量:22
8
作者 莫纪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共11页
本文全面和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历次党的重要文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的制度要求,详细地梳理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发展的政策脉络,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本文全面和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历次党的重要文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的制度要求,详细地梳理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发展的政策脉络,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和定型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角度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来摄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进行了详尽的政策分析,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概念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的要求,更加符合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制度特征。本文还第一次全面和系统地论述了"制度之治"与法治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了"制度之治"有利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能够更好地补充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存在的治理能力上的短板,有利于充分发挥法治的治理优势,更好地实现法治的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之治 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依法防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之治中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建设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永明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20,共3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在国家治理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有必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在国家治理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有必要在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宏大背景下思考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建设“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保持定力增强制度自信,改革创新激发制度活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牢安全生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和完善 安全生产监管 安全生产基础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完善和发展 制度自信 两个一百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把信访当做解决矛盾的唯一机制
10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19,共1页
近日,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与国家信访局研究室联合举办研讨会,研讨信访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多数与会者认为,信访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体现民主、反映民意、救济权利的一种特殊制度。同时,与会专... 近日,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与国家信访局研究室联合举办研讨会,研讨信访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多数与会者认为,信访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体现民主、反映民意、救济权利的一种特殊制度。同时,与会专家指出,要明确信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国家整体制度设计中的一环,不能单一地考虑信访制度,尤其不能把信访制度当做解决矛盾的唯一机制。这是指导思想的一个基本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信访局 矛盾 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信访制度 中共中央党校 理论与实践 改革和完善 信访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