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三层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苏东斌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2期65-76,共12页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需要和“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最高目标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本特征依照基础、过程、结果三种分析方法,可以分别表述为“公有经济”、“民主经济”、“公正经济”三个层次的新命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 民主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特征 劳动者 劳动力 马克思主义 商品经济 公有经济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雪薇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7-101,共5页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战略部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国社会主义 工业化 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步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性质
3
作者 刘祖护 叶绍玲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65-72,共8页
本文从论述一般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历史作用出发,着重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商品性。文中还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了自己独立的看法:认为计划性和商品性是同一社会主义经济的二重属性,并进而认为,这是... 本文从论述一般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历史作用出发,着重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商品性。文中还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了自己独立的看法:认为计划性和商品性是同一社会主义经济的二重属性,并进而认为,这是我国现阶段在微观充分运用商品机制,在宏观加强计划指导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我国现阶段 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历史作用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一般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特征初探
4
作者 许一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根据赵紫阳同志十三大报告的精神,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渡性和两重性规定了其经济特征,由于社会化生产力的不发达和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的不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呈现出生产力水平低,所有制结构的多层次性,分配方式的多... 本文根据赵紫阳同志十三大报告的精神,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渡性和两重性规定了其经济特征,由于社会化生产力的不发达和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的不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呈现出生产力水平低,所有制结构的多层次性,分配方式的多重性和由自然经济向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特征 多层次性 自然经济 生产力标准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主导地位 生产力水平 分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特点的思考
5
作者 王冀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23-26,共4页
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就是改变旧的非商品经济传统模式,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体制,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新体制建立的可能以及体制本身的基本属性,则决定于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性质。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我国仍处于社会... 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就是改变旧的非商品经济传统模式,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体制,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新体制建立的可能以及体制本身的基本属性,则决定于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性质。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为新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作出了大致的规定,为我国的经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改革的深入展开,要求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有本质的了解,以便进一步设计和制定改革的总体和具体的方案。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 经济特点 经济改革 促进生产力 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发展阶段 发展生产力 公有制经济 体制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问题的思考
6
作者 盛邦跃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41-44,共4页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国的改革事业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但是,这一理论提出的初始是抽象性的、原则性的。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具体化。在目前的经济改革实践中遇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生...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国的改革事业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但是,这一理论提出的初始是抽象性的、原则性的。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具体化。在目前的经济改革实践中遇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从而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急待解决的根本性的理论问题。比如,如何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前提下,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这项改革的实质内容是什么?等等。目前理论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大多还仅仅局限于经济范畴,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狭隘性。本文试图从哲学角度,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文简称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事业 混合经济体系 全民所有制经济 所有制改革 初级阶段理论 客观规律性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时期 未来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7
作者 张兰君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基础 组成部分 中国 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基本经济制度思想评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的比较分析
8
作者 任立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8-162,共5页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思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思想,虽然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但前者是后者形成的基础。对这两种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能够为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提供很多可供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思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思想,虽然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但前者是后者形成的基础。对这两种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能够为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提供很多可供借鉴的思路和经验。本文从两种思想关于发展国有经济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二者异同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特征的几点看法
9
作者 张寄涛 《江汉论坛》 1988年第4期19-22,共4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特征的确定应是规范分析和实证描绘的统一任何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特征都是在与其它阶段相互比较中确定的,这种比较大多是对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属性的实证描绘,也可能是立基于科学设想的规范性分析.对历史上...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特征的确定应是规范分析和实证描绘的统一任何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特征都是在与其它阶段相互比较中确定的,这种比较大多是对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属性的实证描绘,也可能是立基于科学设想的规范性分析.对历史上已度过的阶段和现存阶段的实证描绘,在比较分析中虽然也会因归纳不同而有认识上的差异,但客观存在的现实为认识的统一提供了可能,可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特征 非劳动收入 历史阶段 按劳分配 多种经济成分 私营经济 公有制企业 私营企业 所有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复归──与杨家志先生商榷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学安 邓启惠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6-52,共7页
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生产力还落后的历史阶段,它的经济形态与新民主主义阶段有原则的区别,因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复归。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与俄国革命后的新经济政... 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生产力还落后的历史阶段,它的经济形态与新民主主义阶段有原则的区别,因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复归。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与俄国革命后的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也有本质区别,因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阶段与俄国新经济政策时期各处于不同历史阶段.三者不能统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没必要复归到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去。因此,作者不同意杨家志先生的“复归说”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经济 经济形态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统一战线
11
作者 汤金城 《学习与实践》 1988年第11期28-30,共3页
“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紧迫的严竣的。如果对这种形势缺乏认识,不加倍努力,我们国家和民族就可能更加落后,世界上就将没有我们的地位。历史决定了我们这一代和下几... “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紧迫的严竣的。如果对这种形势缺乏认识,不加倍努力,我们国家和民族就可能更加落后,世界上就将没有我们的地位。历史决定了我们这一代和下几代中国人,首先是共产党人,必须警醒起来,团结一致,奋勇直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人 统一战线 经济建设 新技术革命 市场竞争 国际政治 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机制的重新思考
12
作者 王永年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2-26,共5页
关于经济机制问题,目前经济理论界较为倾向性的认识是,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可一分为二,即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由此,也就存在着计划调节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当然,这只是总的看法,至于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叙述上,如究竟什么是经济机制... 关于经济机制问题,目前经济理论界较为倾向性的认识是,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可一分为二,即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由此,也就存在着计划调节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当然,这只是总的看法,至于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叙述上,如究竟什么是经济机制、对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具体说明、两者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等等,大家在认识上则存在着一定的、甚至是较大的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经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邓小平经济理论新发展的力作——初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
13
作者 李建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2-152,155,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陈征 李建平 郭跌民 邓小平 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纲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与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生活的主旋律
14
作者 徐景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5-15,共1页
要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的全面振兴,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必须依靠改革开放。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有必要重新认识我国现阶段改革与开放的社会属性与目标模式。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关键词 我国现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经济生活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改革开放 主旋律 经济 目标模式 所有制结构改革 社会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和演化之初探
15
作者 丁之锁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91-94,共4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这是一项中心任务。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它的具体形式和内容需要进一步充实、发展和完善。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这是一项中心任务。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它的具体形式和内容需要进一步充实、发展和完善。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上肩负构建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完善生产关系两项历史使命。可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进一步的划分。从生产力的角度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粗放经营 经济发展速度 生产关系 商品经济 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发展战略 发展生产力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16
作者 郑晓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8-10,共3页
党的13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当前,由于长期形成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改革便成为迫切的历史要求。那么。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实践 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 共同富裕 物质财富 关键性 政治体制改革 核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特征的历史原因
17
作者 赖海泉 《学术论坛》 1988年第1期9-11,共3页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经过理论界的深入研讨,到目前为止,较倾向性的意见一是认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一方面已有少量先进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广大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还比较低。人均国民产值居世界后列。还未摆脱贫困落后状态;...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经过理论界的深入研讨,到目前为止,较倾向性的意见一是认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一方面已有少量先进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广大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还比较低。人均国民产值居世界后列。还未摆脱贫困落后状态;二是公有制已成为主体,但公有化程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特征 历史原因 生产力 公有制为主体 贫困落后 人均国民产值 按劳分配 多种经济成分 先进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益补充 适当发展——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的一点体会
18
作者 严平 《企业经济》 1992年第2期10-13,共4页
中共中央在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工商联若干问题的请示》的通知中指出:“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成份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和发展”。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一科学论断,对党中央有关工商联政策的重大调整。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 经济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特征的探索
19
作者 邓佑忠 《理论与改革》 1987年第6期13-16,共4页
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份,是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而且很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状况,决定了我国不但不可能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也不可能建立单一的社... 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份,是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而且很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状况,决定了我国不但不可能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也不可能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和集体两种形式的公有制),而只能在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 多种经济成份 社会主义阶段 所有制结构 不平衡 社会主义企业 不发达 生产资料私有制 分配形式 社会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深刻论述
20
作者 黄永尧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9-11,共3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根据邓小平理论和我国国情,对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作了全面、深刻、科学的阐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许多新的突破。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建设 中国共产党 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精神 公有制 股份制 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 分配制度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