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三题:性质、内容与特色
1
作者 林进平 林叶青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0,246,共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蕴含着三个相互关联的限定:是“社会主义”的;注重“公平”的;有“中国特色”的。具体来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多数人的正义,为了广大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正义;是指向公平分配,追求共同富裕,但又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蕴含着三个相互关联的限定:是“社会主义”的;注重“公平”的;有“中国特色”的。具体来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多数人的正义,为了广大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正义;是指向公平分配,追求共同富裕,但又防范公共权力滥用的正义;既是切合中国实际,富有理性精神,又能以中国文化特有的情感关切对冲现代化发展有可能出现的理性化冷漠的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公平分配 公共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尔斯正义论视野中的社会主义与市场──兼探分配正义的差别原则 被引量:7
2
作者 朱士群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3期8-15,共8页
关键词 罗尔斯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正义原则 分配正义 差别原则 正义 机会公平 功利主义 平等原则 社会基本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银杰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8,共5页
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根据其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取报酬,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个人依据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获取相应的要素报酬。二者相结合,一是指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制度与非公有制经济... 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根据其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取报酬,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个人依据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获取相应的要素报酬。二者相结合,一是指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制度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制度并存;二是指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要借助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即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形式得以实现。分清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萨伊提出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正确解读十六大报告的有关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效率 公平 改革 中国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朝栋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1,共4页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这是十六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的创新和发展,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这是十六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的创新和发展,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分配理论 创新 生产要素 按贡献分配 效率 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研究的科学性有待加强——以按劳分配理论的研究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法面世以后,有关现实社会主义的本质、价值及其发展道路的研讨,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对于现实社会主义的这些讨论,无疑有益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此同时,... 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法面世以后,有关现实社会主义的本质、价值及其发展道路的研讨,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对于现实社会主义的这些讨论,无疑有益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此同时,这些讨论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问题,如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与价值目标如何统一的问题,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问题,等等。在此背景下,本刊组织了这组笔谈。四位学者围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的这些新的认识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话题。相信这组笔谈会对现实社会主义的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理论 科学性 社会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 本本主义 苏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配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 被引量:1
6
作者 佘俭敏 《湖湘论坛》 2009年第6期40-43,共4页
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只有坚持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分配主体的合法性和分配关系的平等性,强调分配规则的有序性和分配程序的规范性,建立良好的利益协调机制,走向社会制度文明,才能建设一... 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只有坚持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分配主体的合法性和分配关系的平等性,强调分配规则的有序性和分配程序的规范性,建立良好的利益协调机制,走向社会制度文明,才能建设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文明、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正义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伦理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分配正义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建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7,共4页
分配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只有坚持分配正义原则,才能建设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文明、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 分配正义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时俱进的探索——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灼明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与实践研究》 分配制度改革 书评 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在继承中发展──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比较研究》
9
作者 刘光杰 朱向梅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分配理论 对比研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新发展
10
作者 商文斌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按生产要素分配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十五大报告 按劳分配为主体 微观收入分配 基本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收入分配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11
作者 刘嗣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分配政策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效率与公平 按要素分配 社会保障制度 实现共同富裕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新发展——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分配问题论述的几点体会
12
作者 杨欢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分配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思想。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概念范围的扩大、按生产要素分配含义的明确、分配政策的全面与完整等。
关键词 分配理论 按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政策 分配问题 扩大 社会主义 新发展 大报 观点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公平正义思想探析
13
作者 蒋盛云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47,共3页
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以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为指导,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公平正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我国社会... 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以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为指导,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公平正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公平正义提供了制度基础;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切实保障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实现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加快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奠定坚实的基础;把构建和谐社会与关注民生作为实现公平正义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公平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一个新问题——论按生产要素分配
14
作者 于延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4-66,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分配问题历来在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分配在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揭示一定社会制度下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更主要的是它反映出这种利益关系背后的各种决定因素。社会主义传统的分配方... 一、问题的提出分配问题历来在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分配在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揭示一定社会制度下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更主要的是它反映出这种利益关系背后的各种决定因素。社会主义传统的分配方式是在按劳分配理论指导下,不论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所有者 按劳分配为主体 收入分配理论 社会主义 多种分配方式 市场经济体制 所有制结构 分配制度 新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实践与突破
15
作者 魏先铭 《新视野》 1999年第3期14-16,共3页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回答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分配方面的基本问题,在理论上,有一些重大突破。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五大在分配理论和分配方式上的一个...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回答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分配方面的基本问题,在理论上,有一些重大突破。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五大在分配理论和分配方式上的一个新突破,就是提出了要把按劳分配与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配理论 按劳分配 生产要素 效率 公平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评介
16
作者 周明生 《江苏经济探讨》 1999年第4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收入分配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创造、资本收入与收入分配——深化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三题 被引量:4
17
作者 蒋宏宾 王建润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5-80,共6页
社会主义条件下 ,劳动的形式、过程与特点等发生了许多变化 ,但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点未变。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虽不是价值创造的要素 ,但都是财富创造之要素 ,因而现实中生产决定分配的内涵随之有了变化 ,需要对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进... 社会主义条件下 ,劳动的形式、过程与特点等发生了许多变化 ,但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点未变。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虽不是价值创造的要素 ,但都是财富创造之要素 ,因而现实中生产决定分配的内涵随之有了变化 ,需要对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进行修正。资本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生产要素 ,但毕竟与资本主义条件下有很大不同 ;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创立、发展与资本风险性投入方式的日益增多 ,资本与劳动的雇佣关系发生了部分质变 ,或者即便劳资关系未变但资本的收入属性也出现了自变。这一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劳动 劳动价值理论 收主分配方式 资本收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按劳分配 价值分配 按要素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与多元主义正义理论之比较——兼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云凤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19,共5页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与多元主义正义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同,理论渊源和方法论不同,关于公平正义的涵义、原则及适用范围、实现途径不同;二者也具有共同点:主张国家干预,注重结果公平。通过比较可得出有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启...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与多元主义正义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同,理论渊源和方法论不同,关于公平正义的涵义、原则及适用范围、实现途径不同;二者也具有共同点:主张国家干预,注重结果公平。通过比较可得出有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启示:正确运用国家权力,保证程序公平、结果公平;限制资本、权力的边界,防范其"支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 多元主义正义理论 比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矛盾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继明 《南开经济研究》 1988年第3期10-15,共6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表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原则一直就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这不仅是因为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指导、平均主义作祟和政策上的失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的一系列前提条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表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原则一直就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这不仅是因为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指导、平均主义作祟和政策上的失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的一系列前提条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远不具备,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实践 按劳分配理论 马克思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按劳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 我国社会主义 前提条件 左倾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中的几个关系辨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妙宽 《华东经济管理》 2006年第5期31-35,共5页
关于劳动价值论与分配理论的关系,按资分配与消灭剥削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中的几个重要关系。文章对这几个关系作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劳动价值论 消灭剥削 公平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