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化: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基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家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6-80,共5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再认识 中国现代化 资本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 认识社会主义 现实社会主义 超现代化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再认识二十年──华东六省一市科社学会理论研讨会综述
2
作者 魏星河 胡圣礼 《求实》 CSSCI 1998年第12期16-17,共2页
华东六省一市科社学会以“社会主义再认识20周年”为主题在江西举行了理论研讨会,以纪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与会同志围绕改革开放20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成就,从真理标准与社会主义模... 华东六省一市科社学会以“社会主义再认识20周年”为主题在江西举行了理论研讨会,以纪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与会同志围绕改革开放20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成就,从真理标准与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再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 研讨会综述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民主 创新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再认识十六题
3
作者 张贯一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6,共6页
1.所有制形式的多元性 生产资料资本家个人所有是自由竞争时期和垄断时期(这两个时期又常被世人称之为资本主义的古典时期)的基本特征之一。企业规模有大小之分,但包括垄断组织在内的所有企业都是私人经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一种战... 1.所有制形式的多元性 生产资料资本家个人所有是自由竞争时期和垄断时期(这两个时期又常被世人称之为资本主义的古典时期)的基本特征之一。企业规模有大小之分,但包括垄断组织在内的所有企业都是私人经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一种战争和危机时期的例外行为。 罗斯福“新政”之后,尤其是二战之后,资本主义进入当代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再认识 当代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生产 失业 产品经济 社会化大生产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劳动者 社会主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着时代的使命——评介《社会主义再认识》
4
作者 李良明 《社会主义研究》 1988年第5期57-58,共2页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前夕,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合著的《社会主义再认识》出版了。这是一本选题上立意高远,构思上匠心独运的理论书籍。掩卷之际,令人心旷神怡,思绪飞扬! 半个世纪以来,马克...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前夕,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合著的《社会主义再认识》出版了。这是一本选题上立意高远,构思上匠心独运的理论书籍。掩卷之际,令人心旷神怡,思绪飞扬! 半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一直深刻地影响着近现代中国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对这一理论的认识与实践,虽然倾尽心血,历经坎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付出过高昂的代价,但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却始终未完全弄清楚。十年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再认识 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 近现代中国 半个世纪 立意高远 共产党人 编辑部 使命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伟大理论成果
5
作者 谷景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8年第1期1-6,共6页
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全面系统地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一次新的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伟大理论成果。 就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 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全面系统地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一次新的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伟大理论成果。 就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来讲。从第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二书发表到今天,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经历了多次大的飞跃。第一次大飞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为科学,第二次大飞跃是从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第三次大飞跃是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第四次大飞跃是当代冲破僵化体制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从四百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再认识 理论成果 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社会主义改革 《乌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新课题
6
作者 包心鉴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共7页
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现已成为一个国际性潮流。本文总揽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发展,高屋建瓴,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再认识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 高屋建瓴 新课题 和理论 国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再认识方法论初探
7
作者 李高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本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它集中反映在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概括的十二个理论观点。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本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它集中反映在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概括的十二个理论观点。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根本成就,是我们党和人民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是我们党对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行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再认识 方法论 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 理论思维 生产力标准 实践标准 社会实践 科学社会 决定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主体性方面对社会主义再认识问题的探讨
8
作者 杨黎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6期1-6,38,共7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改革的十年,也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十年。我们的改革是以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为思想基础的,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又在改革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同改革紧密联系的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问题,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改革的十年,也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十年。我们的改革是以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为思想基础的,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又在改革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同改革紧密联系的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问题,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拟从认识的主体性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再认识 主体性 思想 主体认识结构 能动性 社会生活 马克思主义 客体 发展生产力 人们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商品经济新经验与社会主义再认识
9
作者 林子力 《改革》 1988年第6期9-12,共4页
对于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要有两个前提。第一是对现代商品经济新经验的概括,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对商品经济认识的更新。如果没有这种更新,而仍然按照传统理论去认识当今的商品经济,那就不可能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新概念得到科学的说明,... 对于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要有两个前提。第一是对现代商品经济新经验的概括,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对商品经济认识的更新。如果没有这种更新,而仍然按照传统理论去认识当今的商品经济,那就不可能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新概念得到科学的说明,也就谈不到对社会主义真正的再认识。第二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我国改革的根本经验的概括,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主义理论模式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再认识 社会主义理论模式 新经验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劳动商品化 经济职能 财产所有权 社会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
10
作者 于光远 《广东社会科学》 1988年第1期3-9,共7页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这一场改革,是当代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具有客观的,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即便人们在某一时期没有认识到这种必然性,随着历史的发展,这场改革也是会发生的.但是改革毕竟是人们自觉的行动,是...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这一场改革,是当代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具有客观的,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即便人们在某一时期没有认识到这种必然性,随着历史的发展,这场改革也是会发生的.但是改革毕竟是人们自觉的行动,是广大干部、广大群众以及拥护这场改革的各方面人士在党的领导下的自觉的行动.因此它又总是以反映上述历史必然性的认识作为它的思想基础.这个思想基础就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改革本身就是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的批判,就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得出的行动上的结论.不但进行改革的决心,来自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而且改革的目标、改革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再认识 社会主义体制 世界历史 当代中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行动 社会主义所有制 意志 思想 正在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范围和课题(续)
11
作者 于光远 《改革》 1988年第2期30-39,共10页
(五)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管理的探索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包括对发展的引导、调节、控制等等)不仅在内容上,即必须为人民的利益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而且在形式上,即在这种管理的方法与组织上,都应该与资... (五)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管理的探索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包括对发展的引导、调节、控制等等)不仅在内容上,即必须为人民的利益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而且在形式上,即在这种管理的方法与组织上,都应该与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管理在根本原则上有所不同。对这个不同,过去大家是很关心的,但是没有作出很准确的回答,甚至有时作了一些错误的回答。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地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把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进行的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制度,说成是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唯一的东西。比方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再认识 社会主义国家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所有制形式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再认识──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研究
12
作者 傅允生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3期24-28,共5页
社会主义再认识──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研究傅允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思想的核心,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主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涉及到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建议社会主义。前者属于思想认识范畴,所要解决的问... 社会主义再认识──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研究傅允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思想的核心,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主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涉及到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建议社会主义。前者属于思想认识范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在理论上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再认识 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思想 共产主义 邓小平文选 资本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 生产力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问题
13
作者 赵曜 《社会主义研究》 1985年第3期2-14,共13页
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人们对任何一个事物要取得比较完全和正确的认识,都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逐步深化。这就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正确的认识... 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人们对任何一个事物要取得比较完全和正确的认识,都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逐步深化。这就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正确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崭新而复杂的事物的认识,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更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再认识 阶级斗争 列宁 社会主义社会 建没 科学社会 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 一届三中全会 三中全会《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不断推向深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
14
作者 曾瑞芝 《理论月刊》 CSSCI 1998年第11期9-13,共5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再认识 马克思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思想路线 社会主义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15
作者 于光远 《财经问题研究》 1988年第1期3-14,共12页
我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拆成前后各4个字来理解它的含义。前4个字“社会主义”,告诉我们中国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当然不是说现在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1956年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后,中国就进入了社... 我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拆成前后各4个字来理解它的含义。前4个字“社会主义”,告诉我们中国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当然不是说现在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1956年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后,中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后4个字告诉我们,中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它的初级阶段,不但从1957年到1978年是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22年我认为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第一阶段,即起始阶段),也不但从1979年开始直到现在为止是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认为从1979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 基本形式 社会所有 中国社会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再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的范围和课题
16
作者 于光远 《改革》 1988年第1期31-37,54+194,共9页
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含义,就是在以往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澄清对社会主义的某些糊涂观念,纠正对社会主义的某些错误观点,并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跟上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在经济方面有下面几个问... 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含义,就是在以往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澄清对社会主义的某些糊涂观念,纠正对社会主义的某些错误观点,并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跟上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在经济方面有下面几个问题:1、进一步解决研究社会主义的方法论上的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对当代现存的社会主义社会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2、发展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将存在社会主义商品关系和按劳分配并列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经济特性。3、深入对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研究。4、明确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5、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管理的探索。6、研究如何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自发性事物问题。7、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概念和非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对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补充和助手作用。8、对社会主义消费品分配原则进行再认识。9、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再认识 经营权 所有制形式 所有权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标准与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17
作者 刘松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1-6,共6页
十年前,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是标志我国人民思想解放、民族觉醒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对冲破教条主义和旧观念的束缚,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第... 十年前,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是标志我国人民思想解放、民族觉醒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对冲破教条主义和旧观念的束缚,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 有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再认识 思想解放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相结合 实践标准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18
作者 杨光华 《探索》 1988年第2期14-14,共1页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了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问题,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从学说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到当前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潮流,都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扩展和深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就是重新认识社会主...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了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问题,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从学说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到当前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潮流,都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扩展和深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就是重新认识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怎么样搞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生产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再认识 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 初级阶段 重新认识 十三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地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
19
作者 龚育之 《改革》 1988年第6期12-14,共3页
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问题,理论界已经有过许多讨论。在去年召开的十三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纲领性文件里面,又正式地提出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任务。这个任务要求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动力方面,... 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问题,理论界已经有过许多讨论。在去年召开的十三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纲领性文件里面,又正式地提出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任务。这个任务要求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动力方面,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方面,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方面,还有其他方面,全面地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再认识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现代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观念 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理论 根本动力 全国代表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0
作者 李儒忠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22-27,共6页
一、《决定》提出了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问题如果从空想社会主义算起,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同时,历史已表明,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实践... 一、《决定》提出了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问题如果从空想社会主义算起,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同时,历史已表明,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实践在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只要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没有完结,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过程也就不会终止。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直至共产主义的到来,可以说,人民始终处于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过程之中。所不同者,只是在于这种认识的自觉性如何,正确性如何。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在不断地探索着社会主义的真理,近三十多年来,我们又在实践中不断对社会主义进行着再认识。各族人民从长期的历史经验中深切地体会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认识 社会主义再认识 认识过程 计划经济 传统观念 商品经济 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