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兴良 胡启南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5-17,共3页
人的全面发展 ,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是因为它完全地、自觉地保存了以往人的发展的全部财富。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 ,必须深刻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 人的全面发展 ,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是因为它完全地、自觉地保存了以往人的发展的全部财富。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 ,必须深刻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本质规定和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被引量:1
2
作者 郁建兴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4期13-18,43,共7页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如同一球体,任何一个面上的点都是连续的,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恒久追求构成了其连续性的根据。研究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也就不仅仅只是为了依照现有认识作出“正确”、“错误”的简单裁判,而更是为了从唯物...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如同一球体,任何一个面上的点都是连续的,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恒久追求构成了其连续性的根据。研究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也就不仅仅只是为了依照现有认识作出“正确”、“错误”的简单裁判,而更是为了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角度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工业化 乌托邦主义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毛泽东选集》 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剥削制度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好“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这篇大文章(一些粗疏并不连贯的思考和思路)
3
作者 王兆铮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7,1,共6页
现实社会主义是否必然优越于资本主义?这个问题已在理论和实践上使人们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疑问。这里一方面涉及理论本身的确定性问题,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理解。按传统的说法去理解,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将令人难以接受... 现实社会主义是否必然优越于资本主义?这个问题已在理论和实践上使人们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疑问。这里一方面涉及理论本身的确定性问题,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理解。按传统的说法去理解,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将令人难以接受,现在看来,其中隐含着许多不正确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重新论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写好“社会主义优于资本生义”这篇大文章》一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引导我们沿着作者提供的一些“粗疏并不连贯的思考和思路”探讨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现实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定性问题 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实践 实践问题 社会进步 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价值实现条件论
4
作者 熊晓红 钟志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11-13,共3页
社会主义价值实现条件论□熊晓红钟志明社会主义,无论从一种社会理想、社会运动还是一种社会制度来说,都意味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与他们的解放息息相关的根本价值。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既是历史发展的必... 社会主义价值实现条件论□熊晓红钟志明社会主义,无论从一种社会理想、社会运动还是一种社会制度来说,都意味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与他们的解放息息相关的根本价值。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价值 实现条件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毛泽东 国家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根本大计
5
作者 朱士高 林建公 《河北学刊》 1983年第1期31-35,共5页
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党中央曾多次郑重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近十二大报告里也明确指出:全党要“下定决心,保证尽一切努力,同时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党中央曾多次郑重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近十二大报告里也明确指出:全党要“下定决心,保证尽一切努力,同时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永葆革命的青春和活力。”“同时进行”就是“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这既是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内容和目标的科学概括,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根本大计。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上层建筑 物质生产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基本矛盾 物质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6
作者 徐正才 《理论月刊》 CSSCI 1994年第2期11-13,共3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徐正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生动地记录了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至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巡视南方十年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徐正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生动地记录了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至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巡视南方十年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开拓,不断前进的历史,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社会生产力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同志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自己
7
作者 张旗 《企业经济》 1982年第10期27-27,共1页
在一部分干部中,有这样一种看法,就是认为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搞的是社会主义,只要有社会主义思想就行了,用不着讲什么共产主义思想,甚至认为,在当前讲共产主义,还可能带来害处。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 在一部分干部中,有这样一种看法,就是认为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搞的是社会主义,只要有社会主义思想就行了,用不着讲什么共产主义思想,甚至认为,在当前讲共产主义,还可能带来害处。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说:“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必须用共产主义思想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一切先进分子”。这就是要求我们,用共产主义思想来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行动,而不管革命处于那个阶段。为什么在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要用共产主义思想来武装自己呢?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共产党员 先进分子 社会主义革命 共产主义 武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对象、任务、体系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地位的几点看法
8
作者 徐善广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54-58,共5页
开展对科学社会主义这门科学的对象、任务、体系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地位等问题的讨论,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科学社会 马克思主义学说 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解放 几点看法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政治经济学 奋斗目标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集体主义原则的价值导向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以谦 《学术界》 CSSCI 1999年第6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集体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集体主义观念 价值导向 个人主义 价值取向 个人利益 集体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百年关系述要(下)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建华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3期30-36,共7页
从源流的角度讲,在19世纪,虽然存在以“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命名的政党,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两党之间的关系。到20世纪初叶,同母同源的社会民主党出现了兄弟阋墙、分道扬镳的局面:其左派改称为“共产党”,即社会民主党共产党化... 从源流的角度讲,在19世纪,虽然存在以“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命名的政党,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两党之间的关系。到20世纪初叶,同母同源的社会民主党出现了兄弟阋墙、分道扬镳的局面:其左派改称为“共产党”,即社会民主党共产党化;其右派和中派承袭了社会民主党既有的外壳,内核则渐渐“异化”,并从组织上趋于统一。由此,世界工人运动中形成了共产党人与社会民主党人两分天下、互相对峙的格局;其后,两党虽曾一度有过接触与合作,但最终也未能补“天裂”。这种格局甚至影响到21世纪的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共产 社会民主党 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百年关系述要(上)
11
作者 林建华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2期18-23,共6页
从源流的角度讲,在19世纪,虽然存在以“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命名的政党,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两党之间的关系。到20世纪初叶,同母同源的社会民主党出现了兄弟阋墙、分道扬镳的局面:其左派改称为“共产党”,即社会民主党共产党化... 从源流的角度讲,在19世纪,虽然存在以“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命名的政党,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两党之间的关系。到20世纪初叶,同母同源的社会民主党出现了兄弟阋墙、分道扬镳的局面:其左派改称为“共产党”,即社会民主党共产党化;其右派和中派承袭了社会民主党既有的外壳,内核则渐渐“异化”,并从组织上趋于统一。由此,世界工人运动中形成了共产党人与社会民主党人两分天下、互相对峙的格局;其后,两党虽曾一度有过接触与合作,但最终也未能补“天裂”。这种格局甚至影响到21世纪的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共产 社会民主党 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材体系的逻辑起点、主线和终点问题
12
作者 燕国桢 秦醉霞 《现代大学教育》 1987年第4期52-55,共4页
任何科学理论体系,不仅在内容上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抽象,而且在理论形式上必定表示为严密的逻辑结构,并展示它自身和作者所要实现的目的和价值。因此,它必须具有自己体系赖以建立的逻辑起点,具有贯串全书的主线和整个体系逻辑演进的终点(... 任何科学理论体系,不仅在内容上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抽象,而且在理论形式上必定表示为严密的逻辑结构,并展示它自身和作者所要实现的目的和价值。因此,它必须具有自己体系赖以建立的逻辑起点,具有贯串全书的主线和整个体系逻辑演进的终点(落脚点)。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凡是具有上述三者的理论体系都是科学的。其关键是选择正确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原理 教材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体系 逻辑演进 科学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被引量:1
13
作者 谷焕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1,共3页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同时形成,这一思想是与实现共产主义内在统一的,即这一思想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而共产主义也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提出以后,随着俄国等东方国家...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同时形成,这一思想是与实现共产主义内在统一的,即这一思想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而共产主义也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提出以后,随着俄国等东方国家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马克思又完善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从而确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通过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向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趋进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呈现出新的理论形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这在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同时,人类也在向马克思设定的真正的世界历史趋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科贵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0年第1期19-33,共15页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全国人民在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正以史无前例的英雄步伐,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挺进。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把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全国人民在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正以史无前例的英雄步伐,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挺进。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把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精神 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革命 相结合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毛泽东同志 大跃进 社会主义文学 人民公社 自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人农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事件
15
作者 杜国庠 《学术研究》 1960年第Z1期11-14,共4页
一九五八年以来,中国工人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个学理论、学哲学、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群众运动。这是马克思主义运动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众所周知,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不但把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东西据为己有,而且垄断了劳... 一九五八年以来,中国工人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个学理论、学哲学、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群众运动。这是马克思主义运动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众所周知,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不但把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东西据为己有,而且垄断了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却厚颜地自以为高人一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哲学从过去在少数学者的“学术之宫”的禁锢下解放出来,放它到广阔的天地中去,到群众中去,使它成为广大工农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一百多年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大胜利、大发展,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随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它日益为广大工农群众所自觉地掌握和运用。我国工农群众学理论、学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运动 工农群众 毛泽东思想 中国工人 毛泽东著作 中国共产 学理论 列宁主义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农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是发现真理的唯一途径──邓小平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16
作者 陈朝宗 《理论学习月刊》 1998年第10期5-7,共3页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历史决定论 认识论基础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历史发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真理 社会主义理论 人类思维 邓小平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族的伦理道德文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席元麟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4年第4期37-43,共7页
土族的伦理道德文化席元麟土族先民自唐宋以来由中央王朝管辖,与其他民族人民共同开发经营祖国西部边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土族社会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伦理道德亦然。土族人民在缔造伟大祖国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中,创造了... 土族的伦理道德文化席元麟土族先民自唐宋以来由中央王朝管辖,与其他民族人民共同开发经营祖国西部边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土族社会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伦理道德亦然。土族人民在缔造伟大祖国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他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道德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道德观念 亲属称谓 家庭观念 传统伦理 人生观和世界观 家庭教育 阿寅勒 游牧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去的鲁迅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恩和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3期44-46,共3页
远去的鲁迅张恩和无论是谁都必须承认的事实是,从时间的观念看,鲁迅的生命实体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鲁迅逝世五十周年、六十周年……的到来和过去,鲁迅是越来越成其为一位历史人物,和其它历史人物一道俯瞰着以... 远去的鲁迅张恩和无论是谁都必须承认的事实是,从时间的观念看,鲁迅的生命实体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鲁迅逝世五十周年、六十周年……的到来和过去,鲁迅是越来越成其为一位历史人物,和其它历史人物一道俯瞰着以后现实的变化和历史发展。前些年,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历史人物 鲁迅思想 当代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习鲁迅 五四新文化运动 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伦理学的阶级性和几个现实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举忠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64-68,共5页
什么是伦理学?伦理学也叫道德科学,是一门研究道德本质、特点、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问。“伦理”一词,在我国通常是作为道德一词的同义语来使用的。因此、什么是伦理学,先得阐明“道德”、“伦理”二词的确切含义。在我国古籍中,“道... 什么是伦理学?伦理学也叫道德科学,是一门研究道德本质、特点、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问。“伦理”一词,在我国通常是作为道德一词的同义语来使用的。因此、什么是伦理学,先得阐明“道德”、“伦理”二词的确切含义。在我国古籍中,“道”和“德”作为一个词来使用是比较晚的。最初刷“道”来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有时也指社会的政治状况或做人的规矩、规范。“道”也包含有领导、道理、道路等多方面的含义。古代把“道”之有得于已称为“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道德教育 体育伦理学 阶级性 体育明星 运动员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道德关系 体育活动 教练员 道德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成因构架和核心
20
作者 刘广东 《理论学刊》 1987年第1期48-50,16,共4页
毛泽东伦理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一系列独创经验的伦理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从总体上说,是与整个毛泽... 毛泽东伦理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一系列独创经验的伦理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从总体上说,是与整个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相一致的。如同毛泽东思想出现在世界的东方、诞生在中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一样,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造因;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中国化,有着自己的体系构架和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伦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批判继承 历史过程 为人民服务 伦理观 早期伦理思想 道德遗产 伦理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