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曲折性
1
作者 荣开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8,共5页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曲折性,是科学社会主义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对我们当前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坚持改革开放中的社会主义方向,防止西方资产阶级的和平演变,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都具有极其重要...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曲折性,是科学社会主义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对我们当前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坚持改革开放中的社会主义方向,防止西方资产阶级的和平演变,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曲折性 社会主义发展 垂死性 列宁 马克思恩格斯 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科学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长期性及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2
作者 于喜繁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1-53,共3页
一百五十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随后,在《资本论》等重要著作中,马克思又做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的... 一百五十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随后,在《资本论》等重要著作中,马克思又做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的著名论断。一个半世纪过去了,时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私有制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实现形式 暴力革命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正确理解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充分估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长期性
3
作者 张瑞业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71-73,共3页
应充分估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长期性张瑞业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们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长期性估计不足,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估计不足。因而,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一部分人感到疑惑和彷徨,对社会主义的... 应充分估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长期性张瑞业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们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长期性估计不足,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估计不足。因而,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一部分人感到疑惑和彷徨,对社会主义的前途悲观失望。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历史进程 生产力的发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当代资本主义 统治阶级 所有权的社会 资本主义国有化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再认识
4
作者 张安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3-35,共3页
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再认识张安弟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它是决定这个时代发展方向的历史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弄清楚这一“历史必然性”,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 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再认识张安弟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它是决定这个时代发展方向的历史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弄清楚这一“历史必然性”,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社会 资本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5
作者 刘亦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5期4-5,10,共3页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反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则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时,则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反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则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时,则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制度发生革命。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时候,资本主义就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民主社会主义 历史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必然灭亡 科学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必然胜利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世界历史过程
6
作者 史青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11期12-15,共4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作为其存在和发展形式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事物即是运动,即是过程,事物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存在于事物的过程之中。社会制度也是如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也只能通过...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作为其存在和发展形式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事物即是运动,即是过程,事物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存在于事物的过程之中。社会制度也是如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也只能通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过程来体现。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从世界范围来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应当成为我们观察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一、世界新旧社会更替过程的长期性是一条历史的规律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所谓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从开始出现到它在全世界占统治地位的这一段时期,也就是世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种过渡在一国范围内或许只需要几十年、十几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首先 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社会制度 共产主义 当代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奴隶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7
作者 肖汉森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1-6,12,共7页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成为亿万群众的实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真正的历史大趋势,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一个决定性阶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成为亿万群众的实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真正的历史大趋势,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一个决定性阶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回溯历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8
作者 龚国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5,共5页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和思格斯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从理论上科学地论证了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又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向世界表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和思格斯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从理论上科学地论证了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又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向世界表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说,坚持社会主义已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还有迅速发展的趋势,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国民收入还没有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由于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和曲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地显示出来,于是,有些人就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产生了怀疑。那些热衷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在政治上丑化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思想理论上否定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否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企图从根本上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实现“全盘西化”的目的。因此有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再认识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科学技术革命 资产阶级 个人迷信 产生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当今时代的真正大趋势
9
作者 陈乃圣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13,共4页
自5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些发达国家兴起了以电子技术和核能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因而西方有人提出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1982年出版的... 自5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些发达国家兴起了以电子技术和核能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因而西方有人提出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如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1982年出版的《大趋势》中说,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开始了“全球卫星通讯的时代”、“信息的时代”。5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历史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历史时期,于是,又有人认为世界已进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存与竞争、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时代性质决定时代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10
作者 姜涛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5-38,共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于是,有些人认为,当今世界不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必须向资本主义靠拢的问题。对此,笔者持否定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于是,有些人认为,当今世界不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必须向资本主义靠拢的问题。对此,笔者持否定的看法。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厉史发展过程,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对这一问题作出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五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1
作者 金洪元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1-16,共6页
马克思主义者坚信,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种信念既不是出自对资本主义这种不合理社会制度的愤慨与痛恨,也不是源于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向往,更不是象空想社会主义那样建筑在什么“理性”,原则上的主观臆测,而是植根... 马克思主义者坚信,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种信念既不是出自对资本主义这种不合理社会制度的愤慨与痛恨,也不是源于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向往,更不是象空想社会主义那样建筑在什么“理性”,原则上的主观臆测,而是植根于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特别是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基础上的科学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空想社会主义 历史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 社会制度 理想社会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2
作者 曹世才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8-58,共1页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和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每一次否定,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扬弃”,即克服旧事物消极落后的方面,保留其积极进步的方面,不断把事物推向更高的...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和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每一次否定,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扬弃”,即克服旧事物消极落后的方面,保留其积极进步的方面,不断把事物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并为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否定之否定 事物发展 历史 辩证唯物主义 “扬弃” 旧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社会主义与数字资本主义的比较研究
13
作者 罗克全 隋昌鹏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7,共11页
数字时代是充满可能的时代,其可能性就在于:不同制度,结果迥异。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活经历了深刻的重塑,这种重塑理应而且能够与数字社会主义相契合。资本与数字技术深度结合,愈加隐蔽地攫取... 数字时代是充满可能的时代,其可能性就在于:不同制度,结果迥异。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活经历了深刻的重塑,这种重塑理应而且能够与数字社会主义相契合。资本与数字技术深度结合,愈加隐蔽地攫取数字劳动者创造的数字剩余价值。文章围绕数字资本主义与数字社会主义展开比较研究,剖析二者的本质差异,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理论参照。数字资本主义与数字社会主义的本质分野在于技术政治的选择。数字资本主义以资本逻辑驱动技术异化,数字社会主义则通过生产关系重构破解困局。文明形态的抉择由此清晰:数字资本主义将人降格为“数据载体”,而数字社会主义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回归人本,中国路径证明唯有锚定生产关系变革,方能实现从“算法霸权”到“数字正义”的文明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数字社会主义 数字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马克思资本观与社会主义现实的关系?——再评所谓的“公有资本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峰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63,共21页
不能把价值增殖与价值(或货币)的单纯量的增加混为一谈。二者虽然都表现为价值量的增多,但一方面,价值增殖基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目的。因此,不能把资本的增殖性和剥削性分割开来。另一方面,无论在个体... 不能把价值增殖与价值(或货币)的单纯量的增加混为一谈。二者虽然都表现为价值量的增多,但一方面,价值增殖基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目的。因此,不能把资本的增殖性和剥削性分割开来。另一方面,无论在个体私有经济还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由于不存在剥削关系,所以既不存在价值增殖,更不存在仅仅具有增殖性而不具有剥削性的所谓公有资本,尽管存在着价值(或货币)的单纯量的增加。社会主义需要利用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和资本关系发展生产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品、市场和资本可以内生于公有制经济。由此造成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层面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的并存和基于市场机制的竞争,而非“制度”层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和资本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同样,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旨在吸收和借鉴资本的文明面,发挥其在发展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而非把公有制经济变性为资本经济,把公有制经济不同形式中作为货币的货币变性为作为资本的货币,产生所谓的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只有立足于马克思的资本观,才能真正看清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进程并有效应对各种困难、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资本 私有资本 马克思资本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视资本主义及其技术手段的社会主义运用: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绍东 刘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1,共12页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核心特征是劳动者在资本的监督和控制下开展生产活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监视资本主义”成为现实。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区分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数字活动,考察了资本监视劳动手段的新发展。结论认为...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核心特征是劳动者在资本的监督和控制下开展生产活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监视资本主义”成为现实。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区分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数字活动,考察了资本监视劳动手段的新发展。结论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资本对劳动过程的监视手段更加隐蔽,监视范围更加广泛,在这种无孔不入的监视中,劳动者不得不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甚至社会大众的日常数字活动也在监视中成为剩余价值的新来源。技术本身并不具备社会属性,监视技术可以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其社会主义运用将极大地提高整合“分散知识”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扫清人类掌握“总体知识”的障碍,为建设大数据时代的“全息社会主义”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视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数字劳动 数字活动 全息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八大以来法国共产党的资本主义替代方案探析
16
作者 赵婷 敖旭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9,共9页
资本主义发展逻辑引发的诸多问题使人们对当前资本主义模式产生质疑。三十八大以来,法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分析,认为资本主义发展逻辑使法国面临系统性危机,当前法国政府的政策实践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为此,法国共产党提... 资本主义发展逻辑引发的诸多问题使人们对当前资本主义模式产生质疑。三十八大以来,法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分析,认为资本主义发展逻辑使法国面临系统性危机,当前法国政府的政策实践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为此,法国共产党提出了旨在实现民主的政治替代方案、推动公平的经济替代方案、促进平等的社会替代方案以及减少碳足迹的生态替代方案。然而,法国共产党的资本主义替代方案面临着理论认同缺失、改革与稳定难以平衡、欧盟政策约束等挑战。尽管面临诸多困难,法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替代方案的积极探索,仍为法国和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现行资本主义模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共产党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 世界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胜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59-63,共5页
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新技术的突破,资本主义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所谓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发展的“黄金”时代。从社会主义国家来看,生产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加迅猛,大大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发展的速度。1951年——1980年,几个发达资... 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新技术的突破,资本主义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所谓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发展的“黄金”时代。从社会主义国家来看,生产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加迅猛,大大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发展的速度。1951年——1980年,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日本为11.5%,西德为5.8%,法国为5%,美国为4%,英国为2.3%。而我国为12.5%,比发展最快的日本还高出0.8个百分点。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国家甚至还出现了挫折。于是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大喊大叫什么“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理论过时了”,“社会主义失败了。”这显然是谬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必然代替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无产阶级革命 生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坚定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心
18
作者 徐晨光 黄殿中 《湖湘论坛》 2001年第5期23-24,27,共3页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理想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连生 杨玲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4-68,共5页
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胡连生杨玲二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各国开始了自身的调整过程。进入80~9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已出现了较之本世纪初有很大不同的变化。资本主义的变化给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胡连生杨玲二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各国开始了自身的调整过程。进入80~9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已出现了较之本世纪初有很大不同的变化。资本主义的变化给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一些传统的理论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 科学社会 国有经济 国有化 爆发性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 无政府状态 股份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与批判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明明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8,共8页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无产阶级立场,在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与批判中,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首要考量因素,揭露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狭隘性,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是扩张掠夺、物质主义膨胀、人与自然失衡、两极分化的现代化。中国共产...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无产阶级立场,在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与批判中,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首要考量因素,揭露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狭隘性,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是扩张掠夺、物质主义膨胀、人与自然失衡、两极分化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认识与批判秉承辩证的态度,既没有因为其推动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而全盘肯定,也没有因为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弊端而全盘否定。在继承资本主义现代化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摒弃其糟粕,构筑其所不具备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结构,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资本主义现代化 西方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