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列宁关于社会主义东方道路“文化变革”的理论和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许京元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2,共6页
列宁开拓的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基本特点是“政治变革”先于“文化变革”。这样,无产阶级国家可以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在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逐步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 列宁开拓的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基本特点是“政治变革”先于“文化变革”。这样,无产阶级国家可以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在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逐步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在此过程中同时实现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造,为经典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建成准备必要条件。这条道路显示出与资本主义“以剥夺农民为基础”的血和泪的过程相比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列宁并不认为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唯一道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与道路多样性的统一,展现了社会主义的绚丽多姿和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东方道路 政治变革 文化变革 “和平组织'文化’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的艰难探索——纪念《论十大关系》等著作发表50周年 被引量:1
2
作者 许京元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4,共5页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始终是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历史主题,是东方道路优越性得以显示的关键。从《论十大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党围绕这一主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经过整整半个世纪的探索,其间经过了重大的曲折。党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始终是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历史主题,是东方道路优越性得以显示的关键。从《论十大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我党围绕这一主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经过整整半个世纪的探索,其间经过了重大的曲折。党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使我党对现实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有了清醒的认识,制定了正确路线,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找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东方道路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