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生产的范式突破——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与境分析
1
作者 满莹 柳海民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85,共8页
教育学知识的社会建构性决定了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生产遵循着知识与社会双向建构的知识社会学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生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厚的教育理论支撑和智识指导,而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 教育学知识的社会建构性决定了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生产遵循着知识与社会双向建构的知识社会学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生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厚的教育理论支撑和智识指导,而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和社会与境。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生产彰显主体性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需明晰价值立场,以构建人民可信可用可享的教育学知识体系为价值标准;厘定方法原则,以“中国特色”为原则生产凸显中国主体性的原创知识;建构话语逻辑,以内外向度的融通调和达致中国教育学话语的理论自主;重塑国际格局,以融合共生为旨归增进教育学知识的本土创生与他域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 社会与境 知识生产 知识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教育知识”的兴起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定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82,共5页
"教育知识"的兴起是一个颇值得关注的学术现象。析其涵义,"教育知识"与"教育理论"所指相近,但在研究(生产)的主体、主要环节等方面有所不同,都有存在的学理空间。探其缘由,"教育知识"的兴起以... "教育知识"的兴起是一个颇值得关注的学术现象。析其涵义,"教育知识"与"教育理论"所指相近,但在研究(生产)的主体、主要环节等方面有所不同,都有存在的学理空间。探其缘由,"教育知识"的兴起以教育研究权力的解放为背景,以突破教育研究的困境为契机,以普遍的个体对自身教育实践的反思为基础。论其意义,"教育知识"标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强调以知识的主体间性超越其主观性,注重以社会与境的历时变迁理解生产方式的转换,认为教育知识生产与其所在的社会与境之间具有本质性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知识 教育理论 主体间性 社会与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