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形成背景、理论渊源及构成框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慧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9,共8页
近年来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技术转型理论成为解决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导性理论,并形成了多个理论分支。作为其分支之一的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理论,以整个系统为分析对象,将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强调... 近年来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技术转型理论成为解决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导性理论,并形成了多个理论分支。作为其分支之一的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理论,以整个系统为分析对象,将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强调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之间动态、非均衡的协同演化,推动系统整体的变革与创新,成为当前理解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主流分析框架。为了系统把握这一理论内涵,本文讨论了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的形成背景,从演化经济学、创新社会学、制度理论等多学科角度探讨其理论渊源,系统分析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的构成及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通过上述三个层级之间动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动可持续转型的演进过程、阶段特点及表现形式,以期丰富系统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的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技术转型多层视角 形成背景 理论渊源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技术系统可持续转型研究:思路、批评、进展及反思 被引量:8
2
作者 姚遂 陈卓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5-155,共11页
可持续转型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新领域,其核心思想是研究如何实现和管理当前非可持续性的社会—技术系统根本性转变。本文在介绍该研究的4个思路基础上,结合发展过程中受到的主要批评,从转型机制的深入、行动主体、地理空... 可持续转型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新领域,其核心思想是研究如何实现和管理当前非可持续性的社会—技术系统根本性转变。本文在介绍该研究的4个思路基础上,结合发展过程中受到的主要批评,从转型机制的深入、行动主体、地理空间、政治和权力以及政策研究5个主题归纳其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可持续转型研究不断吸收其他社会科学的洞见以修正和补充不足,使之呈现出开放和争鸣之势,但是该研究依然还面临诸多挑战,新问题需要学者进一步反思。可持续转型研究对中国的系统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将中国真正纳入全球可持续转型研究更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转型 技术创新系统 战略利基管理 社会—技术转型的多层视角 转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能源汽车的社会—技术域分析及其转型推动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薛奕曦 邵鲁宁 +1 位作者 尤建新 毕晓航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8,共11页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依赖于技术和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协同演化。基于此,本文以社会—技术转型理论为基础,采用多层次视角框架,分析我国目前以传统汽车为主导的汽车域内各要素的动态联系和互馈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技术情景方法勾勒出我...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依赖于技术和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协同演化。基于此,本文以社会—技术转型理论为基础,采用多层次视角框架,分析我国目前以传统汽车为主导的汽车域内各要素的动态联系和互馈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技术情景方法勾勒出我国现行汽车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基本情景。本文丰富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创新理论和方法研究,并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转型 多层视角 社会—技术 社会—技术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路径探析——基于社会技术转型思路 被引量:34
4
作者 陈卓淳 姚遂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2-68,共7页
社会技术转型的多层视角(MLP)是转型理论的最新进展,它认为转型是由三个层面——微观层的技术利基,中观层的社会技术体制和宏观层的大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个非线性的演化过程。该思路通过分析技术和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寻求理... 社会技术转型的多层视角(MLP)是转型理论的最新进展,它认为转型是由三个层面——微观层的技术利基,中观层的社会技术体制和宏观层的大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个非线性的演化过程。该思路通过分析技术和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寻求理解社会技术体制的长期变化。本文以MLP为分析思路,研究我国电力系统现行体制已经发生的动态变化;并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时间维度,对我国低碳电力系统转型路径提出一个概念性的分析框架。短期的转变路径,延续和发展现有体制结构和治理模式,通过体制内行为主体有意识地调整创新活动和发展的方向,来解决体制内部矛盾和压力,实现政府2020年的减排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目标。中期的重构路径,基本实现电源结构实质性改变,火力发电比例逐步下降,可再生能源发电对其主导地位形成冲击和挑战,电力系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态。长期的重置路径通过新的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质的突破和飞跃,实现高煤高碳的电力体系由新的低碳体制取代这一长期目标。本文从理论和方法上丰富了目前我国低碳转型的讨论,对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的行为主体也可提供一种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技术转型 多重视角 转型路径 电力系统低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技术情景下的中国汽车产业低碳转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文婕 孙瑾 陈晓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7,共8页
目前,国内外气候变化形势严峻,锁定“碳达峰”,实现“碳中和”,汽车产业低碳转型势在必行。首先,基于多层次视角(MLP)剖析我国汽车产业的社会—技术情景,并结合多层面间交互作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社会—技术情景中的低碳转型路径。然后... 目前,国内外气候变化形势严峻,锁定“碳达峰”,实现“碳中和”,汽车产业低碳转型势在必行。首先,基于多层次视角(MLP)剖析我国汽车产业的社会—技术情景,并结合多层面间交互作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社会—技术情景中的低碳转型路径。然后,基于专利数据挖掘,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汽车产业低碳转型路径中不同主体间技术合作情况,分析我国汽车产业低碳转型路径的阶段特征。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低碳转型处于成长期,整体合作网络规模不大,各主体联盟程度不高,独立小网络占比较大;合作专利数量整体上呈现分布不均特征,技术合作主要集中于华东和华北地区;转型路径中各行动者尤其是技术开发主体和政策制定者需通过技术创新、政策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低碳转型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视角 汽车产业低碳转型 社会网络分析 技术合作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视角方法分析创新发展的可持续转型研究--以德国鲁尔区转型发展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天航 赵小渝 陈劭锋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6-84,共9页
如何以创新发展来引领包括能源转型在内的可持续转型,是现在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但是现阶段中国创新发展的可持续转型面临政策机制的瓶颈。本研究使用多层次视角方法,从社会技术场景层、社会技术机制层、社会技术利基创新层三个层次分... 如何以创新发展来引领包括能源转型在内的可持续转型,是现在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但是现阶段中国创新发展的可持续转型面临政策机制的瓶颈。本研究使用多层次视角方法,从社会技术场景层、社会技术机制层、社会技术利基创新层三个层次分析德国鲁尔传统工业区转型案例。德国鲁尔区经历了先繁荣、后衰退、再转型的过程,从早期仅追求发展的经济效益,成功转型为兼顾社会效益的发展模式。如今的鲁尔区已实现资源型城市从依赖煤炭的能源经济体系向低碳、绿色的经济结构转型。本案例分析为探索我国如何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提供可供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创新发展的可持续转型 多层视角 社会-技术系统 德国鲁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能否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赋权——通过五层阶梯结构辨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潘浩之 吕守军 陈杰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92,127,共13页
“技术赋权”是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通过新兴技术促进政府以外多元力量参与和协作的路径。技术赋权是否能真正实现广大公众的增权?以元宇宙技术为例,其一方面能为政府与公众提供新的沟通渠道与媒介,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被技术资本利用为实现... “技术赋权”是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通过新兴技术促进政府以外多元力量参与和协作的路径。技术赋权是否能真正实现广大公众的增权?以元宇宙技术为例,其一方面能为政府与公众提供新的沟通渠道与媒介,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被技术资本利用为实现“资本控权”的工具。针对该矛盾,五层阶梯结构创新了现有元宇宙技术赋权理论,辨析元宇宙影响下不同社会主体获得技术赋权的地位与类型。五层阶梯结构的五个不同层级代表了公众获得技术赋权从低至高的程度,分别为“资本控权”“表象互动”“公众参与”“协同共创”“授权自治”。五层阶梯结构的每一层级分别根据技术赋权关键词,识别、阐明了公众在社会治理中的对应角色与相应案例。研究结果显示:“协同共创”在现实社会治理背景下有较强的推广基础,是目前数字化转型实践可行的发展方向,对技术赋权中元宇宙的应用导向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同时,五层阶梯结构也警示技术资本利用元宇宙逃避监管,并防止通过推行“新自由主义”议程扩大资本控权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 技术赋权 阶梯结构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利基与社会-技术系统型模式——以德国海上风电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卓淳 徐长生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0-188,共9页
本文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的多重视角思路,通过对转型的条件、动力、基本模式及其互动机制多个方面进行梳理整合,提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转型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解析德国基于海上风电技术推动其能源系统可持续转型的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本文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的多重视角思路,通过对转型的条件、动力、基本模式及其互动机制多个方面进行梳理整合,提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转型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解析德国基于海上风电技术推动其能源系统可持续转型的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分析表明,德国政府从法律法规、实践标准、资源调动和权力赋予等不同方面对技术利基持续实施自上而下的扶持政策,使该技术最终进入市场,加速了合意的转型速度。最后讨论政府行为在推进技术扩散和系统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技术系统 转型的多视角 利基 转型模式 海上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嵌入的医疗人工智能伦理规制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汪琛 孙启贵 徐飞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2-180,共9页
伦理价值已经成为医疗人工智能持续发展必要的衡量要素,既往研究详细梳理和分析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医疗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伦理与道德问题,并尝试提出针对不同医疗情景的治理建议,但面对智能化医疗转型中系统性的伦理价值缺失,鲜有整体性... 伦理价值已经成为医疗人工智能持续发展必要的衡量要素,既往研究详细梳理和分析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医疗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伦理与道德问题,并尝试提出针对不同医疗情景的治理建议,但面对智能化医疗转型中系统性的伦理价值缺失,鲜有整体性的综合研判。本文运用社会-技术转型理论,立足宏观地景与微观利基双重层面,洞悉目前医疗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存在的不及之处,以未来智能医疗社会-技术体制的塑成路径为切入,认为社会网络对话机制、制度革新与社会实验是伦理价值嵌入医疗人工智能设计的可行路径,强调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协商、多维制度规范间的协同共进以及社会-技术实验的实践反馈是医疗人工智能“科技向善”的必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价值 社会-技术转型 多层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