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决定的孤独”:个体化时代青年社交样态背后的“自我逻辑”审思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佳媛 林滨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4,共9页
“自我决定的孤独”是青年群体在当今时代的新型个体孤独,具有高度“自我意识”的青年个体构筑“自我孤岛”的社交图景主要呈现两个面向:私人情感场域“断离式”的情感封闭和公共社交领域“降级式”的社交样态。青年社交样态的背后是“... “自我决定的孤独”是青年群体在当今时代的新型个体孤独,具有高度“自我意识”的青年个体构筑“自我孤岛”的社交图景主要呈现两个面向:私人情感场域“断离式”的情感封闭和公共社交领域“降级式”的社交样态。青年社交样态的背后是“自我脱嵌性”与“自我重嵌性”双重统一的“自我逻辑”的建构过程,既展现了个体化进程中青年基于“自我”视角所作出的社交选择,又突显了青年在个体性与社会性双重维度上的社交诉求。在现代性视角下,“自我逻辑”的建构揭示出现代“自我”在情感逻辑与经济理性逻辑双重纠缠中的情感转向与“自我决定的孤独”的情感悖论,并折射出现代性的吊诡之处。因此,面对青年群体“自我决定的孤独”的情感隐忧,需在观念层面克服理性主义的情感逻辑并关注“情感自我”的建构,在实践层面“重拾附近”并构建“情感共同体”,以此应对现代性“孤独自我”的存在性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决定的孤独” 社交样态 自我逻辑 现代性吊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