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劳动中隐蔽性数字剥削的深层逻辑解蔽——以社交平台劳动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绍勇 王雨晨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8,共10页
社交平台劳动是数字劳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用户使用社交平台服务的同时无偿生产数字产品的一种新型劳动。随着社交平台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交平台劳动中可能存在隐蔽性的剥削,这种隐蔽性源自用户对所从事数字劳动的认... 社交平台劳动是数字劳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用户使用社交平台服务的同时无偿生产数字产品的一种新型劳动。随着社交平台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交平台劳动中可能存在隐蔽性的剥削,这种隐蔽性源自用户对所从事数字劳动的认知偏差。首先是“我选择”,潜在用户根据平台提供的服务主动选择成为平台用户,用户会因为自己消费者的身份而忽视自身的生产者身份。其次是“我获利”,用户关注获得了平台提供的服务,而忽视平台方与用户之于数据劳动产品的操作权限是不平等的。最后是“我需要”,用户关注平台的使用体验,而忽视了平台造成的用户依赖,最终被社交平台支配。也就是说,社交平台劳动的复杂性导致了用户的认知偏差,且这种偏差在平台资本逻辑的驱动下被不断加深,致使其中的数字剥削变得秘而不宣。因此,对隐蔽性数字剥削的深层逻辑解蔽,将成为对社交平台劳动中隐蔽性数字剥削进行道德谴责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剥削 社交平台劳动 数字劳动 隐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