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礼法论争中的冈田朝太郎与赫善心--全球史视野下的晚清修律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新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76,共11页
晚清修律的历史契机,使得冈田朝太郎与赫善心两位外国学者,在异国他乡分属于法理与礼教两个不同阵营,展开了一场学术论辩。礼法论争的背后,有着固有法与外来法、日本法与德国法、东方与西方之间微妙紧张的复杂关系。晚清修律处于世界法...
晚清修律的历史契机,使得冈田朝太郎与赫善心两位外国学者,在异国他乡分属于法理与礼教两个不同阵营,展开了一场学术论辩。礼法论争的背后,有着固有法与外来法、日本法与德国法、东方与西方之间微妙紧张的复杂关系。晚清修律处于世界法典编纂的新时代,是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而不是单维度的移植继受,对其观察应该站在全球史的高度视野。赫善心与冈田朝太郎关于礼教与法律关系的争论乃法律文明固有论与进化论之争,前者关于礼法一体的观点体现了德国历史法学尤其是日耳曼学派思想的影响,后者关于礼法分离的主张有孟德斯鸠关于中国法的看法和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的理论支持。两人关于晚清修律的策略具有共识,都认为在收回领事裁判权的目标下,法律改革的重心应该是司法和监狱制度,冈田朝太郎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作为新刑律无夫和奸去罪化的理由仅仅是诉诸政治正确的一种修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修律
礼法论争
冈田朝太郎
赫善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礼法论争到孔教入宪——法理健将汪荣宝的民初转折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新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8,共9页
汪荣宝在清末《大清新刑律》制定过程中,力主废除纲常礼教条款的《暂行章程》,但民初起草《天坛宪草》时,却是"孔教入宪"的积极倡导者。他支持孔教为国教,批评《临时约法》的信教自由条款,并使得孔子之道写入了《天坛宪草》...
汪荣宝在清末《大清新刑律》制定过程中,力主废除纲常礼教条款的《暂行章程》,但民初起草《天坛宪草》时,却是"孔教入宪"的积极倡导者。他支持孔教为国教,批评《临时约法》的信教自由条款,并使得孔子之道写入了《天坛宪草》的教育条款之中。在清末民初这一转折的背后,折射出一个儒家宪政保守主义者内在之善变和其时代的智识话语与意蒂牢结之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荣宝
礼法论争
孔教入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礼法论争中的失踪者:赫善心的生平与思想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礼登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73,共13页
赫善心是德国在青岛建立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俗称德华大学)法政科的法律讲师,除了他的中文名字和他所撰写的《中国新刑律论》,中国学者长期以来对他所知甚少。他在清末修律的过程中对保守派持支持的立场,被有的学者批判为是违背了...
赫善心是德国在青岛建立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俗称德华大学)法政科的法律讲师,除了他的中文名字和他所撰写的《中国新刑律论》,中国学者长期以来对他所知甚少。他在清末修律的过程中对保守派持支持的立场,被有的学者批判为是违背了良心。近年新发现的赫善心的档案资料和他的著述证实了中国学者对这位法律史上失踪者的批判有失偏颇。事实上,他与作为改革派顾问的日本学者冈田朝太郎同为德国刑法巨擘李斯特的弟子,而他本人还是20世纪初期德国法学界在研究法律技术方面的重要学者。在当时德国立法法学兴起的大背景下,他对于中国清末修律方向和原则发表的看似保守的观点,完全源自于他的学术自信。他的思想实质上与19世纪后期德国自然主义法学的立场有关,并且建立在对德意志数百年来引入外国法历史经验的总结基础上,因此是有理有据,严肃真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善心
《中国新刑律论》
礼法论争
冈田朝太郎
法律技术
自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礼法论争中的冈田朝太郎与赫善心--全球史视野下的晚清修律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新宇
机构
清华大学
清华法学院近代法研究中心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76,共11页
基金
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清新刑律》新研究及资料汇编”(项目号13BFX015)
中国法学会项目“近代中国的法政论争研究”(项目号2015D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晚清修律的历史契机,使得冈田朝太郎与赫善心两位外国学者,在异国他乡分属于法理与礼教两个不同阵营,展开了一场学术论辩。礼法论争的背后,有着固有法与外来法、日本法与德国法、东方与西方之间微妙紧张的复杂关系。晚清修律处于世界法典编纂的新时代,是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而不是单维度的移植继受,对其观察应该站在全球史的高度视野。赫善心与冈田朝太郎关于礼教与法律关系的争论乃法律文明固有论与进化论之争,前者关于礼法一体的观点体现了德国历史法学尤其是日耳曼学派思想的影响,后者关于礼法分离的主张有孟德斯鸠关于中国法的看法和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的理论支持。两人关于晚清修律的策略具有共识,都认为在收回领事裁判权的目标下,法律改革的重心应该是司法和监狱制度,冈田朝太郎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作为新刑律无夫和奸去罪化的理由仅仅是诉诸政治正确的一种修辞。
关键词
晚清修律
礼法论争
冈田朝太郎
赫善心
分类号
D909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礼法论争到孔教入宪——法理健将汪荣宝的民初转折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新宇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清华大学法学院近代法研究中心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8,共9页
基金
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清新刑律>新研究及资料汇编"(项目号13BFX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汪荣宝在清末《大清新刑律》制定过程中,力主废除纲常礼教条款的《暂行章程》,但民初起草《天坛宪草》时,却是"孔教入宪"的积极倡导者。他支持孔教为国教,批评《临时约法》的信教自由条款,并使得孔子之道写入了《天坛宪草》的教育条款之中。在清末民初这一转折的背后,折射出一个儒家宪政保守主义者内在之善变和其时代的智识话语与意蒂牢结之变。
关键词
汪荣宝
礼法论争
孔教入宪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礼法论争中的失踪者:赫善心的生平与思想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礼登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73,共13页
文摘
赫善心是德国在青岛建立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俗称德华大学)法政科的法律讲师,除了他的中文名字和他所撰写的《中国新刑律论》,中国学者长期以来对他所知甚少。他在清末修律的过程中对保守派持支持的立场,被有的学者批判为是违背了良心。近年新发现的赫善心的档案资料和他的著述证实了中国学者对这位法律史上失踪者的批判有失偏颇。事实上,他与作为改革派顾问的日本学者冈田朝太郎同为德国刑法巨擘李斯特的弟子,而他本人还是20世纪初期德国法学界在研究法律技术方面的重要学者。在当时德国立法法学兴起的大背景下,他对于中国清末修律方向和原则发表的看似保守的观点,完全源自于他的学术自信。他的思想实质上与19世纪后期德国自然主义法学的立场有关,并且建立在对德意志数百年来引入外国法历史经验的总结基础上,因此是有理有据,严肃真诚的。
关键词
赫善心
《中国新刑律论》
礼法论争
冈田朝太郎
法律技术
自然主义
分类号
D909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礼法论争中的冈田朝太郎与赫善心--全球史视野下的晚清修律
陈新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礼法论争到孔教入宪——法理健将汪荣宝的民初转折
陈新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礼法论争中的失踪者:赫善心的生平与思想
黄礼登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