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甘肃礼岷成矿带西段金成矿条件及成矿预测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郭红乐
董俊超
刘江领
刘新会
李福生
马永兵
-
机构
武警黄金第五支队
陕西中核资源有限公司
-
出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6期22-29,共8页
-
文摘
工作区位于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区内地层系统发育较为齐全,地层岩性组合多为砂岩和板岩互层,有利于金成矿的运移和保存,叠加褶皱和断裂控制着矿体空间定位及矿床分布。花岗岩体的活动与金成矿关系密切,脉岩与矿脉空间关系密切。金矿成矿与热液活动有关,各类热液蚀变极为发育,与金成矿密切相关的热液蚀变主要为碱质交代作用、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褐铁矿化等。通过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变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区内已发现矿床的研究成果、区内化探及遥感成果,综合各种有利找矿信息,预测出塔儿里别竜沟和北门沟3个成矿靶区。
-
关键词
成矿条件
成矿预测
礼岷成矿带
甘肃省
-
Keywords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metaUogenic prediction
Lixian-Minxian gold belt
Gansu Province
-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西秦岭岷礼成矿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马承
宋伊圩
孙彪
王占彬
-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
-
出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4期489-499,共11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甘肃寨上金矿岩金普查”(编号:DD20191018)资助。
-
文摘
通过对西秦岭岷礼成矿带化探数据中Au、Cu、Pb、Zn、W和Sn进行分形模型研究,发现Au和Sn具有多层次的地球化学场,指示该区Au和Sn具有更高的富集程度和成矿潜力。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到的第一主因子(F1)的元素组合为Co-Cr-Cu-Ni-Ti-V-Zn,代表了晚古生代地层,其得分分布与区域铜、金矿化套合较好,表明矿化可能来自于该套地层。代表铅—锌、钨—锡矿化的因子(F2~F4)得分与晚三叠纪侵入岩体一致,表明该系列矿化与岩浆作用相关。F5因子只含有Au元素,表明金矿化更可能受区域复杂褶皱断裂系统的控制。研究结果将为岷礼成矿带地质找矿提供新的方向。
-
关键词
分形模型
因子分析
地球化学特征
矿化类型
成矿潜力
岷礼成矿带
-
Keywords
fractal model
factor analysi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mineralization types
metallogenetic potentiality
Minxian-Lixian metallogenic belt
-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CSAMT法在甘肃寨上金矿区南矿带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 3
-
-
作者
郑振云
刘召军
郑洁
-
机构
武警黄金第二总队
武警黄金第五支队
北京交通大学
-
出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2期13-16,共4页
-
基金
黄金专项经费项目"甘肃省岷县寨上矿区岩金普查"(编号:201404020501)资助
-
文摘
CSAMT法是在大地电磁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源电磁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受地形影响小、分辩率高、勘探深度大及穿透性强等优点,是矿产勘查中广泛使用的物探方法。寨上金矿区南矿带位于背斜的核部,矿脉产状不稳定,钻孔布设难度较大。为了查清矿脉产状及延深情况,采用CSAMT法测量,发现高阻体3处,低阻带3处。已知的31、32和41号脉产于高阻体与低阻带接触部位,根据CSAMT测量成果布设钻孔ZK43-1见矿,找矿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物探方法
地质特征
礼岷成矿带
寨上金矿
甘肃省
-
Keywords
CSAMT
gecophysical method
geological charactersitics
Li-Min metallogenic belt
Zhaishang gold deposit
Gansu Province
-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西秦岭寨上金矿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刘诚
李含
孙彪
叶高峰
郝子琼
薛东旭
邓安东
-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8-672,共15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191018、DD20211552)的成果。
-
文摘
寨上金矿是中国西秦岭构造带内一个重要的超大规模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以往对该金矿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床学、年代学和成矿特征等方面,缺乏地球物理工作的系统梳理。本文以贯穿研究区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及激电工作为主体研究寨上金矿的深部结构,结合地质资料建立了矿区典型地质—地球物理解释模型,探讨成矿机制,总结寨上金矿赋矿标志,推测可能的矿体赋存位置和深度范围。研究表明,寨上金矿总体位于扎麻树—卓洛背斜,以区内深大断裂为界,分为成矿条件、深部电性结构均有所差异的南、北矿带两部分,矿化主要赋存于构造薄弱地带,区域地球物理证据表明近地表未出现大规模的岩浆侵入,其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与区域性深大断裂相关。
-
关键词
寨上金矿
岷礼成矿带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
赋矿规律
-
Keywords
Zhaishang gold mine
minli metallogenic belt
CSAMT
ore hosting law
-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