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烧圆明园时外交照会及礼单原件等稀见史料考释——兼论恭亲王奕与清季政治舞台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天根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100,共12页
伦敦访学期间,笔者在大英图书馆发现了有关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恭亲王奕?致格兰特将军的外交照会和恭亲王的礼单等两份稀见的史料。第一份材料展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先由英使臣发出警告,再伴之军事征服并由英方水陆军予以实施... 伦敦访学期间,笔者在大英图书馆发现了有关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恭亲王奕?致格兰特将军的外交照会和恭亲王的礼单等两份稀见的史料。第一份材料展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先由英使臣发出警告,再伴之军事征服并由英方水陆军予以实施。交涉过程中总览全局及与清方谈判的是英使臣,其中巴夏礼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份材料表现出恭亲王奕?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采取多维策略,展开多重外交,在政治舞台上展现了台前与幕后的多面人生。研究这些史料,分析恭亲王奕?及其政治舞台,有利于把握中英双方最初真实的战略意图、姿态及其变化的逻辑层次,对于研究中英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照会 礼单 奕䜣 政治舞台 中英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瞻礼单述论:兼说西历的东传
2
作者 康志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2-128,共7页
瞻礼单(liturgical calendar or ordo)是以公历的形式记载天主教会全年礼仪的日历,因里面标注着天主教的主日、节日、守斋日、圣人纪念日,方便基督徒参加教会礼仪而得名。瞻礼单在明朝末年由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在以后的传播中,这一西... 瞻礼单(liturgical calendar or ordo)是以公历的形式记载天主教会全年礼仪的日历,因里面标注着天主教的主日、节日、守斋日、圣人纪念日,方便基督徒参加教会礼仪而得名。瞻礼单在明朝末年由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在以后的传播中,这一西洋年历不仅在教会内使用,也逐渐被中国社会所认识。本文主要对瞻礼单的传入、制作、功用以及国人对西历的理解诸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寻觅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一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礼单 西历的东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画扇、别敬与关系:清京官绘画中的礼物循环范式 被引量:1
3
作者 韩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88,I0003,共10页
礼物人类学与传统文人画研究具有较高的适配性。通过各种基于官僚体制和绅士制度的人际关系,京官画家潘曾莹构建起艺术授受网络。书画创作与门生节寿、外官三敬之间构成礼物循环。绅士礼仪经济和艺术授受相遇合,画家在礼物世界的冒险征... 礼物人类学与传统文人画研究具有较高的适配性。通过各种基于官僚体制和绅士制度的人际关系,京官画家潘曾莹构建起艺术授受网络。书画创作与门生节寿、外官三敬之间构成礼物循环。绅士礼仪经济和艺术授受相遇合,画家在礼物世界的冒险征程就此展开,即在规避道德指责的同时获得“回礼”,并进而建立持续良性循环的礼物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 清代 礼单 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花礼
4
作者 肖勋仁 《职教论坛》 1998年第12期37-37,共1页
前些天,堂弟找了个对象,女方打了礼单过来,男方要回礼单。这个过程颇像合同前的承诺。婶婶叫我帮她抄写回礼单。抄着,抄着,见到一个新词:扬花礼。我问婶婶:“扬花礼是什么礼?”婶婶笑道:“傻瓜,扬花礼就是新娘的兄辈抱新娘上... 前些天,堂弟找了个对象,女方打了礼单过来,男方要回礼单。这个过程颇像合同前的承诺。婶婶叫我帮她抄写回礼单。抄着,抄着,见到一个新词:扬花礼。我问婶婶:“扬花礼是什么礼?”婶婶笑道:“傻瓜,扬花礼就是新娘的兄辈抱新娘上轿的那个礼。”我“噢”了一声,停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娘 农职校 礼单 比喻 左拉 姑娘 俚语 乡土 习俗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