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科学”如何落地:现代乡土小说中的科学话语建构与礼俗社会转型 |
姜溪海
赵普光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礼俗社会”视角下的农村老年协会作用研究——基于陕西省农村老年协会的调查 |
王振
刘林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11
|
|
3
|
数字治理嵌入乡村礼俗社会的可能路径及其调谐 |
杨嵘均
喻包庆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8
|
|
4
|
从“礼俗社会”迈向“法理社会”——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
黄薇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12
|
|
5
|
新书介绍:《知识、礼俗与政治:宋代地理术的知识社会史探》 |
段海龙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6
|
法理社会与法治国家 |
谢晖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7
|
中国历史背景下的西方市民社会观念 |
T.A.墨子刻
陈振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8
|
理性的界限——先秦两汉思想转型提供的启示 |
冯达文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9
|
迷狂的家户经验——王屋山巫医仪式的一项考察 |
马丹丹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3
|
|
10
|
传媒评论的范围和任务 |
展江
|
《新疆新闻界》
|
1998 |
4
|
|
11
|
“田园将芜”时代的法律文化——对“小悦悦事件”的反思 |
朱道坤
|
《法治研究》
|
2012 |
3
|
|
12
|
黑色喜剧《同喜》的理性与荒诞 |
骆浩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3
|
孔子的民俗文化观与希尔斯的“奇理斯玛权威” |
董晓萍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
14
|
卡门卡郑汝纯法律思想管窥 |
於兴中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5
|
梁漱溟先生的民族自救之路──重读《乡村建设理论》 |
陈树德
|
《社会》
北大核心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