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礼俗仪式场域的浙东锣鼓及其表现形态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7-172,185,共7页
浙东锣鼓是中国传统吹打乐的代表性乐种之一,它依附于民间礼俗仪式场域,是仪式行为的音声表达。在浙东一带,凡岁时节庆、庙会社火、婚丧仪礼、祭祖祈神、开渔谢洋等民间礼俗活动皆离不开锣鼓。浙东锣鼓之所以生生不息流传至今,是因为它... 浙东锣鼓是中国传统吹打乐的代表性乐种之一,它依附于民间礼俗仪式场域,是仪式行为的音声表达。在浙东一带,凡岁时节庆、庙会社火、婚丧仪礼、祭祖祈神、开渔谢洋等民间礼俗活动皆离不开锣鼓。浙东锣鼓之所以生生不息流传至今,是因为它具有礼俗文化基质和礼俗仪式功能,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民众在礼俗仪式音乐中,获得了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本土文化身份的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浙东锣鼓 礼俗仪式:表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礼俗文化及其用乐的系统性传承——圈头、胜芳音乐会发展青少年非遗传承人的启示
2
作者 孙茂利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5,共7页
京津冀地区的笙管乐音乐会分为北乐会、南乐会两种类型。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快速转型,部分乡村地区“空心化”加剧,影响并深刻改变着乡村地区原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部分乡村地区祭祀信仰、礼俗仪式的文化空间、生存土壤遭到压缩... 京津冀地区的笙管乐音乐会分为北乐会、南乐会两种类型。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快速转型,部分乡村地区“空心化”加剧,影响并深刻改变着乡村地区原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部分乡村地区祭祀信仰、礼俗仪式的文化空间、生存土壤遭到压缩甚至破坏。然而北乐会以祭祀、岁时仪礼、白事等礼俗仪式为核心的功能性却建立于此之上,因此越来越多的北乐会面临传承、发展的困境。圈头村音乐会传承基地、胜芳南音乐会立足实际,在当地民众对音乐会所维系的这种善缘的文化认同以及现实的用乐需求下,两地音乐会社都出现了一些对当地礼俗文化挚爱且倾力奉献的中青年群体,他们主动承担起这样的社会责任,回应着当地民众的诉求与关切,并具体落实到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和传承工作中。他们不仅教习年轻一代音乐,也带领他们参与当地祭祀活动及礼俗仪式,体味礼乐相须的整体意义,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刻内涵。作为一种系统性传承,对同类型乐社传承与发展、对非遗保护策略、对传统文化弘扬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乐会 礼俗仪式 系统性传承 圈头村音乐会传承基地 胜芳南音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