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唢呐班与乡村风俗礼仪互融研究——以苏北睢宁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士玮 赵宴会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4-196,共3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当古典音乐、流行音乐通过专业舞台、新闻媒介、音像市场等途径争领风骚、蓬勃发展之时,传统地道的民间乡村唢呐班仍然在广大的农村沿着另外的渠道——民间风俗礼仪继续顽强地生存与发展,以其特有的青春与活力活跃在广... 进入21世纪以来,当古典音乐、流行音乐通过专业舞台、新闻媒介、音像市场等途径争领风骚、蓬勃发展之时,传统地道的民间乡村唢呐班仍然在广大的农村沿着另外的渠道——民间风俗礼仪继续顽强地生存与发展,以其特有的青春与活力活跃在广大农村老百姓中间。这的确是颇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种独特的音乐与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睢宁县乡村唢呐班 风俗礼仪 音乐艺术 艺术形式 仪式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中所见的古代风俗礼仪——《说文》汉字民俗文化溯源研究之四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宇鸿 《社会科学家》 200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民俗文化有密切的联系。透过《说文解字》的字义体系,可以探究中国古 代先民具有文身、蓄发、祈育、试子、加冠、弃尸等风俗礼仪。
关键词 古代 风俗礼仪 汉字 民俗文化 《说文解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风俗文化论》评介
3
作者 王楠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126-126,共1页
《中国古代风俗文化论》评介王楠陕西师范大学辞书编纂研究所由已故陕西师范大学辞书编纂研究所所长刘学林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马重奇副教授共同撰著的《中国古代风俗文化论》一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计25... 《中国古代风俗文化论》评介王楠陕西师范大学辞书编纂研究所由已故陕西师范大学辞书编纂研究所所长刘学林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马重奇副教授共同撰著的《中国古代风俗文化论》一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计25万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风俗 风俗文化 文化论 辞书编纂 学术价值 我国古代 陕西师范大学 发展演变 风俗礼仪 历史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范围——读《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百题》的思考
4
作者 张首映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6期80-80,共1页
涂文学、张乐和写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百题》(全两册,50余万字,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不仅把中国古代知识文化,诸如思想学术、宗教流派、文学艺术、传统史学、典章制度等呈示以人,而且把非知识文化,诸如礼仪风俗、衣食住行、古代杂技、... 涂文学、张乐和写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百题》(全两册,50余万字,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不仅把中国古代知识文化,诸如思想学术、宗教流派、文学艺术、传统史学、典章制度等呈示以人,而且把非知识文化,诸如礼仪风俗、衣食住行、古代杂技、茶道盆景等予以勾勒,使之在百题之中占有比例,表明了两位作者在把知识文化与非知识文化结合起来把握中国古代文化轮廓的设想。这种设想可以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找到大量例证,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基本面貌的梳理,因而它是可以受到肯定的。我以为,文化即人化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集合形态。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不仅呈示在知识文化方面,而且还表现在非知识文化方面。在知识文化中,非知识文化也充盈其中,如婚配,如饮食,如交际,如社会活动,如游乐。如果说知识文化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生和人类文化发展,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史 文化知识 中国文化史 研究范围 本质力量对象化 文化发展 社会活动 思想学术 礼仪风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颇具特色的社会生活史——评庄华峰著《中国社会生活史》
5
作者 杜绍辉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庄华峰 《中国社会生活史》 书评 生活方式 礼仪风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评《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与变革》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丽芹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以乡土民情、风俗礼仪、田园景观为主要特色的乡村旅游近年来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总收入近2万亿元,每年接待游客超30亿人次。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 以乡土民情、风俗礼仪、田园景观为主要特色的乡村旅游近年来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总收入近2万亿元,每年接待游客超30亿人次。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资本成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产业 乡村旅游资源 乡村振兴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总收入 旅游产业发展 风俗礼仪 田园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惠民藉茶艺弘扬中华文化 被引量:1
7
《农业考古》 1997年第2期251-251,共1页
叶惠民藉茶艺弘扬中华文化怀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他走遍大江南北,甚至孤身深入偏远山区部落,寻找千年古老茶树,为的就是弘扬素有“国饮”之称的“茶”。此生,就与“茶”结下了不解缘!茶艺文化和睦清心启发生命意义钟爱茶艺文化,... 叶惠民藉茶艺弘扬中华文化怀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他走遍大江南北,甚至孤身深入偏远山区部落,寻找千年古老茶树,为的就是弘扬素有“国饮”之称的“茶”。此生,就与“茶”结下了不解缘!茶艺文化和睦清心启发生命意义钟爱茶艺文化,和睦清心的本质。雅博茶坊董事长叶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文化 惠民 茶文化 中国茶 生命意义 现代化经营 茶道文化 茶叶生产 环保意识 礼仪风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视觉影像的品牌文化氛围建构
8
作者 陆天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4-6,共3页
互联网时代的视觉影像在表现形式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这也使得品牌文化氛围的建构更加富有可行性。用视觉影像传播构建品牌文化氛围,继承发展文化传统,满足网络受众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文化互动交流,引导受众进行品牌文化个性的深层面思考... 互联网时代的视觉影像在表现形式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这也使得品牌文化氛围的建构更加富有可行性。用视觉影像传播构建品牌文化氛围,继承发展文化传统,满足网络受众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文化互动交流,引导受众进行品牌文化个性的深层面思考,进而有效实现品牌文化的传播价值。一、互联网时代视觉影像的品牌文化氛围的建构基础互联网时代视觉影像的品牌文化氛围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影像 文化特质 网络受众 传播价值 实时沟通 风俗礼仪 优酷 电影广告 朋友圈 人文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少数民族的“火崇拜” 被引量:2
9
作者 肖姝 李小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62-65,共4页
"火崇拜"是我国少数民族崇拜自然的主要现象之一,在许多"火崇拜"的民族中都流传着有关火的各种传说和火神形象。"火崇拜"体现在各民族的民俗礼仪中,主要有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中的&qu... "火崇拜"是我国少数民族崇拜自然的主要现象之一,在许多"火崇拜"的民族中都流传着有关火的各种传说和火神形象。"火崇拜"体现在各民族的民俗礼仪中,主要有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中的"火崇拜"等。另外,这种崇拜与敬仰在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民间节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张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风俗礼仪 “火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诗《梅葛》与彝族民俗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思九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63-69,共7页
彝族是云南二十二种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由于地域辽阔,居住分散,支系繁多,解放前彝族社会发展的极不平衡,这样使得彝族民间文学具有丰富多采、绚丽多姿的特点。就奕族史诗而言,目前已经搜集整理、发表出版的就有《梅葛》、... 彝族是云南二十二种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由于地域辽阔,居住分散,支系繁多,解放前彝族社会发展的极不平衡,这样使得彝族民间文学具有丰富多采、绚丽多姿的特点。就奕族史诗而言,目前已经搜集整理、发表出版的就有《梅葛》、《查姆》、《阿细的先基》、《勒俄特衣》、《阿鲁举热》等五种。本文就我搜集《梅葛》中了解的一些情况,侧重从彝族民俗的角度,对史诗《梅葛》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人民 史诗 少数民族 风俗礼仪 民俗 图腾崇拜 歌手 叙事诗 大姚 搜集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