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话说“五至三无” 被引量:30
1
作者 庞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6,共6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二册中《民之父母》篇的发表,肯定了传世文献中"五至三无"说的学派和年代,为研究儒家的形上思想提供了新材料。文中强调的"志"字和"气"字,特别是它们能"塞"于四海和...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二册中《民之父母》篇的发表,肯定了传世文献中"五至三无"说的学派和年代,为研究儒家的形上思想提供了新材料。文中强调的"志"字和"气"字,特别是它们能"塞"于四海和四方的提法,明显是孟子浩然之气话题的前驱。而标举"必达于礼乐之原"为做好"民之父母"的条件,以及高谈"无声之乐,五体之礼"等等,则促使着人们对儒道两家关系做一新的思考,以便更深入地认识先秦思想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至 三无 礼乐有原 民之父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