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在内波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肇廷 于佳 王伯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1-867,共7页
内波的实验室模拟是目前物理海洋学和流体力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实验室内波的模拟实验,近代光学技术、数字图像获取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及三者相结合的技术,介绍内波实验中流场图像化测量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传统的纹影仪(横式)... 内波的实验室模拟是目前物理海洋学和流体力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实验室内波的模拟实验,近代光学技术、数字图像获取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及三者相结合的技术,介绍内波实验中流场图像化测量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传统的纹影仪(横式)、立式纹影仪、数字纹影仪和片光源染料粒子示踪技术进行综述。并比较了各自特点及其在内波研究中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波实验 纹影仪 数字纹影仪 PIV技术 激光染料示踪粒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混合器内分散相混合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祝鑫 吕汪洋 王刚强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71,共9页
为了解决熔体纺丝过程中由于在线添加颗粒引起的熔体品质降低与混合性能变差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法针对不同结构与工艺参数的静态混合器进行了建模与求解,得到了后处理结果。同时,为了定量表征其混合性能,采用示踪粒子技术求解了分离尺度... 为了解决熔体纺丝过程中由于在线添加颗粒引起的熔体品质降低与混合性能变差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法针对不同结构与工艺参数的静态混合器进行了建模与求解,得到了后处理结果。同时,为了定量表征其混合性能,采用示踪粒子技术求解了分离尺度、停留时间分布以及最大剪切应力的累积概率函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长径比由1升高到1.75时,管道内压力降由0.52 MPa上升至0.62 MPa,分离尺度差异不大,停留时间峰值逐渐减小,最大剪切应力大于5 kPa的概率提升到78%。进口流量从2×10^(-5)m^(3)/s提升到8×10^(-5)m^(3)/s,熔体的压力降从0.52 MPa上升至2.00 MPa,分离尺度变化较小,停留时间的峰值变高,最大剪切应力大于10 kPa的概率达到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混合器 熔体纺丝 有限元法 示踪粒子技术 长径比 进口流量 最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飘飘 王会会 +2 位作者 彭代银 张善堂 陈卫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9-592,共4页
目的根据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沉淀原理,结合超高速离心改进一种简便、快速的细胞外泌体分离方法。方法采用超高速离心法、PEG6000沉淀结合超高速离心和EXO Quick试剂盒,分别提取巨噬细胞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NanoSight... 目的根据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沉淀原理,结合超高速离心改进一种简便、快速的细胞外泌体分离方法。方法采用超高速离心法、PEG6000沉淀结合超高速离心和EXO Quick试剂盒,分别提取巨噬细胞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NanoSight ZS及Nanoparticle tracker(NTA)分析外泌体的形态和粒径;蛋白印迹法鉴定细胞外泌体标志物Alix、TSG101的表达情况。结果 PEG6000沉淀结合超高速离心法获得的外泌体,其粒径分布和差速离心法相当,小于商品化的EXO Quick试剂盒。而外泌体表面蛋白Alix、TSG101在3种方法提取的沉淀物中都有表达。透射电镜结果显示,3种方法均获得典型的盘状囊泡。结论实验改进的细胞外泌体提取方法操作简洁、效率高,并且成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外泌体 蛋白印迹法 透射电镜 纳米粒子示踪技术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在宿主细胞内依赖微管运动的行为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立群 王劭雯 +1 位作者 王宏达 秦启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3,共8页
病毒是非常微小的简单生物,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借助宿主细胞完成自身的繁衍。病毒侵染进入细胞后,通常借助于微管通过黏稠的细胞质运动到特定的复制位点。然而,有关病毒依赖微管运动行为的精细动态研究还比较少。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 病毒是非常微小的简单生物,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借助宿主细胞完成自身的繁衍。病毒侵染进入细胞后,通常借助于微管通过黏稠的细胞质运动到特定的复制位点。然而,有关病毒依赖微管运动行为的精细动态研究还比较少。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为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的一个新种,是海水养殖鱼类的重要病毒性病原,对海水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利用单粒子示踪技术实时追踪了SGIV病毒粒子沿微管运动的行为,观察到SGIV在细胞边缘至微管中心之间的双向运动,最高瞬时速度约0.2μm·s^–1,均表现为主动运输。病毒粒子运动至微管交叉位置会减速迂回,而后或受限于此,平均运动速率约0.008μm·s^–1,或通过交叉处继续快速运动,最高瞬时速度为0.2μm·s^–1。同时,SGIV感染会影响微管的形态结构,随着SGIV感染,微管逐渐围绕细胞核和病毒加工厂形成环状结构。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SGIV病毒和细胞微管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丰富了我们对虹彩病毒胞内生命活动的认识,有助于深入地理解海水鱼类虹彩病毒感染致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虹彩病毒 粒子示踪技术 微管 病毒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型粗糙元诱导的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实验研究
5
作者 金龙 易仕和 +2 位作者 霍俊杰 刘小林 牛海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42-948,共7页
采用纳米粒子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NPLS)技术研究了马赫数为3.0条件下,不同高度和不同数量的圆柱型粗糙元诱导的边界层转捩过程.获得了超声速流动中圆柱型粗糙元诱导的边界层的流向和展向精细流场结构.观察到了粗糙元尾迹边界层的发展过... 采用纳米粒子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NPLS)技术研究了马赫数为3.0条件下,不同高度和不同数量的圆柱型粗糙元诱导的边界层转捩过程.获得了超声速流动中圆柱型粗糙元诱导的边界层的流向和展向精细流场结构.观察到了粗糙元尾迹边界层的发展过程,再附后的边界层将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同时,在边界层发展过程中观测到了清晰的发卡涡结构.利用分形理论对边界层NPLS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获得了几种情况下边界层转捩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多个粗糙元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抑制边界层的转捩以及尾迹中发卡涡的演化.然而,当两侧粗糙元高于中间的粗糙元时,粗糙元间的相互影响对于尾迹边界层发展的抑制作用反而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元 发卡涡 纳米粒子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技术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