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川东北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类型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45
- 1
-
-
作者
赵文光
郭彤楼
蔡忠贤
黄仁春
杨博
段金宝
-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规划研究院
-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1-956,共6页
-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05CB422105)
-
文摘
川东北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内蕴含大量的天然气,为该区主力储层之一。长兴组生物礁类型有台地边缘礁和浅缓坡生物礁,均出现在高位期,主要分布在梁平-开江陆棚两侧。陆棚东侧是以普光地区为代表的台地边缘礁,西侧是以元坝地区为代表的浅缓坡生物礁。与浅缓坡生物礁相比,台地边缘礁具有规模大、期次少、造礁生物相对单一的特点。生物礁类型的差异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和沉积作用,构造作用的差异决定了生物礁发育的潜力,而沉积作用则决定了生物礁的规模。
-
关键词
生物礁
礁类型
构造
沉积
川东北地区
-
Keywords
organic reef
reef type
tectonics
sedimentation
northeast of Sichuan Basin
-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川东地区长兴组台地边缘生物礁类型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周刚
郑荣才
陈浩如
史建南
文华国
-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0-1149,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川东北地区优质储层白云石化流体来源"(41172120)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科研项目(20090302-02-02)资助
-
文摘
开江—梁平海槽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对川东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分布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因而决定了生物礁气藏的类型、规模及其分布。通过露头、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手段,对台地边缘生物礁内部结构、发育特征的详细研究,表明台地边缘生物礁在海槽周缘的不同部位差别较大,按照生物礁发育规模,可将其分为台缘点礁、台缘丘礁和台缘堤礁,系统总结了这3种生物礁的生长演化阶段。其中台缘点礁主要发育于研究区环开江—梁平海槽的南端,发育于长一或长二到长三期,主要由障积礁组成,礁体发育时间短、发育规模最小,礁体发育最为简单,主要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台缘丘礁发育于研究区环开江—梁平海槽的中端-北端,发育于长二—长三期,大部分生物礁延续到了长三末期,礁体发育时间相对较长、发育规模相对较大,主要经历了5个演化阶段;台缘堤礁主要发育于鄂西海槽台地边缘或开江—梁平海槽最北端的川东北地区,礁体发育于长一时期或长二初期,一直延续到长三末期,礁体发育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礁体最为复杂,经历了5个演化阶段。
-
关键词
川东
长兴组
生物礁
生物礁类型
台地边缘生物礁
-
Keywords
eastern Sichuan Basin
Changxing Formation
reef
types of reefs
platform-edge reefs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环开江——梁平海槽长兴组生物礁类型及储层特征
被引量:19
- 3
-
-
作者
周刚
郑荣才
罗韧
刘划一
文华国
-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
-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1期81-87,共7页
-
文摘
环开江—梁平海槽发育的台地边缘礁、滩相地层为川东地区长兴组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层段,储层岩性主要为礁、滩相的结晶白云岩,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较大和物性较好等特点。通过露头、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对研究区台地边缘生物礁内部结构及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礁在海槽周缘不同部位的发育特征及储层特征差别较大,按其发育规模可分为丘礁和点礁。礁的生长发育受控于古地貌和海平面的变化,具有不同的生长演化阶段和储层特征。相对而言,点礁生长持续时间较短、储层厚度较小、储集性能较差,丘礁生长持续时间较长、储层厚度较大、储集性能较好。研究区台缘生物礁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特征,其中台缘丘礁的孔、渗性明显好于台缘点礁,而台缘点礁中长二时期的点礁其孔、渗性又明显好于长一时期的点礁。
-
关键词
生物礁
生物礁类型
生物礁储层
长兴组
川东地区
-
Keywords
reefs
reef types
reef reservoir
Changxing Formation
eastern Sichuan Basin
-
分类号
P588
[天文地球—岩石学]
-
-
题名南沙珊瑚环礁的遥感复合信息熵与类型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刘宝银
王岩峰
-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3-51,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571054
-
文摘
基于南沙群岛珊瑚环礁发育指数为多指标的观点,将测度出的多项相关因子的遥感复合信息数据,细分作N1,N2,…,N10个地理事件,进行了环礁信息熵分析.表征了烟值大小与干出环礁发育指数密切相关的因子,它们依次为礁顶面积(0.319)、渴湖面积(0.324)、环礁开放度(0.336)、走向(0.551)等.就此,对干出环礁发育指数提出一个新的表达式,用以划分南沙环礁发育的开放性类型.
-
关键词
南沙群岛
遥感信息
信息熵
环礁类型
珊瑚礁
-
Keywords
Nansha Islands,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entropy, growth index, atoll's types
-
分类号
P588.248
[天文地球—岩石学]
P737.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
-
题名世界二叠纪生物礁的基本特征及其古地理分布
被引量:27
- 5
-
-
作者
范嘉松
吴亚生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7-304,共1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2015)
-
文摘
世界上早二叠世生物礁分布于泛大陆的西北陆棚、乌拉尔山脉的西侧、美国的二叠盆地等地,并集中分布于前两个地区。其早期,以Palaeoaplysina礁或Palaeoaplysina和叶状藻礁占优势,而至晚期则形成以Shamovella(Tubiphytes)和苔藓虫为骨架的礁。中二叠世栖霞期的礁仅发现于北美格拉斯山脉、帕米尔和我国的阿尔格山等地。茅口期的礁是世界上最发育的生物礁之一,北美瓜德罗普山脉的二叠纪礁已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礁,其相带分异之清晰堪称为世界之最。北非突尼斯的礁也是研究程度较高的礁之一。中二叠世的礁以海绵、苔藓虫、Shamovella的大量出现为特征,古石孔藻、Shamovella和笛苔藓虫是常见的包覆生物。晚二叠世生物礁分布于欧洲镁灰岩统盆地、特提斯海西缘和最北缘的陆棚以及特提斯海域内的一些地体。我国晚二叠世礁十分发育,成为世界二叠纪礁的一个亮点。礁内的造架生物以珊瑚海绵为主,包括房室海绵和纤维海绵,古石孔藻和Shamovella(Tubiphytes)作为常见的包覆联结生物。
-
关键词
生物礁
二叠纪
造礁生物
礁类型
基本特征
分布
古地理分布
世界
特征
乌拉尔山脉
-
Keywords
reefs, Permian, reef-building organisms, reef types, main features,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P588.248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34.4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我国生物礁比较沉积学研究
- 6
-
-
作者
张明书
-
机构
海洋地质研究所
-
出处
《海洋地质动态》
1988年第3期5-6,共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生物礁比较沉积学是比较沉积学的一部分,它包括现代生物礁研究和生物礁沉积地质学研究。该项研究旨在使现代沉积过程与古代沉积过程可以相互对比,从而对古礁作出合理解释。生物礁比较沉积学的理论基础是沉积学的基本原理,其核心是模式比较。文中还涉及了应用结果。
-
关键词
生物礁
比较沉积学
相模式
礁体类型
油气藏
二叠纪
-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