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
作者 郑延成 韩冬 杨普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8-582,共5页
综述了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和正在开发的新品种,并对其合成技术路线和方法进行了概述,尤其是对链烃磺酸盐、脂肪酸酯磺酸盐、双芳环醚磺酸盐、二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质进行了重点介绍。我国应大力开发原料易得、活性高... 综述了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和正在开发的新品种,并对其合成技术路线和方法进行了概述,尤其是对链烃磺酸盐、脂肪酸酯磺酸盐、双芳环醚磺酸盐、二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质进行了重点介绍。我国应大力开发原料易得、活性高的脂肪酸磺酸盐、脂肪醇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注重结构新颖、性能独特的Gem in i表面活性剂的基础研究以适应各行业的需求。引用文献4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GEMINI表面活性 磺化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与疏水缔合聚合物作用的热力学 被引量:6
2
作者 梁晓静 孙焕泉 +3 位作者 李振泉 宋新旺 祝仰文 蒋生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6-230,239,共6页
采取物理涂敷的方式将疏水缔合聚合物(HAWP)直接涂敷到硅胶表面制备了HAWP涂敷硅胶固定相。对该固定相的元素分析结果表明HAWP被成功的涂敷到了硅胶表面。分别用蒸馏水、不同矿化度的试液作流动相,测定了不同碳数的单链苯磺酸盐、萘磺... 采取物理涂敷的方式将疏水缔合聚合物(HAWP)直接涂敷到硅胶表面制备了HAWP涂敷硅胶固定相。对该固定相的元素分析结果表明HAWP被成功的涂敷到了硅胶表面。分别用蒸馏水、不同矿化度的试液作流动相,测定了不同碳数的单链苯磺酸盐、萘磺酸盐和双链苯磺酸盐在该固定相上的色谱保留参数,并对不同种类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和固载疏水缔合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蒸馏水溶液中,疏水缔合聚合物处于舒展状态,与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疏水效应和位阻效应的竞争;在盐水溶液中,疏水缔合聚合物处于收缩状态,与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疏水效应,且盐水的矿化度越高,HAWP收缩越严重,与磺酸盐之间的疏水效应也就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高效液相色谱 固定相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征及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申云霞 毕彩丰 +2 位作者 赵宇 步明升 苗爱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7-130,136,共5页
以环氧氯丙烷、亚硫酸氢钠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2-羟基-3-氯丙磺酸钠,在碱性条件下经环氧化反应后与壳聚糖合成了1种易溶于水的壳聚糖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分别采用电导率法、吊环法、最大气泡法... 以环氧氯丙烷、亚硫酸氢钠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2-羟基-3-氯丙磺酸钠,在碱性条件下经环氧化反应后与壳聚糖合成了1种易溶于水的壳聚糖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分别采用电导率法、吊环法、最大气泡法测试了该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得产物的CMC值分别为:2.3×10-4,5.6×10-4和2.5×10-4mol.L-1,吊环法和最大气泡法测得的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分别为46和48 m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3-氯丙磺酸 壳聚糖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烯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柴油氧化脱硫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生学 吴晓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6-478,481,共4页
以α-烯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为表面活性剂,过氧化氢-乙酸为氧化体系,柴油为研究对象,DMF为萃取剂,考察了H2O2/CH3COOH/α-烯基磺酸盐体系催化氧化柴油脱硫的适宜反应条件及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加入α-烯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后,柴油脱硫实... 以α-烯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为表面活性剂,过氧化氢-乙酸为氧化体系,柴油为研究对象,DMF为萃取剂,考察了H2O2/CH3COOH/α-烯基磺酸盐体系催化氧化柴油脱硫的适宜反应条件及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加入α-烯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后,柴油脱硫实验较适宜反应条件是: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0.10 g,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80 min,VH2O2/VCH3COOH=0.5,V氧化体系/V柴油=1,脱硫率最高,可从不加表面活性剂时的30.93%提高到72.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烯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脱硫 氧化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对碳钢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海林 李晓芬 +3 位作者 陆小猛 黄浩宇 王自翔 胡志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5-382,412,共9页
以三聚氯氰、正辛胺、2-巯基苯并噻唑(MBT)和氨基乙磺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磺酸盐表面活性剂(COMT),并采用ESI-MS、1HNMR、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表面张力法研究了COMT在3.5%NaCl溶液中的表面活性,通过电化学测试和表面形貌分析... 以三聚氯氰、正辛胺、2-巯基苯并噻唑(MBT)和氨基乙磺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磺酸盐表面活性剂(COMT),并采用ESI-MS、1HNMR、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表面张力法研究了COMT在3.5%NaCl溶液中的表面活性,通过电化学测试和表面形貌分析研究了其在3.5%NaCl溶液中对45#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与MBT相比,COMT对碳钢具有更好的缓蚀性能,当缓蚀剂浓度为4 mmol/L时,COMT对碳钢的缓蚀率可达84.65%,而同等条件下MBT对碳钢的缓蚀率仅为40.63%。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COMT结构中疏水链、亲水基以及三嗪环的引入增强了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能力,这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 碳钢 缓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杰 田岚 +2 位作者 吴文祥 尹璐 刘建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85-1394,共10页
磺酸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及耐温抗盐等性能而广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本文基于亲油亲水基团的3种引入方法:单体联接法、疏水链加入法及极性头基加入法,重点综述了近十年来磺酸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简要介绍了产物的... 磺酸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及耐温抗盐等性能而广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本文基于亲油亲水基团的3种引入方法:单体联接法、疏水链加入法及极性头基加入法,重点综述了近十年来磺酸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简要介绍了产物的表/界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等物化性质以及乳化降黏、杀菌和驱油等应用性能。指出应注重产品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通过分子设计开发性价比优异的新型磺酸盐低聚表面活性剂,优化合成工艺,加强与其它类型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组成的驱油体系研究,以实现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低聚表面活性 合成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永明 朱红 +3 位作者 夏建华 孙正贵 张健 王芳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0-104,共5页
为了提高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合成了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并将其与石油磺酸盐复合,采用tx-500界面张力仪测定了复合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研究表明:当质量分数为1%时,磺酸盐... 为了提高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合成了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并将其与石油磺酸盐复合,采用tx-500界面张力仪测定了复合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研究表明:当质量分数为1%时,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4×10^-4~6×10^-4 mN·m^-1.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得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与石油磺酸盐之间产生协同效应,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 复合体系 协同效应 油水界面张力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苯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界面性质 被引量:11
8
作者 杜西刚 路遥 +2 位作者 李玲 孟君 杨正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8-331,362,共5页
以烷基酰氯为原料,经傅克酰基化反应、格林反应、催化氢化还原及磺化、中和等步骤,合成了10-4-10、12-4-12和10-6-10(10和12代表疏水基碳数,4和6代表连接基团碳数)3种不同结构的双烷基双苯双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并用核磁共振氢谱和... 以烷基酰氯为原料,经傅克酰基化反应、格林反应、催化氢化还原及磺化、中和等步骤,合成了10-4-10、12-4-12和10-6-10(10和12代表疏水基碳数,4和6代表连接基团碳数)3种不同结构的双烷基双苯双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并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电喷雾质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用旋滴法测定了其水溶液与正庚烷的界面张力,发现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CMC比对应的传统的表面活性剂的CMC低两个数量级,并且随着疏水基碳数或连接基团碳数的增加而降低。10-4-10、12-4-12和10-6-10的饱和吸附面积(Amin)分别为0.23、0.35和0.97 nm2,饱和吸附量(Γmax)分别为7.37×10-10、4.65×10-10和1.72×10-10mol/cm2,临界胶束浓度下的界面张力(γCMC)分别为3.60、3.06和1.89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 界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盐型超支化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学川 李新苗 +1 位作者 强涛涛 杨旭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0,共5页
通过十一烯酸和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HBP)酯化反应得到超支化聚酯(HBPE),然后将HBPE以NaHSO3进行磺化并以NaNO3为催化剂制得磺酸盐型超支化聚合物表面活性剂(SHBP)。考察了磺化时间、温度及反应物投料比等对磺化度的影响,采用FTIR和1HNM... 通过十一烯酸和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HBP)酯化反应得到超支化聚酯(HBPE),然后将HBPE以NaHSO3进行磺化并以NaNO3为催化剂制得磺酸盐型超支化聚合物表面活性剂(SHBP)。考察了磺化时间、温度及反应物投料比等对磺化度的影响,采用FTIR和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磺化度的SHBP的表面活性和对NaCl的容忍度。结果表明合成SHBP的较佳条件为:HBPE用量为0.01 mol,n(Na2SO3)∶n(NaHSO3)=1∶2,NaNO3用量为HBPE和NaHSO3总质量的2%,反应温度为95℃,n(HBPE)∶n(NaHSO3)=1∶9,反应时间为7 h,此时产物的磺化度为5.19 mmol·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表面活性 合成 表征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黏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华 刘华荣 梅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02-506,共5页
对以溴代十四烷、乙二胺和1,3-丙磺内酯为原料合成的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进行了评价。主要研究了不同碳链长度的季铵盐、无机盐和有机盐的加入,剪切时间以及温度对上述表面活性剂体系黏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磺酸盐型G... 对以溴代十四烷、乙二胺和1,3-丙磺内酯为原料合成的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进行了评价。主要研究了不同碳链长度的季铵盐、无机盐和有机盐的加入,剪切时间以及温度对上述表面活性剂体系黏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比相应的单链表面活性剂低1~2个数量级;当向质量分数为1%的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季铵盐时,复配体系的黏度先增加后减少,且季铵盐的碳链越长,增黏效果越明显,复配体系的黏度最大可达245.5 m Pa·s,碳链的增长有助于蠕虫状胶束的形成;在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复配体系中,随着KCl,Na Cl以及水杨酸钠质量分数的增加,复配体系的黏度先增加后减少,其中KCl的增黏效果最为显著,当KCl的质量分数为0.12%,复配体系的黏度达到最大,为430.2 m Pa·s;在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TAB/KCl的复配体系中,随着剪切时间和温度的增加复配体系的黏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 黏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程玉桥 薛莉娜 +3 位作者 牛春荣 杜婷婷 杨杨 冯喆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2-1291,共10页
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因具有较高界面活性、良好水溶性、耐温抗盐、耐酸耐碱以及环境友好等优良性能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此,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综述了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重点介绍了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因具有较高界面活性、良好水溶性、耐温抗盐、耐酸耐碱以及环境友好等优良性能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此,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综述了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重点介绍了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的磺化机理、合成方法、物化性能和应用领域,并对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应用前景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合成性能高效、价格低廉、界面友好的新型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三次采油 设计 合成 物化性能 应用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物化性能的研究
12
作者 李杰 尹璐 +2 位作者 田岚 刘宇 彭玉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7期13-15,共3页
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因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耐温及抗盐性好等特点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分别采用量高法和搅动法测定了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TADS-10的润湿性能和起泡性能,采用分水时间法测定了TADS-10对液体石蜡的乳化能... 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因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耐温及抗盐性好等特点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分别采用量高法和搅动法测定了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TADS-10的润湿性能和起泡性能,采用分水时间法测定了TADS-10对液体石蜡的乳化能力。结果表明: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TADS-10亲油表面的接触角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而亲水表面的接触角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临界胶束浓度附近,TADS-10的起泡性能趋于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其起泡性能增强;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TADS-10具有较强的乳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 润湿性能 起泡性能 乳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费贵强 谢萍浩 +2 位作者 王海花 朱科 李菁熠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19,共6页
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六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为原料合成了系列磺酸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简称SPS-n(n=3,5,7,9,11))。通过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特定黏数法测量了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相对分子量,利... 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六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为原料合成了系列磺酸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简称SPS-n(n=3,5,7,9,11))。通过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特定黏数法测量了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相对分子量,利用表面张力仪和界面张力仪对溶液的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SPS-n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相对分子量在106数量级范围,长碳链丙烯酸十六酯添加量越高,表面活性剂越容易形成胶束,胶束的粒径越大,SPS-11的临界胶束浓度最低,为7.6 g/L,最低表面张力为33.019 mN/m;乳化结果显示,在SPS-9的乳化系统中,油水分离时间达到240 min,SPS-7仅用了18 min就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0.0035 mN/m;SPS-n系列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最终驱油效率为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表面活性 高分子 乳化性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嘉欣 唐善法 +3 位作者 赵成洋 蒲明政 樊英凯 郑雅慧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7-120,共4页
以硬脂酸、2-氯乙基磺酸钠、1,3-丙二胺为主要原料,经磺化、酰胺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种磺酸盐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硬脂酰基-1,3-丙二胺二乙磺酸钠(简称DS18-3-18)。用FT-IR、1H-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考察了质量分数、剪切... 以硬脂酸、2-氯乙基磺酸钠、1,3-丙二胺为主要原料,经磺化、酰胺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种磺酸盐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硬脂酰基-1,3-丙二胺二乙磺酸钠(简称DS18-3-18)。用FT-IR、1H-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考察了质量分数、剪切速率、温度对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DS18-3-18溶液黏度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DS18-3-18溶液质量分数越大,其增黏能力越强,DS18-3-18溶液质量分数为4%时经济性最高;增大剪切速率和升高温度,DS18-3-18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均呈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的状态,表现出较好的耐温抗剪切性能。对DS18-3-18进行微观结构观察发现,DS18-3-18在溶液中自组装形成非常浓密的层状胶束,且胶束之间相互缠结形成类似于网状结构,促进了溶液黏度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 黏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昭文 郑攀飞 +3 位作者 郑继龙 冯树云 唐善法 金礼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29,共7页
以2-氯乙基磺酸钠、1,3-丙二胺、环氧氯丙烷等为原料,经取代、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磺酸盐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N,N-二(3-氯-2-羟基丙烷-N-十六烷基仲胺)丙二胺二乙基磺酸钠(GAS-316).通过控制变量,优化了GAS-316的合成条件;利用傅里... 以2-氯乙基磺酸钠、1,3-丙二胺、环氧氯丙烷等为原料,经取代、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磺酸盐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N,N-二(3-氯-2-羟基丙烷-N-十六烷基仲胺)丙二胺二乙基磺酸钠(GAS-316).通过控制变量,优化了GAS-316的合成条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GAS-316进行结构表征,并评价其表面/界面性能.结果表明:GAS-316的临界胶束浓度(CCMC)为0.27 mmol/L,其表面张力γCMC为19.64 mN/m,具备优秀的表面活性;质量分数为0.5%的GAS-316溶液在45℃时,20 min内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5.25×10^(-2) mN/m(低界面张力级别),拥有较好的界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蒸汽开采稠油用的两种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玉斗 陈月明 +2 位作者 侯健 周彦煌 郭云尧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6-310,共5页
实验考察了注蒸汽开采稠油用的两种商品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HD 1和HD 2的应用性能。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用不含钙镁离子、矿化度 730 0mg/L的水样配制。测定界面张力时油样为煤油 ,其余测试中油样为70℃粘度 110 0mPa·s的一种脱... 实验考察了注蒸汽开采稠油用的两种商品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HD 1和HD 2的应用性能。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用不含钙镁离子、矿化度 730 0mg/L的水样配制。测定界面张力时油样为煤油 ,其余测试中油样为70℃粘度 110 0mPa·s的一种脱水稠油。HD 1和HD 2在质量浓度为 0 .1— 2 .0 g/dL时使室温油水界面张力由36 .5mN/m降至 3.4— 2 .1mN/m。HD水溶液与稠油 (体积比 3∶7)在 70℃形成的乳状液 ,粘度大幅度降低 ,HD 2浓度为 0 .2 g/dL、HD 1浓度为 1.0g/dL及以上时降粘率均大于 95 %。在 2 80℃隔氧热老化 6 0— 72小时后 ,HD 1的界面活性和乳化降粘性能有所降低 ,HD 2则有大幅度降低。HD 1和HD 2抗耐钙镁离子的能力差。在 70℃、2 4小时静态条件下 ,0 .5— 1.5 g/dLHD 1和 0 .2— 1.0g/dLHD 2水溶液从饱和原油的岩心中浸出的油量 ,比矿化水浸出的油量多 10余倍 ,且随H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将 0 .3PV不同浓度的HD 1和HD 2溶液导入蒸汽发生器在2 2 0℃进行岩心蒸汽驱油 ,初期采出油量较净蒸汽驱有所减少 ,但最终 (~ 5PV时 )采收率均增加 ,蒸汽 /HD 2驱的采收率随HD 2浓度增加而增大 ,增幅最高达 19.7% (1.0 g/dLHD 2 ) ,蒸汽 /HD 1的采收率则在HD 1浓度为 1.0g/dL时出现最大值 ,增幅为 6 .9%。HD 1和HD 2在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乳化降粘 注蒸汽添加 应用性能 稠油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高盐油藏两性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驱油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毛小倩 扈福堂 +3 位作者 朱秀雨 党杨斌 杜春保 吴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106,共7页
在地层水(矿化度为183.4 g/L,钙镁离子总浓度为1.4 g/L)中,通过优化两性离子DB-18和阴离子磺酸盐AS-1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比,研究了二者在耐盐性、降低界面张力、乳化性、岩心表面润湿性、静态吸附方面的协同效应,并考察了该复配体系提高... 在地层水(矿化度为183.4 g/L,钙镁离子总浓度为1.4 g/L)中,通过优化两性离子DB-18和阴离子磺酸盐AS-1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比,研究了二者在耐盐性、降低界面张力、乳化性、岩心表面润湿性、静态吸附方面的协同效应,并考察了该复配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能力及岩心恢复情况,探索影响该体系协同作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复配表面活性剂总浓度为0.3%,DB-18和AS-1质量比大于1000∶12时体系对地层水耐盐性好,而且DB-18与低浓度的AS-1复配能够显著降低原油/地层水的界面张力至10^(-2) mN/m数量级。同时该体系对乳化的原油/地层水相对稳定,使油湿性储层岩心切片向水湿转变(接触角128.5°至77.1°),高盐度水没有明显影响复配体系在岩心表面润湿性。进一步的岩心驱替实验显示当驱油剂注入量0.3 PV时,采收率提高13%以上,且注入驱油剂后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采油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 复配驱油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基烷基磺酸盐链长对烷烃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牛瑞霞 王大强 +3 位作者 王敬玲 王超 廖凌之 宋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944-2949,共6页
采用旋转滴法测定系列自制芳基烷基磺酸盐(CnNPAS,n=8,10,12,14,16)水溶液对烷烃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烷基链长、表面活性剂浓度、弱碱浓度、烷烃碳数等因素对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CnNPAS的烷基链长... 采用旋转滴法测定系列自制芳基烷基磺酸盐(CnNPAS,n=8,10,12,14,16)水溶液对烷烃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烷基链长、表面活性剂浓度、弱碱浓度、烷烃碳数等因素对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CnNPAS的烷基链长和碱含量均会使界面张力达到稳定值的时间增长;增加CnNPAS浓度和烷烃碳数均会使界面张力动态变化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减少。CnNPAS表面活性剂可在低浓度范围较明显地降低界面张力,而随着浓度的增加界面张力回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动态界面张力 烷烃 水溶液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双子琥珀酸2-乙基丁基酯磺酸钠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华平 叶俊 +2 位作者 喻红梅 戴宝江 方略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2-745,共4页
采用碳基固体酸作酯化反应催化剂于常压下反应的方法合成了乙二醇双子琥珀酸2-乙基丁基酯磺酸钠,酯化反应无需有机溶剂,磺化反应不外加相转移催化剂。最佳工艺条件为:单酯化反应,n(乙二醇)∶n(顺酐)=1.00∶2.10,催化剂碳基固体酸用量为... 采用碳基固体酸作酯化反应催化剂于常压下反应的方法合成了乙二醇双子琥珀酸2-乙基丁基酯磺酸钠,酯化反应无需有机溶剂,磺化反应不外加相转移催化剂。最佳工艺条件为:单酯化反应,n(乙二醇)∶n(顺酐)=1.00∶2.10,催化剂碳基固体酸用量为顺酐质量的2%,100℃反应4.7 h,酯化率99.21%(质量分数);双酯化反应,n(2-乙基-1-丁醇)∶n(顺酐)=1.30∶1.00,于210℃反应1 h,酯化率95.17%(质量分数);磺化反应,n(亚硫酸氢钠)∶n(顺酐)=1.05∶1.00,于120℃反应1 h,磺化率100.65%(质量分数)。对产物结构进行了IR和1HNMR光谱表征,对产物性能进行了测定:CMC为2.99×10-3mol/L,γCMC为27.96 mN/m,乳化力4.35 min,渗透力为11.6 s,耐硬水力为13.3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 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 乙二醇双子琥珀酸2-乙基丁基酯磺酸 碳基固体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渤海绥中361油田二元复合驱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新民 郭拥军 +4 位作者 冯茹森 柳建新 张健 吕鑫 曹旭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2-325,361,共5页
本文在渤海绥中361海上油藏条件下,测定了由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为主的表面活性剂(辛基酚基聚氧乙烯醚TX100与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1∶4)与疏水缔合聚合物组成的SP二元复合驱体系的黏度及其与渤海绥中361脱气原油间的界面... 本文在渤海绥中361海上油藏条件下,测定了由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为主的表面活性剂(辛基酚基聚氧乙烯醚TX100与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1∶4)与疏水缔合聚合物组成的SP二元复合驱体系的黏度及其与渤海绥中361脱气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并考察该体系的抗温性、耐盐性、吸附性及老化稳定性等,测定了该驱油体系在不同渗透率岩心中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在三层非均质岩心上进行了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同的6个室内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配方为3000 mg/L表面活性剂+1750 mg/L聚合物的SP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温、抗盐、抗剪切性及老化稳定性;该二元复合驱油体系黏度达40 mPa.s以上,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数量级,同时该体系在不同渗透率岩心中均能建立较高的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室内驱油实验表明,在三层非均质岩心中,聚合物浓度为1750 mg/L,二元体系与原油界面张力由100mN/m(表面活性剂0 mg/L)降至10-2mN/m(表面活性剂750 mg/L)数量级时提高采收幅度很大;当界面张力由10-2mN/m(表面活性剂750 mg/L)降至10-3mN/m(表面活性剂1000 3000 mg/L),复合驱采收率增加幅度很小;总体上,该SP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提高采收率能力,可提高采收率3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聚合物二元复合驱 疏水缔合聚合物 黏度 界面张力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