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SAs)不可提取态残留的形成机制与稳定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海风 杨洋 +1 位作者 李靖 梁妮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83-2495,共13页
磺胺类抗生素(SAs)是广泛检出于各地土壤的一类典型抗生素,其进入土壤后会诱导产生抗性基因,从而扰乱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为了应对其环境风险,有必要明晰SAs在土壤环境中可能的迁移转化途径.SAs在土壤中形成的不可提取态残留(NERs)是... 磺胺类抗生素(SAs)是广泛检出于各地土壤的一类典型抗生素,其进入土壤后会诱导产生抗性基因,从而扰乱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为了应对其环境风险,有必要明晰SAs在土壤环境中可能的迁移转化途径.SAs在土壤中形成的不可提取态残留(NERs)是其重要的环境归趋,该途径有利于降低SAs的环境毒性.因此,本文对SAs-NERs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概述了土壤中SAs的残留现状及其环境风险,阐述了各类SAs-NERs的形成机制,同时对SAs-NERs的稳定性以及影响其形成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简要展望了SAs-NERs研究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期为SAs-NERs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不可提取态残留 吸附 共价结合 生物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塑料-磺胺类抗生素混合物对斜生栅藻毒性相互作用的组分与浓度依赖研究
2
作者 杨鉴渊 梁延鹏 +5 位作者 杨振 陈思佳 覃礼堂 曾鸿鹄 莫凌云 宋晓红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6-396,共11页
纳塑料(nanoplastics,NPs)和磺胺类抗生素(sulfonamide antibiotics,SAs)共存于水环境中会造成潜在危害,但目前有关NPs与SAs的组分数量及其浓度配比对其联合毒性和相互作用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So)作... 纳塑料(nanoplastics,NPs)和磺胺类抗生素(sulfonamide antibiotics,SAs)共存于水环境中会造成潜在危害,但目前有关NPs与SAs的组分数量及其浓度配比对其联合毒性和相互作用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So)作为受试生物,以2种NPs((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氨基聚苯乙烯(aminopolystyrene,NH 2-PS))和5种SAs((磺胺吡啶(sulfapyridine,SPY)、磺胺甲基嘧啶(sulfamerazine,SMR)、磺胺二甲嘧啶(sulfamethazine,SM2)、磺胺甲氧哒嗪(sulfamethoxypyridazine,SMP)、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组成的三元至六元共156组多元混合物为研究对象,采用96孔微板测定多元混合物对So的生长毒性效应,通过基于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CA)的模型偏移率(model deviation ratio,MDR)方法定量评估混合物在10%和50%实验效应下的相互作用。多元混合物对So在10%效应(EC 10)和50%效应(EC_(50))下的效应值大小顺序均为:五元混合物(EC 10均值为15.01 mg·L^(-1),EC_(50)均值为155.07 mg·L^(-1))>六元混合物(EC 10均值为16.71 mg·L^(-1),EC_(50)均值为158.01 mg·L^(-1))>四元混合物(EC 10均值为19.80 mg·L^(-1),EC_(50)均值为246.28 mg·L^(-1))>三元混合物(EC 10均值为23.26 mg·L^(-1),EC_(50)均值为399.07 mg·L^(-1))。组分数量、类别与浓度配比均会导致混合物产生不同的毒性效应及相互作用类型。组分NPs携带官能团的不同会对毒性相互作用结果造成差异,含有NH 2-PS组分混合物比PS组分发生相互作用的占比更大。大部分混合物的联合毒性存在对NPs的浓度依赖性,即联合毒性随NPs占比的增大而减小。基于CA模型的MDR结果表明10%效应下的混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比50%效应的更大。随着组分数量的增多以及浓度的增加,污染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占比减小。实验结果为水体环境中NPs与SAs的风险管控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塑料 磺胺类抗生素 斜生栅藻 联合毒性 毒性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分离技术在磺胺类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牛家华 王勇 卢明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8-1008,共11页
磺胺类抗生素(SAs)在治疗动物疾病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广泛使用将增加动物耐药性以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检测SAs的主要方法,相分离技术是影响上述方法准确度的关键因素。综述了2020—202... 磺胺类抗生素(SAs)在治疗动物疾病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广泛使用将增加动物耐药性以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检测SAs的主要方法,相分离技术是影响上述方法准确度的关键因素。综述了2020—2024年相分离技术中相分配(液液微萃取和分散液液微萃取)和相吸附(固相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磁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和管尖固相萃取)技术在SAs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引用文献73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离技术 前处理 磺胺类抗生素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牡蛎溶菌酶基因对4种磺胺类抗生素的表达响应
4
作者 陈昊 李淑君 +6 位作者 叶琳 冯晓龙 孙婧 苏博 吉成龙 由丽萍 马元庆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848,共10页
为了探究太平洋牡蛎溶菌酶基因(LZM基因)对4种磺胺类抗生素的表达响应,本研究开展了4种磺胺类抗生素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暴露实验。基于海洋环境中磺胺类抗生素的调查浓度,设置暴露浓度为5μg·L^(-1)和500μg·L... 为了探究太平洋牡蛎溶菌酶基因(LZM基因)对4种磺胺类抗生素的表达响应,本研究开展了4种磺胺类抗生素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暴露实验。基于海洋环境中磺胺类抗生素的调查浓度,设置暴露浓度为5μg·L^(-1)和500μg·L^(-1)。进行牡蛎急性(48 h)、亚慢性(14 d)抗生素暴露及暴露后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刺激实验,采集肝胰腺和鳃组织进行LZM基因表达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抗生素对牡蛎LZM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表现出的生物毒性效应均存在差异,其中磺胺二甲基(SMT)和磺胺邻二甲氧嘧啶(SDX)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对鳃组织(SMT和SDX的抑制率分别约为69%和72%)和肝胰腺(SMT和SDX的抑制率分别约为70%和74%)LZM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具有更好的生物免疫适应性,且在高浓度、长时间暴露条件下,其生物毒性效应明显增加。菌刺激实验后发现,SMT和SDX暴露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并未降低牡蛎对弧菌的免疫能力,而SMM和磺胺甲恶唑(SMX)可能提高了牡蛎对弧菌的免疫能力;牡蛎对弧菌的免疫响应存在组织差异性,且相较于鳃组织,肝胰腺LZM基因的表达响应更为明显。研究表明,磺胺类抗生素暴露能够引起太平洋牡蛎LZM基因表达响应发生变化,但磺胺类抗生素对牡蛎的生物效应机制及对牡蛎免疫能力的影响阈值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太平洋牡蛎 溶菌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磁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8种磺胺类抗生素
5
作者 袁光年 马继平 +1 位作者 李原琨 李爽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4-903,I0001,I0002,共12页
磺胺类抗生素(SAs)可被人体或动物代谢,随后通过地表径流进入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开发一种针对水中SAs的简单、快速、高效且灵敏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磁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Fe₃O₄@TpDT,并... 磺胺类抗生素(SAs)可被人体或动物代谢,随后通过地表径流进入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开发一种针对水中SAs的简单、快速、高效且灵敏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磁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Fe₃O₄@TpDT,并将其作为磁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环境水体中8种SAs的吸附与富集。为获得最佳萃取效率,本研究系统考察了萃取条件(材料用量、水样pH、吸附时间)和洗脱条件(洗脱溶剂的类型及体积、洗脱时间)。优化结果显示,Fe₃O₄@TpDT吸附剂在6 min内即可完全吸附目标化合物,使用1 mL甲醇洗脱2 min,目标化合物便可充分解吸。在最佳萃取条件下,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环境水样中8种SAs的新方法。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8种SAs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26),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80~3.44 ng/L和2.66~11.47 ng/L。在空白水样(水厂水)中进行3个水平(50、500和800 ng/L)的加标回收试验,8种SAs的回收率为73.0%~112.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4.4%~12.5%和8.7%~19.2%。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水厂水、水库水和海水中SAs的测定,结果表明,水厂水均未检出8种SAs,在水库水中检出3种SAs,在海水中检出1种SAs;在3个加标水平(50、500和800 ng/L)下,水库水和海水中8种SAs的回收率为55.0%~100.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14.0%。该方法操作简单,萃取时间短且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环境水体中SAs的富集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 磁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磺胺类抗生素 环境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脲芽孢杆菌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6
作者 尹兴盛 林跃平 +3 位作者 高斯曼 孟广云 李义强 沈广材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7期149-154,共6页
从好氧堆肥样品中分离出1株耐受磺胺类抗生素的高温堆肥菌株LYQ30,经16S rRNA测序,鉴定为嗜热球形脲芽孢杆菌(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s)。LYQ30能够在55℃高温条件下在富含有机氮的培养基中快速生长繁殖,尤其是在含有磺胺类抗生... 从好氧堆肥样品中分离出1株耐受磺胺类抗生素的高温堆肥菌株LYQ30,经16S rRNA测序,鉴定为嗜热球形脲芽孢杆菌(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s)。LYQ30能够在55℃高温条件下在富含有机氮的培养基中快速生长繁殖,尤其是在含有磺胺类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快速生长繁殖。该菌株在含有高浓度磺胺类抗生素的环境下能够加速禽畜粪污中蛋白质类物质的降解。添加该菌株可以使堆肥过程提前进入高温期,并保持较长的高温腐熟期,加快堆肥腐熟进度,应用于作物可保障作物健康生长。该菌已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314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禽畜粪污 高温菌 堆肥 脲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微塑料在海水中赋存的拉曼成像及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行为
7
作者 徐洪伟 陈兆洋 +5 位作者 王晶 于泽惠 李晓东 冀峰 汤博崇 胡绍洋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98-2206,共9页
本研究通过拉曼成像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探究100μ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塑料(PMMA-MP)在海水中赋存形态及其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基于拉曼光谱特征峰比率分析的拉曼成像方法可有效克服海水基质高荧光干扰,实现微... 本研究通过拉曼成像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探究100μ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塑料(PMMA-MP)在海水中赋存形态及其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基于拉曼光谱特征峰比率分析的拉曼成像方法可有效克服海水基质高荧光干扰,实现微塑料原位高分辨率成像.实验发现,PMMA微塑料对5种磺胺类抗生素(磺胺吡啶、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氯哒嗪、磺胺甲恶唑)均表现出显著吸附能力(吸附量24.7%—49.4%),其机制由疏水作用主导,辅以静电力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吸附后形成的复合污染物稳定性高(解吸率<5%),可通过动态平衡长期迁移并缓慢释放抗生素,加剧生态环境风险.本研究为海洋微塑料-抗生素复合污染的监测与防控提供新方法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磺胺类抗生素 拉曼成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 吸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中24种磺胺类抗生素检测方法比对研究
8
作者 郭越 丁萌萌 +5 位作者 董瑞 刘亚萍 时百成 常淼 沈秀娥 刘保献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200,共13页
环境地下水中已有多种磺胺类抗生素被检出,污染平均值为ND~612 ng/L(ND表示未检出)。为了进一步提高环境地下水中抗生素检测水平和效率,选取在线固相萃取和手工固相萃取2种前处理方法,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开展地下水中24种磺胺... 环境地下水中已有多种磺胺类抗生素被检出,污染平均值为ND~612 ng/L(ND表示未检出)。为了进一步提高环境地下水中抗生素检测水平和效率,选取在线固相萃取和手工固相萃取2种前处理方法,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开展地下水中24种磺胺类抗生素检测。结果表明:在线固相萃取和手工固相萃取2种前处理方法检出限差异不大(分别为0.10~0.58 ng/L和0.08~0.59 ng/L),均达到ng/L检出级别;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法基体加标回收率为70.7%~144%,相对标准偏差为0.3%~15.2%,结果优于手工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法(基体加标回收率为25.1%~132%,相对标准偏差为0.8%~18.3%);2种方法线性范围分别为1.0~200 ng/L和1.0~200μg/L,相关系数(r>0.99)良好,均可满足磺胺类抗生素痕量分析测试的要求。与手工固相萃取法相比,在线固相萃取法前处理操作简单,用时短,使用工作曲线对水中磺胺类抗生素浓度的测定更为准确。将这2种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地下水样品中24种磺胺类抗生素检测,检出了9种磺胺类抗生素,检出率为5.9%~70.6%,检出值为ND~188.8 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在线固相萃取 三重四极杆质谱 方法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及相平衡理论的汾河流域磺胺类抗生素生态风险阈值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瑞民 赵静 +3 位作者 韩文辉 王林芳 马双绕 夏星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磺胺素类抗生素(SAs)广泛应用于医疗、畜禽养殖等领域。但过量的SAs通过多种方式最终进入流域水体和沉积物中,对流域生态系统带来潜在的风险。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可以作为评估污染物潜在生态风险的阈值,因此确定水体和沉积物中SAs的P... 磺胺素类抗生素(SAs)广泛应用于医疗、畜禽养殖等领域。但过量的SAs通过多种方式最终进入流域水体和沉积物中,对流域生态系统带来潜在的风险。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可以作为评估污染物潜在生态风险的阈值,因此确定水体和沉积物中SAs的PNEC是风险评估的关键。本研究以黄河支流——汾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采集水体和沉积物的样品,发现水体中SAs的磺胺甲恶唑(SMX)含量最高,均值为73.6 ng·L^(-1),而磺胺醋酰(SAAM)检出率最高,高达100%。沉积物中仅检出了2种SAs类抗生素,为磺胺醋酰(SAAM)和磺胺喹恶啉(SQX),但检出频率却高达100%。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SSD)得到水体中SAs的生态风险阈值为3.40~440μg·L^(-1)。在此基础上,基于水-沉积物密度、体积比等参数,采用相平衡理论(EqP)进一步得到了沉积物中SAs的生态风险阈值为0.065~75.5 mg·kg^(-1)。基于确定的生态风险阈值,对汾河流域SAs现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仅水体中的甲氧苄啶(TMP)的风险商(RQ)均值为0.014,存在一定的低风险,但超标概率仅为8%,而其他类别在水体和沉积物中RQ均低于0.01,均无显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sas) 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 物种敏感度分布(SSD) 相平衡理论(EqP) 生态风险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类抗生素对水华藻类生长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10
作者 朱佳慧 张梓青 +1 位作者 邹盈盈 李洁明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8,共10页
综述了磺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4类抗生素对藻类生长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为水生态系统中抗生素污染的风险评估和治理提供重要依据。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红霉素)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EC_(50)... 综述了磺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4类抗生素对藻类生长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为水生态系统中抗生素污染的风险评估和治理提供重要依据。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红霉素)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EC_(50)为0.002~0.034 mg/L),其次为喹诺酮类(EC_(50)为0.021~0.062 mg/L)和四环素类(EC_(50)为1.82~4.195 mg/L),磺胺类毒性最低(EC_(50)为6.58~8.19 mg/L)。抗生素通过诱导活性氧(ROS)的产生,引发藻细胞的氧化应激,破坏细胞结构,并干扰光合作用和能量代谢过程,从而对藻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不同抗生素因其特定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还会影响DNA复制、修复、叶酸合成等相关基因的表达,进一步抑制藻类的生长和繁殖。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关注多抗生素联合毒性、转化产物效应及不同藻种的生态响应差异,以全面评估抗生素复合污染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喹诺酮类抗生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 微藻 毒性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滹沱河石家庄段浅层地下水回补过程中磺胺类抗生素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书缘 张威 +6 位作者 董一慧 朱玉晨 刘雅慈 王妍妍 王平 李佳乐 孔祥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0-629,共10页
为识别地下水回补过程中磺胺类抗生素(SAs)的污染特征及风险水平,于2020—2021年分2期采集滹沱河补水沿线16口浅层监测井的地下水样品,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分析地下水中20种SAs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并利用风险... 为识别地下水回补过程中磺胺类抗生素(SAs)的污染特征及风险水平,于2020—2021年分2期采集滹沱河补水沿线16口浅层监测井的地下水样品,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分析地下水中20种SAs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并利用风险熵值法进行生态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中SAs总体污染程度较低,回补初期地下水中共检出7种SAs,按检出率大小依次为磺胺甲恶唑(93.75%)、磺胺嘧啶(37.50%)、磺胺氯哒嗪(18.75%)、磺胺吡啶(18.75%)、磺胺甲氧嘧啶(6.25%)、磺胺脒(6.25%)、磺胺醋酰(6.25%),平均检出浓度最高的为磺胺嘧啶(29 ng/L)和磺胺甲恶唑(9.2 ng/L)。在优质南水北调水回补的混合稀释作用下,地下水中SAs检出率和检出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历史污水处理厂排放及农业畜禽养殖污染是造成局部区域下水中SAs污染的主要原因。地下水中磺胺甲恶唑和磺胺嘧啶在回补初期属于中等生态风险,且磺胺嘧啶对人体健康具有中等风险。回补后期各SAs评价均无明显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回补 浅层地下水 磺胺类抗生素 分布特征 风险评价 滹沱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补充型高级氧化法工艺净化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研究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德嵩 陈振东 +3 位作者 孔德锦 李柏林 何晓曼 杨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1-332,共12页
磺胺类抗生素(SAs)是自然水环境和污水处理系统中检出频次与残留浓度最高的抗生素之一。过氧乙酸(PAA)作为广谱性杀菌剂,因其氧化性强、环境友好等优势,其用于有机污染物降解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与传统H2O2基芬顿法等无机氧化法相比,PAA... 磺胺类抗生素(SAs)是自然水环境和污水处理系统中检出频次与残留浓度最高的抗生素之一。过氧乙酸(PAA)作为广谱性杀菌剂,因其氧化性强、环境友好等优势,其用于有机污染物降解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与传统H2O2基芬顿法等无机氧化法相比,PAA氧化反应生成乙酸,经中和后转化的乙酸钠可为后续生化工艺段提供优质碳源,有效降低含SAs废水的处理成本。该文对PAA基碳源补充型高级氧化法的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以SAs作为典型水环境污染物,对近年来PAA基碳源补充型高级氧化工艺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比较分析了其对各类水质背景中SAs的去除效能,并对过渡金属、碳基材料等多种PAA活化方式,工艺运行参数、活性氧物种(ROS)的交联作用机理以及SAs降解机制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乙酰氧基自由基和乙酰过氧基自由基为PAA基高级氧化工艺中的基础活性物质,pH、PAA含量、共存物质等会不同程度上影响体系中ROS的生成路径。此外,磺胺类抗生素主要包括五元磺胺和六元磺胺,二者降解机理存在一定差异。五元磺胺降解主要依靠苯胺环上氨基氧化、羟基取代、S–N/S–C键断裂、N中心自由基偶联反应等4种途径;六元磺胺降解过程还包括SO_(2)脱除、斯迈尔斯重排等机制。在PAA基碳源补充型高级氧化工艺研究领域,新型高性能非均相PAA活化方式开发、实际工况的运行调控与成本控制等将成为未来研究热点。该文可为PAA基碳源补充型高级氧化工艺治理水环境新污染物的研究与应用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过氧乙酸 高级氧化工艺 自由基 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虻幼虫降解磺胺类抗生素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佳庆 撒梦尧 王存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93-197,共5页
目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带来的生态风险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抗生素在生产过程中残留大量有毒有害的有机废弃物抗生素菌渣。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是处理有机废弃物的良好选择,具有抗逆性强等特点。试验以黑水虻幼虫作为载体,... 目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带来的生态风险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抗生素在生产过程中残留大量有毒有害的有机废弃物抗生素菌渣。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是处理有机废弃物的良好选择,具有抗逆性强等特点。试验以黑水虻幼虫作为载体,选取磺胺类(SAs)抗生素作为有机污染物,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SAs,探究黑水虻幼虫降解SAs的可行性及其体内营养成分的变化。研究发现:黑水虻幼虫抗逆性很好,幼虫的生长发育没有受到抑制,其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质的含量由31.18%升高到54.60%,并且对SAs的降解效率可达80.47%,比无黑水虻幼虫降解的33.56%有明显提升,最重要的是在幼虫体内未检测到SAs的存在。通过进一步对幼虫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RNA分析发现,Enterococcus、Bacteria_unclassified、Enterobacteriaceae_unclassified和Dysgonomonas对SAs的胁迫响应明显。综合黑水虻幼虫的生长性能、幼虫营养成分、SAs的降解率以及肠道微生物分析结果,幼虫对SAs的降解是一种更实用、更环保的可行性方案,并且还可以增加幼虫体内的粗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黑水虻 磺胺类抗生素 营养成分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尿液中16种磺胺类和6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残留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宁 粟有志 +4 位作者 阿斯喀·夏热甫汉 雷红琴 李艳美 李芳 王兴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2-809,共8页
提出了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动物尿液中磺胺醋酰、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等16种磺胺类,以及螺旋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等6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量的方法。取2 mL尿液样品,加入0.1 mL甲酸,涡旋10 s... 提出了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动物尿液中磺胺醋酰、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等16种磺胺类,以及螺旋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等6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量的方法。取2 mL尿液样品,加入0.1 mL甲酸,涡旋10 s,加入4 mL乙腈和2 g氯化钠,振荡5 min,离心5 min。取2 mL上清液加入到盛有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50 mg、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50 mg和官能化聚苯乙烯/二乙烯苯(PEP)50 mg的15 mL离心管中,涡旋10 s,离心5 min。取1 mL上清液,于40℃氮吹至干,加入1 mL体积比1∶9乙腈-水混合溶液,涡旋10 s,过0.22μm有机系滤膜,滤液按照仪器工作条件测定。在Kinetex XB-C18色谱柱上以不同体积比的甲醇和含5 mmol·L^(-1)乙酸铵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22种抗生素,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法定量。结果显示,22种抗生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2~1.5μg·L^(-1)。在5,10,50μg·L^(-1)加标浓度水平下,回收率为67.1%~11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4.1%~12%。方法用于养殖场动物尿液样品的分析,检出的抗生素主要为磺胺醋酰(检出量为22.7~28.5μg·L^(-1))和磺胺氯哒嗪(11.3~75.6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QUECHERS 磺胺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动物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8种磺胺类抗生素 被引量:19
15
作者 吴小莲 包艳萍 +5 位作者 向垒 严青云 姜元能 李彦文 黄献培 莫测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8-1044,共7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蔬菜中8种磺胺类抗生素(SAs)的分析方法.以10 mL乙腈(添加2 g无水硫酸钠、0.1 g乙酸钠、0.1 g Na2EDTA)进行提取,HLB柱净化富集.采用RESTEKPinnacleⅡC18色谱柱,以水(含0.1%甲酸)和乙腈(含...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蔬菜中8种磺胺类抗生素(SAs)的分析方法.以10 mL乙腈(添加2 g无水硫酸钠、0.1 g乙酸钠、0.1 g Na2EDTA)进行提取,HLB柱净化富集.采用RESTEKPinnacleⅡC18色谱柱,以水(含0.1%甲酸)和乙腈(含0.1%甲酸)为初始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多反应检测离子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SMZ的方法定量限为0.2μg·kg-1,其它7种化合物的定量限均为0.1μg·kg-1.不同加标浓度(5—100μg·kg-1)下8种SAs的回收率大部分约在7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多数小于10%,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实际样品的分析要求.利用该方法对某无公害蔬菜基地进行分析,蔬菜中检出3种以上磺胺类抗生素,含量在0.20—17.43μg·kg-1(干重)之间,总含量在2.42—27.60μg·kg-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sa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 MS)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类抗生素污染现状及其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6
作者 陈姗 许凡 +2 位作者 张玮 唐文乔 王丽卿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57-1569,共13页
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医疗、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但过量使用可对环境产生危害.磺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常用的兽用抗生素,具有成本低、抗菌谱广等特性,能预防动物疾病和促进机体生长,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然而,磺胺类抗生素难被机体吸收,常随粪... 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医疗、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但过量使用可对环境产生危害.磺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常用的兽用抗生素,具有成本低、抗菌谱广等特性,能预防动物疾病和促进机体生长,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然而,磺胺类抗生素难被机体吸收,常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继而发生一系列的环境行为,并造成环境污染.本文介绍了抗生素的分类、来源及危害,重点阐述了磺胺类抗生素的国内外污染现状、环境行为和毒性效应,为后续治理抗生素污染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污染现状 环境行为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对鳗鱼中26种喹诺酮类及磺胺类抗生素药物残留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27
17
作者 刘正才 杨方 +3 位作者 李耀平 余孔捷 王武军 叶松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71-1175,共5页
建立了快速测定鳗鱼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药物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方法。采用乙腈-二氯甲烷混合溶剂提取样品中的残留物,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该法对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 建立了快速测定鳗鱼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药物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方法。采用乙腈-二氯甲烷混合溶剂提取样品中的残留物,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该法对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的线性范围为0~50μg/k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在2.0、5.0、10、20μg/kg 4个添加水平范围内的回收率为63%~95%;相对标准偏差为1.0%~10.0%。适用于鳗鱼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喹诺酮类抗生素 磺胺类抗生素 残留 鳗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蔬菜中6种磺胺类抗生素 被引量:26
18
作者 包艳萍 李彦文 +4 位作者 莫测辉 姚圆 邰义萍 吴小莲 张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3-518,共6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蔬菜中6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分析方法.以每克蔬菜(干样)加5ml乙腈(添加2g无水硫酸钠、0.1g乙酸钠、0.1gNa2EDTA)超声提取25min,采用正己烷液-液萃取去脂,C18柱净化富集.以磷酸(0.01mol.l-1,pH2.5)∶乙...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蔬菜中6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分析方法.以每克蔬菜(干样)加5ml乙腈(添加2g无水硫酸钠、0.1g乙酸钠、0.1gNa2EDTA)超声提取25min,采用正己烷液-液萃取去脂,C18柱净化富集.以磷酸(0.01mol.l-1,pH2.5)∶乙腈=80∶20(V∶V)溶液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蔬菜样品中6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回收率为50.8%—98.9%,定量限为21.9—72.8μg.kg-1.利用该方法对不同蔬菜样品进行了分析,6种磺胺类抗生素均不同程度被检出,总含量在0.38—2.24mg·kg-1(鲜重)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高效液相色谱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皇竹草生物炭对水中磺胺类抗生素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赵涛 蒋成爱 +3 位作者 丘锦荣 王秀娟 曾经文 周志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61,65,共7页
利用皇竹草制备成生物炭,运用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对生物炭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同时探讨其对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生物炭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受生物炭添加量、吸附时间、磺胺类... 利用皇竹草制备成生物炭,运用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对生物炭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同时探讨其对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生物炭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受生物炭添加量、吸附时间、磺胺类抗生素初始浓度和溶液pH的影响较显著,而受温度的影响不显著。在25℃、pH=5、皇竹草炭用量分别为8 g/L和5 g/L、磺胺类抗生素的质量浓度为10 mg/L条件下吸附4 h,磺胺嘧啶(SDZ)和磺胺氯哒嗪(SCP)的去除率分别能够达到93.6%和92.7%。皇竹草炭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动力学更符合拟2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过程主要受快速反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竹草 生物炭 磺胺类抗生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高通量微生物法和HPLC法检测猪肉中四环素和磺胺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29
20
作者 刘兴泉 冯震 +1 位作者 姚蕾 李博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4-197,共4页
建立了一种采用高通量微生物法进行筛检,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猪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间甲氧嘧啶的分析方法。样品取汁在96孔微板上采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rothermophil... 建立了一种采用高通量微生物法进行筛检,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猪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间甲氧嘧啶的分析方法。样品取汁在96孔微板上采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rothermophilus)进行筛检,同时采用Mcllvaine-EDTA溶液提取,选择270 nm和360 nm为检测波长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微生法的检出限为0.02~0.05μg/mL,HPLC法的检出限为0.03~0.06 mg/kg,添加回收率80.25%~118.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微生物法 HPLC 四环素类抗生素 磺胺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