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磺基琥珀酸二己酯钠盐合成工艺与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华平 张跃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25,共5页
采用控制酯化率和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催化磺化反应的方法合成了两种不同己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磺基琥珀酸双 (2 -甲基戊基 )酯钠盐和磺基琥珀酸双 (4 -甲基 -2戊基 )酯钠盐。对由 4种己醇 (正己醇 ,2 -甲基戊醇、 2 -乙基戊... 采用控制酯化率和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催化磺化反应的方法合成了两种不同己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磺基琥珀酸双 (2 -甲基戊基 )酯钠盐和磺基琥珀酸双 (4 -甲基 -2戊基 )酯钠盐。对由 4种己醇 (正己醇 ,2 -甲基戊醇、 2 -乙基戊醇和 4-甲基 -2戊醇 )来合成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的最佳工艺条件与己基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己基上支链程度的增加 ,13 0℃时 ,酯化反应达到 95 %酯化率时己醇的过用量从 10 %增加到了 2 0 % ;反应时间从 1 5h增加到 2 2 5h。同样地随己基上支链程度的增加 ,中间产物马来酸双酯的磺化反应温度从 12 0℃增加到 14 0℃ ,磺化剂亚硫酸氢钠过用量从 5 %增加到10 % ,反应时间从 2 0h变为 3 5h。从酯化反应中进攻试剂的空间位阻对酯化反应历程和磺化反应中相转移催化剂的乳化、渗透能力对反应的影响方面解释了上述己基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化反应 化反应 琥珀酸二己 合成 工艺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的合成与表/界面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红庄 蔡红岩 +3 位作者 周朝辉 张群 田茂章 李建国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21-624,共4页
以顺丁烯二酸酐分别与正辛醇、异辛醇、正癸醇和异癸醇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然后再与亚硫酸氢钠发生磺化反应,合成出一系列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SS)表面活性剂SSN8,SSI8,SSN10和SSI10。采用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结... 以顺丁烯二酸酐分别与正辛醇、异辛醇、正癸醇和异癸醇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然后再与亚硫酸氢钠发生磺化反应,合成出一系列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SS)表面活性剂SSN8,SSI8,SSN10和SSI10。采用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结构。评价了SS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能和与直链烷烃间的界面性能。结果表明,SS系列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在10-6~10-3mol/L数量级,对应的表面张力在24.90~30.00 m N/m;界面性能评价表明,支链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比相应的直链磺基琥珀酸双酯钠盐适合碳数更高的油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辛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华平 戴宝江 +1 位作者 吴东辉 刘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6-960,共5页
采用控制酯化率和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的方法,合成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辛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最佳工艺条件为:n〔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n(顺酐)=1.00∶1.10,于140℃单酯化反应2.0 h,得到产率为99.8%的单酯... 采用控制酯化率和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的方法,合成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辛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最佳工艺条件为:n〔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n(顺酐)=1.00∶1.10,于140℃单酯化反应2.0 h,得到产率为99.8%的单酯化产物。n(2-乙基己醇)∶n(顺酐)=4.0∶1.0,于加热介质温度240℃条件下双酯化反应5.5 h,得到产率为94.4%的双酯化产物。n(亚硫酸氢钠)∶n(顺酐)=1.10∶1.00,加热介质温度210℃条件下,磺化反应6 h得终产物。测得产物的表面张力为32.5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1.1×10-4mol/L、耐硬水能力为24 m in、乳化力为3.3 m in、渗透力为3 s、分散力为90.5%、钙皂分散力为13%、去油污力为99.1%。与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盐(快T)和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LESS)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耐硬水能力、分散力、钙皂分散性能和去油污性能较快T均得到了改善,渗透性较LESS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辛琥珀酸混合双 琥珀酸二辛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链支化度对系列琥珀酸酯磺酸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喻红梅 华平 +1 位作者 叶俊 方略韬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4,106,共5页
合成了己酯和辛酯系列单链磺基琥珀酸酯钠盐(SS)及双子磺基琥珀酸酯钠盐(GSS)表面活性剂,主要研究了SS与GSS的渗透性、乳化性、耐硬水性及临界胶束浓度随疏水链支化度的变化规律,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己酯系列SS与GSS的乳化性、耐硬水... 合成了己酯和辛酯系列单链磺基琥珀酸酯钠盐(SS)及双子磺基琥珀酸酯钠盐(GSS)表面活性剂,主要研究了SS与GSS的渗透性、乳化性、耐硬水性及临界胶束浓度随疏水链支化度的变化规律,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己酯系列SS与GSS的乳化性、耐硬水性和渗透性随疏水链支化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当GSS连接基的长度小于亲水基平衡距离时,己酯系列GSS与SS的临界胶束浓度随疏水链支化度变化规律相同,反之则变化规律相反;随着疏水链支化度的改变,辛酯系列SS与GSS的耐硬水性和临界胶束浓度的变化规律相同,渗透性变化规律相反,乳化性变化规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磺基琥珀酸酯钠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