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醛酮-磺化木质素共聚减水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振平 冯波 +3 位作者 黄雄荣 陈柯柯 蒋正武 张冠伦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0-334,共5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醛酮-磺化木质素共聚减水剂(SAF-LS),并采用红外光谱和黏度试验对醛酮-磺化木质素之间的接枝共聚反应进行了论证.对比了醛酮系减水剂(SAF),SAF-LS以及醛酮系减水剂与磺化木质素的冷复配体系(SAF+LS)在净浆、混凝... 设计合成了一种醛酮-磺化木质素共聚减水剂(SAF-LS),并采用红外光谱和黏度试验对醛酮-磺化木质素之间的接枝共聚反应进行了论证.对比了醛酮系减水剂(SAF),SAF-LS以及醛酮系减水剂与磺化木质素的冷复配体系(SAF+LS)在净浆、混凝土中的作用效果,证明SAF-LS是一种性能略逊于SAF,但远优于SAF+LS的减水剂.利用SAF-LS和缓凝组分,配制出了坍落度保持性和强度发展均十分优良的强度等级为C30~C50的预拌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酮系减水剂(SAF) 纸浆黑液 磺化木质素(LS)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为模板剂制备多孔钛材料 被引量:4
2
作者 艾青 苏玲 +1 位作者 张琼 方桂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107,共6页
以碱木质素为原料合成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两性表面活性剂,并以其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钛材料。结果表明: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含氮量为1.360%,含硫量1.860%;红外光谱和1HNMR证实产物中存在磺化和... 以碱木质素为原料合成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两性表面活性剂,并以其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钛材料。结果表明: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含氮量为1.360%,含硫量1.860%;红外光谱和1HNMR证实产物中存在磺化和季胺的化学结构。溴酚蓝和亚甲基蓝实验表明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具有两性化合物结构,溶于碱性、中性和稀酸溶液。随着模板剂与钛酸正丁酯的质量比增加,多孔钛材料的比表面积加大;继续增加模板剂的量,多孔钛材料的比表面积下降。多孔钛材料孔径分布范围较宽,为晶态,主要以锐钛矿形式存在。煅烧后的多孔材钛料中有TiO2特征吸收峰,也有少量残留的木质素。当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与钛酸正丁酯的质量比为0.65∶1、煅烧温度为450℃时,可得到最大比表面积、锐钛矿晶态的多孔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 模板剂 多孔钛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木质素蜜胺甲醛超塑化剂对水泥颗粒的分散稳定机理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小萍 易聪华 +1 位作者 魏民 邱学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4-136,141,共4页
系统研究了磺化木质素蜜胺甲醛超塑化剂(SLMF)的引气性能、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性能、对水泥颗粒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SLMF对水泥-水体系的分散机理是其含有的-SO_3^-和-COO^-带电产生的静电斥力、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层产生... 系统研究了磺化木质素蜜胺甲醛超塑化剂(SLMF)的引气性能、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性能、对水泥颗粒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SLMF对水泥-水体系的分散机理是其含有的-SO_3^-和-COO^-带电产生的静电斥力、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层产生的空间位阻力以及引气产生"滚珠"效应的共同作用;SLMF对水泥-水分散体系的稳定机理是其较强的ξ电位保持能力、对水泥水化的延缓作用和引气对水泥颗粒产生的托浮效应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木质素蜜胺甲醛超塑化剂 吸附 分散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田金玲 任世学 +1 位作者 方桂珍 艾青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50,共9页
以麦草碱木质素为原料通过Mannich和磺化反应合成了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DBSLAC)两性表面活性剂,表征了其结构,考察其在不同pH值溶液中溶解性,并以铜离子为模拟废水考察了其吸附性能,以酸性黑(ATT)和亚甲基蓝为模拟染料废... 以麦草碱木质素为原料通过Mannich和磺化反应合成了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DBSLAC)两性表面活性剂,表征了其结构,考察其在不同pH值溶液中溶解性,并以铜离子为模拟废水考察了其吸附性能,以酸性黑(ATT)和亚甲基蓝为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其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证明产物中含有季铵根和磺酸根的化学结构,DBSLAC含氮量2.34%。DBSLAC两性表面活性剂对Cu2+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并且在20 mL Cu2+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投加量0.002 g、pH值5.5和吸附时间2 h的条件下对Cu2+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达262.34 mg/g;在20 mL染料溶液中,对酸性黑ATT(阴离子染料)的絮凝效果在投加量0.03 g、pH值2和染料质量浓度为0.1 g/L时最佳,最大脱色率75.41%;对亚甲基蓝(阳离子染料)的絮凝效果在投加量0.3 g、pH值9和染料质量浓度为0.1 g/L时最佳,最大脱色率97.87%,结果表明DBSLAC可用作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和染料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 两性表面活性剂 吸附剂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型磺化木质素的阻垢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谢燕 曾祥钦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26,共3页
采用自由基共聚反应,对工业磺化木质素进行接枝羧基的改性,制备得到羧酸型磺化木质素阻垢剂。阐明了不同引发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比较了羧酸型磺化木质素与目前几种常用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并对其阻垢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羧酸... 采用自由基共聚反应,对工业磺化木质素进行接枝羧基的改性,制备得到羧酸型磺化木质素阻垢剂。阐明了不同引发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比较了羧酸型磺化木质素与目前几种常用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并对其阻垢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羧酸型磺化木质素是一种阻垢性能较为理想的绿色阻垢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木质素 接枝 阻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对接枝磺化木质素水煤浆分散剂吸附分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杨东杰 郭闻源 +2 位作者 李旭昭 王玥 邱学青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5,共6页
采用接枝磺化缩聚法制备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碱木质素系水煤浆分散剂(GCL3J系列),研究相对分子质量对水煤浆吸附分散性能的影响。流变学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GCL3J分散降黏性能均优于具有线性结构的萘系分散剂。等温吸附... 采用接枝磺化缩聚法制备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碱木质素系水煤浆分散剂(GCL3J系列),研究相对分子质量对水煤浆吸附分散性能的影响。流变学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GCL3J分散降黏性能均优于具有线性结构的萘系分散剂。等温吸附和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GCL3J在煤粒表面的吸附特征属于Langmuir型单分子层吸附,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其在煤粒上的吸附量逐渐减少,吸附作用力逐渐增强,并逐渐以疏水作用吸附为主。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的GCL3J-3(Mw为31500 Da,特性黏度为8.06 mL/g)在煤粒表面吸附后,具有适宜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且负电性最高,对水煤浆具有最优的分散降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磺化木质素分散剂 相对分子质量 水煤浆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麦草碱木质素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梁文学 邱学青 +1 位作者 欧阳新平 杨东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4-178,共5页
为研究磺化碱木质素在高温条件下的热稳定性能,实验采用热重-红外分析(TG-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磺化麦草碱木质素在非氧状态下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利用多升温速率法Kissingr法和Ozawa法,分别计算了磺化麦草碱木质素热... 为研究磺化碱木质素在高温条件下的热稳定性能,实验采用热重-红外分析(TG-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磺化麦草碱木质素在非氧状态下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利用多升温速率法Kissingr法和Ozawa法,分别计算了磺化麦草碱木质素热动力学方程中的表观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lnA,分别为118.3kJ.mol-1,121.46kJ.mol-1;20.40min-1,15.92min-1;利用Kissingr法计算了热动力学方程的反应级数是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木质素 热重-红外分析(TG—IR)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热分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2Al-LS-LDH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改玲 王东 +2 位作者 蒋玲 周婧 赵玉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12-16,共5页
采用煅烧水合法,将易溶于水的造纸副产品磺化木质素(LS)固载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表面,制备不溶于水的新型的固体吸附剂Mg2Al-LS-LDH复合材料.利用XRD及IR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客体LS并... 采用煅烧水合法,将易溶于水的造纸副产品磺化木质素(LS)固载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表面,制备不溶于水的新型的固体吸附剂Mg2Al-LS-LDH复合材料.利用XRD及IR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客体LS并没有进入到LDHs层间,而是与LDHs层板表面发生了羟基键合.该材料对Cu2+吸附速率快,30min接近吸附平衡,去除率达92.2%,吸附量达36.88mg/g;该材料对Cu2+吸附的适宜条件为吸附时间6h,溶液pH=5,吸附剂用量0.0500g,吸附温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Al-LS-LDH复合材料 Cu2+去除率 磺化木质素吸附性能 煅烧水合法 工业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蚀剂GL2的制备及应用
9
作者 李焱 黄筑艳 曾祥钦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1-252,共2页
对造纸废液中提取的磺化木质素进行改性,探索其作为缓蚀剂的可行性。研制了缓蚀剂GL2。采用失重法对GL2在1.04mol/L硫酸溶液中的缓蚀效果进行测定,并与六偏磷酸钠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GL2对抑制1.04mol/L硫酸溶液中A3钢的腐蚀有较... 对造纸废液中提取的磺化木质素进行改性,探索其作为缓蚀剂的可行性。研制了缓蚀剂GL2。采用失重法对GL2在1.04mol/L硫酸溶液中的缓蚀效果进行测定,并与六偏磷酸钠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GL2对抑制1.04mol/L硫酸溶液中A3钢的腐蚀有较好的效果。当缓蚀剂用量为40mg/L时,GL2对A3钢的缓蚀率为87.6%,缓蚀效果优于六偏磷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木质素 改性 缓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自组装法制备阿维菌素微胶囊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明松 刘庆芳 +2 位作者 王素雅 庞煜霞 邱学青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9-524,543,共7页
以磺化碱木质素聚氧乙烯醚(SAL-PEG)/聚乙烯亚胺(PEI)为壁材,阿维菌素原药为芯材,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木质素基阿维菌素微胶囊(AVM-CS)。考察了芯壁比(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交联剂用量、交联反应pH、NaCl溶液浓度对微胶囊成囊性能... 以磺化碱木质素聚氧乙烯醚(SAL-PEG)/聚乙烯亚胺(PEI)为壁材,阿维菌素原药为芯材,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木质素基阿维菌素微胶囊(AVM-CS)。考察了芯壁比(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交联剂用量、交联反应pH、NaCl溶液浓度对微胶囊成囊性能和缓释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优AVM-CS成囊条件为:芯壁比为2∶5、戊二醛用量为4%(戊二醛质量占壁材质量的百分比,下同)、壁材发生交联时的反应液pH=8,在1 mol/L NaCl溶液中成囊。制备的AVM-CS呈不规则球状,粒径范围1~5μm。缓释性能测定结果发现,以AVM-CS与聚氨酯为壁材制备的阿维菌素微胶囊(PU-CS)的缓释效果相当,AVM-CS的原药累积释药量大于93%,高于87%的PU-CS的原药释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木质素聚氧乙烯醚 聚乙烯亚胺 静电自组装 微胶囊 阿维菌素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聚合物作为阻垢剂有什么优缺点?
11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9-99,共1页
天然聚合物如磺化木质素、丹宁早就作为阻垢剂使用,其优点是价格便宜,在比较低级处理的系统也能达到要求。但缺点是天然产物的规格不稳定,原料来源也比较分散,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并且天然聚合物的阻垢效果不能满足生产上越来越高的要求... 天然聚合物如磺化木质素、丹宁早就作为阻垢剂使用,其优点是价格便宜,在比较低级处理的系统也能达到要求。但缺点是天然产物的规格不稳定,原料来源也比较分散,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并且天然聚合物的阻垢效果不能满足生产上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浓缩倍数较高的冷却水系统中不能单独用其做阻垢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垢剂 冷却水系统 浓缩倍数 阻垢效果 天然聚合物 磺化木质素 天然产物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聚合物作为阻垢剂有什么优缺点?
12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83,共1页
天然聚合物如磺化木质素、丹宁早就作为阻垢剂使用,优点是价格便宜,在比较低级处理的系统也能达到要求。但缺点是天然产物的规格不稳定,原料来源也比较分散,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并且天然聚合物的阻垢效果不能满足生产上越来越高的要求,... 天然聚合物如磺化木质素、丹宁早就作为阻垢剂使用,优点是价格便宜,在比较低级处理的系统也能达到要求。但缺点是天然产物的规格不稳定,原料来源也比较分散,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并且天然聚合物的阻垢效果不能满足生产上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浓缩倍数较高的冷却水系统不能单独用其作阻垢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垢剂 冷却水系统 浓缩倍数 阻垢效果 天然聚合物 磺化木质素 天然产物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