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澎溪河高阳平湖高水位期间磷-藻生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赫斌 李哲 +2 位作者 冯婧 肖艳 郭劲松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44-1255,共12页
通过在前期建立的总磷模型基础上建立磷-藻模型.从正磷酸盐所代表的无机磷和藻类生物量所代表的有机磷入手,分析蓄水期所累积的磷在高水位时期各种形态转化和循环机制,以期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说明冬季末水华暴发所消耗磷的来源.研究表明... 通过在前期建立的总磷模型基础上建立磷-藻模型.从正磷酸盐所代表的无机磷和藻类生物量所代表的有机磷入手,分析蓄水期所累积的磷在高水位时期各种形态转化和循环机制,以期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说明冬季末水华暴发所消耗磷的来源.研究表明:高水位蓄水期、稳定期和水华期这3个阶段中各磷库磷通量各不相同.淹没消落带磷释放是该时期高阳平湖溶解性正磷酸盐的主要来源(占总输入通量的72.69%),其释放量与被淹没消落带面积和消落带水土界面磷交换速率有关,淹没消落带面积越多,磷交换速率越高,磷释放量越大,对整个磷循环的贡献越大.但水华期间藻磷的合成率最大仅为14.4%,藻类对冬季高水位期间所积累磷的利用量依然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澎溪河 高阳平湖 磷-藻模型 循环 形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