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和溴系阻燃剂复配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豪 何园 +3 位作者 吴燕鹏 刘保英 房晓敏 丁涛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69,共7页
将磷-氮复配膨胀型阻燃剂SR201A和溴-锑系阻燃母粒M进行复配,制备了低溴、低成本的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同时通过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法、锥形量热仪测试、热失重分析和力学实验等研究了2种阻燃剂配比及协效剂[Zn_3(BO_3)_2和Z... 将磷-氮复配膨胀型阻燃剂SR201A和溴-锑系阻燃母粒M进行复配,制备了低溴、低成本的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同时通过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法、锥形量热仪测试、热失重分析和力学实验等研究了2种阻燃剂配比及协效剂[Zn_3(BO_3)_2和ZnO]对PP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质量分数,下同)的复配阻燃剂(SR201A与M质量比为4∶1)时复合材料垂直燃烧级别达UL 94V-2级,极限氧指数达31.4%;阻燃协效剂Zn3(BO_3)_2和ZnO的加入对体系的气相阻燃和凝聚相阻燃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较纯PP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磷-氮复配膨胀型阻燃剂 -锑系阻燃剂 协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大分子膨胀型阻燃剂及其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赖学军 邱杰东 +4 位作者 曾幸荣 李红强 周日敏 谢华理 张亚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4-190,共7页
磷-氮大分子膨胀型阻燃剂(MIFR)有效克服了传统多组分膨胀型阻燃剂易迁移、易吸湿、与基体相容性差等缺点,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无卤阻燃剂之一。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多组分和单组分磷-氮MIFR及其阻燃聚丙烯(PP)的最新研究进展,... 磷-氮大分子膨胀型阻燃剂(MIFR)有效克服了传统多组分膨胀型阻燃剂易迁移、易吸湿、与基体相容性差等缺点,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无卤阻燃剂之一。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多组分和单组分磷-氮MIFR及其阻燃聚丙烯(PP)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磷-氮MIFR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指出了"三源一体"和多功能化是磷-氮MIFR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膨胀阻燃剂 聚丙烯 无卤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硫膨胀型阻燃剂在聚碳酸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志勇 荆洁 +1 位作者 刘书艳 马雪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3,共6页
将氮-磷-硫膨胀型阻燃剂(NPS)添加到聚碳酸酯(PC)中制备了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热失重分析仪和锥形量热仪研究了NPS对PC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PS的添加量为0.075%(质量分数,下同)时,体... 将氮-磷-硫膨胀型阻燃剂(NPS)添加到聚碳酸酯(PC)中制备了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热失重分析仪和锥形量热仪研究了NPS对PC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PS的添加量为0.075%(质量分数,下同)时,体系的极限氧指数达到最大值34.25%,垂直燃烧等级为V-0级;NPS的加入使PC的起始分解温度由419.7℃降至389.0℃,残炭率由15.26%增加至20.8%,同时能有效降低PC的热释放速率(H_(RR))和总热释放量(T_(H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膨胀阻燃剂 阻燃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磷-氮膨胀阻燃剂在改性聚丙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翔 张帆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2-96,共5页
采用自制干法合成的磷-氮膨胀型阻燃剂(磷酸酯三聚氰胺盐,IFR)复配聚磷酸胺(APP)和聚四氟乙烯(PT-FE)阻燃改性聚丙烯(PP),利用极限氧指数法、垂直燃烧法分析了阻燃PP的燃烧性能,通过热重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采用自制干法合成的磷-氮膨胀型阻燃剂(磷酸酯三聚氰胺盐,IFR)复配聚磷酸胺(APP)和聚四氟乙烯(PT-FE)阻燃改性聚丙烯(PP),利用极限氧指数法、垂直燃烧法分析了阻燃PP的燃烧性能,通过热重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阻燃PP的热降解过程、燃烧性能、残炭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燃烧过程中复配阻燃体系对PP的阻燃机理。结果发现,IFR、APP和PTFE之间具有明显的阻燃协效作用;当阻燃剂总添加量为24%(APP为6%、IFR为17.5%、PTFE为0.5%)(质量分数)时,阻燃PP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0.1%,垂直燃烧测试达UL 94V-0级;加入阻燃剂还能提高PP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膨胀阻燃剂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制备磷-氮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翔 张帆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1-625,共5页
以磷酸、五氧化二磷、季戊四醇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采用干法(不添加任何溶剂)合成了一种磷-氮膨胀型阻燃剂。IR分析发现合成阻燃剂具有与磷酸酯三聚氰胺盐类似的P=O和P-O-C双环结构。反应温度、时间和原料配比对酯化反应有明显的影响。酯... 以磷酸、五氧化二磷、季戊四醇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采用干法(不添加任何溶剂)合成了一种磷-氮膨胀型阻燃剂。IR分析发现合成阻燃剂具有与磷酸酯三聚氰胺盐类似的P=O和P-O-C双环结构。反应温度、时间和原料配比对酯化反应有明显的影响。酯化反应温度宜控制在120-130℃之间,反应时间2.5小时,加入五氧化二磷可以提高酯化反应的转化率,磷酸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控制在2:1为宜。热重分析表明,该阻燃剂的起始分解温度为190℃左右,700℃时的成炭率约为30%。该阻燃剂受热后膨胀倍数约为30-50倍,SEM分析发现,阻燃剂膨胀炭层外表面连续、平滑、颗粒之间连结紧密,炭层为内部为多孔结构,空隙大小分布均匀,孔径约为150-200μm之间,这样的泡层结构能更好的起到隔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 -膨胀阻燃剂 三聚氰胺 红外分析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复配膨胀型无卤阻燃聚甲醛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谭彪 何亚东 +1 位作者 孙双月 汪晓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2-56,65,共6页
采用磷-氮复配膨胀型阻燃剂进行无卤阻燃聚甲醛(POM)的研究,测试了阻燃POM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阻燃POM燃烧残炭的成分,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阻燃POM燃烧残炭的形态,用热失重分析仪表征了POM及阻燃POM... 采用磷-氮复配膨胀型阻燃剂进行无卤阻燃聚甲醛(POM)的研究,测试了阻燃POM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阻燃POM燃烧残炭的成分,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阻燃POM燃烧残炭的形态,用热失重分析仪表征了POM及阻燃POM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微胶囊红磷/三聚氰胺氰尿酸酯(MC)/双季戊四醇(DPET)/酚醛树脂(Novolak)复配阻燃体系的阻燃POM的垂直阻燃级别可达到UL94V-1级,采用多聚磷酸铵(APP)/MC/DPET/Novolak复配体系可达到V-0级,其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阻燃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阻燃剂 无卤阻燃 聚甲醛 成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复配协同阻燃聚甲醛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阳 任艳蓉 +4 位作者 张文凯 房晓敏 丁涛 徐元清 徐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3-97,共5页
采用磷–氮复配膨胀型阻燃剂(50A)与酚醛树脂(PF)进行复配,研究了不同配比对聚甲醛(POM)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垂直燃烧试验、极限氧指数法、热重分析研究了复配阻燃剂对POM的阻燃作用,并对阻燃POM材料燃烧后的残炭进行红外... 采用磷–氮复配膨胀型阻燃剂(50A)与酚醛树脂(PF)进行复配,研究了不同配比对聚甲醛(POM)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垂直燃烧试验、极限氧指数法、热重分析研究了复配阻燃剂对POM的阻燃作用,并对阻燃POM材料燃烧后的残炭进行红外分析。结果表明,采用50A/PF复配的阻燃POM材料的垂直燃烧级别达到UL94 V–1级,极限氧指数可达26.7%;热重分析显示,阻燃POM材料在800℃时的残炭率显著提高;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50A与PF在POM中有良好的协效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阻燃剂 聚甲醛 阻燃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阻燃性能的热重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云楚 刘元 +3 位作者 孙汉洲 周莹 吴志平 袁光明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1-65,共5页
膨胀型阻燃体系因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了以二氨基双酚A、三氯氧磷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合成磷酰胺类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的反应条件,并用热重分析和灼烧实验方法初步研究了它对杨木粉的阻燃特性。结果表明:用乙醚作分散介... 膨胀型阻燃体系因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了以二氨基双酚A、三氯氧磷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合成磷酰胺类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的反应条件,并用热重分析和灼烧实验方法初步研究了它对杨木粉的阻燃特性。结果表明:用乙醚作分散介质,二氨基双酚A、三氯氧磷、三聚氰胺的摩尔比为 1∶3∶8,回流时间 5h的条件下,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的得率较高、产品质量好;热重分析表明,杨木粉经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处理后,炭化阶段的峰温有所下降,活化能减小,速率常数变大,残余炭量由 22. 5%增加到 36. 3%,增加比例达到 61. 3%;灼烧实验表明,低于 230℃时,经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处理的杨木粉的灼烧失重大于对照样品,而在高于 230℃以后,阻燃处理杨木粉的灼烧残余质量大于对照样品;经阻燃处理后 350℃残余量由 24. 9%增加到 38. 4%,比对照样增加 54. 2%; 600℃残余量由 7. 3%增加到 22. 3%,比对照样增加 205%;灼烧残渣为黑色泡沫炭层,具有金属光泽。因此,该阻燃剂在受热时能有效地促使木材形成更多的木炭,并形成石墨样光泽的泡沫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阻燃 膨胀阻燃剂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膨胀阻燃剂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春雪 杨玲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56-1658,共3页
为了降低聚苯乙烯(PS)的热危害,对传统氮-磷膨胀阻燃体系聚磷酸铵(APP)/双季戊四醇(DPER)进行了改进,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覆聚磷酸铵(MFAPP)/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覆双季戊四醇(MFDPER)、硅烷改性APP/MFDPER、硅烷改性APP/三嗪成炭剂(C... 为了降低聚苯乙烯(PS)的热危害,对传统氮-磷膨胀阻燃体系聚磷酸铵(APP)/双季戊四醇(DPER)进行了改进,制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覆聚磷酸铵(MFAPP)/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覆双季戊四醇(MFDPER)、硅烷改性APP/MFDPER、硅烷改性APP/三嗪成炭剂(CFA)三组不同膨胀阻燃剂(IFR),与PS熔融共混后通过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仪进行燃烧性能研究,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残炭形貌。结果表明硅烷改性APP能有效提高PS的阻燃性,CFA能有效提高PS燃烧的成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膨胀阻燃剂 硅烷改性 三嗪成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及不同粒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杰 解田 +4 位作者 秦军 张群 高晓明 史春英 贾双珠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28,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氮磷系膨胀型阻燃剂(NPR)的制备方法,即:将磷酸脲母液和尿素按一定物质的量比(0.3-0.6)加入反应釜,在压强为0.01 MPa(氨气氛围)、恒定搅拌转速下,以8℃/min的升温速率程序升温至220-250℃,然后冷却结晶,再经干燥... 介绍了一种新型氮磷系膨胀型阻燃剂(NPR)的制备方法,即:将磷酸脲母液和尿素按一定物质的量比(0.3-0.6)加入反应釜,在压强为0.01 MPa(氨气氛围)、恒定搅拌转速下,以8℃/min的升温速率程序升温至220-250℃,然后冷却结晶,再经干燥、粉碎制得NPR。制备的NPR既含有低聚合度的聚磷酸铵,也含有其他的氮磷化合物。研究了不同粒径NPR的理化性质,发现不同粒径NPR的缩聚程度和理化性质有差别,随着粒径的增加,溶解度逐渐增加,水溶液pH逐渐降低,五氧化二磷含量逐渐降低,氮含量逐渐升高,但是其晶型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阻燃剂 粒径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式磷氮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强 李中诚 +5 位作者 史春欣 雷雅铄 范明飞 任亮 张明耀 张会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8-143,共6页
采用一步法将对苯二甲醛分别与二乙烯三胺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反应生成聚席夫碱,再通过加成反应在席夫碱分子链中加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制备了两种新型的磷氮膨胀型阻燃剂PED和PDD,并对两种阻燃剂进行了表征。... 采用一步法将对苯二甲醛分别与二乙烯三胺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反应生成聚席夫碱,再通过加成反应在席夫碱分子链中加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制备了两种新型的磷氮膨胀型阻燃剂PED和PDD,并对两种阻燃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发现这两种阻燃剂与尼龙6(PA6)有很好的相容性。当这两种阻燃剂与PA6熔融共混时,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性能。当添加量为15%时,PA6复合材料达到UL94 V-0级,极限氧指数分别为27.2%和27.6%,600℃时的残炭量分别为2.3%和5.3%,PDD体系表现出更好的阻燃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炭渣表面致密,致密的结构很好地阻止了热量传递,保护了基体内部。动力学分析表明,阻燃剂的加入并没有牺牲PA6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同时,PDD阻燃复合体系表现出了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膨胀阻燃剂 席夫碱 阻燃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溴膨胀型阻燃剂的结构表征及在聚丙烯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文科 周易 彭治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2,100,共3页
通过对自行合成的阻燃剂季戊四醇双螺环磷酰双三溴新戊醇酯进行结构分析与应用评价。用红外、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热失重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将该阻燃剂与三聚氰胺(M el)、氧化锑(Sb2O3)等复配后,添加至聚丙烯(PP)中,实... 通过对自行合成的阻燃剂季戊四醇双螺环磷酰双三溴新戊醇酯进行结构分析与应用评价。用红外、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热失重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将该阻燃剂与三聚氰胺(M el)、氧化锑(Sb2O3)等复配后,添加至聚丙烯(PP)中,实验表明:在添加量为17%(质量分数)时,阻燃PP材料的氧指数达到26.4%,垂直燃烧通过UL-94 V-0级。显示了良好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阻燃剂 阻燃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有机磷-氮协同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娄帅 仲柿成 +2 位作者 谭榆斌 武文斌 王彦林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以三聚氰胺钠盐和苯基磷酰二氯为原料,合成了新型有机磷-氮阻燃剂苯基磷酰二三聚氰胺(PPBM)。最佳合成工艺为:氮气保护下,三聚氰胺钠盐和苯基磷酰二氯的物质的量比为2.1∶1,三聚氰胺钠盐溶解于四氯化碳后,苯基磷酰二氯缓慢滴入,75℃下反... 以三聚氰胺钠盐和苯基磷酰二氯为原料,合成了新型有机磷-氮阻燃剂苯基磷酰二三聚氰胺(PPBM)。最佳合成工艺为:氮气保护下,三聚氰胺钠盐和苯基磷酰二氯的物质的量比为2.1∶1,三聚氰胺钠盐溶解于四氯化碳后,苯基磷酰二氯缓慢滴入,75℃下反应6 h后加蒸馏水反应1 h,抽滤,蒸馏水洗涤,干燥,收率为92.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的表征结果显示合成产物与目标化合物PPBM结构一致,热重-差热分析结果表明,PPBM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残炭率。将PPBM应用于886A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测定的结果表明,PPBM具有较好的膨胀成炭性和优良的阻燃效果。通过燃烧后残炭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分析了PPBM的阻燃机理,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PPBM具有良好的磷-氮协同增效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阻燃剂 三聚氰胺钠盐 苯基酰二氯 苯基酰二三聚氰胺 膨胀成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氮系协同阻燃剂的研究进展及其表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罗星 谢德龙 +2 位作者 梅毅 杨云艳 郑睿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25,94,共7页
有机磷-氮协同阻燃剂是一类无卤、无毒、高效、环保的阻燃剂,阻燃元素磷和氮的增效作用使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成为了有机高分子材料重要的阻燃剂之一。概述了不同结构的有机磷-氮协同阻燃剂的研究进展,对不同阻燃基材性能进行了总结,... 有机磷-氮协同阻燃剂是一类无卤、无毒、高效、环保的阻燃剂,阻燃元素磷和氮的增效作用使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成为了有机高分子材料重要的阻燃剂之一。概述了不同结构的有机磷-氮协同阻燃剂的研究进展,对不同阻燃基材性能进行了总结,对阻燃剂结构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表征方法进行简单阐述,最后对有机磷-氮协同阻燃剂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指出多种提高磷-氮协同阻燃剂阻燃性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阻燃剂 笼状 9 10-二氢-9-氧杂-10-杂菲-10-氧化物 链状 支化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APP磷氮型阻燃剂在热塑性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俊业 胡志 钟志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3-146,共4页
以热塑性弹性体树脂(PE/POE/EVA)为基料,加入自制的非聚磷酸铵(APP)磷-氮型阻燃剂--焦磷酸哌嗪系阻燃剂(FR-1420),研究了阻燃剂对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TG)研究了材料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阻燃剂FR-1420含量... 以热塑性弹性体树脂(PE/POE/EVA)为基料,加入自制的非聚磷酸铵(APP)磷-氮型阻燃剂--焦磷酸哌嗪系阻燃剂(FR-1420),研究了阻燃剂对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TG)研究了材料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阻燃剂FR-1420含量达到25%时,材料氧指数达27.4%,垂直燃烧等级可达到V-0级;相较纯树脂,阻燃材料韧性保持较好,断裂伸长率可达到550%;TG分析表明,阻燃剂FR-1420的加入可使得材料初始热分解温度提前,残炭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同时比较了传统的氢氧化铝阻燃PE/POE/EVA体系,当氢氧化镁添加量达到65%时,材料垂直燃烧等级才能达到V-0级,但材料的断裂伸长率降低至132.6%,已经失去弹性体材料应有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聚酸铵 酸哌嗪系阻燃剂 -阻燃 热塑性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型阻燃剂APP/MPR/PEPA的制备及其在ABS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道吉 李小宝 +2 位作者 周正发 任凤梅 徐卫兵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用氧代-4-羟甲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PEPA)作为成炭剂,用三聚氰胺酚醛树脂(MPR)作为气源和聚磷酸铵(APP)按一定比例复配成膨胀型阻燃剂(IFR),用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阻燃研究。研究IFR的比例和含量对AB... 用氧代-4-羟甲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PEPA)作为成炭剂,用三聚氰胺酚醛树脂(MPR)作为气源和聚磷酸铵(APP)按一定比例复配成膨胀型阻燃剂(IFR),用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阻燃研究。研究IFR的比例和含量对ABS燃烧性能的影响。阻燃实验结果表明,APP/MPR/PEPA质量比按2/1/2和3/3/4比例复配阻燃效果最佳,添加量为30%时,阻燃复合材料燃烧等级达到V-0,氧指数分别为29.4%和29%;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阻燃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较纯ABS有所降低,微观炭层更加致密无孔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阻燃剂 复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范瑞兰 王利生 李弥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2,共4页
简要概述了近年来聚合型有机磷系、磷氮系阻燃剂的合成动向及阻燃特性,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重点介绍了季戊四醇螺环磷酸酯类、笼状磷酸酯类及其它含磷-氮键的单体型膨胀阻燃剂的近期研究动态。
关键词 聚合有机 协效阻燃 膨胀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环氧树脂磷-氮阻燃固化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厉安昕 毛萍莉 梁兵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1,共4页
以1,2-环己二胺(DACH)和苯基膦酰二氯(PPDC)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环氧树脂(EP)阻燃固化剂苯基膦酰-1,2-环己二胺(PPDAC),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1HNMR)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其进行了表征,制备了系列PPDAC/EP,采用TG... 以1,2-环己二胺(DACH)和苯基膦酰二氯(PPDC)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环氧树脂(EP)阻燃固化剂苯基膦酰-1,2-环己二胺(PPDAC),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1HNMR)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其进行了表征,制备了系列PPDAC/EP,采用TGA、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试验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其热稳定性、阻燃性和炭层形貌。结果表明:PPDAC的填充可以提高EP树脂的阻燃性能,添加PPDAC的EP残炭率和阻燃性均得到提高,但其初始分解温度和力学性能下降。添加PPDAC的EP残炭表面发泡膨胀明显,阻燃效果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阻燃剂 固化剂 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协同阻燃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马志领 赵文革 +1 位作者 郝凤春 石俊瑞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400-404,共5页
概述了近年来磷氮膨胀型阻燃涂料工作的进展情况 .内容涉及聚合物的结构、阻燃剂的结构、阻燃材料的性能 。
关键词 膨胀阻燃 阻燃机理 结构 -协同 阻燃剂 氨基树脂 高分子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膨胀阻燃剂在低密度聚乙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翔 张帆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84,共5页
以干法合成的P-N无卤膨胀阻燃剂(IFR)为基础,配合聚磷酸胺(APP)并且将金属氧化物(ZnO)作为协效剂阻燃改性低密度聚乙烯(PE-LD)。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体系燃烧后的炭层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该体系在... 以干法合成的P-N无卤膨胀阻燃剂(IFR)为基础,配合聚磷酸胺(APP)并且将金属氧化物(ZnO)作为协效剂阻燃改性低密度聚乙烯(PE-LD)。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体系燃烧后的炭层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该体系在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残炭组成,并分析了该膨胀型阻燃体系对PE-LD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PE-LD/IFR/APP/ZnO体系的极限氧指数可以达到27.9%,垂直燃烧性能达到UL 94V-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无卤膨胀阻燃剂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