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控氮比掺混肥及其运筹方式对土壤磷钾养分和利用率的影响
1
作者 赵杰 宋付朋 +1 位作者 高杨 卢艳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6,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控氮比掺混肥(非控、半控和全控)和运筹方式(基施、基施和追施结合)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对土壤速效磷、钾养分供应及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氮比52.5%掺混肥在基施运筹方式下,能够保证玉米各生育阶段尤其...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控氮比掺混肥(非控、半控和全控)和运筹方式(基施、基施和追施结合)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对土壤速效磷、钾养分供应及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氮比52.5%掺混肥在基施运筹方式下,能够保证玉米各生育阶段尤其是生长发育中后期的土壤磷、钾养分供应,其磷素利用率最高,与其他控氮比掺混肥及运筹方式相比,其磷素利用率提高了2.85%~95.55%。控氮比52.5%掺混肥在基施运筹方式下,与控氮比52.5%掺混肥减量基施处理相比,钾素利用率降低了1.47%,但与其他控氮比掺混肥及运筹方式相比,其钾素利用率提高了6.42%~20.11%。因此控氮比52.5%掺混肥基施在生产实践中能够更好地促进玉米对磷、钾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氮比 掺混肥 磷钾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钾肥运筹对青菜生长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2
作者 黄璐璐 王站付 +4 位作者 陆利民 石磊 邱韩英 江健 林天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129-133,共5页
为研究不同施磷钾量对青菜生长、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青菜“五月慢”为试材,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磷钾量对青菜生长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用量为75.0 kg/hm^2时,青菜产量最高为35708.55 kg/hm^2,随着磷... 为研究不同施磷钾量对青菜生长、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青菜“五月慢”为试材,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磷钾量对青菜生长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用量为75.0 kg/hm^2时,青菜产量最高为35708.55 kg/hm^2,随着磷肥用量继续增加,产量降低;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呈增长趋势。磷钾肥当季利用率与农学效率随着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磷钾肥施用量均为75.0 kg/hm^2时,产量达35708.52 kg/hm^2,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8.50%、36.11%,农学效率均为476.11 kg/kg,能够保持较高产量的同时使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与农学效率处在合理的水平。因此,综合考虑产量与农业生产效率,青菜磷钾肥施用量均在75.0 kg/hm^2以下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菜 产量 ()肥当季利用率 ()肥农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谌元岩 王培秋 李泽恒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年第3期55-59,共5页
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农民节本增效的有效举措,为掌握油菜施肥后的氮、磷、钾利用率和生产100kg油菜籽所吸收的氮、磷、钾养分量,2015年在安化县冷市镇进行了油菜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旨在建立精准的油菜施肥指标体... 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农民节本增效的有效举措,为掌握油菜施肥后的氮、磷、钾利用率和生产100kg油菜籽所吸收的氮、磷、钾养分量,2015年在安化县冷市镇进行了油菜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旨在建立精准的油菜施肥指标体系,指导农民实行油菜合理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合理施肥 田间试验 氮、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邱艳 杨新平 +1 位作者 余正美 吴尚斌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年第5期40-41,共2页
针对农户多年来偏施无机氮肥,很少施钾肥,有机肥使用量逐年减少的生产实际,为探索不同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科学合理的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做到高效节能。
关键词 水稻 氮、利用率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紫云县坝羊乡油菜肥料利用率试验
5
作者 陈佳桂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10期33-34,共2页
为掌握油菜施肥后的氮、磷、钾利用率情况,在紫云县坝羊乡进行了油菜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指导当地农民实行油菜合理施肥,对于油菜生长和农民增产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油菜 氮、利用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肥养分释放对坡耕地土壤磷钾损失及花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梁舒欣 耿怡爽 +5 位作者 周春雨 常鹏宇 孙冬然 刘前进 杨修一 耿计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4-553,共10页
以沂蒙山区坡耕地花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控释肥养分释放对土壤磷钾流失特征、花生产量及磷钾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全量和减量30%控释肥(CRF1、CRF2),全量和减量30%普通复合肥(CF1、CF2)及不施肥处理(CK)。结果表明:控释肥... 以沂蒙山区坡耕地花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控释肥养分释放对土壤磷钾流失特征、花生产量及磷钾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全量和减量30%控释肥(CRF1、CRF2),全量和减量30%普通复合肥(CF1、CF2)及不施肥处理(CK)。结果表明:控释肥在田间土壤中的释放规律与花生植株磷钾吸收特征曲线相吻合,配合土壤磷钾供应量,满足了不同时期花生植株养分需求。等量施肥下,控释肥处理荚果产量较普通复合肥处理显著增加5.75%~12.01%,且减量30%控释肥处理较CF1增产3.75%;控释肥处理中植株磷钾吸收量分别较普通复合肥提高11.46%~11.78%和10.44%~12.38%,其中CRF2磷钾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5.48%和51.84%。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普通复合肥处理苗期0~40 cm的表层土中有效磷含量高于控释肥处理,花针期以后趋势相反,但40 cm以下土层中各处理差异不显著;控释肥处理显著提高了花针期以后0~6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各处理不同时期60~100 cm土层速效钾差异不显著。前3次产流事件中,控释肥处理显著减少了地表径流水中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各处理后期径流水中水溶性磷和钾含量降低且趋于稳定,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控释肥能够减少坡耕地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径流和淋溶损失,提高花生养分利用率和产量,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坡耕地 花生产量 磷钾利用率 径流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产和氮素使用的影响
7
作者 高爱芹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第7期72-73,共2页
采用了田间试验方法,在小麦季N250kg/hm^(2)和玉米季N200kg/hm^(2)的供给要求下,连续二年观测不同施氮方法对冬小麦/夏玉米生产和氮素使用的影响。(2017-2019)。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通过常规施肥法、有机无机复合肥、控释性、控失复... 采用了田间试验方法,在小麦季N250kg/hm^(2)和玉米季N200kg/hm^(2)的供给要求下,连续二年观测不同施氮方法对冬小麦/夏玉米生产和氮素使用的影响。(2017-2019)。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通过常规施肥法、有机无机复合肥、控释性、控失复合肥,以及调整氮肥与追肥比例均显著增加了粮食产量和干物积累率。冬小麦/夏玉米、小麦季各处理产量顺序为:控释性复合肥>控失复合肥(根据参考文献得到)>有机无机复合肥>调整氮肥基肥追肥比例>常规施肥,增产107.5%至147.4%,小麦季各处理产量顺序为:控释性复合肥>控失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常规施肥>调整氮肥追肥比例,增幅幅度为28.5%~56.1%.与常规土壤施肥处理方法比较,以控释性复合肥处理后的冬小麦氮肥部分生产力和氮肥施用农艺效果,增加2.2-5.1kg/kg,夏玉米则增加3.6-7.6kg/kg。控失性复合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小麦季基肥比处理优于常规处理,但却不如局部的常规施肥处理。从生产与氮素效率综合考虑,有机无机复合肥、控释性复合肥、控失性复合肥等都可成为研究区适合推广的施肥种类,同时改变了基追配比更有利于冬小麦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模式 冬小麦 夏谷物 农作物产量 磷钾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