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O_2负载磷钼酸铵液相催化氧化二苯并噻吩
1
作者 贾连洋 耿辉 +3 位作者 于丽敏 龚树文 申文忠 尹汉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4-1189,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SiO2负载磷钼酸铵(AMPA)催化剂(AMPA/SiO2);利用XRD,FTIR,SEM等手段对AMPA/Si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二苯并噻吩等含硫化合物为底物、以30%(w)H2O2为氧化剂,初步评价了AMPA/SiO2...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SiO2负载磷钼酸铵(AMPA)催化剂(AMPA/SiO2);利用XRD,FTIR,SEM等手段对AMPA/Si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二苯并噻吩等含硫化合物为底物、以30%(w)H2O2为氧化剂,初步评价了AMPA/SiO2催化剂催化氧化噻吩类化合物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AMPA/SiO2催化剂保持了磷钼酸铵的Keggin结构;含有AMPA/SiO2催化剂、30%H2O2(w)的正己烷/乙酸的双液相氧化体系可高效地将噻吩类化合物氧化为相应的砜,噻吩类化合物氧化反应活性的高低顺序为: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苯并噻吩>噻吩;在MoO3质量分数为10%的AMPA/SiO2催化剂用量0.20 g、H2O2与二苯并噻吩摩尔比2∶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 min的优化条件下,二苯并噻吩砜的收率达94%,AMPA/SiO2催化剂可多次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磷钼酸铵/二氧化硅催化剂 催化氧化 脱硫 二苯并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r-P-O/SiO_2高分散催化剂催化甲基吡啶氨氧化反应 被引量:8
2
作者 马玉龙 周新花 +2 位作者 杨智宽 张玉清 封孝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7-410,共4页
根据甲基吡啶衍生物中3种甲基吡啶脱α氢活性的差别,研制了对3-甲基吡啶(3-MPy)氨氧化反应选择性和收率都较高的V-Cr-P-O/SiO2系流化床氨氧化催化剂,并利用XRD,DTA,BET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用于3-甲基吡啶气相... 根据甲基吡啶衍生物中3种甲基吡啶脱α氢活性的差别,研制了对3-甲基吡啶(3-MPy)氨氧化反应选择性和收率都较高的V-Cr-P-O/SiO2系流化床氨氧化催化剂,并利用XRD,DTA,BET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用于3-甲基吡啶气相氨氧化反应,连续使用210 h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催化剂组分的分散度等变化很小,且无积碳现象,说明催化剂稳定性好,寿命较长。采用该催化剂,考察了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等条件对产物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n(空气)/n(3-MPy)为32.6、n(氨)/n(3-MPy)为4.6、反应温度360℃,在该条件下,烟腈的摩尔收率可达97.2%。经气相色谱检测,烟腈纯度大于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吡啶 气相氨氧化 烟腈 钒-铬--氧/二氧化硅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实验研究
3
作者 黄凯 陈丰秋 吕德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17,共5页
制备了一种多组分的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应用正交设计方法找到了一种较好的多组分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 ,在GHSV =33313ml·g 1·h 1,n(CH4 )∶n(O2 ) =3∶1,反应温度为 10 6 9K条件下 ,CH4 的转化率达到 2 1 38% ,C2 选择性达到... 制备了一种多组分的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应用正交设计方法找到了一种较好的多组分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 ,在GHSV =33313ml·g 1·h 1,n(CH4 )∶n(O2 ) =3∶1,反应温度为 10 6 9K条件下 ,CH4 的转化率达到 2 1 38% ,C2 选择性达到 82 5 6 % (C2 收率为 17 6 5 % ) ;通过对反应过程的分析 ,认为部分催化剂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出现最大值的原因是由于副反应速度加剧的结果 ;对催化剂组分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做了初步的研究 ,特别是发现Mn和Zr元素的含量对CH4 的转化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甲烷 氧化偶联 制备 催化性能 天然气 综合利用 二氧化硅 载体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磷钼酸铵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对Cs的吸附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启龙 吴艳 韦悦周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0-215,共6页
采用孔内结晶法合成了磷钼酸铵二氧化硅吸附剂(AMP/SiO2),通过XRD、BET、EPM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接触时间、钠钾钙镁四种共存离子对AMP/SiO2吸附Cs的影响。结果表明,AMP/SiO2对Cs的吸附在10min即可达平衡,且受钾离子的影响较... 采用孔内结晶法合成了磷钼酸铵二氧化硅吸附剂(AMP/SiO2),通过XRD、BET、EPM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接触时间、钠钾钙镁四种共存离子对AMP/SiO2吸附Cs的影响。结果表明,AMP/SiO2对Cs的吸附在10min即可达平衡,且受钾离子的影响较大而受其他三种共存离子的影响较小,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和假二级动力学方程,在0.6mol/L的钠溶液中对Cs的静态及动态交换容量分别可达0.390mmol/g和0.323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 吸附 钼酸铵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SiO_2催化剂晶化过程及其加氢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盛春 周诗瑶 +1 位作者 李和兴 邓景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4-168,共5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Ni-P/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应用ICP、BET、氢氧滴定法、XRD、SEM、XPS研究了上述催化剂在高温晶化过程中的表面结构、表面形貌和表面电子态的变化。测定了Ni-P/SiO2非晶态合金晶化前后对其液相苯甲醛...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Ni-P/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应用ICP、BET、氢氧滴定法、XRD、SEM、XPS研究了上述催化剂在高温晶化过程中的表面结构、表面形貌和表面电子态的变化。测定了Ni-P/SiO2非晶态合金晶化前后对其液相苯甲醛加氢反应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并讨论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晶化过程中结构变化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苯甲醛 加氢 二氧化硅 非晶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杂多酸催化剂H_3PW_(12)O_(40)/SiO_2催化合成5-氨基-1,2,4-三氮唑-3-羧酸甲酯硫酸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明轩 王世敏 柳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4-706,共3页
A nanosolid heteropoly acid of H 3PW 12 O 40 /SiO 2 was prepared with the sol-gel method and used to catalyze sythesis of methyl 5-amino-1,2,4,-trazolylformate sulfate.The structure of the nanosolid heteropoly acid H ... A nanosolid heteropoly acid of H 3PW 12 O 40 /SiO 2 was prepared with the sol-gel method and used to catalyze sythesis of methyl 5-amino-1,2,4,-trazolylformate sulfate.The structure of the nanosolid heteropoly acid H 3PW 12 O 40 /SiO 2 was characterized by IR,XRD and TEM.The following optimum condition were that the mole ratio of alcohol to carboxylic acid is 27∶1,the temperature is 75℃,the reaction time is 5 hours,and the catalyst is 2 5% of feedstock.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the yield of esters was above 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杂多酸催化剂 H3PW12O40/SiO2 催化合成 钨杂多酸 5-氨基-1 2 4-三氮唑-3-羧酸甲酯硫酸盐 二氧化硅 抗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K_2MoO_4-P_(0.2)/SiO_2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静 王琪 +3 位作者 陈亚中 郭红彦 鲁骥 崔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62-966,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K2MoO4-P0.2/SiO2催化剂,通过XRD,TG,H2-TPR,XPS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焙烧气氛、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由于添加剂柠檬酸在焙烧过程中发生燃烧...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K2MoO4-P0.2/SiO2催化剂,通过XRD,TG,H2-TPR,XPS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焙烧气氛、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由于添加剂柠檬酸在焙烧过程中发生燃烧反应,造成局部过热,导致催化剂表面活性物种部分烧结长大,从而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而在氮气中焙烧的催化剂,由于柠檬酸缓慢分解且形成了还原性气氛,将易还原的Mo-O物种还原,形成了更多的活性Mo物种,且活性组分分散更均匀,从而表现出了比空气中焙烧的催化剂更高的活性。对于甲硫醇合成反应,后者的CO转化率提高约10%,甲硫醇选择性提高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钼酸钾- 二氧化硅催化剂 高硫合成气 甲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磷钼杂多酸铵催化苯硝化反应 被引量:5
8
作者 龚树文 王向宇 +2 位作者 李考真 崔庆新 邓秀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8-431,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磷钼杂多酸铵催化剂(AMPA/SiO2)。采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初步评价了催化剂苯硝化反应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AMPA/SiO2保持了磷钼酸铵(AMPA)...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磷钼杂多酸铵催化剂(AMPA/SiO2)。采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初步评价了催化剂苯硝化反应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AMPA/SiO2保持了磷钼酸铵(AMPA)杂多酸盐的Keggin结构。AMPA以及AMPA/SiO2催化剂均表现出较强的苯硝化反应催化活性和100%的一硝基苯选择性,苯最高转化率为96%。反应后负载催化剂活性组分有所损失,但催化剂整体物相和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钼酸铵 负载催化剂 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O/SiO_2催化2,4-二氯甲苯氨氧化反应研究(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黄驰 郑穹 +2 位作者 许崇文 谢先勇 陈远荫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67-470,共4页
研究P/V=1的SiO2负载钒磷氧化物催化剂催化2,4-二氯甲苯氨氧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氨气比、空气比和空间速度等工艺条件的影响.在673K、二氯甲苯:氨气:空气=1:7:15、空间速度250h-1的条件下,2,4-二氯甲苯的转化率为97%,2... 研究P/V=1的SiO2负载钒磷氧化物催化剂催化2,4-二氯甲苯氨氧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氨气比、空气比和空间速度等工艺条件的影响.在673K、二氯甲苯:氨气:空气=1:7:15、空间速度250h-1的条件下,2,4-二氯甲苯的转化率为97%,2,4-氯苯腈的摩尔产率为70.2%,远高于文献所报道的使用未负载VPO催化剂的结果,且反应温度降低40K.催化剂连续运转200h,性能基本稳定.VPO/SiO2经XRD分析,未发现晶相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化 二氯甲苯 二氧化硅 催化剂
原文传递
VPO/SiO_2催化对甲氧基甲苯氢氧化制备大茴香腈(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穹 谢光勇 +2 位作者 黄驰 许崇文 陈远荫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64-466,共3页
VPO/SiO2催化对甲氧基甲苯(PMOT)氨氧化制备精细化学品大茴香腈(MOBN).在内径为20mm的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工艺条件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空气比、氨气比以及空间速度对PMOT转化率、MOBN摩尔产率和选择... VPO/SiO2催化对甲氧基甲苯(PMOT)氨氧化制备精细化学品大茴香腈(MOBN).在内径为20mm的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工艺条件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空气比、氨气比以及空间速度对PMOT转化率、MOBN摩尔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603K,PMOT:NH3:Air=1:12:30,空间速度为564h-1.在此条件下,PMOT转化率为98%,MOBN产率63%,选择性达64.3%.经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高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大茴香腈 催化剂 二氧化硅 氧化
原文传递
以硅藻土为原料制备铯吸附剂及其吸附性能初探
11
作者 董超超 邓小川 +4 位作者 王斌 樊发英 朱朝梁 樊洁 卿彬菊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139,共6页
铯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稀有碱金属资源,在光纤通信、催化、医疗以及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中国青海、西藏等地的盐湖卤水中蕴藏着储量可观的铯资源有待开发,因此开展溶液中铯离子分离提取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以无毒且价廉的硅藻土为... 铯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稀有碱金属资源,在光纤通信、催化、医疗以及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中国青海、西藏等地的盐湖卤水中蕴藏着储量可观的铯资源有待开发,因此开展溶液中铯离子分离提取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以无毒且价廉的硅藻土为硅源,以三嵌段聚合物P-123为模板剂,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磷钼酸铵负载量为27%(质量分数)的磷钼酸铵/二氧化硅(AMP/SiO_(2))复合吸附材料用于吸附铯离子(Cs^(+))。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CP-OES)等对合成的AMP/SiO_(2)进行了表征,并初步考察了AMP/SiO_(2)对水溶液中Cs~+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MP较为均匀地分散在介孔二氧化硅的结构和孔道中,并且该复合材料有较大的比表面积(451.2 m^(2)/g)和孔体积(0.95 cm^(3)/g)。此外,该吸附剂对Cs^(+)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Cs^(+)平衡吸附容量可达63.4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钼酸铵 二氧化硅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