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钼酸和磷钼钒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特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恒彬 吴通好 +2 位作者 阎晓斌 冷玉春 李树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1096-1101,共6页
本文以硫酸为支持电解质,在水-1,4-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中,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Keggin结构的H_3PMo_(12)O_(40)、M_3PMo_(12)O_(40)(M=NH_4,Na,K)、H_4PMo_(11)VO_(40)及M_(?)H_(4-(?))PMo_(11)VO_(40)(M=Na,La,K,Eu;对于Na和La,n=1~4,对于... 本文以硫酸为支持电解质,在水-1,4-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中,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Keggin结构的H_3PMo_(12)O_(40)、M_3PMo_(12)O_(40)(M=NH_4,Na,K)、H_4PMo_(11)VO_(40)及M_(?)H_(4-(?))PMo_(11)VO_(40)(M=Na,La,K,Eu;对于Na和La,n=1~4,对于K,n=4;对于Eu,n=2)的氧化还原特性。还分析了钼和钒的氧化还原顺序及其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钼酸 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ggin结构和Dawson结构磷钼酸及磷钼钒酸的氧化还原特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井淑波 张恒彬 +2 位作者 朱万春 王振旅 王国甲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4-537,共4页
以硫酸为支持电解质 ,在水 - 1 ,4-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中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自制的两个系列 Keggin结构和 Dawson结构的 1 0种杂多酸的氧化还原特性 ,分析了钼和钒的氧化还原能力和可逆性 ,讨论了不同钒含量对磷钼钒酸的氧化还原性的影... 以硫酸为支持电解质 ,在水 - 1 ,4-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中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自制的两个系列 Keggin结构和 Dawson结构的 1 0种杂多酸的氧化还原特性 ,分析了钼和钒的氧化还原能力和可逆性 ,讨论了不同钒含量对磷钼钒酸的氧化还原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Dawson结构的磷钼酸氧化性强于 Keggin结构的磷钼酸 ;不论是 Keggin结构还是 Dawson结构的磷钼钒酸 ,随着钒含量的增加 ,钒和钼的氧化还原可逆性都越来越差 ,为 Dawson结构磷钼酸和磷钼钒酸的鉴定提供了有效证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 氧化还原特性 循环伏安法 KEGGIN结构 DAWSON结构 氧化还原可逆性 杂多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磷钼酸铈盐催化柴油氧化脱硫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邱江华 王光辉 +1 位作者 卢本才 曾丹林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研究微波辐射下磷钼酸铈盐催化模型油和直馏柴油的氧化脱硫反应,考察不同萃取条件对柴油的脱硫率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反应条件下,相对于普通加热,微波辐射加热时二苯并噻吩(DBT)、苯并噻吩(BT)的脱除率分别提高了4.2倍和3.8倍;... 研究微波辐射下磷钼酸铈盐催化模型油和直馏柴油的氧化脱硫反应,考察不同萃取条件对柴油的脱硫率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反应条件下,相对于普通加热,微波辐射加热时二苯并噻吩(DBT)、苯并噻吩(BT)的脱除率分别提高了4.2倍和3.8倍;在70℃和400 W微波功率下加热2 h,DBT、BT的脱除率分别为95.6%和74.8%;对m(催化剂)/m(柴油)为7.1 mg/g、H2O2初始浓度为0.44 mol/L的柴油,经70℃和4 0 0 W微波功率加热2 h,再在V(萃取剂)/V(柴油)为1/4的条件下用DMF萃取1次,柴油脱硫率为69.6%,收率为97.5%;萃取次数增加,柴油脱硫率提高,但收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钼酸 柴油 氧化脱硫 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磷钼钒杂多酸盐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环己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贵贤 史妍 +1 位作者 玉轶聪 季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58-1363,共6页
用稀土元素铈取代磷钼钒杂多酸合成了Keggin型稀土铈磷钼钒四元杂多酸盐(Ce HPMo11VO40·n H_2O),采用XRD和FTIR对该杂多酸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H_2O2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的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用... 用稀土元素铈取代磷钼钒杂多酸合成了Keggin型稀土铈磷钼钒四元杂多酸盐(Ce HPMo11VO40·n H_2O),采用XRD和FTIR对该杂多酸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作为催化剂应用于H_2O2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的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H_2O2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最佳条件为n(环己烷)=0.1mol,n(Ce HPMo11VO40·n H_2O)=0.2 mmol、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9 h、n(H_2O2)=0.2 mol(质量分数为30%),在此条件下,环己烷的转化率达到41.29%,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总收率可达27.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氧化 环己烷 环己醇 环己酮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负载钴取代磷钼钒杂多酸盐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
5
作者 马建军 宋维维 +3 位作者 李贵贤 滕志君 高云艳 张彩霞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69,共4页
采用超声波浸渍法制备系列负载型Dawson钴取代磷钼钒杂多酸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环己烷选择氧化制备环己醇与环己酮的反应中.考察负载量、反应温度、时间以及过氧化... 采用超声波浸渍法制备系列负载型Dawson钴取代磷钼钒杂多酸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环己烷选择氧化制备环己醇与环己酮的反应中.考察负载量、反应温度、时间以及过氧化氢用量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mol/L盐酸处理的硅胶在超声波浸渍条件下,催化剂CoH7P2Mo15V3O62/SiO2有较好活性.在温度75℃、环己烷用量0.1mol、35%CoH7P2Mo15V3O62/SiO20.3g、反应时间10h、w(H2O2)=50%的过氧化氢用量13.6g(0.2mol)时环己烷的转化率达到56.22%,环己醇和环己酮(简称KA油)总收率达到17.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 钴杂多酸 环己烷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取代Dawson型磷钼钒催化氧化环己烷制环己酮和环己醇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贵贤 滕志君 +3 位作者 余华 宋维维 樊洁 尚立慧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98-1101,1110,共5页
合成了Dawson型磷钼钒钴杂多酸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31P核磁共振等方法表征了磷钼钒钴的结构。以环己烷为原料、H2O2为氧化剂、磷钼钒钴杂多酸盐为催化剂催化氧化制备了环己醇和环己酮,考察了催化剂的钒含量和反应条件... 合成了Dawson型磷钼钒钴杂多酸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31P核磁共振等方法表征了磷钼钒钴的结构。以环己烷为原料、H2O2为氧化剂、磷钼钒钴杂多酸盐为催化剂催化氧化制备了环己醇和环己酮,考察了催化剂的钒含量和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环己烷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钒含量适中的Co2H5P2Mo15V3O62催化剂活性最高。在Co2H5P2Mo15V3O62用量0.20 mmol、w(H2O2)=50%的双氧水用量13.6 g(0.2 mol)、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75℃、叔丁醇用量30 mL的优化反应条件下,环己烷的转化率为88.37%,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总收率可达1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钴杂多酸 环己烷 环己醇 环己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取代的链状Strandberg结构磷钼酸盐的合成及其对Aβ错误折叠聚集过程的调节
7
作者 滑继爱 卫雪曼 +2 位作者 张娜 陈鹏举 马翔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08-1918,共11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例钴取代的Strandberg结构的磷钼酸盐(H_(2)en)_(6){[Co(H_(2)O)_(4)](P_(2)Mo_(5)O_(23))}_(3)·11H_(2)O(简称CoPM,en=乙二胺),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CoP... 设计并合成了一例钴取代的Strandberg结构的磷钼酸盐(H_(2)en)_(6){[Co(H_(2)O)_(4)](P_(2)Mo_(5)O_(23))}_(3)·11H_(2)O(简称CoPM,en=乙二胺),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CoPM是由磷钼氧簇[P_(2)Mo_(5)O_(23)]^(6-)和钴配合物[Co(H_(2)O)_(4)]^(2+)交替连接而形成链状结构,其中每个循环单元包含3个{[Co(H_(2)O)_(4)](P_(2)Mo_(5)O_(23))}^(4-)结构单位,它们各自的延展方向与配位环境均不相同。利用硫黄素T荧光法、比浊法、圆二色谱、NMR等研究了CoPM对淀粉样蛋白(Aβ)错误折叠过程的干预,发现CoPM能够通过调节β错误构象,从而减少有害聚集体的形成。2',7'⁃二氯荧光素(DCF)荧光及细胞毒性实验表明CoPM还可以消除由Cu^(2+)⁃Aβ所产生的活性氧物种(ROS),进而保护PC12细胞及其突触免受Aβ错误折叠聚集体及氧化应激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钼酸 氧化 构象调节 蛋白错误折叠疾病 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钼磷、钒钼磷多酸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13
8
作者 巫平松 张宏宇 +3 位作者 许林 德格吉日呼 胡长文 王恩波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6,共6页
通过对V2 O5 ,Na2 MoO4·2H2 O ,HF ,Ni(NO3) 2 ·6H2 O ,H3PO4和吡啶体系水热反应的研究 ,合成并表征了无机 -有机杂多酸化合物 [C5 H6 N] 3[C5 H5 N][PMo12 O40 ] ( 1 ) ,[C5 H6 N] 4[PVMo11O40 ] ( 2 )和 [C5 H6 N] 4[HPV2 M... 通过对V2 O5 ,Na2 MoO4·2H2 O ,HF ,Ni(NO3) 2 ·6H2 O ,H3PO4和吡啶体系水热反应的研究 ,合成并表征了无机 -有机杂多酸化合物 [C5 H6 N] 3[C5 H5 N][PMo12 O40 ] ( 1 ) ,[C5 H6 N] 4[PVMo11O40 ] ( 2 )和 [C5 H6 N] 4[HPV2 Mo10 O40 ] ( 3 ) .化合物( 1 )属单斜晶系 ,C/ 2c空间群 ,a =2 .1 867( 6)nm ,b =1 .3 978( 4)nm ,c =1 .663 3( 3 )nm ,β =1 0 5.73 ( 1 0 )°,V =4 .893nm3,R =0 .0 60 4 ,Z =4 ;化合物 ( 2 )属单斜晶系 ,C/ 2c空间群 ,a =2 .1 858( 4)nm ,b =1 .3 971 ( 3 )nm ,c =1 .663 5( 3 )nm ,β =1 0 5.83 ( 3 )°,V =4 .8873 ( 1 7)nm3,Z =4 ,R =0 .0 4 63 ;化合物 ( 3 )属单斜晶系 ,P2 1n空间群 ,a =1 .1 1 2 2 ( 2 )nm ,b =1 .94 1 2 ( 3 )nm ,c=1 .2 4 84 ( 3 )nm ,β =99.89( 3 )°,V =2 .6565( 9)nm3,Z =2 ,R =0 .0 6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多金属氧酸 晶体结构 无机-有机杂多酸化合物 钼酸 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苯并噻吩的氧化脱硫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邱江华 王光辉 +2 位作者 吕早生 邱文杰 颜晓潮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65-668,共4页
将苯并噻吩(BT)溶于正辛烷配成模型油,以H2O2为氧化剂,研究微波辐射作用下磷钼酸镧盐和磷钼酸氧化钒(IV)盐催化模型油的氧化脱硫。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400 W和温度为70℃的条件下反应90min,用磷钼酸镧盐催化,脱硫率可达89.6%,而用磷... 将苯并噻吩(BT)溶于正辛烷配成模型油,以H2O2为氧化剂,研究微波辐射作用下磷钼酸镧盐和磷钼酸氧化钒(IV)盐催化模型油的氧化脱硫。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400 W和温度为70℃的条件下反应90min,用磷钼酸镧盐催化,脱硫率可达89.6%,而用磷钼酸氧化钒(IV)盐催化,脱硫率仅为48.7%。催化剂用量、H2O2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模型油的氧化脱硫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钼酸 钼酸氧化(iv) 苯并噻吩 氧化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wson-型磷钼钒杂多酸盐相转移选择催化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反应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贵贤 王建民 +2 位作者 胡东成 闫亮 索继栓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187,i002,共7页
以Dawson型磷钼钒杂多酸盐为相转移催化剂,用过氧化氢水溶液为氧化剂,研究了苯甲醇液相选择氧化制苯甲醛的反应.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的类型、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pry)6HP2Mo17VO62/H2O2/H2O是一... 以Dawson型磷钼钒杂多酸盐为相转移催化剂,用过氧化氢水溶液为氧化剂,研究了苯甲醇液相选择氧化制苯甲醛的反应.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的类型、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pry)6HP2Mo17VO62/H2O2/H2O是一可循环使用的苯甲醇选择氧化制苯甲醛的高效环境友好催化剂体系,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2μmol,H2O210mmo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移 氧化 苯甲醇 苯甲醛 杂多酸
原文传递
异丁烷选择氧化制甲基丙烯酸杂多化合物催化剂P_(1.33-d)Mo_(12)V_aCu_bSb_cAs_dK_(1.5)O_x/SiC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万春 孙方龙 +2 位作者 常加贵 李学福 王国甲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92,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磷钼体系多组分催化剂P1 33 dMo12VaCubSbcAsdK1 5Ox/SiC(0 0≤a,b,c,d≤0 50)。利用XRD、FTIR、DSC、ES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研究。XRD、FTIR的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具有Keggin杂多阴离子...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磷钼体系多组分催化剂P1 33 dMo12VaCubSbcAsdK1 5Ox/SiC(0 0≤a,b,c,d≤0 50)。利用XRD、FTIR、DSC、ES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研究。XRD、FTIR的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具有Keggin杂多阴离子结构的磷钼杂多化合物。DSC,ESR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组分对异丁烷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地引入V、As、Cu、Sb都能提高MAA(甲基丙烯酸)的选择性和MAA+MAL(甲基丙烯醛)的收率。催化剂P1 13Mo12V0 25Cu0 25Sb0 25As0 2K1 5Ox/SiC在360℃、常压、进料组成异丁烷:空气=1∶2(mol)、空速3600h-1条件下,异丁烷转化率10 7%,MAA+MAL的收率为6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烷 选择氧化 甲基丙烯酸 KEGGIN结构 钼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秀凯 赵静 +1 位作者 季伟捷 张志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45,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由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的研究进展、本领域面临的挑战和研究前景。重点介绍了3种催化剂体系:钒磷氧催化剂(VPOs)、杂多酸及其盐(HPCs)和复合金属氧化物(MMOs)。对各种催化剂体系的结构性能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丙烷 氧化 丙烯酸 氧催化剂 杂多酸及其 复合金属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全磷测定方法的改进试验 被引量:26
13
作者 陈新萍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96-98,共3页
土壤中磷的分析是土壤农化分析分析的主要项目之一。土壤全磷的测定方法之一原国标法GB9837-88,采用氢氧化钠熔融—钼锑抗混合试剂比色法在分析大批量的土壤样品时,存在着钼蓝颜色的稳定性超过30min之后较差,比色液容易出现混浊的现象... 土壤中磷的分析是土壤农化分析分析的主要项目之一。土壤全磷的测定方法之一原国标法GB9837-88,采用氢氧化钠熔融—钼锑抗混合试剂比色法在分析大批量的土壤样品时,存在着钼蓝颜色的稳定性超过30min之后较差,比色液容易出现混浊的现象。针对这种缺陷,作者对原国标法进行了改进土壤样品的分解采用目前赏用的HClO4—H2SO4消煮法,用草酸结合显色液中剩余的钼酸盐,使钼蓝的颜色稳定在7小时之内不变,再用异丁醇萃取显色液中的磷钼蓝。从而消除了由于样品混浊对比色测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全磷测定结果的精确度与准确度,方便了大批量的土壤全磷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方法 改进试验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全 土壤样品 混合试剂 氧化 比色测定 测定结果 分析工作 国标法 大批量 显色液 比色法 稳定性 钼酸 钼蓝 异丁醇 准确度 精确度 颜色 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