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边缘云计算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故障诊断分析
1
作者 巩传强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磷酸铁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因高安全性、长寿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要选择。动力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一旦发生故障,会引发热失控等安全事故。由武超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磷酸铁锂... 磷酸铁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因高安全性、长寿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要选择。动力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一旦发生故障,会引发热失控等安全事故。由武超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故障机理及诊断方法研究》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离子电池 磷酸动力电池 热失控 电子科技大学 能量密度 云计算 故障机理 故障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可行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仕强 王芳 +2 位作者 柳东威 樊彬 任山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1-524,共4页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从电动汽车上淘汰下的动力电池将大量出现。车用动力电池直接进入材料回收模式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将淘汰的车用动力电池用于其他工况,实现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可以有效延长动力电池的全寿命周期,降低动力...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从电动汽车上淘汰下的动力电池将大量出现。车用动力电池直接进入材料回收模式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将淘汰的车用动力电池用于其他工况,实现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可以有效延长动力电池的全寿命周期,降低动力电池的使用成本,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循环和典型电网储能工况循环,分析动力电池放电容量、直流内阻、可用功率等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电网储能工况梯次利用的可行性。研究发现,不同工况下,动力电池放电容量衰减速率不同。常规循环衰减较快,电网储能工况衰减缓慢,但均遵循y=a+b×x的线性关系衰减。淘汰的车用动力电池用于电网储能工况,可有效增加约3年使用周期,大幅延长动力电池的寿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次利用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电网储能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法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剩余容量估计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和平 许巧巧 +1 位作者 胡银全 袁闪闪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4,共7页
卡尔曼滤波法在估计动力电池的剩余容量(SOC)时,由于系统噪声的不确定,可能导致算法不收敛,而且算法的估计性能受模型精度的影响,笔者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法来动态地估计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SOC。首先对电池模型进行了研究,... 卡尔曼滤波法在估计动力电池的剩余容量(SOC)时,由于系统噪声的不确定,可能导致算法不收敛,而且算法的估计性能受模型精度的影响,笔者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法来动态地估计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SOC。首先对电池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SOC估计的电池模型,然后设计了相应的电池充放电实验检测到模型的参数,并进行了验证,最后将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法应用到该模型,在未知干扰噪声环境下,在线估计电池的SOC。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法能够实时修正微小的模型误差带来的SOC估计误差,估计精度高于卡尔曼滤波法,且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法对初值误差具有修正作用。实车循环行驶实验表明算法适用于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SOC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动力电池 剩余容量 状.态估计 自适应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放电中值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祥 吕帅帅 +2 位作者 裴一 陈蕾 倪红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2-203,共2页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作为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有重大影响。从电池放电中值电压方面研究了高温和低温两个阶段温度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低温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较大,高...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作为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有重大影响。从电池放电中值电压方面研究了高温和低温两个阶段温度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低温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较大,高温下电池性能变化不明显,温度50℃以上电池性能开始下降,为保证电池本身的使用寿命,工作温度应该控制在20~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动力电池 温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制作及性能测试(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国庆 张磊 +1 位作者 饶忠浩 李雍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68-71,共4页
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异性能使其可以应用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上。用市售磷酸铁锂、石墨和电解液制作了圆柱型26650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改善电池的大电流性能,研究了正极导电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为8%。研究了所制备的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性... 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异性能使其可以应用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上。用市售磷酸铁锂、石墨和电解液制作了圆柱型26650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改善电池的大电流性能,研究了正极导电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为8%。研究了所制备的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电池在高倍率下放电仍有较高的电压平台和放电容量。30C(96A)放电时,可放出额定容量的91.1%。电池大电流充电性能较好,5C(16A)充电10min左右,可充入额定容量的80%。1C充放电循环2000次,仍能保持额定容量的79.9%。高低温下电池放电性能良好。电池经过振动测试,内阻、电压和容量变化很小。针刺实验中没有发生起火和爆炸,电池温度峰值为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磷酸: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纳米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高低温性能研究
6
作者 吕帅帅 陈蕾 +2 位作者 裴一 陈祥 倪红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5-137,共3页
采用导电性能优异的纳米碳管替代部分导电碳用以制作磷酸铁锂正极片,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得到极大改善。分别测试纳米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性能,-40℃下纳米磷酸铁锂电池的放电容量为25℃时容量的47.1%,而普通磷酸铁锂... 采用导电性能优异的纳米碳管替代部分导电碳用以制作磷酸铁锂正极片,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得到极大改善。分别测试纳米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性能,-40℃下纳米磷酸铁锂电池的放电容量为25℃时容量的47.1%,而普通磷酸铁锂电池的放电容量仅为25℃时容量的37.5%;电池的优异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功于整个电池电导性能的改进,为保证电池本身的使用寿命,工作温度应该控制在20~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动力电池 温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伟 符冬菊 +3 位作者 刘伟峰 陈建军 胡照 曾燮榕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54-1864,共11页
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研究结果,对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最新技术进行详细综述,包括预处理过程、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多种回收再利用方法。着重介绍了正极材料回收工艺,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 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研究结果,对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最新技术进行详细综述,包括预处理过程、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多种回收再利用方法。着重介绍了正极材料回收工艺,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中酸浸工艺及生物浸出技术、直接再生技术;并分别介绍了负极的再生利用技术及电解液的超临界CO_(2)回收工艺。系统总结了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最新进展,对目前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未来应对回收工艺及原理开展深入研究,开发出清洁、环保、流程短的回收工艺,对不同类型的回收材料采用不同回收处理方式,从而真正实现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全组分高效率、高质量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动力电池 拆解回收 正极材料 湿法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性能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米吉福 范茂松 +2 位作者 汪浩 杨凯 高飞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7-220,共4页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退役动力电池数量与日俱增。分析统计了某批退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容量、内阻、容量保持率、容量恢复率等关键参数,发现退役电池的容量和内阻出现了较大程度的离散,在梯次利用前需重新筛选配组;此外,测试...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退役动力电池数量与日俱增。分析统计了某批退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容量、内阻、容量保持率、容量恢复率等关键参数,发现退役电池的容量和内阻出现了较大程度的离散,在梯次利用前需重新筛选配组;此外,测试了其倍率性能、表面放热特性、高低温性能、循环寿命并拆解部分电池对电极材料的物相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退役电池仍具有较好的性能,可以在使用条件相对温和的领域进行梯次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磷酸动力电池 梯次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热失控预警策略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刘同宇 李师 +3 位作者 付卫东 段强领 孙金华 王青松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0-126,共7页
为探究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在大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试验集装箱内,研究商用大容量LFP电池(305 Ah)在外部加热和过充条件下的热失控特征;根据样品电池的热失控特征参数,设计开发耦合电池温度、特征气体、烟雾和挥发性有机化合... 为探究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在大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试验集装箱内,研究商用大容量LFP电池(305 Ah)在外部加热和过充条件下的热失控特征;根据样品电池的热失控特征参数,设计开发耦合电池温度、特征气体、烟雾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传感器信号的三级预警策略,并试验验证该策略。结果表明:大容量LFP热失控过程存在一系列稳定的特征试验现象,多种特征参数可应用于电池热失控的早期预警;利用开发的分级预警策略,可实时监控LFP的安全状态,在目标电池发生热失控前,可以提前15 min预警,为热失控防控提供应急处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LFP)电池 大容量 动力电池 热失控 预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利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并联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钟国彬 周方方 +2 位作者 苏伟 魏增福 刘学武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78-82,共5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未来将有大量的动力电池退役,这些淘汰下来的电池仍有可观的剩余容量和寿命,可以在静态储能等领域实现梯次利用。为了提高安全性和输出性能,淘汰下来的动力电池需要在筛选之后重新串、并联成组使用。以二次利用...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未来将有大量的动力电池退役,这些淘汰下来的电池仍有可观的剩余容量和寿命,可以在静态储能等领域实现梯次利用。为了提高安全性和输出性能,淘汰下来的动力电池需要在筛选之后重新串、并联成组使用。以二次利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单体电池内阻不一致、剩余容量不一致、初始SOC不一致等情形下,电池组的并联特性,即并联电池组中各电池直流阻抗、电流不平衡度的变化情况。对于实现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电池 动力电池 梯次利用 直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建模与SOC计算 被引量:11
11
作者 蒋超宇 王伟超 杨学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5期897-901,共5页
为了准确和方便地研究混合动力汽车中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性能,基于Thevenin电池模型,考虑了温度对模型的影响,通过库仑计数法估算电池荷电状态(SOC)。针对该电池,通过HPPC试验识别电池模型参数,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物理仿真模型... 为了准确和方便地研究混合动力汽车中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性能,基于Thevenin电池模型,考虑了温度对模型的影响,通过库仑计数法估算电池荷电状态(SOC)。针对该电池,通过HPPC试验识别电池模型参数,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物理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研究表明:所使用的Thevenin电池模型精度高,对比模拟和实测端电压结果,两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端电压平均误差为3.6 V,最大误差为12.6 V,占电池额定电压0.79%,能真实的模拟电池充放电特性;结合库仑计数法计算电池SOC,能有效控制SOC的估算值在高精度范围内。模拟SOC和实测SOC结果进行对比表明,SOC精度保持在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磷酸动力电池 MATLAB/SIMULINK SOC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石墨动力电池衰退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振 李建玲 +2 位作者 王康康 高飞 田宝贵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66,共7页
磷酸铁锂/石墨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重要的储能载体,探究其衰退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四种不同容量保持率(100%、80%、70%、60%)的磷酸铁锂电池的正负极衰退特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 磷酸铁锂/石墨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重要的储能载体,探究其衰退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四种不同容量保持率(100%、80%、70%、60%)的磷酸铁锂电池的正负极衰退特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交流阻抗(EIS)等多种表征技术,分析了正负极的比容量、电极形貌、物相组成以及阻抗特性。结果表明,活性锂离子损失造成的电池容量损失主要发生在容量保持率80%之前,而正负电极动力学性能的衰退是电池容量损失的重要原因。随容量保持率的下降,正负极形貌恶化,欧姆电阻、膜电阻、电荷转移电阻均明显增大,正负极脱锂和嵌锂反应难以进行,造成正负极容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容量衰退 磷酸 石墨 容量保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容量衰减性能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光金 张雪盈 +2 位作者 王放放 赵理 王贺岑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0-363,共4页
首先分析了退役软包磷酸铁锂单体电池(简称"退役电池")容量循环性能,发现容量与循环次数呈线性关系。其次,研究了退役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法及结果,得出:电池剩余循环寿命十分可观,电池能量和容量衰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分析... 首先分析了退役软包磷酸铁锂单体电池(简称"退役电池")容量循环性能,发现容量与循环次数呈线性关系。其次,研究了退役电池循环寿命预测方法及结果,得出:电池剩余循环寿命十分可观,电池能量和容量衰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分析了个别电池发生容量衰减突变的现象及特点。最后,利用高斯分布统计方法对电池一致性变化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电池容量离散程度随循环次数先减小后增加,在约500次循环的时候离散程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动力电池 磷酸电池 容量循环性能 衰减特性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废旧动力电池中回收制备磷酸铁锂 被引量:21
14
作者 谢英豪 余海军 +1 位作者 欧彦楠 李长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39-2241,2257,共4页
以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得到Li Fe PO4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用电池测试系统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废旧Li Fe PO4正极... 以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得到Li Fe PO4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用电池测试系统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废旧Li Fe PO4正极材料在550℃氮气气氛下灼烧1 h除粘结剂后,添加少量原料调节碳含量,可制备结晶度较高的橄榄石结构Li Fe PO4。材料的晶型完整,外形为类球形,平均粒径约10μm。碳含量为5%的样品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对应样品在0.1 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8.0 m Ah/g,1 C下放电循环50次,放电容量达到初始容量的98.9%,具有良好的高倍率充放电循环性能,适合大规模工业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废旧电池 动力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徐懋 刘东 王德钊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27-1230,共4页
梯次利用是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内提高应用价值、分摊造价、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退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特性出发,通过理论评估、技术评估、经济评估、回收市场评估等四个方面,分析其梯次利用的可行性及主要难点问题;此外,... 梯次利用是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内提高应用价值、分摊造价、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退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特性出发,通过理论评估、技术评估、经济评估、回收市场评估等四个方面,分析其梯次利用的可行性及主要难点问题;此外,根据退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现有用途,挖掘其剩余价值,提出不同领域应用场景,为退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高效高值化利用提供潜在的市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电池 磷酸 动力电池 梯次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下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耐受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代兵 高哲 +1 位作者 常海涛 路密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0-663,共4页
研究极端条件下的多场耦合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机理。在85℃的过热环境下,将1380200型20 Ah软包装磷酸铁锂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压从4.07 V阶梯式增加至5.42 V,电池发生气体泄压但未出现起火或爆炸,表明电池即... 研究极端条件下的多场耦合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机理。在85℃的过热环境下,将1380200型20 Ah软包装磷酸铁锂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压从4.07 V阶梯式增加至5.42 V,电池发生气体泄压但未出现起火或爆炸,表明电池即使在过热条件下也具有较强的耐过充电能力。泄压过程中,首先检测到氢气的信号,随后检测到一氧化碳、烷烃和烯烃等易燃气体。XRD分析表明,过充电后,正极活性物质磷酸铁锂完全去锂化生成了磷酸铁。SEM结果显示,部分过充电后的磷酸铁颗粒出现裂纹,但结构未被进一步破坏,证实了磷酸铁锂的高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动力电池 磷酸 多因素耦合 过充电测试 过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倪红军 吕帅帅 +2 位作者 陈林飞 裴一 陈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3-134,共2页
分析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特性以及大电流放电性能的研究,为测试提供了相关参数,讨论了动力型磷酸铁锂电池的温度特性;测试了某品牌3.2/10Ah的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特性及其容量,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
关键词 磷酸 动力电池 温度 充放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杜江 张正富 +3 位作者 彭金辉 韩亚梅 王杰祥 傅梦笔 《新能源进展》 2013年第3期263-268,共6页
磷酸铁锂具有价廉、环保、热稳定性好等优点,是理想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因此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磷酸铁锂的结构和性能特点,介绍了磷酸铁锂的制备斱法和研究新迚展,基于目前研究现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磷酸 动力电池 正极材料 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研发成功
19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5-855,共1页
由山东威能环保电源有限公司等研发的低温磷酸铁锂锂离子动力电池,日前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此次研发的新电池可在零下40℃的低温下保持常温时的性能,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据介绍,锂离子电池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能量... 由山东威能环保电源有限公司等研发的低温磷酸铁锂锂离子动力电池,日前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此次研发的新电池可在零下40℃的低温下保持常温时的性能,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据介绍,锂离子电池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能量转换效率、长循环寿命等优点,但存在低温时难以放电和充电等问题。此次研究人员通过采用纳米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改性的负极材料、功能性电解液,优化电极工艺和电池结构设计,研发出低温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在保持常规使用性能的情况下,电池在零下40℃时的放电容量达到常温容量的90%,低温性能明显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可广泛用于对电池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电动汽车、大巴、矿用工程车以及军用和航天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低温性能 磷酸 研发 离子动力电池 能量转换效率 放电容量 使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热仿真
20
作者 李光珠 朱阳阳 +1 位作者 陈坤 曾怡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A01期43-46,共4页
针对新能源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温度分布问题,本文以本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电池热分析的数学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单体电池的温度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1C、2C和3C放电倍率下... 针对新能源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温度分布问题,本文以本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电池热分析的数学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单体电池的温度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1C、2C和3C放电倍率下,单体电池的最高温度分别为34.3629℃、53.7926℃和83.3099℃。在冷却方式中,水冷的冷却效果最佳。本文为电池设计和测定电池实际温度分布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动力电池 有限元方法 ANSYS软件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