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肌醇3-激酶δ抑制剂Idelalisib的合成工艺研究
1
作者 王天照 于文佳 +2 位作者 刘改改 陈振花 任旭红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磷酸肌醇3-激酶δ抑制剂Idelalisib的合成工艺研究。方法以2-氟-6-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硝基还原、缩合、脱水环合脱保护、取代和重结晶最终得到目标产物Idelalisib。结果本路线共5步反应,反应总收率为40.1%,终产品HPLC... 目的磷酸肌醇3-激酶δ抑制剂Idelalisib的合成工艺研究。方法以2-氟-6-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硝基还原、缩合、脱水环合脱保护、取代和重结晶最终得到目标产物Idelalisib。结果本路线共5步反应,反应总收率为40.1%,终产品HPLC含量质量分数为99.9%。目标产物和部分中间体结构均经MS、1H-NMR和13C-NMR确证。结论该路线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较小,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醇3-激酶δ抑制剂 Idelalisib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与苏氨酸蛋白激酶1信号通路小檗碱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机制研究
2
作者 陈玉善 王婷婷 +6 位作者 孟中华 尚莎莎 郑峻萌 宗永华 司春婴 梁亚州 关怀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究小檗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佛波酯(PMA)将THP-1细胞诱导成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分别为对照组、小檗碱5μmol/L组、小檗碱10μ... 目的探究小檗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佛波酯(PMA)将THP-1细胞诱导成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分别为对照组、小檗碱5μmol/L组、小檗碱10μmol/L组、小檗碱20μmol/L组、小檗碱40μmol/L组、小檗碱50μmol/L组,干预24 h或48 h。采用细胞计数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小檗碱最佳浓度和时间。将PMA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檗碱组、抑制剂组、小檗碱+抑制剂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含量;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精氨酸酶1(Arg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kt1和磷酸化Akt1(p-Akt1)抗体蛋白含量。结果干预24 h时,与对照组比较,小檗碱40μmol/L组和50μmol/L组巨噬细胞活性降低(P<0.05);干预48 h时,小檗碱5μmol/L组、小檗碱10μmol/L组、小檗碱20μmol/L组、小檗碱40μmol/L组、小檗碱50μmol/L组巨噬细胞活性均低于对照组[(0.89±0.02)%、(0.82±0.03)%、(0.71±0.02)%、(0.62±0.03)%、(0.53±0.02)%vs(1.01±0.01)%,P<0.05]。小檗碱20μmol/L组处理24 h时对细胞活力影响不大,作为最佳浓度和时间。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NOS含量和TNF-αmRNA水平升高,TGF-β_(1)含量、Arg1 mRNA、PI3K mRNA、Akt1 mRNA及p-Akt1/Ak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iNOS含量和TNF-αmRNA水平降低,TGF-β_(1)含量、Arg1 mRNA、PI3K mRNA、Akt1 mRNA及p-Akt1/Akt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小檗碱组比较,小檗碱+抑制剂组iNOS含量和TNF-αmRNA水平升高,Arg1 mRNA、PI3K mRNA、Akt1 mRNA及p-Akt1/Ak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小檗碱可通过激活PI3K/Akt1通路,抑制ox-LDL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炎性反应,并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促进其向M2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脂蛋白类 LDL 巨噬细胞 磷酸肌醇3-激酶 PI3K/Ak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相关宫颈癌中PI3K/Akt自噬通路与HIF-1α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桐桐 王志莲(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几乎90%以上的宫颈癌都有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的持续感染,尤其当患者感染HPV16时,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可进一步上升。研究表明人类肿瘤中存在低氧现象,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 几乎90%以上的宫颈癌都有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的持续感染,尤其当患者感染HPV16时,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可进一步上升。研究表明人类肿瘤中存在低氧现象,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与低氧微环境关系最为密切,HIF-1α的活化能促进肿瘤生长,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经典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自噬通路抑制自噬,并且在多种人类肿瘤中表达失调,其异常活化使细胞异常增殖、分化,促进肿瘤生长。综述HPV16感染可能引起HIF-1α与PI3K/Akt自噬通路变化的不同机制,探讨HPV16相关宫颈癌中PI3K/Akt自噬通路及HIF-1α的表达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16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磷酸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 PI3K/Akt自噬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黄芩苷抑制PI3K/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4
作者 王咸春 曹国森 +1 位作者 朱正道 郑小妹 《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讨汉黄芩苷对人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LX-2,使用5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LX-2细胞建立肝星状细胞活化模型,使用2~32μmol/L的汉黄芩苷分别处理TGF-β1诱导的LX-2细胞,MTT法检测... 目的:探讨汉黄芩苷对人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LX-2,使用5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LX-2细胞建立肝星状细胞活化模型,使用2~32μmol/L的汉黄芩苷分别处理TGF-β1诱导的LX-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确定最佳给药浓度。将LX-2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组、汉黄芩苷药物组(浓度分别为4.0、8.0、16.0μmol/L)、汉黄芩苷+PI3K激活剂组(16.0μmol/L汉黄芩苷+P740Y-P),分别检测LX-2细胞凋亡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及磷酸化磷酸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磷酸化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p70S6K)蛋白表达。结果:4~32μmol/L的汉黄芩苷可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LX-2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α-SMA、Ⅰ型胶原、Ⅱ型胶原、p-PI3K、p-AKT、p-mTOR、p-p70S6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TGF-β1组比较,汉黄芩苷浓度为4.0、8.0、16.0μmol/L处理的LX-2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α-SMA、Ⅰ型胶原、Ⅱ型胶原、p-PI3K、p-AKT、p-mTOR、p-p70S6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P740Y-P可部分逆转汉黄芩苷对TGF-β1诱导LX-2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结论:汉黄芩苷通过抑制PI3K/AKT/mTOR/p70S6K通路,抑制人肝星状细胞活化与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苷 磷酸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信号通路 肝星状细胞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6b-5p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5
作者 丁莹 王晶予 +1 位作者 汤天凤 郑丹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6b-5p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IP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及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72只,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LY294002组、...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6b-5p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IP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及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72只,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LY294002组、阴性对照组、过表达组、联合组,每组12只。各组给予相应干预24h,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建立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开胸不结扎。建模过程中检测各组大鼠心律失常指标,采用Curtis-Walker评分法进行心律失常评分;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房肌细胞中miR-26b-5p表达;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ICa-L);蛋白印迹法检测L型钙通道α1C亚基(CACNA1C)、钙调蛋白及PI3K/PIP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LY294002组大鼠左心室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心室颤动持续时间、心律失常评分、心房肌细胞ICa-L峰值密度绝对值、CACNA1C、钙调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磷酸化PI3K、PIP3、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表达显著降低,过表达组大鼠左心室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心室颤动持续时间、心律失常评分、心房肌细胞ICa-L峰值密度绝对值、CACNA1C、钙调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iR-26b-5p、磷酸化PI3K、PIP3、磷酸化Akt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过表达组比较,联合组大鼠左心室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心室颤动持续时间、心律失常评分、心房肌细胞ICa-L峰值密度绝对值、CACNA1C、钙调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磷酸化PI3K、PIP3、磷酸化Akt表达显著降低(0.82±0.08vs1.09±0.11,0.91±0.09vs1.17±0.11,0.94±0.09vs1.20±0.12,P<0.05)。结论miR-26b-5p过表达可能通过激活PI3K/PIP3相关信号通路,阻滞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改善心律失常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钙通道 L型 磷酸肌醇3-激酶 微小RNA26b-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25与PI3K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绍卫 王亚轩 +4 位作者 常学良 李景东 韩振伟 滕志海 黎玮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6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Rab25蛋白(Ras-associated blinging protein)和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3例ccRCC癌组织标本及23例癌旁正常... 目的探讨Rab25蛋白(Ras-associated blinging protein)和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3例ccRCC癌组织标本及23例癌旁正常肾组织标本,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Rab25、PI3K表达及mRNA相对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ab25及PI3K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膜或胞浆,癌旁正常肾组织多不着色。ccRCC癌组织中Rab25、PI3K阳性表达率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P<0.05);Rab25、PI3K在ccR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7,P<0.01),且二者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结论 Rab25和PI3K可能与ccRCC的发展、侵袭、转移有紧密联系,且二者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25蛋白 磷酸肌醇3-激酶 肾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PDK1、Bcl-2、survivin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婧 王凤琴 +1 位作者 姚文娟 张伟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Bcl-2、survivin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份结直肠癌组织(癌症组)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对照组)、38例份腺瘤组织(腺瘤组)中的PDK1、Bcl-2、sur...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Bcl-2、survivin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份结直肠癌组织(癌症组)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对照组)、38例份腺瘤组织(腺瘤组)中的PDK1、Bcl-2、survivin蛋白,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癌症组PDK1、Bcl-2、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腺瘤组和对照组,P均<0.05。PDK1、Bcl-2、survivin蛋白表达均与结直肠癌T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级等因素无关(P均>0.05)。结直肠癌组织中PDK1、Bcl-2、survivin蛋白表达两两互为正相关(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PDK1、Bcl-2、survivin呈高表达,三者可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 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基因 生存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通路在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曹煜姗 孙达权 +2 位作者 夏庆 彭明兵 徐国强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6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中3-磷酸肌醇-依赖性激酶1(PDK1)、10号染色体上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蛋白激酶B(Akt)表达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PDK1抑制剂组、Akt激...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中3-磷酸肌醇-依赖性激酶1(PDK1)、10号染色体上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蛋白激酶B(Akt)表达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PDK1抑制剂组、Akt激动剂组、PTEN抑制剂组。对照组加入RPMI-1640培养基,PDK1抑制剂组加入PDK1的特异性抑制剂OSU03012,Akt激动剂组加入Akt特异性激动剂SC79,PTEN抑制剂组加入PTEN特异性抑制剂VO-Ohpic。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DK1基因相关蛋白PDK1、p-PDK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PTEN、Akt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K1抑制剂组细胞迁移率减少,Akt激动剂组和PTEN抑制剂组细胞迁移率增加(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PDK1抑制剂组穿膜细胞数减少,Akt激动剂组和PTEN抑制剂组穿膜细胞数增加(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PDK1抑制剂组PDK1、p-PDK1表达降低,E-cadherin表达升高,Vimentin表达降低;Akt激动剂组Akt表达升高,PTEN表达降低;PTEN抑制剂组PTEN表达降低,Akt表达升高(P<0.05或<0.01)。结论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中PDK1表达可以抑制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促进Akt和抑制PTEN表达可以促进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PI3K/Akt信号通路 3-磷酸肌醇-依赖性激酶1 10号染色体上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蛋白 蛋白激酶B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苦苷改善db/db小鼠糖尿病的肝脏转录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淑娟 谢子鑫 +6 位作者 方靖靖 王亚楠 耿睿璇 赵雨菡 李梦杰 仝涛 黄昆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86-193,共8页
通过转录组学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橄榄苦苷缓解db/db小鼠糖尿病的肝脏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结果发现与db/db对照组相比,橄榄苦苷处理组的539个基因发生显著变化,其中450个基因显著上调,89个基因显著下调。将上调和下调的... 通过转录组学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橄榄苦苷缓解db/db小鼠糖尿病的肝脏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结果发现与db/db对照组相比,橄榄苦苷处理组的539个基因发生显著变化,其中450个基因显著上调,89个基因显著下调。将上调和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在基因本体论数据库中注释,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在细胞过程、细胞部分和结合中分布。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途径,该通路共涉及27个差异表达基因;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花生四烯酸代谢和真核生物中核糖体的生物发生信号通路途径,分别涉及4个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橄榄苦苷缓解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苦苷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功能注释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醛对氧糖剥夺/复氧模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湉 杨丽萍 +1 位作者 陈普 段小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01-1205,共5页
目的研究对羟基苯甲醛对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保护作用。方法对羟基苯甲醛(500、250、125、62.5、31.25、15.63μmol/L)给药36 h,三气培养箱培养复制bEnd.3氧糖剥夺/复氧损伤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高剂... 目的研究对羟基苯甲醛对氧糖剥夺/复氧损伤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保护作用。方法对羟基苯甲醛(500、250、125、62.5、31.25、15.63μmol/L)给药36 h,三气培养箱培养复制bEnd.3氧糖剥夺/复氧损伤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抑制剂组。相关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NO、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ATP水平及线粒体关键ATP酶(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Ca^(2+)/Mg^(2+)-ATPase)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bEnd.3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结果细胞存活率筛选出高剂量组250μmol/L、低剂量组125μmol/L作为实验条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O、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Ca^(2+)/Mg^(2+)-ATPase活性、ATP水平明显降低,TNF-α、IL-1β、IL-6、LD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NO、Ca^(2+)-ATPase活性明显升高,LDH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Na^(+)/K^(+)-ATPase、Mg^(2+)-ATPase、Ca^(2+)/Mg^(2+)-ATPase活性、ATP水平明显升高,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磷酸化Akt、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抑制剂组磷酸化Akt、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明显降低(0.80±0.05 vs 0.93±0.08,1.23±0.36 vs 1.72±0.10,P<0.05)。结论对羟基苯甲醛能有效保护氧糖剥夺/复氧损伤的bEnd.3,其药理机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磷酸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激活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及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兰兰 汪晨曦 马天仲(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19-323,共5页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导致女性卵巢激素缺乏和不孕的重要原因,约1%的育龄女性受到POI的困扰,目前尚无改善POI患者卵巢功能的最佳方案。最近有学者将体外激活(IVA)用于POI患者的不育治疗。部分POI患者卵巢皮质中仍残留着一定数量处...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导致女性卵巢激素缺乏和不孕的重要原因,约1%的育龄女性受到POI的困扰,目前尚无改善POI患者卵巢功能的最佳方案。最近有学者将体外激活(IVA)用于POI患者的不育治疗。部分POI患者卵巢皮质中仍残留着一定数量处于休眠状态的始基卵泡,IVA是通过卵巢皮质的碎裂破坏Hippo信号通路,并用蛋白激酶B(AKT)激活剂培养卵巢皮质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激活休眠的始基卵泡,使其生长发育为可用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卵母细胞。IVA可有效促进卵泡生长,目前已有成功妊娠并分娩的报道。现简述PI3K-AKT和Hippo信号通路对始基卵泡激活的调控作用,并综述IVA治疗POI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卵巢 卵泡 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信号传导 磷酸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 体外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相关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通路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苑锡哲 朱稳文 +5 位作者 王汝霞 沈鑫 杨沛瑾 王守燕 郭依 钟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35-237,共3页
冠心病是一种全身性退行性炎症性血管疾病。根据2023年的流行病学数据,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作为一个关键信号转导因子,能够通过感知... 冠心病是一种全身性退行性炎症性血管疾病。根据2023年的流行病学数据,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作为一个关键信号转导因子,能够通过感知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从而调节下游信号通路,进而影响多种细胞反应,包括细胞生长、代谢、迁移、增殖、生存、蛋白质合成、细胞衰老、凋亡以及自噬等过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mTOR调节相关蛋白 磷酸肌醇3-激酶 原癌基因蛋白质c-ak 研究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贾声晓 孙淼 +1 位作者 匡洪影(审校) 徐博雅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普遍的临床表现之一,同时在PCOS的病理过程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PCOS和IR密切相关,互为病因,二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关于微小RNA(...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普遍的临床表现之一,同时在PCOS的病理过程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PCOS和IR密切相关,互为病因,二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关于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PCOS代谢紊乱病因学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miRNA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PCOS-IR的发生密切相关。总结近年来关于miRNA参与PCOS-IR的病理过程和致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微RNAs 胰岛素抵抗 磷酸肌醇3-激酶 原癌基因蛋白质c-akt 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